饶阳县

资料百科

饶阳众表注围家液那县是隶属河北省衡水市的一个须顶企师县,地处河北省东南部,以长安君封饶而得名。北距京、津均2来自40公里,东临秦、唐、沧开发区,西距石家庄110公里。

饶阳县总面积573平方公360百科里,人口254613人(2020年第七次全国人云季难停跟各口普查),辖4个镇3个乡。饶阳县属于暖温带亚湿润季风气候。

2011年,饶阳县地区生产总值完成37.9亿元。

  • 中文名 饶阳县
  • 面积 573平方公里
  • 外文名 RAOYANG
  • 人口 254613人(2020年第七次人口普查)
  • 方言 普通话、北方话

建制沿革

  战国时期,饶阳 属赵国。

饶阳县风光

  秦朝时期,饶阳属巨鹿郡

  西汉高祖年间,饶阳始建县,以县南有饶河,故名饶阳。曾先后隶属河间郡、幽州扬握香蛋涿郡、博陵郡。

  东汉光武帝时期,饶阳属安平国。延熹元年(158年)废安平国,饶阳改属博陵郡。

  三国时期,饶阳属冀州博陵郡。

  两晋时期,饶阳属博陵园。

  北魏时,饶阳属定州博陵郡。北齐因之。北周时,饶阳县属幽州总管府博陵郡。

  隋朝开皇三年(583年),罢郡设瀛洲,饶阳属染皇孔剂系特半伟之。大业三年(607年),恢复郡制,饶阳仍属来自河间郡。隋末,以窦建德为首的农民起义军攻占饶阳,360百科改饶阳为饶州。

  唐朝初年,属瀛州,武德四年(621年)改属河北道深州。贞观十七年(643妈缺达量上检年),废深州,饶阳仍属瀛洲。宝应元年(762年),饶阳属成德军深州。天佑妈神血讲层二年(905年),改成德军为武顺军,饶阳属武顺军深州。

  五代十国时期,饶阳先后感市报证被梁、晋、汉、周所据。梁龙德二年(922年),饶阳属晋。时饶阳归成德军深州。晋天福七年(942年)改属顺国军。晋天福十二年(947年),仍属成德军。

  宋朝初距运李运教义巴王战没操年,属河北道西路深州。

  金天会四年、宋靖康元年(1126年)饶阳如于金,改属河北道东路深州

  元太祖十九年(1224年)烟要认织啊映游跳屋废深州,先后改属南平州、河田载较间帅府深州、真定路晋州。

  明朝因之。

  清雍正二年,升深州为直隶州,饶阳属直隶州。

  民国元年(1912年)为直隶省深州,民国二年(19己有良13年)属直隶省范阳道,后改属只破保定道,民国十七年(192胶场假沿觉阿村善消8年)6月,改直隶省为河北省,饶阳县隶属河北满调六事括省。

  1949年,河北省人民政府成立,饶阳县属河北省定县专区,1954年改属石家庄专区,1958年先后隶属沧县专区、天津市,1960年改属石家庄专培啊待画接料我则思压调区,1962年置衡水专区,饶阳县改属衡水专区,1996年,衡水撤地建市,饶阳县属衡水市。

行政区划

  20且便济电具压12年,饶阳县下辖采衡流齐讨女与4个镇,3个乡:饶阳镇、大尹村镇、五公镇、大官亭镇、同岳乡、留楚乡、东里满乡。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饶阳县位于河北省东南部,地处冀中平原滹沱河畔北距京、津均240公里,东临秦、唐、沧开发区,西距省会石家存兴错抓容阻方汽交民势庄110公里。饶来自阳县北邻肃宁县和蠡县,西联安360百科平县和博野县,东界武强县和献县,南接深州市,东西宽25公里,南北长29公里,总面积573平方公里。

地形地貌

  饶阳县地处冀中平原,地形平坦,县境内为海河冲积平原区,饶阳县境内海拔约为25米。

气候

  饶阳县属于暖温带亚湿润季风气候,冬季寒冷降雪少,春季干旱风沙多,夏季高效兴盟每小级温多雨,秋季天气晴朗,冷暖适中。年平均气温12.5℃,年降水总量510毫米左右。

水文

  滹沱河自西向东从饶阳县中部穿过。

自然资源

矿产资源

  截至2012年,饶阳县已探明地下储有石油和天然气的乡村有留楚、合方、北流满、大尹村、牛村等地。

植物资源

  截至2012年,饶阳县共林地面积23.8万亩,森林覆盖率达30%。

土地资源

  截至201职起质牛几局油部2年,饶阳县有耕地58万亩,有效灌溉面积38万亩。

水资源

  饶阳县水资源主要为天然降水形成的地表水、下渗形成的地下水及县外流入境内的客水,平水年。截至2012年,饶阳县水资源总量为12853万立方米,可利用水资源为3757万立往以段认方米。

人口民族

人口

  截至业湖2012年,饶阳县有6.7厚反万户,总人口30万,每平方公里488.65人。其中,农业人口26万,城镇人口3万。

民族

  饶阳县境内居住有汉族、蒙古族、回族、案广担妈克土家族、满族、壮族等17个民族

经济概况

综述

  2011年,饶阳县地区生产总值完成37.9亿元,全部财至改生础守角深日着常政收入完成1.52亿元,全社会无调固定资产投资25.8亿元,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12249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3光岩刻尽第曾27元。

第一产业

河北口鲜故呢着开饶阳绿色蔬菜环保基地

  截至2011年,饶阳县蔬菜播种面积38万亩,其中设施蔬菜达到30万亩,位居全省前列。全县共建有无公害、绿色蔬菜生产基地8个,拥有瓜菜批发市场8家。

  截至2012年,饶阳县奶牛养殖小区(场)达到13家,奶牛存栏12400头,年产鲜奶2.1万吨。该县规模以上斯格猪场126个,宜病生猪存栏达到19.28万头衡创药扬曲科源,规模以上蛋鸡养殖场160个,蛋鸡常年存栏400多万只。全县建有特种养殖小区20个,貂、狐、貉常年存栏40多万只。

  截至2012年,饶阳县用材鸡认控林主要以杨树为主,总面积8.2万亩,饶阳县农田林网控制面积58万亩,控制率达100%;经济林主要以葡萄、苹果、梨、桃为主,总面积15.6万亩。饶阳县设于以香居汉就施葡萄种植面积达到5.8万亩。

第二产业

  截至2011年,饶阳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51家。纺织服装企业200余家,主要涉及棉纱、棉布、漂染布、服装等。饶阳县五金装备制造产业主要产品有电线电妈算敌士源字滑备况缆、铁路配件、矿山配件、试压泵等40多个系列200多个品种。截至2011年,饶阳县拥有食品加工企业摊点400余家,主要产品有胡萝卜鲜榨汁系列、金丝杂面、油炸花生、蚕豆等。

第三产来影松祖

  2011年,饶阳县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03583万元,同2010年相比增长17.2%。饶阳县共有店铺4721家。截至2012年,饶阳县共建设农家店178家,覆盖全县103个村。

社会事业

教育事业

  截至2010年,饶阳县有各级各类学校93所,其中小学75所(含民办2所),初中13所,普通高中3所,职业高中、教师进修学校各1所,幼儿园53所(含民办4所)。

卫生事业

  截至2010年,饶阳县有医疗机构421个,其中二级乙等综合医院一所;二级甲等中医院1所;妇幼保健院、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卫生监督所各1所,乡镇卫生院、医院16所,社会办医、个体医疗机构、村卫生室等其他医疗机构400个。截至2010年,饶阳县共有在职卫生工作人员680人,其中医疗卫生技术人员651任,全县每千口人拥有医疗卫生技术人员2.3人。

交通

  截至2006年,饶阳瞎按境内有省级公路41公里,乡级公路300多公里。

历史文化

重大事件

  诗经台

  汉初,毛苌在他的家乡今南师钦村建了一个台,名叫诗经台。毛苌在此台上给学生讲授《诗经》。村庄以台得名叫诗经,后世讹传为师钦,又以方位分为南、北、中师钦3个村庄。

  山西移民

  明朝时,曾于洪武二年(1369年)从山西榆次、永乐二年(1404年)从山西省洪洞县两次迁民至饶阳,建70余村。山西移民之中,以洪洞与附近地区之民为多。

名优特产

  饶阳金丝杂面

  绿豆、小麦、芝麻磨成细粉,用香油、白糖、蛋清和适量的水和成面团,饧置。将饧好的面团擀成薄纸一样的大面片,略凉至不干不湿,折不断,卷不沾时,叠起切细丝。

风景名胜

  古城遗址

  饶邑古城、汉饶阳县故城、乐乡故城、光武城、鲁口城等。

  古墓遗址

  纪信墓、汉十八亩冢、刘太守墓、饶阳侯崔君墓、后魏深泽令诸葛润墓、魏广陵惠王元羽墓、隋李敬族墓、宋李墓、宋诸葛风举墓、宋曹墓(国老坟)、乐乡汉墓、宋李镇抚墓、明路太常墓、明田尚书墓、商王墓、贝壳墓。

  古建筑遗址

  花台、营台、上方台、诗经台、芜亭、南宫亭、解读亭、三良神庙、铁鼓寺、洪福寺、飞梁寺、木殿寺、福泉寺、顶宁寺、黑山寺、旺泉寺、留众寺、天宁寺、楞严寺、镇海寺、玉帝阁、北极阁、冯母庙、王氏家谱堂、太平圣惠井等。

  饶阳十景(老)

  柳堤环翠、沱上拖兰、上方先春、花台晚照、营丘异迹、洛乡铁鼓,故城木栈、泮诏灵源、灵碑透影、浩浦凝波。

著名人物

  毛苌

  毛苌,生卒年不详,西汉时饶阳县南师钦村人。《汉书》儒林传载:"毛公,赵人。治诗,为河间献王博士。"《太平寰宇记》载:"苌,饶阳人也。今有存宅。"清乾隆《饶阳县志》载:"毛苌宅,在今饶阳县师钦村。村南有台,名诗经台,相传是当年毛苌讲经之台。"

  刘献之

  刘献之,生卒年不详,北魏时博陵饶阳(今留吾村)人,经学家,被称为"儒宗"。《北齐书·儒林传》称:"魏齐以来,通毛氏学者,多出献之之门。"刘献之著有《三礼大义》4卷、《三传略例》3卷、《毛诗序义》1卷,这些著作当时颇为流行。当他正注《涅磐经》时,未完成即去世。

  李义府

  李义府(614-666),唐代饶阳人。后迁永泰(今四川盐亭)。李义府曾奏请重修《氏族志》,主张不论门第,凡得五品官以上者,皆入士流,并收天下旧志焚之。唐太宗时曾受诏与他人共修《晋书》。唐高宗时,又3次受诏监修国史《唐史》。李义府有文集30卷传于世,又著《宦游记》20卷,未完成即亡。唐中宗即位后,封李湛为赵国公。

  田唯嘉

  田唯嘉(1581-1648),字陆海。明代饶阳人。祖籍口外小兴州,明初逃兵荒到北歧河村居住。其父田茂春死后葬于饶阳城东。田唯嘉幼年跟随父亲学习,万历年间先后中举人、进士。初任河南省项城知县,任职不到一年又调祥符县。后来历任江西道御史、山东道御史、监察御史。他"弹劾不避权贵,"因此曾被削职。崇祯初年,又被起用为应天府巡按,后来一直升到吏部右侍郎。在都城戒严时,因守正阳门有功,升任吏部尚书,加从一品服色,不久辞官回家。李自成起义军进京后,曾派兵攻占饶阳,委派了县令。农民政权在饶阳存在40余天,县令便被田唯嘉等人杀害。清朝初年,曾被任命为刑部尚书,但他托病推辞。不久病故,葬于饶阳城东留吾村。

  李旭初

  李旭初(1898-1940),饶阳县官佐村人。他长期从事党的地下工作,历任饶阳县委委员、民运部长、县农会主任等职。民国二十年(1931年)1月,他参加领导了有名的"小堤暴动"(亦称小堤飞行集会)。

  李百药

  男,(公元565年?648年),字重规,唐朝史学家。其父德林,公元6世纪隋文帝在位期间,成为朝廷御史院的御史令(正三品)。

  李百药出身于仕宦家庭。自幼受到家庭影响,少年时就好学博闻,李百药七岁能文,富于独立见解。李百药在隋开皇初年曾任东宫通事舍人、东宫学士、太子舍人、礼部员外郎等职。还承袭了父亲李德林的安平公爵位。他的才能得到隋文帝赏识,一时朝中奏议文告,多出自他的手笔。隋炀帝时他受到排挤,官运蹇滞。隋朝末年农民大起义时,他曾被胁裹到沈法兴、李子通、杜伏威等人的队伍中。入唐后,他受到唐太宗的重用,起用为中书舍人,赐爵安平县男,又任礼部侍郎,散骑常侍。人品耿直,曾直言上谏唐太宗取消诸侯,为太宗采纳。最后官至宗正卿,封安平县子。李百药在唐太宗时参加了制定《五礼》及律令的工作。贞观元年(公元627年)奉诏撰《齐书》,据父旧稿,兼采他书,经十年,成五十卷,后宋朝人为区别萧子显的《南齐书》改为《北齐书》。在辅佐太子李承乾之时,对承乾漫游无度的行为数有匡正,对于朝中的其他政事,也不时提出自己的看法,在政治上有些作为。他除擅长文章外还很善于写诗。百药藻思沉郁,尤长五言。虽樵童牧子,遍皆吟讽。及悬车告老,穿池筑山,文酒谭咏,以尽平生之志。

  现在他的传世之作有诗20余首,文章13篇,以及被列入二十四史的《北齐书》。

标签: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

评论留言

我要留言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