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已经过去了,气温在慢慢回升,想必很多钓友已经按捺不住自己了,那么去钓鱼前,一定要看看我们为大家总结的立春钓鱼需要注意的事情。
春天来时,在阳光的照射下,浅水区域水温上升很快,鱼往往会游向温度较高的水域,所以,钓友们在选择钓位时,向阳区是必选的,况且淡水鱼大多喜欢水草,在钓鲫鱼时,可以选择水草丰富的旁边,在野钓时,也要注意天气情况,顺风,南风,都是抛投的好时候,所以春季,要选择下风口钓鱼。
钓友们选择的水域,大多是淡水鱼,里面比较多的是鲫鱼、翘嘴、麦穗等小体积的鱼,然后就是鲤鱼和鲶鱼,所以,春季大多以鲫鱼为主。
上一段中,明确了目标鱼,下面就是钓鱼的关键,配置鱼饵,杂食鱼刚度过冬季,需要高蛋白的食物,所以这个时候应该用荤铒。可以选择红虫铒,颜色鲜艳,被很多鱼喜欢。没有条件的可以选择蚯蚓,但注意,一定要剪成一厘米左右的小段,否则鱼上钩的信号不明显。或者在前一天晚上用商品铒“九一八”和虾仁混合,这样饵料既有腥味又有商品铒香味且味道保存很久,非常吸引淡水鱼的注意力。
春季鱼的体积一般不大,所以钓友应该选择小钩、细线、小漂、小坠。虽然鱼已经开始活动了,但由于温度还是很低,所以动作不灵敏。而大钓组会妨碍鱼进食。传统的七星漂效果也很好,不容易引起鱼的警觉还有助于鱼的吞食,就会有很大的收获。
吊椅时注意力一定要集中,发现信号时,要立刻反应,在鲫鱼将鱼钩已经吞掉时,还没有完全反应时,当浮漂上升一小段距离后立刻提竿,这是最好时机,不然等鱼反应过来,就可能脱竿逃走了。
在春暖花开的时候,在岸边钓鱼是人生的一大乐事,希望钓友们看到我们总结的五点,能有更大的钓获。

立春怎样钓鱼
立春出钓时间应选暖阳小风天;选水型池塘为主,钓位选在草洞中,或水中深浅结合部,或有进出水口附近;线组上仍沿用冬天的,小钩细线、轻坠小漂;饵料选择仍应以红虫、蚯蚓等高动物蛋白含量高的荤饵为主;全天钓鱼的时间集中在上午10点至下午15点之间。
立春,中国二十四节气之一,又名立春节、正月节、岁节、岁旦等。立,是“开始”之意;春,代表着温暖、生长。上古“斗柄指向法”,以北斗星斗柄指向寅位时为立春。现行的“定气法”划分节气,以太阳到达黄经315°时为立春。干支纪元,以立春为岁首,立春意味着新的一个轮回已开启,乃万物起始、一切更生之义也。秦汉以前,礼俗所重的不是阴历一月初一,而是立春日。重大的拜神祭祖、纳福祈年、驱邪攘灾、除旧布新、迎春和农耕庆典等均安排在立春日及其前后几天举行,这一系列的节庆活动不仅构成了后世岁首节庆的框架,而且它的民俗功能也一直遗存至今。
刚立春好钓鱼吗
1、立春后万物复苏,一年之计在于春,鱼儿经过一个寒冷冬天的潜伏开始四处游弋,为了补充体内所需的能量开始大量觅食,因此春天是钓鱼的黄金季节。春季野钓鲫鱼时,需要考虑的因素有很多,像水域、天气、钓具、饵料、钓位等等,都会对作钓都是很好的钓点。
2、春季钓鱼要根据节气来调整钓点:立春至雨水这一段,水温普遍还较低,基本处于鱼摄食水温5度以下,此时选钓点时的水深及距岸的远近,跟冬季原则有点像,建议距岸6~8米,水深2.5~3米。大石暗礁、桥墩附近、河底坑洼、半水草丛等有遮挡物的地方都是很好的钓点。
3、春季钓鱼的饵料要根据鱼的食性来定:春季钓鱼,拿鲫鱼来说,初春水温低,鱼少动少食,饵料适合选择蚯蚓饵、红虫饵、孑孓饵、肉蛆饵等一些荤饵。仲春暮春天变暖,鱼的活动量和食欲增强,此时更爱吃素,所以饵料宜选面食性粉制钓饵,会比荤饵料效果要好。
4、春季钓鲫鱼时诱饵窝料成份很重要:春季野钓的时候,用诱饵是关键。诱饵可以选择碎白米添点白酒或钓的爽渔乐小药浸一下,之后密封放几天,使碎米充分将香味吸收。钓鲫鱼时用来做窝料,诱鱼迅速。因为用的是碎米,一时半会儿鱼儿是吃不完的,加上及时补窝,可以将鱼群很好地留住。
5、浮漂调钓也至关重要:初春因为饵小饵轻,浮漂的调钓就一定是围绕着调几钓几(比如调3钓3)不灵不钝进行的,灵钝变化基本在调目的上下各2目内范围。过灵,因鱼进食慢,还没完全 吸进嘴,浮漂就出了信号,扬杆就空杆或挂不牢,过钝则信号出不来。有信号不中鱼,就灵了点,应该往钝走,信号出不来,或信号小难观察,就钝了点,应该往灵 走。这中间的变化是很灵活的,一定不要僵化自己的思维:水深就钓灵点,水浅就钓钝点。子线长就钓灵点,子线短就钓钝点。天气暖就钓钝点,天气冷就钓灵点。 早上鱼不活跃就钓灵点,中午鱼活跃就钓钝点,一切通过当时的浮漂信号和命中率情况来判断是灵是钝,及时做相应的变化,或采取相应信号的择口来掌握扬杆时机。
立春太阳的直射点向哪里移动
1、立春太阳的直射点向北移,直至6月22日(即夏至)到北回归线,太阳直射点的移动引起全球热量分布变化,太阳直射点是地球表面太阳光入射角度(即太阳高度角)为90度的地点,是地心与日心连线和地球球面的交点。
2、夏至,太阳直射点在北回归线上,此后南移,直至9月23日(即秋分)到赤道。秋分,太阳直射点在赤道,此后继续南移,直至12月22日(即冬至)到南回归线。冬至,太阳直射点在南回归线上,此后北移,又在3月21日(即春分)回到赤道。如此周而复始回归运动,周期为365日5时48分46秒,也约是365.2422天,称为一个回归年。
评论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