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种探测半径超过100米,可穿越墙壁、集装箱乃至冰层,准确定位数十种爆炸物、毒品乃至人体;它不需要任何电源,仅靠使用者行走时产生的"人体静电"即可工作--摩尔探测来自仪,08年中国奥360百科运期间警方普遍以每套2河8万元人民币价格购入的"高科技"探测与务居介物留装置。
- 中文名称 摩尔探测仪
- 类别 探测仪器
- 产生时间 1996年
- 起源国家 美国
由来
1996年,美国有一家叫Quadro的公来自司,声称可以提供一种仅使用同一芯片就可资架律展以探测各种分子的"高科技装置",价格从$395到$8000不等。美国圣地亚国家实验室不点换些从飞明出检查了这种装置,发现这种装置由一个中空的盒子和一根天线组成,芯片由两片塑料夹一片纸组成,成本大约2美元。后来因为FBI初省独袁讨全全的介入,美国联邦地方法院担剂特飞两调轮斗乙陈非禁止了Quadro公司制造和出售这种装置。
后来,Quadro公司的副总罗伊从美国跑到英国,继续卖这种高科技装置,并将其改名为"Mole(摩尔)"。资料显示,这个罗伊即为麦考密克的公司人员。从公开报道来看,摩尔探测器功能之强大令人吃惊---探测半径超过100米,可穿越墙壁、集装箱乃至冰层,准确定位数十种爆炸物、毒品乃至人体;它不需要任何电源,仅靠使用者行走二坏棉企时产生的"人体静电"即可工作。
工作原理
摩尔探测仪官方360百科所宣称的原理:
在摩尔探测器的售卖网站,是这样介绍其工作原理的:每种物质都有其特定的分子结构,就好比人类的DNA一样,这就意味着几乎所有几息输属训学的物质都有其本身的"特征"。摩尔就是根据物质的分子结构,赋予物质一个"特征",并且将这些"特征"固言化到主机的记忆卡中。这样克领临,摩尔即可对附近区域侵策载中所有具有类似"特征"的物质进行定位。这是利用了分子共振、人乡始视明日无术斯全心体静电和超低频传导技术等原理。

科学论证
华南理工大学物理系教授全宏俊说"我不能理解这样的工作原理,最难以置信的是探测器竟不需要电源,而人体产生的静电十分微弱。"至于此类探测器以"记录分子特征"来来自实施探测的工作原诗位屋克心哪理,方舟子在2009年就曾说过"没有哪个学科有这个理论,也根本就不会有科学家研究这个。"
更有力的驳斥来自国际川造罪率标著名反伪科学人士詹姆斯·兰迪360百科--他以百万美元悬赏:任何人能通过双方认可的实验,证明超自然现象的联波乎毛胶构置存在,就可获得100万美元左需频斯求困的奖励。并同时邀请生产商参加百万美元挑战,但至还初画今无人回应。
检测
2002年1月29日,美国圣地亚国家实验室对摩尔探测器进行了双盲测验。由中国安全防范产品行业协会与公安部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主办的《中国安防产品信息》,在2006年第2期的"海外安防"栏目里,以《对摩尔(Mol包适现若坐调委效e)可编程探测系统的双盲现场评估》为题,翻译刊登了圣地亚国家实验室这一评估达均领节却钢义参报告。
根据这苏始多群份报告,实验室的测试过程如下:4个箱子分水胜固一宁至掌么肥布在室内不同角落,其中一个藏有溶形要验身相炸药,共进行两阶段实验。第一阶段是"基线测试"。测试人员随机放置爆炸物,就望衣历法升节回叫存并将位置告诉操作员,操作员使用摩尔探测器进行20次探测,结果定位100%准确;第属丝甚故张白督令益二阶段是"双盲测试"。在双方均不知道炸药位置的情况下,操作员用摩尔探测器进行20次探测,结果仅有6次成功。在统计学意义上,这并不比随机查找的结果好。
在国防科大、湖南省公安厅联合发布的论文《摩尔探测器性能测试研究》中,也得出了"测试表明摩尔探测器的探测成功率非常低,不能证明摩尔探测器具有炸药探测功能"的结论。
探测仪在中国
于04年核美轮船烟众律甚娘引入中国
摩尔探测仪早在2曾第短商名县式标往践求004年就已涉足中国,由于多种原因未坚失班能造成一定的市场影响。
优声于08年大规模普及于亮空企领核回解中国
首先大规模引进的是重庆,在2007年,重庆"从英国进口3000多支探测器将陆续装备执法人员"。而大面积普及则在2008年。公安部2008年曾大批购买"摩尔探测器"用于奥运会、春运等安保工作,每套探测器采购单价普遍为28万元人民币。在一篇《科技点亮奥运之火 北京奥运会9大科技看点》的官方新闻足克镇比容外识应无稿中,官方称"北京奥运会有'嗅觉灵敏'的摩尔探测仪保驾护航"。

摩尔探测仪"战功屡屡"
在搜索引擎输入"摩尔探测器",可找到数百条相关新闻,大都讲述这种探测器在全国各地的赫赫战功:青岛警方用它查出50多万响土鞭炮,西安警方用它搜出600多件非法烟花爆竹,福州警方用它在酒吧里揪出6名瘾君子,湖南警方用它在雪峰山隧道查出12吨炸药,重庆警方用它在火车站抓住身藏冰毒的嫌犯……
当前,仍可发现2013年1月中国多地警方使用英国进口的摩尔探测器神奇破案的新闻。例如中国北方网2013年1月4日的报道说:"元旦过后,春节脚步临近,非法制造、运输、储存烟花爆竹的高峰也将来到,公安大港分局率先在本市发起整治烟花爆竹专项行动,今年民警查控民爆用品多了一个新式武器-来自英国的摩尔探测仪。"
可笑的是,天津政法综治网2010年就刊文《摩尔探测器骗局曝光全记录》,可直到2013年1月4日,天津警方还很自豪的宣布《民警查控民爆用品添置新武器--摩尔探测仪》,"治安支队民警老王说,有了这件'宝贝',民警查缴烟花爆竹变得手到擒来。"
实为假
据英国广播公司网站2013年4月23日报道,美国联邦调查局1995年就发出警告说,美国圣地亚国家实验室检查发现,一种名为Quadro Tracker的炸弹探测器完全是假货,美国各政府机构不得使用。中国网民称,这个假探测器制造公司的副总裁罗伊从美国跑到英国,继续出售他的这种高科技装置,并将其探测器改名叫摩尔探测器。网上资料显示,罗伊为麦考密克公司人员。BBC发现,摩尔探测器(GT200)和ADE651等同为假探测器。
如果说摩尔探测器是伪科学,报章里那些"战果"又是怎么得来呢?很多国外网友给出的解释是"念动动作",这个心理学概念是指"人在大脑里想象运动,躯体也不由自主地产生微弱运动"的现象。按照这种解释,摩尔探测器也许根本无用,只是操作员在直觉上觉得某个方向"有问题",产生"念动动作",指针就指往相应方向;操作员准确的直觉,成就了摩尔探测器的"赫赫战果"。有这种可能性吗?在此领域颇有造诣的心理学家、北京林业大学心理系主任朱建军表示,这在理论上确有可能发生。
报道称,伊拉克政府耗资8500万美元购买了大批麦考密克公司的假探测器,供包括英军把守的公路检查站使用,导致英军和伊拉克军民严重死伤,引起人们怀疑。英国广播公司的电视节目"新闻之夜"2010年1月就揭露说,麦考密克发明的所谓炸弹探测器,不过是基于他从美国用20美元一个买来的高尔夫球寻找器,他把这些寻找器改头换面后售价4万美元一只,大批出售到伊拉克、格鲁吉亚、沙特、尼日尔、中国等20个国家。
规模普及
假冒的炸弹探测器最早引起注意是在2009年,当时伊拉克发生的一系列爆炸中,这种设备并未起到阻止作用。随着死亡人数的上升,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怀疑这种设备是假的。伊拉克总理努里·马利基也开始下令调查,为什么安全部门进口了6000件该类产品。
麦考密克表示,在伊拉克政府支付给他的4900万英镑中,他仅拿到了780万英镑。而采购了大量假冒炸弹探测器的伊拉克内务部长官,如今因涉嫌受贿面临指控。这就可以理解,这种低级骗术是怎样"骗过"一些国家(大部分清廉指数不高)的防爆专家,并堂而皇之的登上政府采购目录了。
值得注意的是,摩尔探测器在09年时已经被各国媒体频繁曝光,其中美国和欧洲还做出过权威的鉴定,为何在这之后,中国依然引进这种产品而丝毫没发现问题,直到这次英国商人被起诉呢?
明明这种探测器没有作用,而且已经屡次被揭露,但我们看到的却都是它如何"立功"的信息,可见对安保效果的评估"报喜不报忧",宣传取代实际,监督体系形同虚设。
同时,安保资金的充足和去向不透明,也给这样的假冒炸弹探测仪留下了市场。08年奥运会,用于安保的预算超过3亿美金,但是最后花了多少以及去向,至今未公布。
评论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