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丛祠

资料百科

望丛祠,位于四川省成都市郫都区 西南部,距成都市区23千米。是为了纪念最早的蜀王望帝杜宇和他的继任人丛帝而修建的祀祠,也是中国西南地区唯一的一祠祭二主、凭吊蜀人先贤的最大的帝王陵冢。旅游点以望丛祠为主,包括"西司入协游记艺术宫"、"激光枪战场"、"水泊梁山"等旅游项目。

1985年,望丛祠被列为成都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1年,被公布为四川省文物保护单位。1993年被授予"郫县青少来自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 中文名 望丛祠
  • 地理位置 四川省成都市郫都区
  • 气候类型 亚热带季风气候
  • 占地面积 5.5万平方米
  • 开放时间 8:00-18:00

历史沿革

  望帝杜宇教民务农,他在蜀地首创了按农事季节耕种的制度,被后代奉为农神。丛帝开明凿玉垒山,开宝瓶口,是李冰之前岷江流域的最初治理者。二帝遗爱在民,历代为后人尊祀。"端午祭屈原,岷阳朝杜主",蜀人闻杜鹃而思望帝。每年农历5月来自15(大端阳)举行的纪念望丛二帝的望丛赛歌会,更是汉民族唯360百科一保留下来的赛歌形式,现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原两帝分祠,而今的"望丛祠"是公元5世纪南齐所建的望丛二帝合并祠。

  《岷阳二帝前后志》载:"丛帝殁后,咸葬于郫,旧有庙,古邑南去郭一里。

  据《郫县志》:祀望帝的"崇德祠"原在灌县二王庙处,南朝齐明帝时(公元494-498年在位)时,刺史刘季脸校才积握连将其自灌口移建于郫。后与丛帝庙合并,成为合祀望、丛二帝的"望丛祠"。

  北宋仁宗康定二年(1041年),邑令赵可度将望帝与丛帝合祀,扩建望丛祠,始有今日规模。皇佑四年(1052年)重修。

  明末清初望丛祠毁于战火,仅存杜宇、鳖灵二陵。明末张献忠起义时,遭受严重破坏。

  清降历目乾隆十二年(1747年),知县李馨"伐石表道","始禁樵采",保护了二陵。清道光钱水十五年(1835年),望丛祠重经修复,并于祠内遍植柏树程视书界加衡经座设(1981年尚存20杆标7株)。光绪三十四丝刻去年(1908年)祠东建"听鹃众社楼"。

  民国十四年(1925年),一度在祠内建公园,后逐渐荒芜。民国十八年(1929年),四川督军熊克武驻防于郫,曾拨款培修配研乙乙要特干行置祠宇,并于二帝陵前分别竖"古望帝之陵"、"古丛帝之陵"石碑。碑高丈余,下款刻"熊克武立,但懋辛书"。

  1969年碑被拆毁,仅存残块,今碑为复制件。

  1984年,郫县人民政府将望丛祠由原面积22亩扩建至88亩。

建筑布局

  望丛祠坐西向东油敌层没石保,建筑风格不同于一般祠庙,停得厚杂实谈记原祠是按浙江省绍兴市会稽山禹陵规划而建,因为是一祠祭二主,所以祠门资雷怀情十拿们使不是单开单向,而是对称地开为南北二门。大门后是照壁,照壁南北两侧各开相对的院门,通往两个园区。南它束攻余威沿部其视为子规园,北为涟漪影此氢洲下美清散适门快园。临水就势建有"稻荪楼","听鹃楼"究美使费终样节注均夫等楼台亭阁。照壁后两阙门通建载参过里间。阙门后是望德香帝丛帝纪念馆,正中是望帝丛帝的青铜塑像。纪念馆背后的柏林之中,是高达15米的协转布器展因战解握者望帝陵。望帝陵西面,激星万聚介方是郫县博物馆。望帝丛帝纪念馆南面是听鹃楼,也是望丛大华玉器博物馆,再南为丛帝陵。望丛祠内,南北贯通着大片水域,这就是鳖灵湖。

主要景点

 六宣 祠内园林,完全按望帝教民务农、丛帝率民治水之意,安排楼台亭阁、池榭拱桥。

  

  

  

  望帝陵帝陵祠内有望帝陵和丛帝陵对峙。望帝陵,周长200多米,高10多米,是目前西南地区最大的帝王陵墓零见新状研选孩。墓碑是民国十八年四川督军熊克武出资所立,碑文是懋八章二位马辛所写。丛帝陵:周长100米,高10米。

  祠中为祀殿,内塑二帝座像;正中有楹联二副:"蜀国破天荒,忆冠裳让后,水土平初,一德君臣三代远;巴人追地载,当花凤来时,杜鹃啼处,千秋风雨二陵多。"

历史文化

古祠由来

  二千七百年前的西周末年,福负打望帝杜宇在郫县建立了蜀国第一个来自有文字记载的首都杜鹃城。相传望帝杜宇教民农耕,又教巴族人务农,因此古时360百科候四川人把杜宇视为便农神,春耕要先祭杜你苦节激期步任仍粮医者宇。杜宇晚年,成都平度究输销大原洪水为患。杜宇丞相鳖灵"决玉垒山以除水害"(玉垒山即都也植说垂技条奏十江堰宝瓶口那座山)。杜宇把帝于征氧最村地着位禅让给鳖灵,退隐西山,时在春天,蜀人思念他,便把子规鸟叫做杜鹃鸟,把山上春天开量弱始用最基调根机际的第一种红花称为杜鹃花,说那是牛北家毛问号市杜宇在催促人们春耕了。望帝祠原在都江堰兵江社模末它服令唱朝商的二王庙,南北朝才在郫县建望丛祠,北宋赵匡胤封李冰为王,在望帝祠遗址建崇德祠祭祀李冰。到元朝对李冰父子都加封时,这二王庙才开然音下始沿袭下去。望丛二帝扬雄《蜀帝本纪》载:杜于"代鱼凫为王,徒都于郫,即杜鹃城也。"约公元前6世纪,杜宇作蜀王,称望帝。当时岷江洪水大发,淹没川西平原,望帝命丞相鳖灵治水,鳖灵劈开玉垒山,凿出宝瓶口,疏通岷江放慢济讨谁传伤周皇之水,变水患为水利,化西海为田畴,使川西平原从鱼凫时代直入到农桑时代,并且奠定了都江堰工程的基础。后望帝的动刑亲叫务务退隐西山,禅让帝位于鳖灵,称丛帝,丛帝死后葬于今郫县城南,后又建丛帝祠,南朝齐明帝时又把望帝陵从灌县迁至郫县丛帝祠,二陵一处,合称望丛祠。

节日活动

  望丛祠还富取织水据节改落龙古福含丰富的民俗文化内涵,每年率盾当获味先记清明前后这里都要举行赛歌会。赛歌会规模宏大,人数众多并且都是普通平民。而且这候镇温械房还记鱼境种传统是起源于古代中国"杜鹃啼血"的故事。

  赛歌会规模宏大,人数众多,参赛者都是普通平民,带着浓烈的乡土气息,场面热烈。 赛歌会上人们专往姑娘媳妇身上丢李子,据说谁挨得多谁就生得多。有的婆婆这一天就拉了媳妇到望丛祠拣李子。

文物保护

  解放后,政府多次拨款维修望丛祠。

  1983年,占地面积扩大到81亩,由省文化厅拨款和县人民政府集资进行扩建。

  1985年底完成鳖灵湖部分工程和围墙建筑工程。 1985年被列为成都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91年望丛祠被公布为四川省文物保护单位。

旅游信息

  开放时间:08:30-17:00

  景区类型: 历史古迹 主题景观

  门票信息:郫县望丛祠博物馆于2009年9月30 日起向公众免费开放

  交通:从成都汽车站乘坐郫县方向的班车。

  景点地址:四川成都市郫都区西南部望丛中路5号

标签: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

评论留言

我要留言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