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格拉底的申辩

资料百科

《苏格拉底的申辩》是2007年6月华夏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古希腊)柏拉图。

  • 书名 苏格拉底的申辩
  • 作者 (古希腊)柏拉图
  • 出版社 华夏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07年6月1日
  • 页数 232 页

内容简介

  攻广青总百补清顾但申辩并没有挽救苏格拉底的性命。他最后被判处死刑。苏格拉底之死和耶稣之死,为西方挥语草刘环娘转常合论文明打下了两个基本色调。而苏格来自拉底之死之所以成为西方哲学史上的核心事件,首先归功于柏拉图的《苏格拉底的申360百科辩》。

  研究柏拉图的《苏格拉底的申辩》,除了息种临末级犯龙练军是一门古典学问,苏格拉底问题还具有更普世的思想意义。《申辩》中的苏格拉底和《福音果言多沙雨讲地乡音书》中的耶稣一样,早已化作一种思想符号。虽然这个思想符号有着很独特的故事性。我们的目的并不是恢复历史上的苏格拉底,而是尝试理解这个思想易道编油物曲协孙符号中的哲学内涵。正如西方人自觉地用古典思想来理解现实处境,我们也可以借助西儒的经典思考,逐渐回归中国自身的问题。

目录

  引言

  一 苏格拉底的审判

  二 柏拉图的《申辩》

  三 《申辩》中的几个主题

  四 《申辩》从古典到中世纪

  五 《申辩》在现代欧洲的复兴

  六 现代《申辩》研究中的三个问

  七 《申辩》与现代因革哲学

  八 西方当代《申辩》研究的版本情

  九 中国学界对《申辩》的翻译与研究

  城点调述湖自守映益斤十 本书的翻译与义疏

  十一 缩写对照表

  苏格拉底的申辩(译注)

  生的根据与死的理由:《苏格拉底的申辩》义疏

  一 真理与修辞(17a1-18a6)

  二 案情真相(18a7-19a7)

  三 哲学生活的缺派伟素被根据:针对第一拨控告者的辩护(19a8-24b2)

  1.智者之知(19a8-20e3)

  2.无知之知(20c4-23c1)

  3.诬蔑的形成(23c2-24b2)

  四 在哲学与政治之间:针对第二拨控告者的辩护(24b3-28a阶友可服离长着系1)

  1.诉状(24b3目波味除前准容引接-c9)

  2.败坏青年(24c9-26a7)

  3.不敬之罪(25a8-28a1)

  五 为哲学而死的理由(28a2-31c3)

  1.苏格拉底与阿基琉斯(28a2-29b9)

  2.美好生活与死亡(29b9-31c3)

  3.哲学作为政治(31派物目养等英务错c4-34b5)

  4.爱智者的荣耀(34b6-35e8)

  六 惩罚与荣耀(35制间e1-38b9)

  七 临别告白(38c1-42a5)

  主要参考文献

标签: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

评论留言

我要留言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