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锁关镇

资料百科

金锁关来自镇,隶属于陕西省铜川市印台区,地处印台区北部山区度文构宗宜,东与宜君县云梦乡接壤短环承措,南与印台镇、铜川市王益区王家河360百科街道毗邻,西与耀州区瑶曲镇、咸阳市旬邑县马栏镇交界异欢年及组,北与延安市黄陵县崾坪岁成克还确乡、宜君县哭泉乡相连 ,总面积为168.93平方千米 。

金锁关镇古有"雄关天堑、鹰鹞难飞"之称,有"三山雪"美誉,是铜川八大景之一。

截至2020年6月互采等各元,金锁关镇下辖15个村(居),其中:5个社区、10个行政村 。2018年检水背青群存,金锁关镇户籍人口36805人 。2011年,金锁关镇农业总产值8376万元,社会商品销售总额631万元。

  • 中文名称 金锁关镇
  • 行政区类别 镇
  • 所属地区 陕西省铜川市印台区
  • 地理位置 印台区北部
  • 面积 168.93 km²

历史发展

  因镇政府驻地占为关中北部"襟喉要塞",取坚固如锁之意得名金锁关,有"金锁天堑"之誉。

  明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筑关城设巡检司

  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设金锁关镇。

  民国三十七年(1948年),改金来自锁区。

  1958年,曲音久父想完波菜成立燎原公社;同年12月,改为金锁公社,辖15大队。

  1968年,更名向阳公社。

  1972年,360百科复名金锁公社。

  1978年,将烈桥、先锋、玉华、过导具晶将跑物上景意背塔4生产大队划归焦坪镇

  1980年,属铜川市郊区,复将烈桥、先锋、玉华、背塔4大队划入金锁公社。

  1984年,改设金锁乡,共辖15行政村。

  1997年,改设金锁关镇,并将玉华、背塔2村划归玉华镇,共辖13行政村。

  2000年4月,属铜川市印台区。

  2011年,撤销玉华镇并入金锁关镇,共辖15行政村、5社区。

行政区划

  截至20础酒究致服章门致套11年末,金锁关镇辖金锁关、崔家沟矿、新街、窑洞、石头坡5个社区,纸坊、金锁关、半截沟、义地要式粒愿数班阻被片姚家湾、何家坊、柳树台、袁家山、徐家沟、陈家山、烈桥、柳林沟、崔家沟、蒲家山、玉华、背塔15个行政村;下设18个居民小组、52个村民小组。

  截至2020年6月,下辖15个村(居),其中:5个社区、10个行政村 。人民政府驻金锁关顺金路47号亲修毫第简矛汽历

  统计用区划代码

  城乡分类代码

  名称

  610203104003

  12落斗沿段1

  金锁关社区

  610203104004

  122

  崔家沟矿社区

哪林  610203104015

  121

  石头坡社区

  610203104016

  121

  新街社区

  610203104017

  121

  窑洞社赵断责不队

  610203104200

  122

  金锁关村

真政而须轴常生  610203104201

  220

  纸坊村

  61020师更联灯兵般反做论怀3104203

  220

  何家坊村

  610203104204

  220

  烈桥村

  610203104206

  220

  崔家沟村

  610203104208

  220

  徐家沟村

  610203104210

  220

  袁家山村

  610203104211

  220

  柳树台村

  610203104213

  220

  玉华村

  610203104214

  122

  背塔村

地理环境

位置境

  金锁关镇地处印台区北部山区,东与宜君县云梦乡接壤,南与印台镇、铜川市王益区王家河街道毗邻,西与耀州区瑶曲镇、咸阳市旬邑县马栏镇来自交界,北与延安市黄陵县崾坪乡、宜君县哭泉乡相连。东西最大距离15千米,南北最大距离40千米,总面积168.93平方千米 。距城区12.5千米。

地形地貌

  金锁关镇地处印台区北部山区,地势北高南低。山大沟深、森林茂密,属黄土高原沟壑区,海拔在1300-15价练此哪草胡济介审田00米,最高点位于境内凤凰山,海拔1671本粉照米;最低点位于纸坊村,海拔1050米。

气候特征

  金锁关镇属暖温带大陆性气候。其特点足气虽营识放根候偏冷,雨水充沛。年平均气温9.2℃,最高气温23.4℃,最低气温-11.9C,年降水量740毫米左右,无霜期年平均228天,一般春季多干旱,秋季多雨,夏季多有冰雹发生。

水系水文

  金锁关镇境内河流柳林水、淌泥河于金锁关汇聚成同官水入漆水河,境内全长24千米。玉华河水去东北方向,境内长10千米。另有许群初九冯家渠水,境内长8千米,马莲湖流域面积13000平方米。

自然资源

  金锁关镇境内矿藏资源主要有煤炭、油页岩。煤炭主要分布在西北部的崔家沟、焦坪地区,总储量6360百科.5亿吨,町开采储量4.6亿吨。油页岩主要分布在何家坊、半截沟地区,可开采具血细企在停欢硫满虽储量5亿吨,尚未开发。

人口

  截至2011年末,金锁关镇辖区总人口40670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23112人,城镇化率56.8%。另有流动人口467人。总人口中,男性20472人,占50.3%;女性201效易资跳却98人,占49.7%。2011年,金锁关镇人口出生率6.5‰,理现酒望项食重依人口死亡率3.1‰,人口自然增长率3.4‰。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千米267.6人。

  2018年,金锁关镇户籍人口36805人。

经济

综述

  截至2011年末,金锁关镇财政总收入92协析3.9万元,比上年增长决用境道叶武亲3%。农民人均纯收入5500元。

第一产业

  201吗晚升功同刚互1年,金锁关镇耕地面积21248亩,人均2.2亩。2011年,金锁关镇农业总产值8376万元,农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1革阻等病众诗首参几十述9.8%。粮食作物以小麦、玉米为主。20系责足牛掌影补对11年,金锁关镇粮食生产5720吨,其中小麦470吨、玉米5250吨。主要经济作物以油菜、蔬菜、薯类为主,东投汽茶课甚划律讲伟2011年,金锁关镇产量690吨,其中油菜40吨、蔬菜40吨、薯类610吨。畜牧业以饲养牛、羊、生猪、家禽为主。2011年,金锁关镇牛饲养量2648头,年末存栏2防客608头;羊饲养量34陆水素感拿易改兴周蛋具12只,年末存栏3012只;生猪饲养量2434头,年末存栏2004头;家光脱逐环烧门卷正校禽饲养量6.8万羽,年末存栏5.2万羽;2011年,金锁关镇禽蛋产量213吨,畜牧业总产值407万元,占农业总产值的4.9%。截至2011年末,金锁关镇累计造林17.35万亩,其中退耕还林9361亩,防护建华充富境规林12.9万亩,路旁植树21万株。可北青理食物从利用草地15万亩,植被覆盖率82%。经济林4.4万亩,其中,苹果4.2万亩,年产2.3万吨,干杂果1084亩,年产260吨。2011年,金锁关镇农业机械拥有量338台,其中大型农业机械6台,拖拉机38台,农用三轮200台,农产品加工机械108台。

第二产业

  2018年,金锁关镇有工业企业9个。其中,规上企业9个。

第三产业

  截至2011年末,金锁关镇商业网点312个,职工428人。2011年,金锁关镇社会商品销售总额631万元。截至2011年末,金锁关镇邮政网点2个,投递线路单程总长181千米,投递点162个,乡村通邮率100%,全年投递函件2.6万件,征订报纸8000份、期刊4000册,业务收入353.5万元。

  2018年,金锁关镇有营业面积50平方米以上的综合商店或超市个数10个。

交通运输

  金锁关镇包(头)茂(名)高速、210国道、305省过境,乡村道路有何(家坊)陈(家山)公路、何(家坊)柳(树台)公路、陈(家山)瑶(曲)公路,分别长28.9千米、8.3千米、8千米。建有金锁客运站,日客运量千余人。

社会事业

教育事业

  截至2011年末,金锁关镇有幼儿园1所,专任教师16人;小学12所,在校生1130人,专任教师125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100%;中学2所,在校生231人,专任教师44人。小升初升学率、初中适龄人口入学率、九年义务教育覆盖率均达100%。2011年,金锁关镇财政预算内教育经费2525.9万元。

文化事业

  截至2011年末,金锁关镇有文化站2个,村文化活动中心15个,建筑面积600平方米,各类文化专业户6个,人员486人;图书室11个,建筑面积350万平方米,藏书2万余册。2011年,金锁关镇广播电视站2个,有线电视用户7600户,其中数字电视用户6100户。广电村村通1300套。

体育事业

  截至2011年末,金锁关镇有学校体育场4个,各类社会体育指导员5人,城市社区和15%的农村安装健身器材15套,篮球架10副,经常参加体育活动的人员占常住人口的25.1%。

卫生事业

  截至2011年末,金锁关镇有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38个,卫生院2个,病床115张,每千人拥有医疗床位3张,固定资产总值1093万元。专业卫生人员129人,其中执业医师30人,执业助理医师15人,注册护士42人。2011年,金锁关镇医疗机构(门诊以上)完成诊疗2.5万人次,住院手术260台次,出院病人260人次。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人数11989人,参合率97.2%。

社会保障

  截至2011年末,金锁关镇城镇最低生活保障户数2337户,人数6424人,支出123.4万元,比上年增长8.1%,月人均160元,比上年增长8.1%;城市医疗救助274人次,民政部门资助参加合作医疗247人次,共支出7410元,比上年增长3.0%。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户数742户,人数1692人,支出151万元,比上年增长7.6%;供养农村五保人员34人,年支出10.2万元。

历史文化

  玉华宫遗址

  玉华宫遗址为初唐帝王行宫遗址。唐太祖李渊于武德七年(624年)建,本名仁智宫。太宗李世民于贞观二十一年(647年)进行扩建,并改名为玉华宫。文献记载玉华宫有"十殿五门"。遗址地处玉华村及其周围的田野山谷间,东西长约2千米,南北宽约0.5千米。遗址内发现多处宫墙遗址、门道遗址;建筑材料如莲纹方砖、青掍瓦、莲纹、兽面纹瓦当、青石质覆盆式柱础、灰陶水管、绳纹砖,钱币如"开元通宝"等。

  高宗李治于永徽三年(651年)下诏废玉华宫为玉华寺。显庆四年(659年),玄奘携四位高足及大德高僧来玉华寺翻译佛经。在玉华寺译经四载,翻译佛经典籍682卷,并创立佛教法相宗,成就了不朽伟业。译经之余,玄奘在玉华寺开窟造像,虔心礼佛,留下了弥足珍贵的佛门重宝金刚座、佛迹记碑石等佛教文物。宋至明清时期的玉华寺即位于玉华宫肃成殿所在地。玉华宫遗址对于研究唐代建筑艺术和宫殿文化具有重要的价值。

  2001年6月25日,玉华宫遗址被国务院列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风景名胜

  玉华宫风景区

  玉华宫风景区是集度假和冰雪旅游为一体的旅游胜地,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国家级森林公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全国青少年户外体育活动营地。南距西安咸阳国际机场120千米,北距黄帝陵55千米。景区一期规划面积32平方千米,森林覆盖率95.6%,有"天然氧吧"之美称。

  盛唐玉华宫气候凉爽宜人,有"夏有寒泉,地无大暑"之美称,景区年均气温8.4℃,年平均相对湿度75%,6-9月份平均气温比西安低10-12℃。唐太宗李世民父子三代曾在此建有当时规模宏大的避暑行宫。


标签: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

评论留言

我要留言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