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倩女幽魂2》是网易游戏出品的一款双视角MMORPG玄幻网游,游戏于2013年4月20日公测。
全新一代倩女幽魂,现已定名为《新倩女幽魂》!概念站亦于2015年8月20日上线,素净古朴的画面上,《聊斋》原作的古文纷纷而去,小倩和宁采臣似将分离,而指间又流露出依依不舍……毁灭与重生,宿命与抗争,千年经典之上,情义三界再临。
- 中文名 倩女幽魂2
- 原版名称 倩女幽魂Online
- 游戏类型 MMORPG,即时制
- 游戏平台 PC
- 运行方式 道具收费
角色简介
姓名:张国荣(Leslie Cheung)
原来姓名:张发宗
曾用名字:Bobby Frankie
英文姓名:Leslie Cheung
日文姓名:レスリー?チャン (Leslie Chon)
性别:男
生日:1956年9月12日
星座:处女座
籍贯:广东
身高:1.75米
体重:138磅
血型:O型
别名:哥哥(兄长的意思)、十仔
个人概述
别名的由来:合演《倩女幽魂 的王祖贤称呼他为“哥哥”,从此开始四周的人也改称他这个名字
喜好:扬帆出海.看书.听歌.睇戏.绘画.亦喜爱古董
喜爱的花朵:兰花 (因为此花寿命较长)
喜爱的食物:海鲜,特别喜爱龙虾
喜爱的水果:芒果
喜爱的饮品:中国茶
喜欢的甜品:布甸
讨厌的食物:墨西哥菜 (可怕,同时皱起眉头)
喜爱的颜色:白、黑、灰
喜爱的衣着:自然、舒适
喜欢的天气:晴天
喜欢的运动:游泳、缓步跑、网球、壁球
喜欢的饰物:手表
喜欢的地方:香港、欧洲、西德
理想的居地:香港
想去的地方:希腊
喜爱的汽车:保时捷(Porsche Range Rover)
现在的汽车:墨绿色Range Rover
驾驶的特征:安全驾驶 (自己虽是这样说,实际却经常高度驾驶)
平时的爱好:绘画、看电影,也很喜爱古董
害怕的事情:坐飞机 (特别是遇到气流的时候),有少少畏高症,接着是密室恐惧症
讨厌的事情:谣言(发出谣言的人,包括喜欢讲谣言的人)
最尴尬的事:忘记拉裤链
讨厌的地方:公厕
讨厌的昆虫:蟑螂
喜爱的书本:《红楼梦》及有关室内设计的书本
最敬仰的人:佣人六姐
感激的恩人:黎小田(Michael Lai)
喜爱的作家:巴金
喜爱的电影:《Gone with the wind》(《飘》)
喜爱的男星:Daniel De Louis(丹尼尔·戴·刘易斯)、Jack Nicholson(杰克·尼克尔森/积尼高逊)、Robert De Niro(罗伯特·德·尼罗/罗拔迪尼路)
喜爱的女星:柯德莉夏萍、Audrey Hepburn(奥戴丽·赫本)、Vivien Leigh
(费雯·丽)(边说边笑:已经过时啦!)
喜爱的导演:黑泽明、贝纳德·贝特里奇、李翰祥 (50-70年代的活跃香港导演)
喜爱的歌手:Barbra Streisand(芭芭拉·史翠珊)、史顿庄、Elton John(埃尔顿·约翰)、Boyz II Men
喜欢的数字:5
个人的愿望:做到自己想做的事
难忘的时刻:第一次演唱会
喜爱的节日:圣诞节
喜爱的宠物:狗
现在的宠物:德国警犬宾果(Bingo),宾果是哥哥饲养的第三只狗,是在加拿大居住时开始饲养的
购买衣服时:自己买,内衣则多数用邮购
生活的信条:忍耐,朋友是最重要的
一个人在家:看看电视看看书
成长经历
9月12日是香港巨星张国荣生日,他生于1956年,卒于2003年4月1日
80年代因出演《烈火青春》、《英雄本色》、《胭脂扣》、《倩女幽魂》等影片受到观众好评。
1990年以《阿飞正传》获第十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男主。
1993年荣获第4届中国电影表演艺术学会奖“特别贡献奖”
1994年电影《霸王别姬》荣获日本影评人协会“最佳外语片男主角”
1994年电影《东邪西毒》荣获第1届香港电影评论家协会大奖“最佳男主角”
个人荣誉
张国荣电影年表:
1978年:《红楼春上春》《狗咬狗骨》
1980年:《喝彩》
1981年:《失业生》
1982年:《柠檬可乐》《冲击21》《烈火青春》(第二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男主角提名)《杨过与小龙女》
1983年:《鼓手》《第一次》
1984年:《缘分》《圣诞快乐》《三文治》
1985年:《龙凤智多星》《为你钟情》《求爱反斗星》
1986年:《偶然》《英雄本色》
1987年:《英雄本色II》(第七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男主角提名)《倩女幽魂》。
1988年:<胭脂扣>(第八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男主角提名)《杀之恋》。
1989年:《新最佳拍档》《倩女幽魂II》
1990年:《阿飞正传》(第十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男主角奖、第二十八届台湾电影金马奖最佳男主角提名、第三十六届亚太影展最佳男主角提名)
1991年:《纵横四海》《豪门夜宴》
1992年:《蓝江传之反飞组风云》《家有喜事》。
1993年:《霸王别姬》(第四十六届法国康城影展最佳男主角提名、日本影评人协会最佳外语片男主角奖、第四届中国电影表演艺术学会奖特别贡献奖)《花田喜事》《东成西就》《白发魔女传》《白发魔女传II》
1994年:《大富之家》《金枝玉叶》(第十四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男主角提名)《锦绣前程》《东邪西毒》(第一届香港电影评论家协会大奖最佳男主角奖)《记得香蕉成熟时之初恋情人》
1995年:《夜半歌声》(兼任执行监制)《金玉满堂》
1996年:《金枝玉叶II》(兼任联合导演)《色情男女》(兼任客串导演)(第十六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男主角提名)《大三元》《新上海滩》《风月》(第三十三届台湾电影金马奖最佳男主角提名)
1997年:《春光乍泄》(第十七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男主角提名、第三十四届台湾电影金马奖最佳男主角提名)《九七家有喜事》
1998年:《九星报喜》、《红色恋人》《安娜玛德莲娜》;受邀担任柏林国际影展评委。
1999年:《流星语》(兼任联合出品人)《星月童话》《布宜诺斯艾利斯零度》(《摄氏零度之春光再现》)
2000年:《枪王》(第三十七届台湾电影金马奖最佳男主角提名)《恋战冲绳》《烟飞烟灭》(兼任导演、编剧、剪辑)
2002年:《异度空间》(第三十八届台湾电影金马奖最佳男主角提名、第二十二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男主角提名、《明报周刊》演艺动力大奖最佳男演员奖)
2004年:获得第二十三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演艺光辉永恒大奖”。
张国荣音乐奖项不完全记录:
2003年:第二十五届香港电台十大中文金曲奖金曲银禧荣誉大奖、第三届华语流行乐传媒大奖终身成就奖、十大华语歌曲奖(歌曲《这么远,那么近》)、2003年度CASH音乐成就大奖最佳另类作品奖(歌曲《这么远,那么近》)。
2002年:蝉联香港作曲家与作词家协会第二任“CASH音乐大使”。
2001年:首届中国华语流行乐传媒大奖最佳流行男歌手奖、最佳演唱会奖(“热·情”演唱会)、十大华语歌曲奖(歌曲《路过蜻蜓》)、雪碧中国原创音乐榜千禧全国成就大奖、金曲奖(歌曲《发烧》)、无线电视十大劲歌片《Untitled》)。
2000年:CCTV-MTV音乐盛典颁奖礼亚洲最杰出艺人奖、第二十三届香港电台十大中文金曲奖(歌曲《大热》,退出领奖)、终身成就奖金针奖、无线电视十大劲歌金曲奖荣誉大奖、第十三届商台叱咤乐坛至尊歌曲大奖(歌曲《左右手》,退出领奖)、十大专业推介奖(歌曲《左右手》)、新城劲爆年度歌曲十大劲爆歌曲奖(歌曲《左右手》)、年度歌曲金奖(歌曲《左右手》)、《明报周刊》最突出男歌手奖(歌曲《路过蜻蜓》)、《明报周刊》致敬大奖(“热·情”演唱会)。当选香港作曲家与作词家协会(CASH)首任“CASH音乐大使”。
1999年:第二十二届香港电台十大中文金曲奖(歌曲《左右手》,退出领奖)、港台“世纪十大金曲”金奖(歌曲《Monica》)。
1996年:第十六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电影歌曲提名(歌曲《有心人》)、第三十三届台湾电影金马奖最佳电影歌曲提名(歌曲《有心人》)、第三十三届台湾电影金马奖最佳电影歌曲提名(歌曲《当真就好》)。
1995年:第十八届十大中文金曲全年最高销量歌手大奖、第十五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电影歌曲提名(歌曲《夜半歌声》)、第三十二届台湾电影金马奖最佳电影歌曲提名(歌曲《夜半歌声》)。
1994年:第十四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电影歌曲奖(歌曲《追》)、第三十一届台湾电影金马奖最佳电影歌曲提名(歌曲《追》)。
1993年:第三十届台湾电影金马奖最佳原创歌曲奖(歌曲《红颜白发》)。
1989年:第二届商业电台叱咤乐坛男歌手金奖、IFPI大碟奖(唱片《Leslie》)、第七届无线电视十大劲歌金曲奖(歌曲《由零开始》)、最受欢迎男歌星奖。
1988年:第一届商业电台叱咤乐坛男歌手金奖、第十一届香港电台十大中文金曲奖(歌曲《沉默是金》、《无需要太多》)、IFBI大奖(唱片《Hot Summer》)、第六届无线电视十大劲歌金曲奖(歌曲《沉默是金》、《贴身》)、最受欢迎男歌星奖。
1987年:第八届商业电台擂台歌曲大奖、擂台大碟奖(唱片《Summer Romance》)、第十届香港电台十大中文金曲奖(歌曲《无心睡眠》)、最有创意歌曲奖(《Summer Romance》)、全年销量冠军大奖(唱片《Summer Romance》)、第五届无线电视十大劲歌金曲奖(歌曲《无心睡眠》)、年度金曲金奖(歌曲《无心睡眠》)。
1986年:第七届商业电台擂台歌曲大奖、第九届香港电台十大中文金曲奖(歌曲《当年情》)、第四届无线电视十大劲歌金曲奖(歌曲《当年情》、《有谁共鸣》)、年度金曲金奖(歌曲《有谁共鸣》)。
1985年:第六届商业电台擂台歌曲大奖、第八届香港电台十大中文金曲奖(歌曲《不羁的风》)、第三届无线电视十大劲歌金曲奖(歌曲《不羁的风》)。
1984年:第五届商业电台擂台歌曲大奖、第七届香港电台十大中文金曲奖(歌曲《Monica》)、第二届无线电视十大劲歌金曲奖(歌曲《Monica》)。
1977年:在亚洲歌唱大赛上凭《American Pie》一曲夺得亚军。
张国荣对电影行业由衷热爱,倾心投入,多年来不仅演绎了许多经典角色,且一直以导演一部优秀的电影为最大心愿。他筹备多时的电影《偷心》虽然因种种原因未能投拍,但是从他参与编导的多部作品中,已经可以初步领略他的导演才华。
电影《夜半歌声》,张国荣担任执行监制。
电影《金枝玉叶II》,张国荣担任第二组导演。
电影《色情男女》,张国荣参与导演片段。
公益短片《烟飞烟灭》,张国荣自编自导。
音乐电影《日落巴黎》,张国荣参与编导。
音乐电影《左右情缘》,张国荣自编自导。
MTV《梦到内河》,张国荣自编自导。
MTV《左右手》,张国荣亲自剪辑。
MTV《枕头》,张国荣自编自导。
MTV《你这样恨我》,张国荣自编自导。
MTV《I Honestly Love You》,张国荣自编自导。
MTV《洁身自爱》,张国荣自编自导。
MTV《芳华绝代》,张国荣自编自导。
“热·情”演唱会,张国荣亲任艺术总监。
张国荣创作歌曲不完全记录:
1983年:作词《情自困》,联合作词《片段》。
1986年:作词《爱火》。
1987年:作词《情难自控》。
1988年:作曲《想你》(《为你》)、《沉默是金》(《明月夜》、《海海人生》)、《共创真善美》(“踏上公民路”慈善活动主题歌)。其中《沉默是金》获得第十一届香港电台十大中文金曲奖和第六届无线电视十大劲歌金曲奖。
1989年:作曲《由零开始》(《在你的眼里看不见我的心》)、《风再起时》(《风再吹起》)、《一晚》、《太阳伞下》。作词《To You》。联合作曲《烈火灯蛾》(《直到世界没有爱情》)。联合作词《烈火灯蛾》。其中《由零开始》获得第七届无线电视十大劲歌金曲奖。
1990年:作曲《永远怀念你》。
1992年:作曲《如果你知我苦衷》(《从情人变成朋友》)。
1993年:作曲
影响指数:★★★★★
“人有好多种,人有自己喜欢,我钟意着裙,又没伤害到其他人,为什么不可以有选择权。”张国荣对公众指责自己身着裙装的反击,更像是他对传统观念的一种奚落。在香港娱乐界,张国荣就是张国荣,就像一个极度迷恋裙子与众多男人颜色不一样的烟火。
2003年4月1日,香港影视巨星张国荣跳楼自杀,演出了自己最后一幕的戏……美国<新闻周刊>特别撰文:张国荣之死对香港人民而言,是一次重大打击!即使在内地,其产生的反应也是始料未及。其中缘由虽然与精致的商业化不无关系,但更多的或许在于他是一个凡人眼中的“平民英雄”。在公众的眼里,这一跳是张国荣毕其功于一役的最后表演,他的最后大戏将自己所有作品中的惊艳、脆弱、多情、挣扎以及颠覆性融入其中。张国荣在最后一跳中,以死脱离了《东邪西毒》的沙漠和《春光乍泄》的阿根廷冷雨,他的死使李碧华<胭脂扣>和<霸王别姬>的鬼气设计,成为一种具有魔幻魅力的现实。
在大多数香港人的眼里,现在的香港仍是“后张国荣年代”!张国荣热情演唱会的成功,是在于整体:从演出意念的设计、到每一细致的环节都是精心安排,再加上张国荣在舞台上的发挥,终于成就了一个配合得天衣无缝的演唱会。谢谢张国荣,谢谢演唱会台前幕后的每一位工作人员,为本地演唱会带来一次难能可贵的新体验,将本地演艺事业提升到一个更高的层次。——《明报周刊》。他穿考第耶设计的服饰,套套好看。顶级服装设计师的衣饰,不是人人都支撑得起的。有人看不惯他的长发披肩造型,我却认为这是一绝。看他的披肩长发,有时松散,有时束起,有时加上发饰,配上那几件服装,有时有印第安人狂野味道,有时有古埃及与印度王子的优雅风采,有时又似连载图中颇带风尘味的侠士。必须说,他这次的造型,颇有品味,尤其是烈焰焰满台红火那一场,他被风吹扬的散发,加上一身银红色的服饰,狂野奔放,有若浴火凤凰。——《依达专栏》
2003年4月1日18:41,香港著名艺人张国荣被发现从香港文华东方酒店24层健身中心的露天平台上跳下来,自杀身亡。张国荣坠楼后砸坏了路边的栏杆,马路上还留下大量的鲜血,现场的惨状触目惊心。据称他在坠地后还能睁开眼睛,似乎仍有知觉,但在被送往玛丽医院后,经医生检验后证实抵院前已死亡。当晚,梅艳芳、钟镇涛、沈殿霞、邱淑贞等张国荣的众多圈中好友闻讯后都痛哭不已。尤其是阿梅获悉噩耗后,情绪激动,哭成泪人。据悉她回家后,不发一言,不停流泪跪在佛像前为哥哥诵经至天亮。4月2日一早,张国荣的亲友赶到香港西环公众殓房认尸,据悉张国荣的公祭暂定于4月8日早上10点半举行。在张国荣位于香港九龙加多利山的寓所,许多歌迷及影迷也在门外摆放鲜花,悼念他们的偶像。两岸三地许多电影人和影迷、歌迷也都同感震惊。从他自杀消息一传出后,亚洲各地的影迷纷纷在网上表达哀悼之意,追思这位永远的巨星。张国荣的亲密爱人唐鹤德题词送别张国荣——“夜阑静有谁共鸣。”是取自张国荣的经典歌曲《有谁共鸣》的一句歌词;而张国荣家人刊登的讣闻内容则是:“风继续吹,不忍远离。”这是哥哥另一首经典歌曲《风继续吹》中的一句歌词,也是所有关爱哥哥的亲人、友人和歌迷、影迷的心声。唐鹤德在寓所隔着铁门接受了香港记者的采访,他表示,哥哥年来一直备受情绪困扰,患抑郁症更曾自杀。对于哥哥的死因,外界依然有着诸多的猜测,不外乎这几种:感情说——与唐先生感情变故,彼此都另结新欢;灵异说——拍摄《异度空间》撞邪;健康说——长年身体不好,患有抑郁症,很强烈厌世情绪,最终导致自杀。无论如何,哥哥在一个特殊的日子里,用最绝决最惨烈的方式震惊了华人世界,他生与死都是如此的石破天惊、离经叛道、惊世骇俗,他留给我们一堆的惊叹号与问号,也许我们永远都无法破解。而选择在愚人节这一天辞别人世,则让人不禁想起了莎翁的话:“人生像愚人讲的故事,充满了喧哗与骚动……”
张学友
性别:男
生日:1961年7月10日
星座:巨蟹座
籍贯:天津
身高:1.78米
血型:B型
喜好:游泳、篮球、唱歌
专长:吉它、唱歌
其他:性格: 开朗、乐观
学历: 中学预科
嗜好: 游泳、篮球、唱歌
语言: 广东话 、英语、国语
初恋年龄:20岁
择偶条件:可爱 、温柔 、率直
家庭状况:父母 、兄长 、1妹 、 太太、女儿
尊敬的人:父母
第一份工作:香港贸易发展局工作
喜爱的运动:游泳
喜爱的电影 : 《Shinning 》
喜爱的动物: 马
喜爱的食物: 雪糕、皮蛋、豆腐、鸡肉
讨厌的食物: 牛肉
喜爱的颜色: 白色
喜爱的地方: 家
向往的国家: 中国
最难忘的事情: 获全港十八区业余歌唱大赛 亚军
喜爱的歌星: Deep Purple 、 Barry Manilow、谭咏麟
喜欢演员:周润发、劳勃狄尼洛
喜爱的电视节目类型:科幻影集
印象深刻的电视剧:X—FILE
最爱的电影类型:爱情和科幻的
最想合作的中外歌手:Elton John
最想尝试的表演方式:自由一点那种
对事业的自我期许:再做好一点吧
常阅读的书籍类型:佛书
对自己最有帮助的一本书:太多了,不能挑一本
座右铭:对人随缘,对事随心
难忘的人生阶段:难过的时间
自我的人生目标:做一个“好”人
请写一句鼓励的话:努力吧!
保持年轻的秘方:年轻的心,好的体魄
最想感谢的人:妈妈和爸爸
印象深刻的一件事:被妈妈打到拖把棍了都断了。
喜欢到的地方:屋企(家里)
喜爱的穿着方式:随便
最喜爱的国家:每一国家均有一些可取
最喜爱的城市:东京
最想去的旅游地点:东欧
喜爱的口味:甜
尊敬人物:父,母
一千个伤心的理由———“苦”是音乐的里程
苦,是人生的历练。最招人疼的往往是受苦的人、苦而奋发的人。张学友高中毕业后曾先后任职于香港贸易发展局和国泰航空公司。由于不满小职员的单调生活,学友感到失落和惆怅。1984年他参加了“全港十八区业余歌唱大赛”,凭一曲《大地恩情》,由一万多名参赛者中脱颖而出,夺得冠军。宝丽金唱片公司对张学友的歌艺欣赏非常,与之签约为旗下歌手,全力推荐这位乐坛明日之星。从他的第一张粤语专辑《SMILE/微笑》开始,张学友开始了他的星路历程。8个月后,他再次推出专辑《AMOUR/遥远的她》,而且备受好评。但是,学友的出道却有那么一点点生不逢时。八十年代中期,正是谭咏麟和张国荣“杀”得不可开交的时期。张学友的唱功不是不精湛,声线也不是不迷人,可是在谭咏麟、张国荣两颗巨星的掩映下,任他再出色,也耀不到你的眼睛。曾几何时,张学友也一度低迷,爱上酗酒,留连夜店,惹是生非。1988年更因一些负面新闻形象大损,在出席某活动时竟然一出场就嘘声四起。后来,学友再次奋发图强,为了转变对自己极为不利的处境,他努力戒酒,调整心态从头再来,之后才逐渐火起来。在这个存在着众多靠脸蛋、靠耍酷、靠卖弄噱头、靠炒作的青春偶像的圈子里,他只是靠他的歌声证实他的实力。我们不能称他为青春偶像,因为他有着青春偶像们所不具备的演唱实力。也正是因为他的不再青春,他曾经被台下的观众高呼“退休”。一路走来,就如同荷马叙事诗《奥德赛》中的主人公尤利西斯的长途回乡之旅,充满了挑战与艰辛。张学友凭着他的毅力披荆斩棘,成就了这一段光辉的旅程。但是,其中的滋味,也只是“如鱼饮水,冷暖自知”了。
一颗不变心———“淡”是乐观态度
执着与恒久最有资格与爱相依。面对事业的起起伏伏,跌跌宕宕,张学友似乎看得很通透。他总是以平常心去面对,用淡然的态度处之。在经历过的日子里,他一直在积累着过去,思考着未来,寻找着生活的意义。家人的支持和责难,朋友的鼓励和伤害,歌迷的留下及离去,公司的吹捧和忽视,大众的喜爱和厌恶,上天的眷顾和唾弃……成就了今天的学友。他把自己比作一只将要破茧而出的飞蛾,他说:“今天的我不怕面对失败,因为我知道他日我必定会成功。我若手握成功,不会感到骄傲,因为我知道它将挫败我。”“今天我不怕面对黑暗和未知的将来,因为我知道我将从它身上学习到更多,从而带我到更新更辽阔的空间。我知道最终我将像飞蛾般,扑向光明,进入永恒,那又何惧,我并不孤独。因为某年,某月,某日,某地的某一刻,我曾和你同在,感谢你教给我的!” 经历了迷失的阶段,张学友的收获不只在名利的范畴,更重要的是思想上的磨练。现在的张学友只是坚持唱好他的歌。对于他的事业,他说,他最大的心愿就是能够唱到70岁!
天下第一流———“甜”是收获的心情
成功是你的,收获是我们的。虽然经历了不至今,张学友已经推出了数十张专辑,从1985年的《月亮湾》、《情已逝》到2000年的《当我想起你》、<一生一火花>,他以他那富有磁性的歌声伴随着我们这一代年轻人成长。他的《吻别》,《情网》,《忘记你我做不到》等都是我们琅琅上口的经典歌曲。所以有人说:“只要有风吹过的地方,就有张学友的歌声;只要有爱情,就有张学友的歌声陪伴你。”在数十年的演艺生涯中,张学友用他至真至情的声音和炉火纯青的手法演绎了一首又一首的经典情歌。张学友将他生命中所有的起伏跌宕,都化成了穿透人心的音乐力量,在人们心中熊熊燃烧。一直以来,张学友都是以他浓烈的声音激情拥抱群众,他的歌总是从感觉到内心一气呵成,给听众带来心灵的震撼。尽管学友的歌有各种不同的类型,但是他淋漓尽致的表现功力总是能够把每一首情歌的独特风格表现出来。张学友以其最擅长而又极富感染力的唱腔,将《吻别》、《等你等到我心痛》、《情网》等歌曲仿若忏悔般深刻的伤痛及无奈,一波又一波地推进听者的心中,成为多少人深夜里的拭泪毛巾。对于《夕阳醉了》、《想和你去吹吹风》、《祝福》这些内敛中带着极致的汹涌澎湃的感情的歌曲,学友运用其浑厚深刻的嗓音,完全真实地呈现了歌曲中蕴涵的炽热的感情。而在演绎像《头发乱了》、《饿狼传说》这样的快歌时,张学友用他轻快奔放热烈的演唱方式,配合歌曲的气势澎湃的节奏,也让人沉溺其中,无法抽离。
头发乱了———“辣”的舞台风范
不管是歌艺还是舞台表演,张学友都一直在努力着。在商业社会中艺人需要练就的,他都去努力,比如跳舞。回顾张学友过去的十几年,我们会发现以前他只会站着“干唱”,而渐渐地比较会跳舞,也能够驾轻就熟地制造舞台气氛、很好地与观众沟通了。为了学好跳舞,他曾经专门请来老师为他编舞。对于演唱会,他认为最难控制的是现场气氛,但是学友的努力是成功的。现在他在演唱会上的一举手一投足总能引起听众的热烈回应。这次的世界巡回演唱会,除了近乎完美的舞台灯光、音响、舞台效果,张学友华丽的舞步也是整场舞台气氛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同时也是整场演唱会的一个亮点。不论是爵士舞、现代舞还是充满异域风情的印度舞,张学友潇洒的舞步都让在场的观众大吃一惊。对椅子、水瓶等新鲜道具的应用也让人感觉到了动感劲舞中的新颖编排。现场张学友每一次不经意的扭腰、提臀、摆胯,都会令在场的歌迷们尖叫不已。张学友一连串全情投入的劲辣热舞使整个舞台动感十足,也让台上的他更增添了一份成熟男人的热烈与妖媚。四十男人,不易呀?
不想这是场戏———“电”是心灵的触动
虽然演戏不是学友的老本行,但是作为一名艺员,张学友还是有不少“触电”的经历。一直以来,张学友都是全情投入地演好每一部戏。1986年张学友接拍了第一部影片《霹雳大喇叭》。剧中张学友的戏分虽然不多,但他挥洒自如的表演,给歌迷、影迷留下了极深的印象。在第二部影片《痴心的我》中,张学友就担任了主角,其中也有出色的表演。由于学友憨厚老实的长相,再加上他的笑容和眼神中总是带着一丝单纯与腼腆,之后喜剧戏约不断。他又先后接拍了《天赐良缘》、《八星报喜》、《意乱情迷》等一些比较卖座的喜剧片。1988年,张学友在电影《旺角卡门》中改变了戏路,饰演一个不务正业的“烂仔”。张学友投入、出色的演出受到了广泛的好评。导演杨帆评价他说:“演戏很投入,人聪明,导演要求的表情都能做好,是个极有魅力的年轻演员。”凭借在《旺角卡门》中的精彩表现,张学友赢得了当年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男配角”的殊荣。人到中年,张学友接拍了许鞍华导演的《男人四十》。虽然声名显赫的张学友无法完全感受到小人物林耀国在生活中的种种心态,但是跨入不惑之年的张学友和林耀国多少有些共同的感慨和疑惑,他把林耀国内心的复杂和心中的悲凉表达了出来。张学友的表演很细致,他常常含着背半望着地走,他不刻意压低声线不刻意扮老成,但是他演出了四十岁男人的情怀,那是神似,而不仅仅是形似。在剧中,张学友不像以往那样是一个搞笑的角色,他表现得中规中矩,但是他把在岁月和现实面前有着太多疑问太多执着太多不甘心的林耀国的微妙感情诠释了出来———一声无可奈何的叹息!
爱是永恒———“情”是不变的主题
1996年,当张学友的事业如日中天的时候,他拉着罗美薇的手步进了结婚的礼堂,结束了长达十年的爱情马拉松。在四大天王红得如火如荼的时候,张学友是唯一一位让女友曝光,也是第一位开花结果的人。张学友是一个对事业负责,也对爱情负责的艺人。要知道,在演艺圈中,想要歌迷和女友都很好地照顾到,不是一件容易把握的事情。难得的是,他们的恋情早已经众所周知,而学友的事业也在稳定中发展。他们两个,郎有情,妹有意,而且从来不闹绯闻。他们双方彼此对对方的认定,使得学友情场得意,演艺事业更是意气风发。仅从这一点来看,不难看出张学友是一位很有智慧的男人。他最可爱的一点,就是他用情很深也很真,他和罗美薇的爱情即是佐证。张学友和罗美薇在合作电影《痴心的我》时坠入情网。交往初期,张学友还没有走红。个性温婉的罗美薇陪着他走过了那一段人生的低谷。当他在歌坛不如意、常常酗酒浇愁的时候,美薇依然在他的身边,不断地安慰他,鼓励他,让他重拾自信,重新在歌坛上站立起来。回想起那段日子,学友说:“在我最潦倒的时候,我看到了美薇对我的真爱。” 张学友和罗美薇的恋爱过程,也和普通人一样,经历了甜蜜、争吵,直到现在的平淡。他们的爱情冷暖,和普通人没有两样。结了婚以后,学友和美薇的婚姻生活像一般人一样围绕着柴米油盐。但是,生活本来就是在平淡中品出它的味道。张学友说自己是一个专一的人,看他和罗美薇走过的这段爱情历程,我想没有人会怀疑它的真实性。
每天爱你多一些———“慈”是父亲的心
张学友有了个宝贝女儿,人们对他在歌坛的要求似乎也在一夜间放得宽松。歌迷不会再当真去责怪一个可爱女孩的爸爸不求上进。当然,在张学友的眼里,家庭可能确实比事业还要重要,他喜欢家庭给他带来的安全感。一家人坐在一起吃一顿饭,天南地北地、无忧无虑地神聊是他的一个很大的梦想。所以现在的学友是有女万事足,为了妻子和爱女,这两年他也低调了很多。每次一提起他的宝贝女儿瑶华,他都会笑得合不拢嘴,一副慈父的模样。为了让爱女住得舒适,学友还将浅水湾的旧居重新布置,全部家具换新,一切事务交给掌管财政大权的老婆大人亲手包办。虽然很忙,但是学友总是希望有时间留在家里陪女儿,替她拍照、量高。看来,现在的张学友已经完全投入到父亲的角色,这倒确实让人欣赏。我们希望歌神多点时间放在音乐上,同时也喜欢看到他多一份心思放在女儿身上,这还真是一对矛盾。
走过1999———“悬”的感觉让歌迷好怕
张学友在2000年出过一张专辑《走过1999》,唱着“世纪末情歌”,仍走大众化路线,但专辑并未给人留下太深印象。随后女儿降生,歌神似乎从歌坛销声匿迹了,仿佛真的躲进了家庭的小天地,知足地过起三人世界生活了。歌迷们失落地开始指其“不求上进”。再加上张学友近年来一直备受鼻敏感症困扰,病情更有恶化迹象,严重影响他唱歌时的声线。在当时的一场“拉阔音乐会”上,曾罕有地失准,在唱《捉迷藏》时,竟唱不到高音部分,且有走音情况出现。唱《她来听我的演唱会》时,学友唱了一会突然唱不出声,一度停下来并要求重唱。————张学友魅力指数急剧下跌,其艺途几乎命悬一线。要知道张学友十多年来以一把雄浑磁性的嗓子享誉乐坛,大鼻子出了毛病可不是小事!为了不致恶化,学友自受鼻敏感困扰后,已刻意减少工作量,除了唱片减产,上台表演次数也大大减少。学友曾请观众不要嫌弃他失准,他说:“我很少出现这种情况的,没办法!”虽然学友说来态度轻松,但却令人感慨。观众反应仍极之热烈,频频鼓掌大力支持。好在他终于挺过来了,2002世界巡演,一气呵成将有十多场个唱,张学友给足了专业精神,歌神大旗终究没有倒下。
结束不是我要的结果———“梦”与尊严在延伸
有梦的人是停不住的。张学友并没有打算安度中年,他还想自组公司,还想为别的歌手制作专辑,还想为女儿写歌,他要与女儿一起唱歌,他要唱到70岁。一个男人坚强地续写着他的梦想与尊严。随着年龄的增长,学友的歌也逐渐变得更加深沉和成熟。从当年激情澎湃地高唱《情网》、《吻别》的张学友,我们听到了年轻人所特有的伤情与坚持。到现在他的《结束不是我要的结果》,我们却发现他明显??面蒙着一层轻纱似的情歌了。它已经有了明显的属于张学友的淡然————即使是无奈的结果,也不会有太多的外露的悲痛,有的只是难舍的轻轻的感慨。但是,不管学友的歌怎么变化,自由地投入感情去唱是他的最大特点,他的很多歌曲都因为他出神入化的演绎而具有了永恒的魅力。
<strong>祝福</strong>———“友”是朋友间的爱
张学友无论在事业上还是家庭上都堪称娱乐圈中的楷模,一直备受称赞。他的好友庾澄庆就曾经公开表示要向学友学习“持家之道”。同是实力派歌手,苏永康对于学友称赞有嘉:“我不敢跟张学友相提并论,他是歌神。差不多的背景是:我们都是以唱歌为主的歌手,不必要的花边新闻比较少。我们都承认自己有一个健康的家庭,但是有一点我非常嫉妒和羡慕他:他已经有孩子了,而我还在努力当中。我很敬佩他,他的很多言行举止都是我学习的对象,比如他觉得对歌手来说最重要的是音乐,我非常认同。”对于学友的歌艺,连谭咏麟有这样的评价:“虽然没有青春的年纪和偶像的面孔,但是他是实力派的歌手。他的音色、资质、潜力和性情都不是如青花般的,灿烂过了就凋谢,他会像细水长流,无休无止地在歌迷心中逐渐加重分量。”
1985 << 遥远的她AMORU>>
1986 <<情无四归>> <<相爱>>
1987 <<初吻/炸弹>> <<我心深处>>
<<张学友87演唱会>>
1988 <<意乱情迷>> <<昨夜梦魂中>>
1989 <<给我亲爱的>> <<丝丝记忆情歌精选>>
<<只愿一生爱一人>>
1990 <<似曾相识>> <<梦中的你>>
1991 <<情不禁>> <<一颗不变心>>
<<爱你多一些精选>> <<张爱友91演唱会>>
1992 <<真情流露>> <<爱火花>>
1993 <<吻别>> <<我与你>>
<<等你等到我心痛张学友精选>> <<祝福>>
1994 <<学与友93演唱会>> <<饿狼传说>> <<偷心>>
<<这个冬天不太冷>>
1995 <<三年两语>> <<拥有>> <<过敏世界>>
<<真爱新曲+精选>> <<一生跟你走作品集>>
1996 <<情书>> <<你的名字我的姓氏>>
<<张学友95演唱会>> <<情缘十载>>
<<爱与交响曲>> <<忘记你我做不到>>
1997 <<不老的传说>> <<雪狼湖>>
<<想和你去吹吹风>>
1998 <<释放自己>> <<不后悔>>
1999 <<有个人>>
张学友生性坦率厚直、乐于助人,圈中好友甚多。像梁朝伟、梅艳芳、肥肥、庾澄庆等等,他们相识多年,彼此之间也有着深厚、真挚的友情。
作者简介
程小东
职业 : 导演 演员 执行导演 动作指导 监制 策划
所属地区: 香港
出生地 : 香港
中国香港影视导演、武术指导、编剧。原籍安徽,生于香港。父亲为香港武打片导演程刚。毕业于香港东方戏剧学校。17岁任龙虎武师。原名程冬儿。安徽寿县人,生于香港 。毕业于香港东方戏剧学校,在校期间曾学习北派武术七年。学习京剧与武术。十七岁任龙 虎武师。二十岁在电视台任武术指导 。1979年参与执导电影连续剧《出笼马骝》、电影《14女英豪》、《名剑》等。1980年以任徐克执导的《第一类型危险》Dangerous Encounter 1 Kind的武术指导为契机,为《新蜀山剑侠》Zu Wanrriors from the Magic Mountain 1983、《刀马旦》Peking Oper a Blues 1986、《英雄本色》A Better Tomorrow 1986等香港名片担任武术指导。
1982年后执导影片多部,1983首次执导《生死决》Ducl to the Death 成名, 1987年执导《倩女幽魂》A Chinese Ghost Story,获1987年法国第十六届科幻影展评委会特别大获、葡萄牙科幻影展最佳作品获。1987年因影片《奇缘》获第六届香港金像奖最佳武术指导奖。因获1991年《笑傲江湖》Swordsman 、《秦俑》1989获 第十届香港金像奖最佳武术指导,因《新龙门客栈》Dragon Inn 获1992年第二十九届台湾金马奖最佳武术指导奖,1989年执导《秦俑》A Terra cotta Warrior,获巴黎奇情动作片大奖。因《倩女幽魂Ⅲ道道道》获1991年第十一届香港金像奖最佳动作指导提名。因《鹿鼎记Ⅱ神龙教》、《新龙门客栈》、《笑傲江湖Ⅱ东方不败》三片获1992年第十二届香港金像奖最佳动作指导提名。因《东方三侠》Heroic Trio。获1993年第十三届香港金像奖最佳动作指导提名。2007年,因为《满城尽带黄金甲》获得第12届香港电影金紫荆奖最佳动作指导的提名。
八十年代中期到九十年代初期炙手可热的动作导演,特别是他和徐克合作的《倩女幽魂》ⅠⅡⅢ、《笑傲江湖》、《东方不败》等片,已成经典。其设计风格飘逸、潇洒,善于处理高来高去、凌空蹈虚的动作,所以古装片是其所长,由于其喜用中镜和远镜来拍摄连续的动作场面,所以完全不会武术的演员最适于出演他的影片,君不见,《新龙门客栈》中,林青霞、张曼玉的动作戏几乎全部由替身完成,只有为数不多的几个亮相镜头由演员本人完成,但效果却是如此的好,程指的移形换影大法、偷天换日之功确实厉害!
导演作品
作为演员,曾经拍摄过的电影:
旺角的天空3终极边缘 (2000) .... 东父
玩命双雄 (1990)
参与制作过的电影:
满城尽带黄金甲(2006)....动作
东方不败风云再起 (1993) .... 导演
鹿鼎记Ⅱ-神龙教 (1992) .... 编剧
财叔之横扫千军 (1991) .... 导演
人间道 (1990) .... 导演
风云2 (2005) .... 导演
英雄(2002)....动作指导
飞刀又见飞刀 (2003) .... 导演
笑傲江湖3 (1993) .... 导演
赤裸特工 (2002) .... 导演
古今大战秦俑情 (1989) .... 导演
中华赌侠 (2000) .... 导演
潜龙轰天3野兽之腹 (2003) .... 导演
笑傲江湖-东方不败 (1992) .... 导演
倩女幽魂II-人间道 (1990) .... 导演
鹿鼎记Ⅰ (1992) .... 导演
济公 (1993) .... 动作导演
倩女幽魂 (1987) .... 导演
现代豪侠传 (1993) .... 导演
倩女幽魂Ⅲ:道道道 (1991) .... 导演
冒险王 (1996) .... 导演
七金刚 (1994) .... 导演
七金刚 (1994) .... 编剧
奇缘 (1985) .... 导演
生死决 (1982) .... 导演
生死决 (1982) .... 编剧
大话西游之一“月光宝盒” (1994) .... 动作
东方不败风云再起 (1993) .... 策划
东方不败风云再起 (1993) .... 动作
超级学校霸王 (1993) .... 动作
破坏之王 (1993) .... 动作
武侠七公主 (1993) .... 动作
古今大战秦俑情 (1989) .... 动作
鹿鼎记Ⅱ-神龙教 (1992) .... 动作
带子洪郎 (1991) .... 动作
财叔之横扫千军 (1991) .... 动作
人间道 (1990) .... 动作
吉星拱照 (1990) .... 动作
喋血双雄 (1989) .... 动作
大圣娶妻 (1994) .... 动作
阿金的故事 (1995) .... 动作
东方三侠 (1993) .... 动作
东方三侠 (1993) .... 监制
十面埋伏 (2004) .... 动作
城市猎人 (1993) .... 动作
双龙会 (1992) .... 动作
新流星蝴蝶剑 (1993) .... 动作
笑傲江湖 (1990) .... 动作
七金刚 (1994) .... 策划
中华英雄 (2004) .... 动作
天下第一 (2005) .... 动作
天下第一 (2005)
审死官 (1992) .... 动作设计
侠女闯天关 (2001) .... 武术指导
流氓千王 (1981) .... 武术指导
幕后花絮
有人说《倩女幽魂2》与第一集相比,多了打斗,多了比法力,多了搞笑,然而却忘了第一集被人津津乐道的人鬼之恋,正所谓舍本逐末,不知道观众的痒处在哪里。但《倩女幽魂2》仍然取得了票房上的成功,也许第一集给观众印象太深了,观众爱屋及乌,冲着第一集,才去看的第二集。
无论怎样,《倩女幽魂2》在票房上是成功了。也正因为如此,91年《倩女幽魂3》的拍摄计划也上马了。1992年影片上映后,观众在惊叹《倩女幽魂3》中那眩人的视觉特技之余,对该片的种种恶评也时见报端。
其实人们对《倩女幽魂3》最大的不满主要集中在该片与第一集故事的雷同上。演员方面也是如此,只不过由张国荣饰演的书生宁采臣换成了梁朝伟扮演的和尚十方;王祖贤还是女鬼,只不过名字由小倩改成了小卓;姥姥还是那个姥姥,故事还是那个故事,仍然是艳鬼王祖贤要替姥姥吸阳气遇见书生(或和尚)心地善良不忍加害,和尚(或书生)最后救他投胎转世。只是第三集故事讲得更有趣,和尚跟鬼谈恋爱比书生更离奇些,动作特技场面更离奇些罢了。而该片票房也能差强人意,自然还是因为观众对第一集的怀旧心理了。
对于《倩女幽魂》系列影片的演员来讲,最大的受益者当属王祖贤。她凭借这三集《倩女幽魂》成功地在港台娱乐圈打出了自己的一片天地,与张曼玉、钟楚红、关之琳并称90年代初香港影坛“四大名旦”。王祖贤的女鬼形象可谓深入人心,但这也成了她最大的局限,《倩女幽魂》之后他虽也演了其他的一些角色,但人们记住的只是她的女鬼形象——或许还有《青蛇》中的白蛇。《倩女幽魂》的男主角张国荣也应算是一位收益者。在拍此片之前,观众认同的只是他的歌手身份。虽然他也演出过《鼓手》等影片,但观众并不买帐,直到《倩女幽魂》之后,他才扬眉吐气,影星身份终被认可。以后《阿飞正传》《霸王别姬》《东邪西毒》等名片佳作一发不可收拾,成为一代演技派明星的代表人物。另外,著名演员午马也因在《倩女幽魂》中饰演道士燕赤霞而大受好评,并凭该片荣获台湾电影金马奖最佳男配角奖,同时燕赤霞也成为他从影30多年来的代表角色。而由香港老演员刘兆铭扮演的千年树妖姥姥也非常精彩,他忽男忽女的腔调,狰狞狂笑的表情,都让人过目难忘。
可以说,影片《倩女幽魂》系列的这三集的演员阵容、制作班底都是原班人马:演员上,张国荣、午马是前两集的主演;王祖贤更是这一系列的灵魂人物;刘兆铭一、三集演树妖姥姥,第二集演忠臣傅天仇;刘询第二集演护法国师蜈蚣精,第三集演得道高僧白云禅师;张学友第二集演的是昆仑学道士知秋一叶,第三集则变成了燕赤霞的徒弟——燕赤霞二代。编导上,徐克是这一系列的编剧兼监制,程小东是三集的导演兼动作指导。另外提到《倩女幽魂》系列的电影音乐就不能不说到黄沾。黄沾和徐克的合作由来已久,《笑傲江湖》《黄飞鸿》的电影音乐都堪称经典!而他与另一位音乐人戴乐民为《倩女幽魂》创作的电影音乐既有黄钟大吕威武豪迈之气,又具小桥流水潺潺细流之音,真可谓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哪得几回闻!
我个人认为,《倩女幽魂》系列延续了徐克一贯的借古喻今、“旧瓶装新酒”的特色。三集《倩女幽魂》所处的时代都是朝政混乱、民生困苦的时代,人与人之间都是赤裸裸的利益关系,唯有几位主人公满怀理想、充满热情及正义感。但他们却反而被别人斥为不切实际、傻里傻气!而在这一系列影片中贯穿的或者说是一直在思考的关于“道”的问题也颇具现实意义,道,道德。有一个规范么?圣贤有道,盗亦有道,黑道白道,阴道阳道,到底什么才是“人间道”呢?我们前面已提过,《倩女幽魂》是改编自《聊斋志异》
评论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