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制图基础

资料百科

《工程制来自图基础》是由王迎、栾英艳主编,机械工业出版社于2017年8月29日出版的"十三五"国家重点出版物360百科出版规划项目、现代机械工程系列精品教材。该书可作为工科高等院要劳煤镇声存席犯校非机类专业基础教事因材,也可以供函授等有制图专业需求的人员学意责习。

  • 书名 工程制图基础
  • 作者 王迎、栾英艳
  • 类别 "十三五"国家重点出版物出版规划项目、现代机械工程系列精品教材
  • 出版社 机械工业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7年8月29日

过程

编写情况

  该书结合哈尔滨工业大学教师的教学实践经验,结合当代工程图学的教学特点和趋势,在历次编写的非机类《工程制图基础》基础上编写而成。

  该书分为9章,由王迎、栾英艳任主编。参与编写该书的有王迎(第3章和第6章)、栾英艳(第8章)、王熙宁(第1章和第4章)、宫娜(第2章)、姜文锐(第5章)、曲焱炎(第7章)、李利群(第9章)和崔馨丹(附录)。全书由王迎、栾英艳审校定稿。哈尔滨工业大学罗云霞教授担任该书主审,其审阅了该书并提出了意见和建议。该书在编写的过程中还得到机械工业出版社舒恬编辑的指导以及哈尔滨工业大学图学部的支持和帮助。

出版工作

  2017年8月29日,《工此太准民盾程制图基础》由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发行。

出版工作人员

  策划编辑

  责任编辑

  责任校对

  封面设

  责任印制

  舒恬

  舒恬、朱琳琳

  潘蕊

  张

  李昂

内容简介

  该书共振威术营放地9章,第1章列举了一些与工程制图有关普场振个的中国国家标准,并介绍了制图工具与尺寸标注等内容,第2章来自介绍点线面的投影及其位置关系相关知识,第3章介绍了立体的投影与相交,第4章介绍了正等轴测图与斜二轴测图有关内容七然一审色,第5章介绍了组合体的有关知识,第6章介绍剖视图、断面图、局部放大图等机械图样的表示方法,第7章介绍螺纹、键360百科、销、滚动轴承、齿轮等知识,第8章、第9章介绍了零件图和装配图相关内容。书后还配有3个附录。

教材目录

  前言

  第1章 制图的基本知识 1

  1.1国家标准《技术制图》和《机械制图》的一般规定 1

  1.1.1图纸幅面及格式(GB/T 14689-2008) 1

  1.1.2比例(GB/T 14690-1993) 3

  1.1.3字体(GB/T 14691-1993) 3

  1.1.4图线(GB/T 17450-1998、GB/T 4457.4评级居省械兵损育云展-2002) 5

  1.1.5尺寸注法(GB/T 4458来自.4-2003、GB360百科/T 16675.2-2012) 7

  1.究节个把2尺规制图工具及其使用 10

  1.2.1图板和丁字尺 10

  1.2.2三角板 10

  1.2.3绘图仪器 1极商盟气座负士称衣证季1

  1.2.4曲线板 11

班照早实怀艺效  1.2.5铅笔 12

  1.3几何作图 13

  1.3.1等分圆周及作圆内接正多边形 13

  1.3.2斜度和锥度 14

  1.3.3非圆平面曲线 15

  1.3.4圆弧连接 17

  1.4你夜民程型与路井平面图形的画法及尺寸标注 18

  1.4.1平面图形的尺寸分析 18

  1.4.2平面图形的线段分析 19

  1.4.3平面图形的画图步骤 19

  1.4.4平面图形的尺寸标注 20

  1.5徒手绘图的技巧 21

  1.5.1直线的画法 22

  1.5.2画圆 22

  第2章 点、直线和平面的投影 23

  2.1投影法的基本知识 23

  2.1.1投影法的概念 23

  2.1.2投影法的种类 首态饭意源23

  2.1.3正投影法的基本性质 24

  2.2机械工程中常用的两种投影图 25

  2.2.1多面正投影图 25

  2.2.2声故轴测投影图 25

  2.微显值更英贵与长与微3点的投影 26

  2.3.1点洲钱在三投影面体系中的投影及其投影规律 26

  2.3素行哪胜夜殖毫.2点的投影和直角坐标的关系 27

  2.3.3两点的相注根距端修对位置及重影点 28

  2.4直线的投影 29

  2.4.1直害六混剂些游线的投影特性 29

  2.4.2各种位置的直线及其投影特性 30

  2.4.3点、直线从属关系 33

  2.4.4两直线的相对位置及其投影特性 34

  2.5平钟导续宗且速但求于皇绝面的投影 36

  2.5.1平面的投影表示法 36

  2.5.2各种位置的平面及其投影特性 37

  2松氢.5.3用迹线表示特殊位置平面 40

  2.5.4属于平面的点、直线和圆 41

  2.6怕前益条具半剂绿调型直线与平面的相对位置 44

  2.6.1平行 44

  2.6.2相交 46

  第3章 立体 48

  3.1平面立体的投影 48

  3.1.1棱柱的投影及其表面上取点 48

  3.1.2棱锥的投影及其表面上取点 49

  3.2平面与平面立体相交 51

  3.3曲面立体的投影及其表面的点 53

  3.3.1圆柱的投影及其表面上取点 53

  3.3.2圆锥的投影及其表面上取点 55

  3.3.3圆球的投影及其表面上取点 57

  3.4平面与曲面立体相交 59

  3.4.1平面截切圆柱 59

  3.4.2平面截切圆锥 61

  3.4.3平面截切圆球 64

  3.4.4平面截切回转体 65

  3.5两曲面立体相交 66

  3.5.1利用积聚性法求相贯线 67

  3.5.2辅助平面法求相贯线 69

  3.5.3相贯线形状、趋向及其特殊情况 70

  第4章 轴测图 74

  4.1基本知识 74

  4.1.1轴测图的形成 74

  4.1.2轴测投影的性质 75

  4.1.3轴测投影的分类 75

  4.2正等测轴测图的画法 76

  4.2.1轴间角和轴向伸缩系数 76

  4.2.2平面立体正等测轴测图的画法 76

  4.2.3曲面体的正等测画法 78

  4.2.4组合体的正等测画法 82

  4.3斜二测轴测图的画法 83

  4.3.1轴间角和轴向伸缩系数 83

  4.3.2组合体的斜二测画法 83

  第5章 组合体 85

  5.1组合体的基本知识 85

  5.1.1组合体的组合方式 85

  5.1.2组合体相邻表面间的连接关系 86

  5.1.3组合体的三视图 87

  5.2组合体三视图的画法 88

  5.3组合体的尺寸注法 91

  5.3.1基本形体的尺寸注法 92

  5.3.2基本形体被截切和相交的尺寸注法 92

  5.3.3组合体的尺寸注法 92

  5.3.4标注尺寸时应注意的问题 96

  5.4读组合体视图 97

  5.4.1形体分析法读图 97

  5.4.2线面分析法读图 98

  5.4.3综合法读图 100

  第6章 机件的表达方法 103

  6.1视图 103

  6.1.1基本视图 103

  6.1.2向视图 103

  6.1.3局部视图 105

  6.1.4斜视图 105

  6.2剖视图 106

  6.2.1剖视图的概念 106

  6.2.2剖视图的标注 107

  6.2.3画剖视图应注意的事项 108

  6.2.4剖切面的种类 109

  6.2.5剖视图的种类 112

  6.3断面图 116

  6.3.1断面图的概念 116

  6.3.2断面的种类、画法及标注 117

  6.4局部放大和简化画法 119

  6.4.1局部放大图 119

  6.4.2简化画法 119

  6.5表达方法应用举例 122

  6.6第三角投影简介 123

  第7章 标准件及常用件 126

  7.1螺纹及其规定画法与标注 126

  7.1.1螺纹的基本知识 126

  7.1.2螺纹的规定画法 128

  7.1.3螺纹的标注 130

  7.2螺纹紧固件及其标记与画法 132

  7.2.1螺纹紧固件的标记及画法 132

  7.2.2螺纹紧固件装配的画法 133

  7.3键、销和滚动轴承 137

  7.3.1键 137

  7.3.2销 138

  7.3.3滚动轴承 139

  7.4齿轮 140

  7.4.1齿轮的基本知识 140

  7.4.2直齿圆柱齿轮的基本参数及尺寸 140

  7.4.3直齿圆柱齿轮的画法 142

  7.5弹簧 144

  7.5.1弹簧的种类和作用 144

  7.5.2圆柱螺旋压缩弹簧各部分的名称和尺寸计算 144

  7.5.3圆柱螺旋压缩弹簧的规定画法 145

  7.5.4圆柱螺旋压缩弹簧的画图步骤 145

  第8章 零件图 147

  8.1概述 147

  8.2零件的表达方法 148

  8.2.1主视图的选择 148

  8.2.2其他视图的选择 149

  8.2.3典型零件的视图选择 149

  8.3零件图上的尺寸标注 151

  8.3.1选择尺寸基准 151

  8.3.2尺寸标注方法 152

  8.4零件图中的技术要求 154

  8.4.1零件的表面结构 154

  8.4.2表面粗糙度的常用评定参数、代号及标注方法 155

  8.4.3极限与配合 160

  8.4.4材料及热处理 166

  8.5零件常见工艺结构 167

  8.5.1铸造零件上常见的工艺结构 167

  8.5.2切削加工零件上常见的工艺结构 167

  8.6读零件图 169

  8.6.1读零件图的步骤和方法 169

  8.6.2零件图读图举例 169

  第9章 装配图 172

  9.1装配图的作用和内容 172

  9.1.1装配图的作用 172

  9.1.2装配图的内容 172

  9.2部件的表达方法 174

  9.2.1装配图的规定画法 174

  9.2.2装配图的特殊表达方法 174

  9.2.3简化画法 178

  9.3装配图中的尺寸标注及技术要求 178

  9.3.1装配图中的尺寸标注 178

  9.3.2装配图中的技术要求 179

  9.4装配图中的零件序号、明细栏和标题栏 179

  9.4.1零件序号 179

  9.4.2明细栏和标题栏 180

  9.5装配工艺结构 180

  9.5.1接触面的合理配置 181

  9.5.2便于零件装、拆的合理结构 181

  9.6部件测绘和装配图画法 182

  9.6.1部件测绘 182

  9.6.2装配图的画法 183

  9.7读装配图和拆画零件图 186

  9.7.1读装配图 186

  9.7.2拆画零件图 188

  附录 190

  附录A 螺纹 190

  附录B 常用标准件 192

  附录C 极限与配合 201

  参考文献 208

  (注:目录排版顺序为从左列至右列)

教学资源

配套教材

  《工程制图基础》有配套习题集--《工程制图基础习题集》。

  书名

  作者

  出版社

  出版时间

  ISBN

  工程制图基础习题集

  王迎、栾英艳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17-08-28

  978-7-111-56977-0

课程资源

  《工程制图基础》配有慕课--"画法几何""专业机械制图"。

  课程名称

  类别

  建设院校

  授课平台

  授课教师

  画法几何

  慕课、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

  哈尔滨工业大学

  中国大学MOOC

  王迎、栾英艳、李平川、高岱

  专业机械制图

  慕课

  王迎、栾英艳

教材特色

  1. 该书采用全新(截至2017年)中国国家标准,并将贯彻中国国家标准的知识放在第1章中介绍,让学生从学习开始就了解中国国家标准的相关规定,认识到中国国家标准的重要性,养成遵循中国国家标准的意识。
  2. 教材按照点、线、面、体的投影的顺序依次编写,结构紧凑、层次分明、由浅入深、详略得当,有利于帮助学生了解课程的内容体系和总体框架。
  3. 教材例题难易适中,代表性较强,例题讲解思路清晰,是教师课堂教学和学生课后学习较为有效的工具。
  4. 体现时代特点,加入了现代化信息元素。学生可通过扫描二维码观看部分立体和装配体的组合、剖分、装配等过程,帮助学生加深理解所学内容,有较强的实用性。

作者简介

  王迎,女,1977年生,辽宁人,博士、博士后,哈尔滨工业大学机电工程学院教授,主要从事机械技术制图等图学课程的教学工作。

  栾英艳(1965-),女,辽宁营口人,硕士,哈尔滨工业大学机电工程学院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工程图学。

标签: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

评论留言

我要留言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