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工程高等职业学校

资料百科

南京工程高等概向策声括式限加职业学校始建于1956年,2002年由江苏省地质矿产厅划来自归江苏省教育厅管辖。次年,由普通中等职业学校升格为全日制高等职360百科业学校,同时增挂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南京工程分院,是南京地区唯一一所隶属于江苏省教育厅的公办的五年一贯高等职业学校。

  • 中文名称 南京工程高等职业学校
  • 外文名称 Nanjing Engineering Vocational College
  • 创办时间 1956年
  • 校训 厚德、强能、求是、创新
  • 校歌 《南京工程高等职业学校校歌》

校环境

  学校位于风景秀丽的钟山风景区,毗邻仙林大学城,拥有占地面积30来自0亩,校舍近10360百科万平方米,在校大走局绿能司力般静病苗剂专生5700余名,有教职员工300余名。学校设当等华能正绝做朝济事有地质工程系、建筑工程系、电子工程系、信息科学系和管理科学系五大系部共10个专业。

  学校高度重视实训基地建设和校园基础建设。现已建成并投入使用的实验实训场达静够罪例还还尔半89980平方米,另有校外专业实训基地104个。学校设有国土资源职业技能鉴定所,是国家级重点职业学校。东南什眼概福武机率多大学职教师资教育未扬底实习基地, 国家级建设行业技能型紧缺人才的培养培训基地。学校设有中国地质大学江苏教育站、东南大学远程活销多挥诉缩农教育中心等。

教学建设

  学校重视教师队伍建设和教育科研工作。现有副教授及以上职称的教师60名,省级专业带头人6参刑层球触京名;在专业教师中,"双师型"教师占70%;青年教师中,研究生学历占35%。学校承担各级各类课题研究20余项。通过课题极收顶息引领课程改革,教师在研究中理论水平得到了升华,实践改互针树部片支始能力得到了提高,先后在省级以上刊物上发表论文300多篇,其中,发表在中文修临错当核心期刊20余篇;通过课题引领,重构了人才培养方案,突出了技能训练和能力的培养,学整坐妒令把础律生的高级工取证率达到87%,参加市级以上技能大赛获奖20余次,学校电子系参加江苏省2008TI杯大学生模拟电路设计竞赛,与本科院校学生好史同台竞争,荣获二等奖。

学校概况

  南京工程高等职业学校始建于1956年,2002年由江苏省地质矿产厅划归江苏省教育厅管辖,次年,由普通中等职业学校升格为高等职业学校,同时增挂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南京工程分院,是南京地区唯一一所隶属于江苏省教育厅的公办五年制高等来自职业学校,国家级重点职业学校,江苏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学校。学校设有国土资源职业技能鉴定所、中国地质大学远程教育南京学习中心,是国家级建设行业技能型紧缺人才的培养培训基地,东南大学职教师的案资教育实习基地。

办学特色

  1、"一体两翼一延伸"的办学格局。

  经过五十多年的成长和积淀,学校逐步形成了以资树非孔存岁石源勘查类专业为主体,信凯够放独有研风功依息电子类和经济管理类为两翼,向建筑工程类专业做适度延伸(由地下工程双齐红围爱义送圆硫(岩土工程专业)向地上工程(建筑工程专业)延伸,形成尾翼),即"一体两翼一延伸"的办学格局。

  地质、勘查类专业是该校办学历史最悠久的专业之一,在长达半个世混之论服移岁云席波道纪的时间里,该专业在江苏省内独树一帜,是众所共知的江苏地质勘探人才的摇篮。这构成了该校的主体专业(一体为主)。现代地质勘查专业需要掌握先进的探测、测量、钻探等甚此妈段固动儿压效学仪器,需要把得到的数据进行分析整理,推进地勘专业的信息化、自动化,就需要培养电子工程方面和计算机软硬件方面的人才来辅助;地质勘查工程往360百科往投入巨大、头绪繁多,需要培养懂商务、能管少资车席增始命本食粮斗理的经营管理方面的人才来辅助(两翼为辅)。两翼与主体之间相互渗透,主体部分适度延伸,使该校的专业格局充满着活力和生机。

  2、主动服务区域、行业经济和社会发展

  为了更好地服务于当地及周边地区的经济发展,该校地质系在原有"钻探工程"专业的基础上,派生出"岩土工程技术"和"工弱饭着红乙李甚飞程地质勘查"两个专业,并新增设"区域地质调查及治住步农存船曲矿产普查"专业,指向更鲜明,时代特点更突出。在办好传统优势专业宗雨级真的同时,学校紧跟江苏新兴产业发展的步伐,做强做优建筑、电子、信息专业,迅速发展商务英语、旅游管理专业。一批富有活力和广阔创业前景的"朝阳专业"应运而生,为该校毕业生服务长三角,扎根长三角提供了语被元有力的智力支持。

  战移时完试联鲁军当内3、突出技能,工学交替。

  实散松活低项训基地建设。学校不断加大各专业的实训基地建设。现已建北学队住火冲终成校内实验实训室103个,可以满足各个专业实践教学的需要。金伟搞苦好传华与此同时,学校充分发挥地处南京的地域优势,建设了一批设施条件好、管理水平高、培训能力强的校外顶岗实习基地

  工学交替模式。该校在工学交替实践的过程中,不断探索多种形式,取得了显著成效:

 斯概据土压要你志班李 (1)参与企业施工项目制律视很士组步的子课题,体现产学研结合。如该校的地质工程系,承担了南京地铁2号线仙林段地面、地下工程的地质勘查项目,还参与了沪宁城际铁路的地质勘查工作。

  (2)学生顶岗实习,增强专业学习的现场感。如该校工程测量专业以校办南京大地测绘院为平台,近两年先后承接测绘项目30多项,完成合同额100多万元,在这个过程中,每个同学至少参与3个项目的实习,不但实现了实习与就业岗位的零距离,还完成了从消耗型实训到增值型实训的嬗变,让学生得到锻炼的同时也产生了经济效益。

  (3)以工促学,学以致用,突出"交替"的实用价值。该校根据各专业的不同特点,制定了较为稳定的"工学交替时间表",统筹规划,科学安排时间。如该校信息工程系,每年派出相当一部分学生到企业参加实习实训;同时,也定期邀请企业的专家到学校进行实习成果剖析、专业技术讲座等,形成了固定教学模式,提高了实训水平。

办学理念

  学校党政领导班子坚持以改革促发展,树立了"坚持一个中心,抓好两支队伍,强化三个规范,落实四个地位,做到五个满意"的办学理念。并将其贯穿到当前的专业水平评估之中。

  1、发挥党委领导的核心作用。

  学校认真贯彻民主集中制,坚持以党委为中心开展工作,党委坚持把方向、管大局、用干部、造环境,充分发挥政治核心和监督保障作用。

  2、抓好干部队伍建设和教师队伍建设。

  学校在提高领导干部执政能力的同时,大胆选拔德才兼备的中青教师走上中层干部岗位。同时,加强教师队伍建设,鼓励老师读硕、读博、到重点高校进修、参加企业实践,提高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着力打造"双师型教师"队伍;同时,积极创造条件,引导教师开展应用技术研究,提高研究能力。

  3、不断强化教学规范

  严格执行三个管理规范。学校加强制度建设,严格内部管理,加快建立健全内部管理制度,用制度管人,靠制度管事,实现常规管理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科学化。只有规范管理,才能提高办学效益,才能保证事业沿着正常的轨道发展。学校建立了民主的决策机制和科学的考评机制,进一步规范各项管理工作,切实规范办学行为。

  4、强化教学工作的中心地位

  教学是学校发展的灵魂,强化教学中心地位是学校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近几年来,学校加快改善办学条件,共投资2000多万元用于教学基础建设。学校紧紧围绕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这一目标,继续深化教学改革,不断优化教学资源,完善人才培养方案,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加强对教学工作的领导,进一步推进课程改革,强化职业技能实践教学,探索多元化的校企合作模式,形成了党政领导齐抓教学、政策制度规范教学、资源配置突出教学、科研产业促进教学、教师倾心投入教学、管理服务保障教学和舆论宣传聚焦教学的良好局面。

  5、做到让社会满意

  学校大力实施"质量立校、人才强校、特色兴校"的战略,确保人才培养的质量,按照"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结合发展道路"的办学要求,办好每一个专业,教好每一个学生,努力形成五年制职教办学特色,进一步提升职教服务经济、社会的能力,做到让家长满意、学生满意、企业满意、教职工满意、主管部门满意。

学校领导

  潘汝良:校长。

  张益飞:党委副书记兼纪委书记。分管党委日常工作、纪委工作和学生管理工作,主管学生工作处(宿管中心)、团委、保卫处、五系及中专部学生工作、招生就业处。

标签: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

评论留言

我要留言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