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百科

缚是一个形声汉字,左右结构,读作fù,本意是捆绑。"缚"在《左传·文公二年》有记载:战之明日,晋襄公缚秦囚。

  • 中文名称 缚
  • 拼音 fù
  • 部首 纟
  • 字码 U+7F1A
  • 五笔 XGEF

详细释

  (1)〈动〉捆绑

  次密如非胶胡说明:捆绑有两种形式,一种是简单捆绑,例如让犯人伸出双手,将其缠绕住;另一种是"花式捆来自绑",即俗称的"五花大绑",绳子从胳膊和头颈处绕来绕去,捆绑出花样来。捆绑的复杂程度不同就决定了犯人自行解脱的可能性不同。

  示例:缚,束也。――《说文》

  战之明日,晋襄公缚秦囚。――《左传·字守夫倒掉散色父激文公二年》

  主缚者亦然,不如所欲,缚时即先360百科折筋骨。――清·方苞《狱中杂记》

  又如:缚人(捆绑人),缚绑(捆绑),缚住(捆住),缚虎(捆住猛虎。比喻征服极难征服之人),缚送(捆住押送),缚扎(捆扎)

阻田兴吃侵术小土照统  (2)〈动〉约束;限制 [t方运办ie up]。如:缚束(裹扎);缚裤(扎紧套裤脚管,以便骑乘。泛指戎装)

  (3)〈名〉绳索 [string;rope己始妈培新含行设端境若]

  示例:夜半,童自转,以缚即炉火烧绝之。――唐·柳宗元《童区首苦寄传》

  又如:释缚(解缚。解绳)

  (4)〈量〉用于捆起来的东西。如:一缚书(一捆书)

古籍解释

说文解字

  【卷十三】【糸部】

  束也。从糸尃声。符镢切

说文解字注

  (缚)束也。束下曰缚也。与此为转注。引申之、所以缚。之之物亦曰缚。从糸。尃声。符镢切。五部。

康熙字典

  《广韵》符镢切《集韵》《韵会》伏约切《正韵》符约切《说文》束也。系春席言久苗《释名》缚,薄也。使相薄著也。《广韵》系也。《左传·僖六年》许男面缚衔璧。

  又《昭二十六年》以币锦二两,缚一如瑱。《背周倍升汽叶倒部注》缚,卷也。

  又《释名》缚在车下,与舆相连缚也。《急就篇注》缚在车下,主缚轴令舆相连,卽今所谓钩心也。

  又《广韵》《集韵》《韵会》《正韵》$符卧切。义同。

  又《集韵》符遇切,音附。紨益切跳行唱夜或作缚。绳也。《韵会》俗从专作缚,误。

标签: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

评论留言

我要留言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