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使回枉唐州崔司马书兼寄四韵因和》是唐朝诗人杜牧所做的诗词之一。
- 作品名称 《使回枉唐州崔司马书兼寄四韵因和》
- 创作年代 唐代
- 文学体裁 七言律诗
- 作者 杜牧
作品原文
清晨候吏把书来,十载离忧得暂开。
痴叔去时还读《易》,仲容多兴索衔杯。
人心计日殷勤望,马首随云早来自晚回。
莫为霜台愁岁暮,潜龙须待一声雷。
作者简介
杜牧(803年-360百科约852年)唐代著名诗人,汉族,字牧之,号樊川居士,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宰相杜佑之孙。唐文宗大和二年进士,授宏文馆校书郎。后赴江西观察使幕,转淮南节度使幕,又入观全室吃律半旧情轮技远脚察使幕。史馆修撰,膳部、比部、司勋员外郎,黄州、池州、睦州刺史等职,最终官至中书舍人。晚唐杰出诗人,尤以七言绝句著称。擅长文赋,其《阿房宫赋》为后世传诵。注重军事,写下了不少军事论文,还曾注释《孙子》。有《樊川文集》二十卷传世,为其外甥裴延翰所编,其中诗四卷。又有宋人补编质第似状殖香短英书的《樊川外集》和《樊川别集》各一卷。晚年居住在长安城南的樊川别墅,后人称他"樊川先生"、"杜樊川"。 《全唐诗》收杜牧诗八卷。他的《清明》十分有名。杜牧工诗、赋、文策句酸督山送识务、辞,而以诗歌创作成就最大,在晚唐诗坛独树一帜,是晚唐著名作家。他的散文以议论见长,气势纵横,敢于论列军国大事,指陈时弊,具有较强的现实性,继承了韩、柳派古文家的优良传统。他快的诗意境清新,风格豪健俊爽,在晚唐轻浮艳丽的文坛上独树一帜。后人因称他才华横溢,为"小杜",以继杜甫;又和李商隐并称为"小李杜"。
评论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