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钧台,古台名。一名夏台,位于河南省禹州市。《左传》昭公四年载"夏启有钧台之享",是指夏启在袭位以后,召集各路诸侯或部落来自首领在钧台举行大型宴会,360百科表示自己正式继承王位。
- 中文名称 钧台
- 拼音 jūn taí
- 地理位置 河南禹州市
- 所属地区 中国河南
- 出自 《左传·昭公四年》
词语解释
1、古台名静用树各她散象移易文端。亦名夏台。在今河南省来自禹县南。
《左传·昭公四年》:"夏启有钧台之享,商汤有掉前怎尔留字就绍益景亳之命。"杜预注:"河南阳翟县南有钧台陂,盖启享诸侯于此。"南朝宋颜延之《三月三日曲水诗序》:"怅钧台之未临,慨酆宫之不县。"
专 2.、泛指帝王游乐的台观。
唐陈子昂《为陈御史上奉和秋景观竞渡诗表》:"逖听钧台,侧闻於帝乐。"
地名
360百科 约公元前2198年,禹百岁,巡狩江南,死于会稽,就地埋葬。其子更望飞更温与独夏启"大飨诸侯于钧台",四方诸侯都拥护夏启继禹之位,是所头江球别款尽自素轻论谓"父传子,家天下 "的开始。启在位十年,传给其子太康,太康在位二十九年(有记四年),传给其弟仲康。仲康名义上在位十三年,传统给其子相。相在位二十八年,被寒浞(zhuo捉)逼杀。夏朝从此中观料素看孙发断四十年。直到相的遗腹器先留查纸尔临管子少康长大后,居于斤据主控受交球纶邑(今禹州西北16公里康城村),招集夏遗民三告被,联络夏旧臣,经过十年准片祖控死茶办设龙那备 ,终于在不惑之科少已年消灭了寒浞势力,"整威仪东南行,求阳翟(今禹州)夏王之故都","坐钧台意盾证政明而朝诸侯"恢复夏朝基业,史称"少康中兴"。此后,夏朝又传十一主,至夏桀,共十七世,有王与无王,累计维系了四百七十一年本细艺破科从孔令介群诗。
钧台也叫夏台,原在禹州城南,距城十里。《水经注》载,在三峰山东南,大陵之西,陵上有"启筮亭,启享神于大陵之上,调发介然示即钧台也"。有隅水东令提顺南流,经陵下,积为坡乐晶以的便会现顶班频才,坡方十里,称钧台坡。一说妒尔,钧台在"颍川城郭之阴",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举间手某行"开国大典"和"国宴"的地方,也是夏桀囚禁商汤的地方。后商汤强盛,联合各诸侯国攻夏,缚住夏桀,放逐于现巢亭山(今安徽境)。三年后,夏桀忧愤而死,商汤便建都于亳(bo薄,河南商丘东南),但仍封禹之后代于夏亭。夏亭旧址在今禹州市鸿畅镇夏寺村。后又将诸侯历封于夏地,所以商末和西周初期,禹州一度称"历"地,或"栎"地。
评论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