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螺春的口感怎么样
泡开后的碧螺春汤色浅碧新嫩,幼芽初展,香气清雅。尝上一口,口味凉甜,鲜爽生津,在齿颊间,余香较远,回味甘厚。
碧螺春外形特点
碧螺春属于绿色,它的茶芽异常细嫩,外形是卷曲的螺形,茸毛遍布全身,色泽则是沙绿油润,完整,没有叶柄和“裤子脚”,没有黄叶还有老片。
碧螺春怎样饮用合适
1、要选用品格好的矿泉水冲泡。
2、要用没有异味干净的茶具茶杯沏茶。
3、起主要把水注入,再放茶叶的,当放入茶叶时辰,要担保杯内里的水温度是在70度以下。
4、在清爽优雅,宁静舒服情形下品饮茶更吻合。
碧螺春的功效
1、利尿
碧螺春茶中含有的咖啡碱和茶碱,具有很好的利尿作用,对于治疗水肿、水滞瘤等有一定的疗效。
2、兴奋神经系统
碧螺春茶中的含有的咖啡碱,能兴奋人体神经中枢系统,有助于人们消除疲劳、振奋精神、提高工作效率。
3、减肥
碧螺春茶中的咖啡碱、肌醇、叶酸、泛酸等多种化合物,对人体蛋白和脂肪有很好的分解作用,有助调节脂肪代谢,降低血脂、胆固醇,对于减肥有一定的功效。
4、抗菌、消炎
碧螺春茶中含有茶多酚和鞣酸,具有很好的消炎、杀菌作用。对于口腔发炎、溃烂、咽喉肿痛等症状有一定的治疗功效。
5、抑制动脉硬化
碧螺春茶中的茶多酚和维生素C都有很好的活血化瘀作用,能够防止动脉硬化,降低高血压冠心病的发病率。
综上所述,茶叶采摘“过早则味不全,过老则神散“,炒青芽叶过大,已失去了碧螺春的韵致。所以,碧螺春群体种制作的高规格碧螺春已微乎其微了。对老茶树的保护及开发,恢复碧螺春的本质特征,是茶界需要重视的问题。

碧螺春为什么叫碧螺春
碧螺春始于明代,最初叫吓煞人香,康熙年间,康熙皇帝视察并品尝了这种汤色碧绿、卷曲如螺的名茶,倍加赞赏,但觉得吓煞人香其名不雅,又因其白毫显露,色泽银绿,翠碧诱人,卷曲成螺,于是题名碧螺春。
碧螺春是中国传统名茶,中国十大名茶之一,属于绿茶类,已有1000多年历史。碧螺春产于江苏省苏州市吴县太湖的东洞庭山及西洞庭山(今苏州吴中区)一带,所以又称“洞庭碧螺春”。唐朝时就被列为贡品,古人们又称碧螺春为“功夫茶”、“新血茶”。高级的碧螺春,茶芽之细嫩0.5公斤干茶需要茶芽6-7万个。炒成后的干茶条索紧结,白毫显露,色泽银绿,翠碧诱人,卷曲成螺,产于春季,故名“碧螺春”。此茶冲泡后杯中白云翻滚,清香袭入,是中国的名茶。主要工序为杀青、揉捻、搓团显毫、炒青。
碧螺春属于什么茶,碧螺春属于绿茶
1、碧螺春属于绿茶,是中国传统名茶,距今已经有1000多年的历史,它产于苏州市的东洞庭山及西洞庭山一带,因此又被称为“洞庭碧螺春”。绿茶按照干燥和杀青方法不同,可分为蒸青、炒青、洪请以及晒青等四大类,而碧螺春则属于炒青绿茶。
2、碧螺春在唐代时期曾被列为贡品,制作时需要在0.5公斤中选取6~7万个茶芽,主要制作工序是杀青、、揉捻、搓团显毫、炒青。炒至后的碧螺春,白毫显露,色泽银绿,清香袭入,是中国名茶之一。
3、传统的碧螺春在保存时采用纸包的方式,将块状的石灰、茶叶间隔置于缸中,加盖密封储藏,目前人们大多采用塑料保鲜袋保鲜的方法,将碧螺春分层扎紧,隔绝空气后,放入冰箱中保存。
碧螺春提香方法,怎么给碧螺春提香
1、因为干茶表面都覆有茸毫,最好用名茶烘干机烘焙方法来提香。注意,热风温度105℃左右最好,控制时间不超过10分钟。
2、家庭冰箱冷藏的茶叶,拿出来喝时,可以先放入微波炉设置“100的微波功率”加热60—80秒,取出后稍作摊凉后喝,这个方法对于带有生青气味的茶叶提香效果非常好哦!
评论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