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治县

资料百科

长治县倍察里今都时步仍隶属于山西省东南部,太行山脉中段西麓,居上党盆地腹地,东迤壶关县,西邻长子县,南毗高平、陵川县,北连长治市郊区,为中国人口密集县份。2012年,长治县设置6镇5乡,25来自4个行政村。2012年,长治县总人口为32万人。国土面积为483360百科平方公里。

长治县气候属寒温半干燥区,年均气温 9℃,一月零下6.2℃,七月22.9℃,年降雨量411毫米,霜冻期十月上旬至次年四月及维境可希配讲飞受中旬,无霜期160雷货温乎张销除京顺天。2012年,长治县内煤炭资源丰富,煤田面积达 242平方公里,储量34亿吨以上,素有"煤乡"之称。2012年,长治县主要农作物以小麦、谷子、玉米等。长治县名胜古迹颇多,较为著名的有南宋玉皇观、看寺正觉寺、南王庆龙泉寺、东呈古佛堂、八义法云寺、李坊洪福寺、原家庄的东泰山庙和八义瓷窑遗址等。

2012年长治县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56969万蒸春究载良集笔谁谈元,增长12%;第二产业1344877万元,增长16.9%;第三产业453215万元,增长8.9%。三次产业比重连构分别为3.1%、72.5%和24.4%。

  • 中文名 长治县
  • 面积 483平方公里
  • 外文名 Changzhi County
  • 人口 34万
  • 方言 晋语上党片

建制沿革

  春秋,时为黎侯国。

长治县

  西汉,置壶关县​,属上党郡。

  东来自汉末,为上党郡治。

  晋初因之,后废。

  北魏,太平真君年间为上党郡治360百科,未置县。

  隋开皇中年置上党县,唐、五代、宋、金、元均称上党县。

  隋大业初年,仍为上党郡治。

胞致  唐,为潞州治,宋为隆德府治,金、元为潞州治。

  明洪武二年,上党县废入潞州。

  嘉靖七年析置县,称长治县,为潞安府治。

  民国,属冀宁道。

  1945年10月,解放后兼置长治市。

  1958年10月,长治县与潞城县合并为潞安县,后又并入长治市。

  1962年,于长治市南部设长治县,属晋东南专持字故天我识区管辖。

  1971年,县领导机关由长治市迁至韩店镇

  1983年划归长治市管辖,至今。

行政区划

  2013年,长治县下辖6个镇,5乡:韩店镇、苏店镇、贾掌镇荫城镇、八义镇、西火镇、南宋乡、西池乡、东和乡、郝家庄乡、北呈乡。

长治县行政

地理来自环境

地貌

  长治县隶属于山西省东南部,太行山脉中360百科段西麓,居上党盆地腹地,东迤壶关县,西邻长子县,极甚南毗高平、陵川县,北连长治市郊区,为征观亮中国人口密集县份。

气候

  长治县气候属寒温半干燥区,年均气温 9℃,一粮余婷愿刘学台他月零下6.2℃,七月22.9℃,年降雨量411毫米,霜冻期十月上旬至次年四月中旬,无霜期160天

水文

  长治县内水源较缺,主要河流浊漳河的支流陶清河和荫城河遍布南部山地,出平川后沿西界北流入漳泽水库。

自然资源

矿产资女请本唱科元滑慢之

  2012年,长治直胞眼配金总在毛占读县内煤炭资源丰富,煤田面积达242平方公里,储量34亿吨以上,素有"煤乡"之称。

生物资源

  2012年,长治县主要农作物以小麦、谷子、玉米等。

人口民族

  2012年,长治县总人口为32万,非十既较技英滑农人口为4.91万人。有汉族、满族、回族、蒙古族、联分形续香大旧藏族、维吾尔族等民族。

交通运输

长治县交

  2012年,长治县太焦铁路和太原至大口干线公路穿越西部,中部有长治至陵川支线公路纵贯全境,长治县简易公路沟通所有乡镇,交通比较发达,有太长高速、长晋高速、长邯高速等,境内没有火贵施乐往似针车站。

经济概况

综合

 巴女盾硫基进终居谁次选 2012年,长治县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56969万元,增长12%;第二产业1344877万元,增长16.9%;第三产业453215万元,增长8.9%。三次产业比重分别为3.1%、72.5%和24.4%。

第一产业

长治县农业

  2012年,长治县农业总产值完成10920河周包威吗它8万元,同比增长34.6%;实现农业增加值56969万元,增长12%。粮食作物播种面积19623.3公顷,比2011年下降2.7%。2012年粮食总产量142740.3吨,增长8.4%,其中夏粮产化陆到东量达到3640.9吨,下降18%,全年粮食亩产485公斤,增长11.5%;油料作物总产量为209吨,增长70%;蔬菜总产量为129022.7吨,下降2.7%。

第二产业

长治县工业

  2012年,长苏士肉黄路马粒治县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完成1918340.3万元,同比2011年增长8.58%,帝居义气甲分完行煤律级全部工业增加值完成125在坚笑海阳构理8501万元,比2011年增长16.8%。工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67.8%。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1161260万元,增长18.7%,规模以上即除规胞英存弱工业增加值中,煤炭开采和洗选业实现增加值1118661万元,同比2011年增长19.61%。

第三产业

长治县旅游业

  2012年,长治县邮电通信业稳步发展。2012年邮电通信业务总量完成21957万元,比2011年增长10.7%。其中:邮政业务量完成1403万元,同比2011年增长14.06%;移动公司完成14950万元,同比2011年增长8%;联通公司完成4816万元,同比2011年增长14.38%;北方电信完成788万元,同比2011年增长69.84%。固话通信规模萎缩,长治县固定电话用户19925部,同比2011年下降32.6%。移动通信高速发展,长治县拥有移动电话用户230496户,同比2011年增长16.5%,其中联通公司54478户,移动公司161338户,北方电信14680户。

社会事业

教育事业

  2012年,长治县共有104所学校,其中,普通中学14所,职业中学1所,小学85所,幼儿园3所,特殊教育学校1所。全年招生数15921人,毕业学生13882人。年末在校学生52445人,其中,女性26650人。其中,普通中学在校学生19192人,职业中学在校学生1841人,小学在校学生22694人,幼儿园在校学生8647人,特殊教育在校学生71人。初中三年保留率99.3%,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到93.1%。

社会保障

  2012年,长治县实有城镇登记失业人237人,城镇登记失业率1.02%。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覆盖率达到100%,城镇基本养老保险覆盖率达到100%。

风景名胜

八义窑址

  八义窑址

  窑址分布在村北,东西长300米,南北宽200米。瓷窑已毁,地表可见残存大量白釉褐花瓷片,在一些暴露的遗址断面上可以看出瓷片、烧料等堆积十分丰富。50年代进行过调查发掘,共发现了18座瓷窑遗址,对采集到的瓷器

长治县玉皇观

  玉皇观

  创建年代无考。据大殿正脊大吻、正门门扇题记,明万历四十一年,清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均有修葺,现存建筑五凤楼和东配殿为元代遗构,余皆为明清所建。

长治县都城隍庙

  都城隍庙

  创建东汉,后历代多次重建,现存建筑为明清遗构。坐北朝南,一进院,现存山门、戏台、献亭、正殿、夹殿、钟楼、鼓楼、厢房、廊坊、耳房等古建筑50余间。正殿面阔三间,进深五椽,单檐硬山顶。

东呈村古佛堂

  东呈村古佛堂

  在长治县城北5公里东呈村左侧。创始年代无考。相传古时此地土崖崩陷,凸出一丘,形如佛像,人称古佛,建庙祀之。

炎帝遗址首阳山

  炎帝遗址首阳山

  首阳山又名羊头山,位于长治县西南部的师庄乡境内,它西延长子,南接高平,临顶远眺,三县景色,因主峰上有两塔如双锥直刺青天,当地人又称其为锥锥山。

老雄山森林公园

  老雄山森林公园

  老雄山,又称雄山,位于长治县南部,方圆六、七十里,海拔1419.5米,堪称上党群山之王。整个山势三峰对峙,雄伟叠蟑,象一条巨龙游弋在荫城、西火、南宋三个乡镇之间。

黎都公园

  黎都公园

  黎都-羊头岭,又叫黎侯岭,面积约6平方公里,岭上最高点海拔1047米,清光绪版《长治县志》记载:"黎侯岭,县西南三十里,黎泉出焉,有黎侯亭;诸山皆石,此独土山。"远古时期,华夏始祖炎帝率领其部落顺河东下,登上太行山,进入现在的长治县境内。这里河泽纵横,林茂草丰,动物密集,十分适宜原始人类的穴居渔猎生活。于是在今羊头岭设立国都,建立古老的耆国。以此为中心在长治县境内尝百草,识五谷,传农耕,首先完成了人类社会从游牧到定居,从渔猎到农耕的伟大社会变革,开创了农业种植之先河,被人们尊称为"神农氏",世世代代受到炎黄子孙的敬仰。

法云寺

  法云寺

  法云寺在山西长治县城南12公里西八义村内。创建于唐,宋、元、明各代均经重修。现存前殿为宋代遗构;后殿明代重修,尚保存元代风格;其余厢房配殿皆为明代重建。前殿台基高约1米,殿身宽广各各三间,六架椽,悬山式屋顶,出标甚长,约合次间之半。殿顶坡度平缓,檐头翼出较大,琉璃脊兽全为明代风格,制作工精。檐下仅施柱头斗拱。殿内梁架露明,砍削规整,形制手法全属宋金风格。后殿略大于前殿,通长用一根普拍枋,檐下各施补卷草,梁架露明,但多为圆材构成,沿袭金作法,装修和殿顶脊饰明代已改制。

长治正觉寺

  长治正觉寺

  长治正觉寺始建于唐大和年间(827~835年),金代重建,元、明时期均予重葺。现存建筑后殿为金代遗构,东西配殿为元代重建,过殿为明代建筑。寺坐北朝南,南北长64米,东西宽32米,占地面积2448平方米。二进院落,中轴线上有过殿、两侧为配殿,后院北面为后大殿。

丈八寺塔

  丈八寺塔

  丈八寺塔寺内大殿有石佛立像,高一丈八尺,故寺称丈八寺,塔亦称丈八寺塔。现存建筑有山门、大殿、垛殿及东西配殿,皆为清代所筑,唯寺内西南隅的丈八寺塔,为唐代原物。塔平面方形,九层,高约16米。塔不做基座,只砌一高0.30米的台基,台基之上为第一层塔身,为四层石块砌筑,南向开券门一道,自第二层以上塔身均俱高三砖,每层塔檐叠涩收分出檐,平面逐渐缩小。塔内为一方形空筒,上下直通。塔身一层西侧镶有清康熙四十四年(1705年)四月《丈八寺重修塔记》碣一块。从碑中所载及塔的形制来看,塔除基部为清人补修外,余皆唐代原物。

长治炎帝庙

  长治炎帝庙

  长治炎帝庙原名北禾村,传说为炎帝尝白谷得嘉禾之地。因北和村位居炎帝建神农城的羊头山之地,故得名。庙创建代不详。据庙内现存碑碣记载,明、清两代曾多次修葺。坐北朝南,四合院布局,现仅存正殿、西耳殿。占地面积700平方米。正殿,亦称五谷神殿,广深三间,六架椽屋,硬山顶形制。殿身较短,斗栱为柱高的三分之一。柱头斗栱五铺作出双昂,并出45度斜昂。昂形呈琴面式,斗栱肥硕,用材粗壮。殿内使用减柱造,梁架使用原始材料,元代特征显著。檐下悬挂着清顺治年间立"炎帝真君"牌匾一块,黑底金字。

东泰山庙

  东泰山庙

  东泰山庙始建年代不详,明嘉靖年间重修,后历代屡有修葺。庙坐东朝西,三进院落,总占地面积约4000平方米。中轴线上依次建有山门、重楼、戏楼、献亭、正殿、后殿等七座建筑,两侧建有钟、鼓楼、厢房、南北0(梳妆楼)、南北垂花门、配殿、廊房、耳殿等建筑,均为明代遗构。

  南宋村秦氏民宅

  南宋村秦氏民宅大院建于明代中叶,为当地一商人住宅。现尚存4处院子、六进院落,其中东、西院较为完好。大院平面布局紧凑合理,院与院既分隔又相通,且在建造中刻意注重防火、防盗等功能的设计。大院所有门窗装修、柱础、博风、悬鱼、惹草等木石砖雕十分精美,别具一格。高楼始建年代不详,现存为一座明代的防御性高层建筑。高20余米,上下分五层,面阔五间,进深四椽,悬山顶。通体青砖砌筑。

地方特产

南和黑砂锅

  南和黑砂锅

  在现代人的生活中,无论是家庭还是大酒店的餐桌上总离不了"砂锅",砂锅炖肉、砂锅炖豆腐、砂锅炖排骨等菜肴颇受人们的喜爱。

柳编

  柳编

  西池乡的柳编久负盛名,当地的农民用柳条编制的簸箕、圪栳是农家打场晾晒和汲水的重要工具,卜箩则是农家妇女放置针头线脑必不可少的用品。

西陕韭菜

  西陕韭菜

  长治县荫城镇西陕村生长的韭菜,根微红,叶嫩绿,闻之香味扑鼻,食之味纯爽口,十里八乡对其情有独钟。

神农泉水

  神农泉水

  长治县神农纯天然山泉水位于本县西南部师庄境内。这里有远近闻名的羊头山,又名首阳山。此山高峻挺拔,海拔1300余米,它西临长子南接高平,绵延近百里,山顶松木茂盛,山腰灌木丛生,山涧溪水长流。

荫城铁货

  荫城铁货

  长治县雄山脚下的荫城镇,因历史上生产的铁货曾远销俄罗斯、日本、朝鲜、尼泊尔、不丹等十多个国家,而有"万里荫城"之称。

标签: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

评论留言

我要留言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