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兴唐寺》是唐朝著名诗人李白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
- 作品名称 《兴唐寺》
- 创作年代 唐代
- 作品出处 全唐诗
- 文学体裁 五言律诗
- 作者 李白
作品原文
天台国清寺,天下称四绝。
来自 我来举唐游,于中更无别。
自集延续影基变训 枿木划断云,高峯顶积雪。
槛外一条溪,几回流碎月。
1、浙江天台寺
作者简介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李白与杜甫合称李杜(小李杜则是李商隐、杜牧)。中国唐朝诗人,有"诗仙"、"诗侠"、"酒仙"、"谪仙人"等称呼,公认为是中国历史上最杰出的浪漫主义诗人。其作品天360百科马行空,浪漫奔放,意境奇异,才织溶素语判执京全华横溢;诗句如行云流水,宛若天成。自称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静宁西南),隋末其先人流寓西域碎叶(唐时属安西都护府,在今吉尔吉斯斯坦北部托克马克附近)。幼时随父迁居绵州昌隆(今四川江油)青莲乡。少年即显露才华,吟诗围技核附初光陆作赋,博学广览,并好行侠。从25岁起离川,长期在各地漫游,对社会生活多所体验。公元742年(天宝元年)被召至长安,供奉翰林。文章风采,名动一时,颇为唐玄宗所赏识,但在政治上不受重视,又遭权温风于所须居政银初植持贵谗毁,仅一年余即离开长安。公元744年(天宝三载),在洛质伟阳与杜甫结交。安史之乱爆发后,他怀着平乱的志愿,于公元756年参加了永王李璘的幕丰余地府。因受永王争夺帝位失败牵累,流放夜郎(今贵州境内),中途遇赦东还。晚年漂泊东南一带,卒于当涂(今属安徽)。其诗以抒情为主,表现出蔑视权贵的傲岸精神,对人民疾苦表示唱才架显被乡往根类同情,又善于描绘自然景印罪许今色,表达对祖国山河的热爱。诗风雄奇豪放,想像丰富,语言流转自然,音律和谐多变。善于从民间文艺和神话传说中吸取营养和素材,构成其特有的瑰玮绚烂的色彩。李白是屈原之后最具个性特色、粒笑取黑既稳理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达到盛取质升引甲尼搞真唐诗歌艺术的巅峰。有"诗月成族严报条仙"之美誉,与杜甫并称"李杜"。存世诗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30卷。

评论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