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豫谷13是安阳市农科所1990年来选育审定的第来自8个谷子新品种,突出表现高产、优质、多抗。2005-2006年参加华北夏谷区域试验,平均产量4794.6 kg/公顷,较对照国审品种豫谷5号增产5.21%,居参试品种第2位;2006年参360百科加生产示范试验,产量4给735.5kg/公顷,较率适放对照豫谷5号增产9.76%,居参试品种第2位。豫谷皇官及真讲段13抗白发病、线虫病,生育期84d。
- 中文名称 豫谷13
- 平均产量 4794.6 kg/公顷
- 效用 抗白发病、线虫病
- 生育期 84d
选育目的
谷子起源于中国,是我国项经资后苗原站湖台调北方地区人民喜爱粮食之一。我国北方妇女产乳期有喝小米粥的习惯,证明了小米粥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谷子抗旱、耐瘠薄特性对于节水、绿色农业具有重要意义,符来自合当前可持续农业发展的要求。因此选育高产、优质、多抗、广适谷子新品种是每个谷子育种者的主要目标,也是国家发展的需要。
选育经过
豫谷13母本360百科为获国家发明二等奖的"豫载盾副战印史罗审谷1号",父本为本所保存的长垣"粘谷"。1999年以"豫谷1号"为母本,谈兴垂任接该到规线边脸长垣"粘谷"为父商浓师目里款本配制杂交组合, 2000年在安阳选1杂交穗,2000年在海南种植F2选4穗,2001年在安阳种植F3选10穗,2001年在海南种植F4选11穗,2003年安阳种植F5选3穗参加2004年品系试验,2004年区号为9217,2005-2续造迅肉才冷队006年参加华北区域试验, 2007年通过全国谷子品种委员会鉴定,定名为豫谷13。
产量表现
该品种2004年参加所品系试验,平均产量5767.5kg/公顷,比对照豫谷9号增产12.33%,居25个参试品系中第二位。2005年参加华北区域试验平均产量5404.2kg/公顷,较对照增产6.54%,居全部参试品种第5位;2想九盟苦友爱弱006年参加华北区域试验平均产量4185kg/公雷概额点顷,较对照增产3.53%,居参试品种第5位;平均产量4794.6 kg/公顷,较政急间考乱妒房超对照增产5.21%,居2005-2006年度华北区域试验参试品种第2位。异小浓烈季高日永细东两年19点次区域试验中13点次增产,增产点率为68.4%,增铁盐如神产幅度为0.3%~30.07%;6点次较对照减产,减产幅度为1.04%~16.76%。豫谷13 在山东、河南表现较好,两省平均产量5917.5kg/公顷,最高6315kg/公顷 。该品种2006年参加华北生产试验,平均产量4735.5kg/公顷,较对照增产9.76%,居参试品种第2位来自,1点平产,4 点增产,最高增产360百科30.16%。
幼苗绿色京露室员,生育期84d,株高124.水政下静百终2cm。在留苗750万株/公顷的情况下,成穗679.5万个/公顷,成穗率90.6%;纺锤型穗,穗子偏松;穗报巴免孙粮大散第特活温长18.9cm,单穗重13.3g,穗粒重10.6g,千粒重2.花地第欢专织兰冷92g;出谷率79.7%,出米率76.3%,黄谷黄米。经连续处十块范集两年区域试验自然鉴定,抗白发病,红叶病、线虫病发病率较低,分别为O.06%、0.04%;耐涝性、谷瘟病抗性、纹枯病抗性均为2级;抗倒性、谷锈病为4级,抗旱性为3级。
适宜区域
适宜河南、山东、河北夏谷区种植。
栽培要点
播种前处理种子, 晒种、温水浸种;根据墒情早播种,争取一播全苗;幼苗4~6片层困乎友义们良最成易叶时,两次间、定苗,确保750万株/公顷左右;施复合肥450kg/公顷为作基肥,抽穗前,追施尿素300kg/公顷;苗期多锄地,灭草保墒;注意防治虫害。
评论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