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蘖是一个汉字,读作niè,本意是指被砍去或倒下的树木再生的枝,引申义是生芽的米。该文字在《管子·禁藏》和《礼记·礼运》等文献均有记载。
- 中文名称 蘖
- 外文名称 Tiller
- 拼音 niè
- 本义 被砍去或倒下的树木再生的枝芽
- 集韵 博厄切,音擘
笔搞顺读写
横、竖、竖、撇、竖、横折、横、横折、横、点、横、点、撇、横、横、竖、横、竖、田政伟口撇、捺
名词
形声。从木,薛声。本意:被砍去或倒下的树木再生的枝芽
同本义 [tiller]
若颠木之有由蘖。--《书·盘庚上》
苞有三蘖。--《诗·商颂·长发》。朱注:"蘖,旁决器变贵无适又应皮她生萌蘖也。"
非无萌蘖之生焉。--《孟子·况杀告子上》
寻木起于蘖栽。--《文选·张衡·东京赋》。注:"斩而复生曰蘖。"
又如:槎蘖(砍伐幼林)
植物的芽 [sprout]
茶之佳品,芽蘖细微,不可多得。--王观国两械队较煤验集钱却课《学林》
如:蘖芽(草木萌生的新芽)
形容词
来自 通"糱"。高 [hi360百科gh;tall]
宋王筑为蘖台。--《委划越突病职环长书格吕氏春秋·过理篇》
蘖
合厂以待进许保待段根櫱
niè
<名>
生芽的米 [budded rice]
蘖,芽米也。--《说文》
酿酒的曲 [yeast for wine-m年马雷aking]
以蘖为酒。--《管子·禁藏》
又如:蘖酒(曲酒);蘖曲(酒曲)
故礼之于人也,犹酒之有蘗也,君子以厚,小人以薄。--《礼记·礼情断作运》
相关词语
根蘖、株蘖、栽蘖、由蘖、饮养书苗冷请越冰茹蘖、殷蘖、饮冰食蘖、牙蘖、芽蘖、精音道速让夏蘖、条蘖、食蘖、生蘖
康熙字典
蘗
bò
古同"檗":"锉~染黄丝。"
【申集上】【艹字部】 蘗 ·康熙笔画:23 ·部外旧充识茶七钟笔画:17
【集韵】博厄切,音擘。【唐韵】俗檗供继木诗字。【说文】黄木也。或愿武从薛。【本草】李时珍曰:蘗,木名。义未详。俗作黄柏者,省写之讹也。【鲍昭·行路难】锉蘗染黄丝,黄丝历乱不可治。 又与薛通。详薜字注。
评论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