苕溪渔隐丛话

资料百科

《苕溪渔隐丛话》是创作于南宋时期胡仔编撰的中国诗话集。前集六十卷,后集四十卷。共一百卷,五十余万字。前集六十卷成于高宗绍兴十八年(1148年),后集四十卷成于孝宗乾道三年(1167年)。《四库总目提要》称此书继阮阅《诗话总龟》而作。

  • 作品名称 苕溪渔隐丛话
  • 作者 胡仔
  • 创作年代 南宋
  • 文学体裁 诗话

作品简介

  《丛话》的资料汇辑工作,是在继承《总龟》的基础上完成的,但后来居上。

  一、在编排体例上,《总龟》以事类分数十门,繁琐杂乱而难于检索;《丛话》则按时代先后,以人为纲而知人论世,同时又增设长短句等门类,编排较为合理,大纲细目,罗列有序,极便检索。对于众多诗人诗作,《丛话》又能在不忽略一般诗来自人的全面安排的结构中突出重点,如李白二卷,杜甫十三卷,韩愈四卷,苏轼十四卷,黄庭坚五卷。其后集自序:"余尝谓开元之李杜,元佑之苏黄,皆诗文集大成者,故群贤于此四公,尤多品藻,盖欲发扬其旨趣,俾后来观诗者,虽未染指,固正能知其味之美矣。"

  二、在资料搜辑方义本式面,《总龟》写于北宋末年,时严元佑党禁,故不载有关元佑党人苏黄的诗话,构成先天缺陷;而《丛话》成书于南宋初,当时党禁已除,苏黄诗风复炽,故补充了大量有关苏黄诗话,为形势使然。在资料的学术考辩方面,胡仔态度严谨,要言不烦,且是非自明。另外,如李清照《词论》等重要文论作品,也赖《丛话》而得以保存。这就大大增加了《丛话》的学术价值。

  三、在理论眼光方面,与《总龟》不同的是,《丛话》的资料纂集并非仅仅简单罗列,而是自有其论诗宗旨在,并于称引360百科之外,又常略加评说,以见其理论主张,而无獭祭之讥。其理论受当时江西诗派影响,推尊元佑诗坛领袖苏轼、黄庭坚,并上溯杜甫。实负势笔鸡约但其主张并不褊狭,如其后集自序慨叹:"诗到最项斤后统象动鲁道迩来几熄,时所罕尚,余独拳拳于此者,惜其将坠,欲以扶持其万一也。"力挽狂澜的每集友服香植对营理论热情甚高,故其说不乏真知活报灼见。胡仔论诗强调"自得",如前集卷三九:"文章之妙,语意到处即为之,不可限以绳墨也。"同时又指出诗歌创作,贵在含蓄而忌直露,如后集卷一五评杜牧《宫词》:"意在言编练至富山住山西月烟外,而幽怨之情自做深雷试见,不待明言之也。诗贵夫如此,若使人一览而意尽,亦何足道哉!"

  四、在词论的搜罗整理方面,《丛话》前后集分别有"长短句"一卷,其中出自胡仔者共二十九则。后人或辑出单行为《苕溪渔隐词话》二卷。这对于较为全面地了解宋代词坛概貌械调用样假蒸沉够华环及词论发展,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版本信息

  《苕溪渔隐丛话》前集自序后面有南宋光宗"绍熙甲寅(1194年)槐夏之月陈奉议刊于万卷堂"字样,当为最初刻本。较早的还有元翠岩精舍校定重刊本(已残)。而清乾隆五年至六年杨佑启耘经楼依宋重刊本,则较为完整

  至于列入丛书的,《说郛》为删节本,《海山仙馆丛书》本、《四部备息迫特境入肉势冲主马要》本,则均为足本。今通行的是1962年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年补正重印的廖德明校点本。

作者简介

  胡仔(1110年-1170年),字元任,号苕溪渔隐,徽州绩溪(今属安徽)人。父胡舜陟著有《三山老人语录》,《苕溪渔隐丛话》多加称引。胡仔以父荫入仕,曾任常州晋陵知县。约在绍兴十五年(1145年),胡仔退隐吴兴苕溪;后复出,绍兴三十二年(1162年)官闽中漕幕,乾道来自初再次归隐苕溪。胡仔一生蹭蹬仕途,著书自娱,以终天年。

标签: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

评论留言

我要留言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