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燕州城,为公元五世纪初高句丽占据辽东城(今辽阳)后所建的军事城堡,原名"白岩城",辽宁省省级保护文物,2013年被国务院批号虽村专万田准成为国家级级文物保护单位,是辽宁省内保存完好的古代高句丽山城。
- 中文名称 燕州城
- 地理位置 辽阳市灯塔市
- 开放时间 全天开放
- 门票价格 免费
- 所属国家 中国
简介
燕州城原称白岩城,是东晋元兴二年(403年),高句丽来自占据辽东城(今辽阳)后子坏行建筑的。位于辽宁省辽阳二绍更标着接均轴判担灯塔市西大窑镇城门口村东的石城山上。山城作不规则方形,用石块建筑的军事山城。

燕州城周长2500米,地势险要,为古代兵家必争之地。城依山而建,蜿蜒迂回,森严壮观。南面为陡崖峭壁,是天然的御敌屏障。崖下太子河水依壁而过,气势逼人。西、北、东三面筑有石城,城墙高度5-8米,用大石块垒砌,每隔40米修有突出的方形"马面"。 城内制高点上建有指挥台,高约5米。指挥台四周筑有长45米、宽35米的内城。站在指360百科挥台上,全城内外的景致来末院以尽收眼底。文献记载,阶唐贞观十九年(公元645年),束非害征唐太宗李世民曾率协直京倍水马纪费兵与高句丽守军在此发生激烈的攻城战斗。燕州城是古代高句丽民族智慧、勇敢和富于进取精神的象征。如今的燕州城载历史文化之精髓,携清山秀水之灵气,已成为人们怀古观光的旅游胜地。

背景介绍
立导检论哥业科公元643年,贞观十七年,高句丽联合百济进攻新罗,新罗派使者上报唐王朝,唐太宗谕令高句丽轮村静金罢兵,高句丽拒不服从,促使唐太宗决定用兵高句丽。公元645年(贞观十九年),唐太宗李世民亲率大军,征讨高句丽,五月攻克辽东城(今辽阳市老城区),"得胜兵万余人,男女四万口"。

古诗
为此,唐太宗登临辽东城楼,举头望月,诗兴大发,咏出《辽城望月》:
玄菟月初明,澄辉照辽碣;
映云光暂隐,隔树花如缀。
魄满桂枝圆,轮云镜彩缺;
喜左攻深丰望句 临城却影散,带来自晕重围结。
驻跸俯丸都,表够钱细思特面伫观妖氛灭!
遂改辽东城为辽城州。同年六月,唐军乘势360百科攻打白岩城(今燕州城)。因燕州城城高地险,粮草充足,久攻不下。激战中,右卫大将军中箭,唐太宗亲自为其"吮血,将士闻之莫不感泣",誓死容证拼杀,攻势愈猛。其中,唐太宗爱将、大将军薛礼更是身先士卒,勇猛善战,势不可挡。迫于形势,虽为白岩城主孙代音派人请降。唐太宗就势攻下白岩城,改其名为岩州。历史上有名的"白岩城之战"以唐军获胜而告终。燕州城成为唐朝名将薛礼征东决战的战场遗址, 至今保持着较完好的古城代练命伟随刑雷攻执圆酒原貌。
遗址
燕范张质读质围从州城是辽宁省内唯一保存完妒好的古代高句丽城垣,现列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距离燕州城不远的太子批河南岸,是全国重要的民窑遗址----辽阳县冮官屯村。1988年12月,冮官屯窑址浓针选朝各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至今,每逢暴雨天,还会有许多小马小狗形的瓷玩具被冲刷出来,昭示着千年的童心。
读国也号千窑址长约200米,宽约100米,文化层厚约1-2米,窑址规模较大。每逢太子河水上涨时会冲出大量窑具、瓷器残片。窑具有方有圆,规格不等。瓷器有瓶、罐、钵、壶、碗、盘、碟、方匣、油灯及玩具兽头形口笛、小马、小狗和小人等。瓷器主要特点为胎较厚,质地黄而带有微红色、夹砂。釉色多为夫富飞吗促专过急白、黑、间有兰、黄和铁锈色。白釉多绘铁锈色花,黑色釉、酱色釉多不加纹饰。由于烧述见造时直接焙烧,釉色光亮度不高,白釉器带有微黄。有的瓷碗、盘等队怕江裂都,多仿制河北定窑,胎稍薄,并燃军绝绘有花纹;黑釉仿磁州窑,罐、瓶加耳并略有雕饰。窑址还曾出土过刻有"石城县"款的陶砚药今孙京开武罗扬法,说明此地在金代是石城县所辖地的窑厂。冮官屯窑起于辽,盛于金,废于元。是辽、金时期中国北方重要的民窑之一。对研究辽马势八喜治措玉、金时期北方的陶瓷生产工艺及特点、当时社会生活及中原文化对北方文化的影响等问队沿亚备助具总供左滑研题,具有重要价值。
评论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