漂相最大的特点就是能够识别鱼上钩后的准确信号,方便垂钓者及时提竿刺鱼,这在垂钓中是一项至关重要的技能。但浮漂有时释放的信号并不是很准确,为此分享以下一些漂相的具体观察方法。
遇到以上的一些漂相,可以根据实际需求去进行规范操作,在遛鱼时一定要控制好钓竿的使用频率,以免鱼挣脱逃跑。

看漂提竿技巧,看漂提竿的窍门
1、提竿是在发现漂动后的一个重要环节,二者是密不可分的,处理不好,前功尽弃。提竿的动作一是要快,二是要稳,在将钩扎入鱼嘴后,绷紧鱼线遛鱼便成其中的关键了。
2、要达到这个目的,抖腕提竿便成了一个十分要紧的动作,在看到鱼漂下沉后,拿鱼竿的手要急速地一抖手腕,将鱼钩扎入鱼嘴中,然后要竖起鱼竿,紧绷鱼线,缓缓地拉鱼到岸边,在此过程中,要将鱼遛乏是一大关键,如果鱼大,不将鱼遛乏,断线跑鱼事是经常发生的,进行8字形遛鱼,是每一个钓手必须要进行的必修课。熟练地抖腕提竿,形成动力定型,是保证不跑鱼的一个重要环节。
新手垂钓如何看漂提竿
1、看立漂。立漂一般是搭配卧钩。鱼钩、鱼坠、食饵的重量一定要选配恰当。要做到鱼漂的浮力和鱼坠的重量是成正比的,这样在鱼钩落底后,鱼漂就会露出一个小小的红头。当鱼无吞饵时,鱼漂就会十分平静;若鱼上钩后,鱼漂就会有反应,这时,丰富经验的垂钓者就会迅速根据这个状况提竿。
2、看卧漂。卧漂一般会和立钩、朝天钩相配合使用。使用卧漂时,一定要遵循这个原则:细致、准确,要能分得清楚漂动是来自水下,还是水面,也就是分辨出是鱼还是风浪引起它的漂动。再就是闹小鱼,还是大鱼吞钩引起的漂动等。
3、提竿时机与季节也密切相关,不同的季节,手法也有所区别。冬去春来,万物复苏,早春水寒,经过一冬休眠的鱼儿,开始活动范围较小,摄食动物也轻。鱼儿在初春咬食时很少出现大幅度沉浮,这时垂钓鱼漂有反应后,以早提竿为好,切记不要提竿太晚。
矶竿滑漂用多大的漂,矶竿滑漂技巧
1、不一定要滑漂专用漂,吃铅比较大(一般选择吃铅7-10克),漂尾较为醒目(远钓,观漂困难,漂尾最好在3MM以上)的台钓漂(不可太长或太短,一般30-50CM为易,太长抛投阻力大,太短不容易调钓)都可以用,但一定要注意的是需要用那种钢丝环的浮漂座(纯橡胶的浮漂座摩擦力太大,达不到使浮漂滑动的目的)。
2、抛竿技巧:这个要多练,三点一线,且要在轮线上打棉线结左标记。
3、做窝:矶竿滑漂钓一定要做窝,因为守大鱼,所以窝量还必须大,且耐小鱼,我一般用发酵的玉米和麦粒做窝,可采用一次大量,或多次分批的打窝方式打窝,由于钓点距离较远(一般离岸20-50米),打窝难度较大,如果较近20米左右,可用大型打窝勺打窝,如果30米以上,我一般是加麸皮和面粉,与玉米麦粒活成团,手抛打窝。
4、饵料:可采用粉饵或固体饵,粉饵的话粘粉比例必须很大,以饵料在水中20分钟左右化完较好,固体饵可采用玉米或麦粒。
评论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