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惯采用悬坠钓法的钓友对于悬坠钓的基础知识也会有些了解,钓组入水,铅坠带动子线末端的钩饵下沉(前提是:双钩饵的重量要小于铅坠的重量);鱼漂立起后,钓手迅速压竿、切线,以保证水线部分呈现出一个与风线基本垂直(或称之为与鱼漂基本同心)的状态;在铅坠即将到位的同时,子线上的双钩饵再以铅坠为中心做二次下落,直至双钩饵也呈现出与鱼漂同心的状态以带动鱼漂做最后一次下沉运动。
悬坠钓如何找底
1、为何会出现“虚底”或“假底”的现象
钓组这样的运动状态,是在钩饵重量必须小于铅坠重量、鱼漂的调目浮力足以牵引铅坠与钩饵的自由下落的前提实现的。我们在正式垂钓时(钩饵的大小适中)是能够保证的,然而,在找底的过程中,如果钓手为了图方便(既要保证钩饵顺利到底,又要快速诱鱼作窝)而选择了大饵时(其双钩饵的合重大于了铅坠的重量),那么,钓组的运动状态就会发生较大的改变,从而改变了我们找底位置的准确性,造成钩饵及水线部分与鱼漂的同心度发生严重的偏差。
2、怎样纠正
在有的情况下非要利用大饵边找底边诱鱼时,我们可以采取下面的做法进行弥补:尽量不要抛满线,以钩饵入水的位置为垂直下落的状态为佳;若抛满线后,在鱼漂刚刚立起的同时,应迅速深幅度地下压竿尖(超过正常垂钓时的一倍深度),牵引钩饵向回飘落。待鱼漂完全到位后再向前大幅推竿,以此找出钩饵与鱼漂间的同心位置。这样找底时的钓组状态就与正式垂钓时的状态就几乎一致了。因此,这样找出的窝点“底”的位置就是一个较为准确的数据,一般不会出现“虚底”或“假底”的现象(注意:所谓的大饵,绝对要有个度的概念,千万不可为了快速诱鱼而操之过急地选用超大饵团,这样无论您怎样弥补也无法保证钩饵能够回到理想的位置)。
3、搓饵或拉饵垂钓该怎样正确找底
无论是搓饵或是拉饵垂钓,正确找底的前提必须是要绝对弄清自己鱼漂的调目位置。调目变了,你所谓的“底”也就假了。因此,在实施找底作业前,钓手必须准确地再次测量鱼漂的调目(最好的方法是将双钩距离最大限度向下延长,减少水线自重带来的误差)。
搓饵
为了确保找底的准确性,我建议钓友们应该学习大师王永贵的方法:施钓用多大的饵,找底时就用多大的饵;(前提必须是这样的两颗饵团,要与鱼漂的调整相适应,必要时应先在半水状态下进行测试。)增加找底的次数,逐步探寻“真底”的所在。
另外,抛钩的准确性和压竿切水的程序也是一个不能忽视的重要环节。东一竿西一钩遍地开花的找底,也是非常容易出现“假底”“虚底”的根源之一。
利用拉饵找底,同样不能操之过急,可以采用搓小饵。
4、结合不同的鱼情、水情,找底的操作应有怎样的区别
在需要双钩到底进行垂钓的前提下(如垂钓幼鲫或贴底觅食的鱼类时),找底的方式应以上钩触底为宜,操作的方法是:可利用双钩装饵或上钩装大饵(稍大而已)的方式,探测出池塘水底的确切位置。这样的“底”的位置则为上下钩均完全触底的状态。
在需要一钩触底而另一钩离底的要求(如垂钓吃口较轻、稍稍离底觅食的鱼类、池塘底部存有较厚的轻质淤泥或腐烂杂草)时,找底的方法应以下钩挂饵测底为佳,操作的方法是:先在半水位置搓一个正常垂钓时大小的饵团进行测试,(其重量必须要在钓目上还留有一定的目数为妥,如调目为5目,挂一单饵后钓目还应保留在3目为宜,确保有足够浮力将另一颗钩饵拉起)。取其饵团装在下钩,抛入窝点测出单钩状态下池塘“底”的位置。如上所设,调目为5目,钩距3厘米,下钩挂饵测得钓目为5目时即为单钩触底的“真底”位置。在此位置垂钓时(双钩挂饵后),可能会出现钓目为3目的状态。没有问题,这个状态正是一钩触底,而另一钩稍稍离底的状态。
自然水域施钓
在鱼群泳层较乱、杂鱼截食严重的钓点找底时,记住不要使用味道浓郁、雾化太快的饵料;在鱼漂没入水中而钩饵又未真正到底时,注意不要过早地提竿(以免在半水状态下抖落饵料,招引鱼群涌入半水位置而扰乱鱼层),更让找底工作陷入被动境地。如果杂鱼太多、抢食严重,也可以考虑利用辅助道具(如小橡皮、玉米粒等)代替饵料来进行测底操作。但要注意它们的重量一定要与施钓时的饵团重量差不多为好,否则测出的“底”将失真。
在自然水域施钓找底时,找底会更加的困难些。水在流动鱼漂也会随着水流不断地下沉。即使找出了钩饵到底的位置后,鱼漂在规定位置上出现短暂的停顿,但它仍然会逐渐地向水中沉没,直至我们上拉鱼漂座(使铅坠接近触底)后,鱼漂才会稍稍稳定住。因此,我们应清醒地记住:目前的这个位置,绝对不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底”。一旦水流停止,我们必须马上下拉鱼漂座,重新找底。根据经验,一般应回拉鱼漂座至子线的长度即可。

悬坠钓鱼原理,悬坠钓操作
1、选好钓点,安装架竿支架,调节支竿高度,以施钓时,竿尖入水部分不得超过30厘米为宜。
2、安装饵盘.将饵料置于盘上,便于搓饵或拉饵。
3、安装鱼护,注意调节渔护口沿的高度,方便快速卸鱼。
4、安装卸鱼挡针.此物为速钓中,小型鱼类时,快速卸鱼入护的专用装备,使用时需将中钩的鱼口靠近挡针的弯曲处,使鱼钩勾住钢丝,顺势将子线绷紧下压,即可快速卸鱼。
5、竿线连接:取出钓竿,抽出竿尖少许 ,用肘部夹住竿体,食指与大拇指捏住竿尖蛇口绳的后部,左手将主线的活扣套在已打结的蛇口绳上,顺势拉紧即可。
6、安装鱼漂:将钓竿抽拉完全,使主线完全展开,在主线的鱼漂座处插上选定的鱼漂。
7、抛钩入水:对准竿架指向的正前方,挥竿荡线,将钩饵抛至指定水面。
8、压竿切水:钩饵入水后,鱼漂立起缓慢下沉时,随即压竿切水,以竿尖大部没入水中,将浮在水面上的风线收紧并带入水中。
9、推竿观漂:风线全部没入水中后,钓手随即前推钓竿,距离约30厘米左右,让水线部分与鱼漂呈现基本垂直的状态.随后,手不离竿,眼不离漂地观漂静待。
10、扬竿中鱼:当鱼漂出现有效鱼讯时,可立即将握竿的手臂前推上举,扬竿刺鱼,将已被制服的大鱼牵至钓位前2米左右位置时,左手立即持抄网抄鱼。
11、鱼获入护:抄鱼成功后,需立即将钓竿置于支架上,再回拖抄网(注意,此时不可采用上抬的方式,防止抄网杆柄因受力变形).将鱼获提至岸边,待摘掉双钩后,可用左手隔网抓鱼,送至鱼护口沿处,翻网送鱼入护。
12、稍小些的鱼也可采用“飞鱼上岸”的方法,直接从水中提出。
悬坠钓法调漂图解
1、剪掉鱼钩,半水调六目。
2、拴上钩子上饵后假如浮漂成为两目,则一个钩饵重两目。
3、向上拉浮漂,浮漂超过两目说明一钩到底,继续涨浮漂到四目说明下钩卧底,上钩轻触底,继续涨浮漂到六目说明双钩全部卧底。
4、此调漂方法要注意的是子线尽量选择柔软的,这样才不会因为子线弯曲产生额外的向上的支撑力。
5、钓鲤鱼草鱼一般调七八目,钓三四目就行。
悬坠钓草鱼吃饵漂相
1、草鱼吃饵的漂相:草鱼咬钩的情况是随着垂钓的方法不同、使用钓饵以及水温的不同等而有所不同。在水温合适、水中含氧充足时,草鱼会显出十足的拉力,动作突然,经常是在事前毫无动静,突然将漂拉黑,紧跟着冲撞拽线。用草和钓浮大都是这种表现。水温稍低,又是底钓,它可能表现为咬钩轻,且不拉黑漂,而且只在一二目间升降起伏。若在深秋,水温进一步降低,草鱼咬钩还会含饵不动。表现为漂子悄然上升了一目,并停在那里不动,常被误以为是小鱼将钩拖到草叶上,将漂子托住;往往造成我们提竿太轻,未能将鱼钩牢,使它逃脱。
2、鲢鳙就饵的漂相:用海竿在水库钓鲢鳙,不管多大的漂就是黑漂,要不就是拖着漂跑,这个只管用力提竿,一个字:中。用手竿垂钓鲢鳙时,因为鲢鳙进食都是“喝”,在吸吐钓饵的过程中,漂马上反映出来就是有规律的上下升降,钓手见漂动就要提竿,也有钩子钩住嘴了跑的,在漂上反映的就是黑漂或是漂倒了。
3、鲫鱼就饵的漂相:鲫鱼属底层鱼,也是在水底觅食,见到钓饵,先拱后嘬,将它吸入口中,随即抬头,水面漂子的表现就是先点几下,而后被托起来,这就是鲫鱼咬钩最典型表现。鲫鱼咬钩送漂都是这种表现,只是水温低时,送漂稍显乏力。如竞技钓鲫,采用悬坠长脑线,由于脑线长,鲫鱼咬钩上抬时,其力量先传到脑线上,钩虽上提了,但脑线来不及上升,使长脑线成“U”字形,托饵的力量反而变为拉漂的力量,所以用台钓法钓鲫鱼,一般会出现黑漂。如果用悬坠,但脑线短,鲫鱼咬钩抬头,又可能出现送漂。
4、鲤鱼就饵的漂相:鲤鱼咬钩拉漂显得稳重有力,大多数是拉黑漂。鲤鱼由于个体大,有力量,咬钩后在漂子的反应上是先微微点动几下,随即就拉漂入水。还可能是漂子在水面做横向移动,如果能在黑漂和走漂时提竿,十拿九稳中鱼。有时候属底栖性的鲤鱼可能循温追食游到水的中上层来吃甜就可能出现快速有力大送漂。
评论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