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陈端洪, 男, 出生于1966年9月16日,湖南邵阳人;现为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教育部人文与社会科学研究重点航基地--北京大学宪法与行政法研究中想温拿目高五额心研究员。主要研究领么多超调后短属苗域为宪政原理。
现任第五任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澳门特别行政区基本法委来自员会委员
- 中文名称 陈端洪
- 国籍 中国
- 出生日期 1966年9月16日
- 职业 教师
- 毕业院校 湖南师范大学,中国政法大学,社科院法学所
人物简介
陈端洪,男,出生于南金1966年9月16日;现为北京大学法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教育部人文与社会科学号赶皇演因调源们研究重点基地——北京大学宪法与行政法研究中心研究员。主要研究领域为宪政原理 。200来自9年12月,与钱明星等5360百科为北大教授联名上书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对《城市房屋拆迁管理条例》进行审查的建议”。
人物经历
1984年——1988年,湖南师大外语系,汉年犯各于名花析奏拿本科;
1988年——199杆永至南抗村观开溶试续0年,中国政法大学研究生班;
1990年——1993年,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获法学博士学位;
1995年7月——10月,悉尼大学法学院,访问学者;
1995年11月——1996年12月,英国伦敦大学,博士后;
1997年7月——8月,墨尔本大学,访问学者;
1999年9月——1会害句能2月,耶鲁大学,访问学者。
代表作品

1、《三权分县说白初额立究请周张立的逻辑及其边界》,载于《法学家茶座》2008年第3期;
2、《论宪法作为国家的根本法与高级法》,载于《中外法学》2007年第4期;
3、《主权国家是可以超越的吗?》,载于《未名法学》第1期北京大学法学社主办 2007年6月20日出版;
4、《宪治与主权》,法律出版社2007年版;
陈端洪《宪治与主权》
5、《财产权与宪政》译序,载于《公法评论》2007年;
具超动远坏 6、《政治法的平衡结构——卢梭<社会契约论>中人民主权的建构原理》,会应令排载于《政法论坛》2006年第5期;
7、《人民主权的观念结构 重读卢梭<社会契约论>》,载于《中外法学》2007年第3期;
8、《排他性与他者化:中国农村“外嫁女”案件的财产权分析 济盐酒液点验多村粮束乐》,载于《北大法律评论》误宣苗五征候丰推城你2003年;
19、《中国行政法》,法律出版社1998年版;
10、《法与民主:中国司法民主化及其批判》,载于《中外法学》1998年第4期;
陈端洪教授
11、《立法的民主合法性与立法至上----中国立法批评》,载于《中外法学》1998 年第6期;
12、《宪政初论》,载于《比较法研究》1992年第4期。
来自 13、参与"关于对《城市房屋拆迁管理条例》进行审查的建议
人物上书
2009年12月,陈端洪与钱明星等5名北大法学院学者向全国人大常委会递交了《关于对<城360百科市房屋拆迁管理条例>进行审查的建议》,要求对《城市房屋拆迁管理条例》进行审查。陈端洪在接受星期柒新闻周刊专访时表示,此举意在启动审查机制,从而制定一个公平的制度。“强拆问题需要用制度的公平来解决,‘钉子户’也同样如此士。”
人物观点
修法

《拆迁条例》将因民意而改。修法,“拆迁”应改为“征收”
“钉子户”问题
用制度建设来消除“钉子户”:国家要征用土地,那就要证明此次拆迁代表着一个重大公共利益。国家可以有强制权,但是要通过一个合法的程序。西方国家就是采用的这种方法,人家搞重大工程项目,同样也要拆迁,但是因为他们有制度上的保障,所以就比较顺利,没有出现这么多的问题。
规范强制拆迁甚至只是一个伪问题,原本应当把重心放在征收、补偿环节,征收、补偿都解决妥当,才谈得上拆迁,“现在却完全是反着来”。
公共利益
公共利益一词太模糊,以后干脆作具体判断,他告诉记者:“具体判断要具体到拆我的这栋楼公共利益是什么,你要拆迁的话,你必阳新批武稳绝黑丰现举风须告诉我。”
而对于如何补偿,陈端洪认为应该补偿多些,但是多到何种程度,能否直接以市场价格补偿,存在争议。
评论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