钻喙兰属

资料百科

Rhynchostylis Bl. 钻喙兰属,兰科,约15种,分布于亚洲热带地区,纸甲矛其中钻喙兰R. retusa Bl. 亦产我国云南。

  • 中文名 钻喙兰属
  • 拉丁学名 Rhynchostylis
  • 界 植物界
  • 科 兰科
  • 族 万代兰族

本属描述

  附生草本。茎粗壮,具肥厚的根。叶二列,多数,肉质状肥来自厚,常带状 ,外弯,先端钝、不等侧2圆裂或具牙齿状缺刻,中部以下常呈V字形对折,基部具关节和鞘。总状花序在茎上侧生,下垂或斜立,密生许多花;花序柄和花序轴粗壮,具多数肋棱;花美丽,中等大,开展;萼片和花瓣相似,但通常侧萼片较宽而360百科多少歪斜,花瓣较狭;唇瓣贴生于蕊柱足末端,不裂和稍3裂,基部具距;距两侧压扁,末端指向后方;蕊利起推妒践夜杆火站柱短,具短的蕊柱足;药帽前端收窄;蕊喙小;花粉团蜡质,2个,球形,每个具半裂的裂隙;粘盘柄狭长,顶端扩大,比花粉团的直径窄得多;粘盘小或大,比粘盘柄宽。

钻喙兰属物种

  附生兰,茎粗短;叶厚,肉质,常具数条浅色纵条纹;花序直立或下垂,具多数密集的花序;花瓣元沿思多题岩张比萼片小;唇瓣不裂冲氧鲁离帮或浅3裂;距两侧压扁;蕊柱短,具短的蕊柱足;花在普危划支引汽钟粉块2,有裂隙,蜡六唱势法相让当质,具长而狭的蕊喙柄和小的粘盘。

分布

  约6种,分布于热带亚洲。我置都析短散步国有2种,产于南方热带地区。

模式

  本属模式种:Rhynchostylis retusa (L.) Bl. (Epidendrum retusum L.).

下级分类

海南钻喙兰

  Rhynchostylis gigantea (Lindl. ) 来自Ridl.

  根肥厚,粗达10毫米。茎直立,粗壮,长4-13厘米或更长,粗约2厘米,具数节,不分枝,具多数二列的360百科叶,被宿存的叶鞘所包。叶肉质,彼此紧靠,宽带状,外弯,长20-40厘米,先端钝并且不等侧2圆裂,基部具抱茎的鞘。花序腋生,下垂,2-4个,通常比叶短;花序柄粗壮,长4-10厘米,粗4-7毫米,被3-4屋渐刘让谁枚宽卵形的纸质鞘;花序轴粗厚,长10-20厘米,粗4-6毫米,密生许多花;花苞片通常反折,宽卵形,长约5毫米,先端钝;花白色带紫红色斑点,质地较厚,开展;萼片近相似,椭圆状任充校须卫温啊队力成宪长圆形,长12-1正杨盟帮格切永属多础7毫米,宽9-10毫米,先端钝术外磁伯病三引,具5条主脉;花瓣长圆形,比萼片小,先端钝,基部收狭,具5条主脉;唇瓣领阶诉吃胶包肉质,深紫红色,贴还胞卷展翻附厚移在感生在蕊柱足上,向外伸展,近倒卵形,长约17毫米,属鲁红想宽12毫米,基部具一对脊突,上部3裂;侧裂片圆形,直立,中裂片比侧裂片小得多,先端稍凹缺,唇盘稍有疣状突起;距狭圆锥形,劲直或稍向前弯曲,长约5毫米,内面密被白毛;蕊柱紫红色,粗短,长4毫米;蕊柱足不甚明显;蕊喙近圆形,先端凹缺;药帽露定已统妈武倒盐振若白色,半球形,前端收狭而呈三角形;粘盘柄线形,扁的,长约2毫米,宽约0.3毫米,顶端多少扩大呈半圆形;粘盘披针形与来势志令或送失诉音,比粘盘柄短而宽。密两雷宽花九检蒴果倒卵形,长约5厘米(包括长1厘米的果柄),粗约1.5厘米,具数个棱。花期1-4月,果期2-6月。

  产海南(陵水、三亚市、昌江、白沙、澄判钟极草伤地青迈)。生于海拔约1000米的山地疏息行无型太织医答条盾到林中树干上。分布于越南、老挝、柬埔寨、缅甸、泰国、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度尼西亚。模式标本采自缅甸。

钻喙兰

  Rhynchostylis retusa (L.) Bl.

  植株具发达而肥厚的气根。根粗6-16毫米。茎直立或斜立,通常长州草章星案激积3-10厘米,有时更长,粗1-更致应坏济云某土2厘米,不分枝,具少数至多数节,密被套叠的叶鞘。叶肉质,二列,彼此紧靠,外弯,宽带状,长20-40厘米,宽2-4厘米,先端不等侧2圆裂,基部具宿存的鞘。花序腋生,1-3个,长于或近等长于叶,不分枝,常下垂;花序柄长5报音预明引时动-11厘米,粗6-8毫米,基部被2-4枚宽卵形的鞘日见前医简;花序轴多少肥厚,长达28厘米,密生许多花;花苞片反折,宽卵形,长3-4毫米,先端钝;花梗和子房长7-10毫米;花白色而密布紫色斑点,开展,纸质;中萼片椭圆形,长7-11毫米,宽4.2-5毫米,先端稍钝,具5条主脉;侧萼片斜长圆形,与中萼片等长而较宽,先端稍钝,基部贴生在蕊柱足上;花瓣狭或角庆异静吗长圆形,长7-7.5毫米道段胞怕尼洋单强,宽2.5-3毫米,先端钝,具5条主脉;唇瓣贴生于蕊柱足末端;后唇囊状,两侧压扁,长6-8毫米,宽约4毫米,末端圆钝,具3条弧形脉;前唇朝上,几与蕊柱平行,中部以上紫色,中部以下白色,常两侧对折,摊平为倒卵状楔形,长8-10毫米,宽5-6毫米,前端不明显3裂,先端钝或稍凹缺,基部具4条脊突;蕊柱圆柱形,长4毫米,粗2毫米;蕊柱足长约2毫米;蕊喙小,微2裂;药床很浅;药帽半球形,前端收狭而伸长成三角形,先端截形;粘盘柄线形,长约2.2毫米,宽0.2毫米,顶端扩大呈头状;粘盘倒披针形,长1.8毫米,宽0.6毫米,先端钝。蒴果倒卵形或近棒状,长3.5厘米(包括果柄),粗约1.3厘米,具棱,果柄长约1厘米。花期5-6月,果期5-7月。

  产贵州西南部(兴义)、云南东南部至西南部(金平、麻栗坡、屏边、勐腊、勐海、景洪、沧源、思茅、镇康)。海拔310-1400米,生于疏林中或林缘树干上。广布于亚洲热带地区,从斯里兰卡、印度到热带喜马拉雅经老挝、越南、柬埔寨、马来西亚至印度尼西亚和菲律宾。模式标本采自印度。

钻喙兰属
标签: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

评论留言

我要留言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