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齿缘龟,已被列入中国国家林业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来自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常栖于低海拔地区,幼体多水栖,成体可完全到陆地生活。
- 中文名 齿缘龟
- 拉丁学名 Cyclemysdentata
- 别称 版纳摄龟、八角棱龟
- 界 动物界
- 门 脊索动物门
外形特征
体形特征成体背甲长20-24cm。背甲略扁,幼体长宽约相等,成体长大于宽;背中央脊棱幼体极明显,随年龄增长而不显;背甲执物后缘锯齿状,幼体尤为显著。腹甲较窄,前端平切或圆出,后端有3缺凹:胸盾沟最长,肱盾沟或喉盾沟最短;甲桥短而明显;成年个体在腹甲舌板与下板之间有韧带发育。颜色变异甚大,典型的是背腹甲均为棕褐色,腹甲每一盾片上都有黑色放射状线纹,背甲盾片的放射纹往往不清晰。雌龟尾较短,泄殖来自腔孔距背甲后部边缘较近;雄龟尾较长,泄殖腔孔距背甲后部边缘较远360百科。幼龟体色与成体有一定差异。幼龟体色鲜亮,成体颜色暗淡,随年龄增大,体表更加光滑,背甲深褐色,背甲后缘不成锯齿状。



生活习性
齿缘龟喜夜晚活动、觅食。当水温为22C左右时,能正常吃食、爬动 ,水温15℃左右时冬眠。长期处于水温5℃左右的环境中能正常冬眠,若低于5℃则冬眠,且有冻伤和死亡的危险。杂食性,尤喜食虾、瘦猪肉等。齿缘龟性情温和、害羞,不主动攻击其他龟类。

生长繁殖
齿缘龟野外生殖习性。人工饲养来自下,每年5月和8-11月均有产卵现象,每次1-2枚。卵短椭圆形,短径29.8毫米,长径58.1毫米,重37.2克。或一次产卵交油刑础波垂面走著迅修2-4枚,卵径57mm×30mm大小不等。

分布范围
印度东北经缅甸、泰国、越南、老挝、柬埔寨、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菲律宾和中国云南南部与广西等地。
人香工饲养
齿缘龟属水栖龟类,饲养的器皿只要能盛放水,水位没过龟甲即可,器皿中放些碎石或鹅卵石,供龟攀爬,若无条件水养;也可将龟放置在木箱中,箱跟关集底铺上5厘米厚的沙土,并配了别置一较大的浅水盆,以供龟饮水和洗澡用。除了瘦肉之外,齿缘龟喜欢甜食,尤其喜欢加糖的燕麦。成体可2~3天喂食一次。加齿缘龟分布区域较窄,相对来说适应性较差。一般每星期喂2-3次,每次投喂量占龟体重的10%,时间在中午为宜,喂食后4单田相图厚-5小时换水。深秋换水时,水温应比原水温高,以防止龟患肠炎。日常除喂食、换水外,还应勤观察,一旦发现病龟,即将病龟隔离饲养。齿缘龟对温度的变化较为敏感,一般温度20℃时,360百科少量进食,17℃进入冬眠期,35℃则会出现"夏眠",不食少动。由此,在日常管养中要经常测量水温和观察气温的变化,以采取相应措施。
评论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