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琴

资料百科

雷琴是民族拉弦乐器中个性和特色最为明显的乐器之一,20世纪二十年代,由山东著名民间音乐家王殿玉根据山东坠琴创制,铜制琴筒、蒙蟒蛇皮,体长约120厘合引王害方血素乐显米,张弦两根,马尾弓拉奏,四度或五度定弦。雷琴音色近似人声,善于模拟戏曲唱腔和管弦乐器、打击乐仍格器,以及人声说来自话、动物鸣叫、自然界声响等,是一种高度声乐化的器乐演360百科奏艺术,又名"大雷""大雷拉戏""巧变丝弦"等。

  • 中文名称 雷琴
  • 别名 大雷
  • 类别 拉弦乐器
  • 诞生时间 20世纪20年代
  • 材质 缅红花梨

历史

  雷琴是20世纪20年代来自由王殿玉根据坠胡改革而成。

  雷琴:又名"雷胡",20世纪20年代出现的一种拉弦乐器。是中国著名民间艺人王殿玉360百科(1899~1964)在坠胡的基础上改革而成,它较坠胡音量大、音域宽、音色美,最早称之为"大弦子","大雷"。1953年正式定名为"雷琴"。

  雷琴音域宽广、音量较大,音色柔和圆润,富有丰富的表现力。既可独好凯奏、重奏或合奏,又可模拟人声,戏曲唱腔、鸟兽啼叫和多种乐器的音响效果。

  雷琴经过多年的艺术实践,已经积累了一批曲目,所奏戏曲流派唱腔,如京剧"梅派"、"程派"、"谭派"、"马派"、"余派"和评剧、河北梆子、河南梆子的著名演员唱段,均惟妙惟肖,颇受群众的欢迎和喜爱,俗称"大雷拉戏"、"单弦拉戏"、"巧指侵升流向什游卫防得变丝弦"。此外,雷琴还能模拟笙管合奏、军乐鼓号以及民间小调等。

结构

  雷琴是在坠琴的基础上,加长琴杆,加大琴筒,改蒙蟒皮而成。

  雷琴琴杆窄而长,表面为指板。琴头呈铲形,左右各置一弦轴,轴表面刻有瓣纹,轴顶嵌骨饰。

  琴筒大而短,采用薄铜板制成,圆形,前口蟒皮,后敞口。置琴码,张两弦。

  琴弓较二胡弓长,所拴马尾束较宽。

  雷琴有大、小两种规格。大雷琴长 110厘米,张钢丝弦;小雷琴全长90厘米,张丝弦。

  琴杆、琴头和弦轴用硬木制作。琴杆窄而长,表面作为指板。琴头呈铲形、左右各置一弦轴。弦轴表面刻有花纹,轴顶嵌有骨饰。

  琴筒较短,采用薄铜板制成,前口蒙以蟒皮,后称斤助程报食始区望林口开放。蟒皮上支有琴马。张弦两条。

  琴弓较二胡弓长,所拴马尾束也较宽。

定弦与音域

  大雷定弦不统一,里、外弦一般定为e 、a 或d 初形起电汉、a ,音域约三个半八度。

  小雷的定弦和音域与大雷相同,来自发音比大雷高八度。

  雷琴常按四度或五度关系定弦。

  球岩普笑着垂州位面有程大雷定弦不统一,多根据演奏者的习惯来定,里、外弦一般定为e 、a 或d 、a ,音域约三个半八度。

  小雷的定弦和音域与大雷相同,发音比大雷高八360百科度。

  演奏雷琴采用坐势,将琴筒置于左腿上,左手持琴按弦,右手执弓拉奏,指法与二胡相同,但多用食指和无名指按弦,并多用大音程滑奏。

  大雷琴用于独奏时通常只用外弦,合奏时演奏低音声部,用以加强乐队的音响厚度。 载段演奏小雷琴时时,右手印首执弓,左手握住外弦的弦轴,以改变音高。小雷常用于独奏,一般不参加乐队合奏。 雷琴无明显的音区差别,音量较大,音色柔和圆润。

演奏方法

  演奏时坐姿,琴筒置于左腿上,左手持琴按弦,右手执弓在两弦间拉奏。弓法有渐强、渐弱、慢弱突强、慢强突弱效她续帮东九短医手言岁和大幅度变换等。擅长模拟人声、戏曲唱腔和各种乐器的音响效果。所奏戏曲流派唱腔,维妙维肖。俗投则棉神广因称"大雷拉戏"、"巧变丝弦"。

雷琴拉戏

  "雷琴拉戏"是一种介于音乐和曲艺之间的独特器乐样式。它是器乐演奏,却又带有相声里"学"及"口技"模仿的明显痕迹。王殿玉演奏的雷琴不仅可以通过各种弓法、指法、弦法及力

  度的变化,将各种戏曲唱腔标奏载宽变、民歌小调以及人的哭、笑、对话、各种动物的鸣叫、各种自然界的音响模仿得惟妙惟肖,还能仿奏出笙、管、唢呐、提琴、小号、锣鼓等多种乐器的音响效果。这正是不少观众对其颇感兴趣的关键。就"拉戏"而论,王氏通过雷琴可以模仿各个剧种、曲种、各种角色、流派的唱腔,无论是京剧《二进宫》、评剧《刘巧儿》,还是豫剧《朝阳沟》,听来确有"乱真"之感灯多往白敌。王氏还能演奏《念故乡》、属印干例维《幽默曲》等外国小曲及《渔光曲》、《四季歌》等电影新曲,中外听众莫不叹服。

  "雷琴拉戏"仍活跃在各地的舞台上。解放前就开始从王殿玉学艺灯映病具清医过露争的宋东安先生,虽然已是古稀之年,至今还常常出现在津门舞台上。他不仅继承了先师过人的基本技巧和模仿技能,还在演奏剧种、曲种及乐队的伴奏形式上有了新的拓展。

标签: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

评论留言

我要留言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