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环戊烯为有机化合物。其具有类似汽油味道的无色液体。废弃处置方法为处置前应参阅国家和粒少具地方有关法规。建议用焚烧法处置。该物质对环境有危害,应特别注意对地表水、土壤、大气和饮用水的污染,在环境中能被生物降解。法规信息为化学危险物品安全管理条例 (1987年2月17日国务院发布),化学危险物品安全管理条例实施细则 (化劳发[1992] 677号),工作场所安全使用化学品规定 ([1996]劳部发423号)等法规,针对化学危险品的安全使用、生产、储存、运输、装卸等方面均作了相应规定;常用危险化学品的分类及标志 (GB 13690-92)将该具是氢令牛范或物质划为第3.1 类低闪来自点易燃液体。
- 中文名 环戊烯
- 外文名 cyclopentene
- 分子式 C5H8
- 相对分子质量 68.13
- 化学品类别 有机物--不饱和烃
简介
CAS号 | 142-29-0 |
来自 EINECS号 | 205-532-9 |
Mol文件 | 142-29-0.mol |
中文同义词:360百科环戊烯, 98+%;环戊烯,97%;
英文同义词:1-Cyclopentene;Cyclopenten;CYCLOPENTENE, ST载内读一阳业AB.;Cyclopentene, tech., ca 90%;Cyclopcnten;Cyclopentene, 98+%;Cyclopentene, ca 90%, tech;Cyclo京防做根危真夫矿pentene, tech;

物理性质
熔点(℃) | -93.3 |
相对密度(水=1众抓岩支同五粉但) | 0.77 |
沸由件束吧游点(℃) | 44.2 |
相对蒸气密度(空气=1) | 2.35 |
饱和蒸气压(常概板什剧做变哪开曾kPa) | 10.13(-10℃) |
临界温度(℃) | 233 |
临界压力(MPa) | 4.79 |
闪点(℃) | -30 |
的婷盐错言松化脱千划引燃温度(℃) | 395 |
外观与性状:无色液受青根调相余够体。
溶解性:不溶于水,溶于乙醇、乙醚、苯等多数有机溶剂。
分子结构数据:
摩尔折射率:22.66 | 22.66 |
摩尔体积(m3/mol) | 82.0 |
等张比容(90.2K) | 191.5 |
表面张力(d行校卫战燃卷灯yne/cm) | 影蒸29.7 |
极化率(10-24cm3) | 8.98 |
化学性质
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或与氧化剂接触,有引起燃烧爆炸的危险。与氧化剂接触发生强烈反应,甚欢类病座统奏铁演背至引起燃烧。其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来自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火源会着火回燃。
稳定督设钱选察二居留犯育儿性
1、稳定性:稳定。
2、禁配物:强氧化剂、酸类、卤代烃、卤素等。
3、避免接触的条件:受热,接触空气。
4、聚合危害:聚合。
毒理学数据
1、急性毒性:
大鼠经口LD50:2140 uL/kg;大鼠吸入LCLo:16000 ppm/4H;兔子经皮LD50:1590 uL/kg。
2、急性毒性:
LD50:2.14ml(1656mg)/kg(大鼠经口);1.59ml(1231mg360百科)/kg(兔经皮)。
生态学数据
1、生态毒性 LC50:100mg/L(96h)(鱼)。
2、节作其他有害作用:该物质对环境有危害,应特别注意对地表水、土壤、大气和饮用水的污染。
制备
早期方法:用环戊醇在380-400℃下,用氧化铝为催化剂进行气相脱水制取。
BASF-Erdchemie法:以石油裂解的副产C5馏读官客诉逐百秋拉分为原料,经加热,使其中的环戊二烯二聚成双环戊二烯,用N-甲基吡咯烷酮抽提出来,再经裂解成环戊二烯,通过选择加氢成环戊烯后,加进含从乎围够春斗环戊二烯的物料中,再经抽提、蒸款洋精资帮首明延叶下于馏及分馏,得环戊烯和异戊二烯。
Bayer法:C5馏分经热研唱福处理,得双环戊二烯,再经解聚成环戊二烯。最后经催化加氢而成环戊烯。使用钯系催化剂结普术示余黑奏,Cr或Ti为助催化剂,Li然执唱父-Al尖晶石为载体。
IFP法:为法国石油化学研究所研制的催化剂进行上项操作制取环戊烯的方法。催化剂由Cd2Ti-(OC6H5)2和Li(t-BuO)3AlH构成还,转化率99.99%,选择性97%。
应用
用于生产聚环戊烯橡胶、环戊二醇-1,2-及环戊烯氧化物、药物氯胺酮、环戊基苯酚(消毒剂)、环醛、环戊二醇等。
注意事项
安全术语
异武村 S16:远离火源。(Keep away from sources of ignition. )
S36/37:穿戴适当的防护服和手套。(Wear suitab德le protective clothing and gloves.)
S51:仅在通风良好的场所使用。(Use only in well ventilat模饭刻ed areas. )
风险术语
R11:高度易燃。(Highly flammable. )
R21/22:皮肤接触及吞食有害。(Harmful in contact with skin and if swallowed. )
R52/53: 对水生生物有害,可能对水体环境产生长期不良影响。(Harmful to 抗限夜简调跟喜aquatic organisms, may cause 四列太站价料耐席承long-term adverse effects in the a但位治错检quatic envir派跳取武劳西客获预步滑onment. )
R65:吞食可能造成肺部损伤。(Harmful: may cause lung damage if swallowed. )
R67:蒸汽可能引起困倦和眩晕。(Vapours may cause drowsi帮今测素过离云胞排衡ness and dizziness. )
危险性概述
健康危害:该品恶臭,较低浓度时已难耐受,因此一般不易发生中毒、 嗅阈为36.14mg/m3。
环境危害:对环境有危害,对水体、土壤和大气可造成污染。
燃爆危险:该品极度易燃。
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流动清水冲洗。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消防措施
有害燃烧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灭火方法: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直至灭火结束。处在火场中的容器若已变色或从安全泄压装置中产生声音,必须马上撤离。
灭火剂:泡沫、二氧化碳、干粉、砂土。用水灭火无效。
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全面罩),穿防静电工作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流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
小量泄漏:用活性炭或其它惰性材料吸收。也可以用不燃性分散剂制成的乳液刷洗,洗液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
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泡沫覆盖,降低蒸气灾害。用防爆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密闭操作,全面通风。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穿防静电工作服,戴橡胶耐油手套。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防止蒸气泄漏到工作场所空气中。避免与氧化剂接触。灌装时应控制流速,且有接地装置,防止静电积聚。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库温不宜超过10℃。包装要求密封,不可与空气接触。应与氧化剂分开存放,切忌混储。不宜大量储存或久存。采用防爆型照明、通风设施。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和合适的收容材料。
评论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