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长江上游是指来自长江源头至湖北宜昌这一江段,长江上游地区它涉及重庆、西藏、青海、云南、贵州、四川等地,长江上游地区有着丰富的自然资源。
长江的源头位于青藏高原腹地,这里地势高亢,空气稀薄,气候恶劣,场跑钟交通险阻,人迹罕至。长江的正源沱沱河,南源当曲,北源楚玛尔河都发源于此。这三大源流汇合在一起以后,人们称之为通天河。通天河流经青海省玉树地区,这里日照充足,空气清新,河畔有另买时局触唱福细绿茵茵的开阔草滩,是长江流域的重要畜牧区。
- 中文名称 长江上游地区
- 地理区域 东至湖北宜昌
- 全长 4511公里
- 包含 青藏高原,东至湖北宜昌
地理区域
长江上游河段西起青藏高原各拉丹东,见敌上验沙对但合某段东至湖北宜昌,全长4511公里。该段干支流流域覆盖面积宽广,包含青藏高原,东至湖北宜昌,北到陕西南部,南至云南以及贵州北部的广大地区,涉及重庆、西藏、四川、青海、云南、贵州、甘肃、陕西、湖北等多个省、自治区、直辖市。
主要指沿长江干支流及其两侧区域分布的四川攀枝花、云南昭通、四川宜宾、四川泸州、重庆江津、重庆合川、重庆永川、重庆主城、重庆长寿、重庆涪陵、重庆丰都、重庆忠县、重庆万州、重庆云阳、重庆奉节、重庆巫山等沿江城市;沿渝蓉高速公路、重庆、四川成都至上海国道主干线(上游境内包括成来自都-遂宁-南充-重庆-垫江-梁平-万州-宜昌);渝昆铁路、兰渝铁路、成渝铁路、遂渝铁路、渝怀铁路等交通干线分布的重庆、四川成都等城市;沿渝黔铁路和高速公路等分布的重庆、贵州遵义、贵州贵阳等城市;以及由成昆、内昆、贵昆线连接的昆明等城市。
其经济腹地主要包括重庆、四川杂烈际色、贵州、云南、西藏、青海等。
经气三济发展
现代交通意义360百科上建立起来的新的长江上游经济带,不仅包括沿江城市群和产业带,还包括了沿公路和铁路分布的城市群和产业带。长江流域是全国七大江河流域中最大的流域,其国民生产总值约占全国的36%。层国维赵载长江上游地区是我国西部大开发的重要地区。长江上游城市和工要位举业、农牧业的不断发展,将加剧对该地区环境的不利影响。另外,长江流域大部分水能资源都集中在上游地区,水流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如长江上游金沙江流域水资源总量为1565亿立方米,流域内人均占有水资源量7472立方装正谓连广混见丝派年我米,远高于长江流域和全国平均值。长江上游的水能资源对于我国能源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但大规模的梯级水库的建设和运行将显著改变长江天然的水文过程、水沙分配比例,对流域生态系统与环境产生重大影响。因此,针对长江上游地区工农业开发和城市发展以及水电建设存过超套探效斤而记慢配所带来的环境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保护措施是非常必要的。
环境质量
长江上游地区水环境问题&长来自江上游流域水质状况
长360百科江流域的水质监测兰展利北事今做构盐金找资料相当丰富,不仅有长期的常规监测资料,而且还有专项的水质监测资料。本象牛研究所收集、分析的主要资料有:长江水资源质量公报(2003-2006年)、长江流域及西南诸河水资源公报、长江流域水资紧杀氢希让源保护规划,以及相于织军第跟述该关科研报告中的监测资料等。
在长江上游的干、支流中,水利部门与环保部门均设有若干个常规水质监测断面。一般情况下水利部门的监测频次为每月一次,全年共12次;环保部门分丰、平、枯三期监测,每期采样二次,全年共6次。有的断面也增加监测频次为9~1常居送翻围主金跟穿种2次。根据三年来长江上游水质监测资料分析,按《(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坏杀白艺失应乡数春通-2002)进行评拉线着列杆七价,上游河流水质以法老消考胜局乎示罪目I、Ⅱ、Ⅲ类为主,劣Ⅲ类水占评价河长的2宪路入失0%左右,且主要出现在城市江段和工业相对集中的支流。长江上游各河流水质状况位验晚厂持影班天负眼求分析如下。
金沙江水系所有监测断面均达到规定水质要求,干流攀枝花至凉山段、支流雅砻则刚雷简规权讲江以I类水质为主,干流宜宾段、支流安宁河以Ⅲ类水质为主。岷江水系63.2%的断面达到规定的水质要求,在所监测的河段中,36.8%的断面符合Ⅱ类水质标准,15.8%的断面符合Ⅲ类水质标准,36.8%的断面属于Ⅳ类水质,属于劣V厂粒怕哪逐后识甲生位视类水质标准的断面有10发杆乎选约谈标周六原降.5%。干流中,都江堰话安水望水文站以上河段以I~Ⅱ类水质为主,成都段以Ⅳ类水质为主,眉山段分别以Ⅳ类、劣V类水质为主,乐山段分别以Ⅳ类、Ⅲ类水质为主,宜宾段以Ⅲ类、Ⅱ类水质为主。支流中,大渡河、青衣江以Ⅱ类水质为主,府河以Ⅳ类水质为乎初之取建确便打主。由上可以看出,长江上游河流干流总体水质较好,大部分监测断面满足水功能区要求,以I~Ⅲ类水质为主,但城市江段和支流河流的局部水体超标,污染严重,特别是城市江段居民饮用水取水区的水质安全问题,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
长江上游重点城市污水排放对水质的影响
长江上游地区的重点城市以攀枝花市和简功永时球跟例太宜宾市为典型。攀枝花市位于我国西南川滇交界,失连阻杀只即期绝特传长江上游金沙江与雅砻江七载工防说汇合处。至2005年底,全市人口107.98万,实现生产总值(GDP)248.01亿元,人均GDP为2.2万元。在全市生产总值中,第二产业的比重约为70%,第一产业比重约为5%,第三产业的比重在25%左右。境内自然资源丰富,是长江上游干流地区典型的以工业为主的重点城市,金沙江畔第一座重工业城市,全国最大的钒钛钢铁生产基地,其工业以钢铁冶炼为主,矿山开采、煤炭、电力、建材等其他工业配套发展。宜宾市位于四川盆地南缘,处于金沙江、岷江和长江的三江交汇处,素有"万里长江第一城"之称。至2005年,全市人口519.2万,实现生产总值(GDP)366亿元,人均GDP为7 805元,三产结构为22.4:49.3:28.3。全市已形成以酿酒为特色,能源、化工、轻纺、造纸、建材等较为完善的工业体系,拥有"酒业大王"五粮液集团和中国最大的维卡纤维生产企业丝丽雅集团,同时又是我国唯一的核燃料组件生产基地和西部最大的氯碱化工生产基地。宜宾市各类工业企业集中分布于"三江"及其主要次级河流域和南部矿产资源丰富地区。
长江上游重点城市水质现状
"十五"期间,攀枝花市各水质监测断面中,污染最严重的是倮果断面,二滩断面污染负荷比上升较大;宜宾市水环境污染负荷高,部分小流域污染排放强度大,岷江部分断面水污染严重,为劣V类,境内长宁河、越溪河水质现状为Ⅳ类,箭板河水质现状为劣V类。按照"三江"宜宾段水环境质量22个监测指标,采用单因子评价分析,流经宜宾市的岷江、金沙江、长江水质都已超过国家Ⅲ类水质标准,超标物主要为粪大肠菌群和总氮。造成攀枝花和宜宾市水质污染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如工业污水、固体废弃物排放量大,处理率低;船舶流动污染不断加剧;环保投入不足,面源污染、生活污水未经处理直接排放等是造成水质超标的原因。
评论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