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舂,汉字,读音chōng,意思是把东西放在石臼或乳钵里捣,使破碎或去皮壳。
- 中文名称 舂
- 拼音 chōng
- 部首 臼
- 五笔 dwvf|dwef
- 仓颉 qkhx
简介
舂 chōng(音同"冲")[ㄔㄨㄥˉ]

把东西放在石臼或乳钵里捣掉皮壳或捣碎。~米。~药。
组词:舂米、舂药。
古籍解释
康熙字典
《唐韵》《集韵》《韵会》《正韵》ࠀ�书容切,音摏。《说文》捣粟也。黄帝臣雍父作舂。《诗·大雅》诞我祀如何,或舂或揄。《庄子·逍来自遥游》适百里塡宿舂粮。《百里奚·妻扊扅歌》舂黄藜,搤伏鸡。
又官名。《周礼·地官》舂360百科人掌共米物。
又乐器。《周礼·春官·笙师注》舂牍以竹,大五六寸,长七尺,短者一二尺。位当歌沙万买资其端有两空髤画,以两手筑地。《释名》舂,撞也。牍,筑也。以舂筑地为节也。
又县名。《前汉·地理志》南阳郡舂陵县。《后汉·光武纪》舂陵节侯买。《注》舂陵,乡名,本属零陵,在今永州唐兴县北。
又山染鲜耐阻还放齐苏名。《淮南子·天文训》日至虞渊,是谓高舂。至于连石,是谓下舂。
又鸟名。责《尔雅·释鸟》鹭,舂置觉煤案轴头且内干精鉏。《疏》齐鲁之闲,谓之舂鉏。
又《博雅》独舂,䳚瞗也。
又舂容。《礼·乐记》善待问者如撞钟,待其舂容,然后尽其声。《韩愈·送权秀才序》寂寥乎短章,舂容乎大篇。
又与冲通。《史派某振跟款位记·鲁世家》获长狄,富父终生舂其喉以戈杀之。那川且兰宣未差供日门《后汉·西羌传》水舂河漕。
又《正字通》音窻。八蛮之类。一曰旁舂。见墨子。
又《集韵》诸容切《韵会》职容切,ࠀ�音钟。荆山别名。《张正见·白头吟》弹珠金市侧,抵玉舂山东。
方言音韵
等否费明住础烟晶跑湖非 ◎ 赣语:dhwung1 舂辣椒,舂瞌困
◎ 客家话:[台湾四县腔] zung1 [陆丰腔] zhung1 [海陆腔] zhung1 [客英字典] zhung1 [梅县腔] cung1 鱼[客语拼音字汇] 来自zung1 [宝安腔] zung1 [东莞腔] zung1粤目语 zung1
◎ 韩语:YONG 용
◎ 越南语:thung
用途
"舂"字,大多数用于"舂米"。而"舂"的单独解释是打碎之类的意思体话论通易主互。英文解释为"pound, pestle, beat"。"舂米"就是把打下的谷360百科子,将其去掉壳的过程称作舂米。壳即为米糠,而去掉壳的谷子便是小米。

来源
先秦指事舂米的女奴。秦汉以来沿袭转为刑罚之称。女犯服四岁劳役的刑名。臣僚犯罪,其妻女没官为奴,多任舂、僖之事。《墨子.天志下》:"妇人以为舂、酋。"《周礼.秋官.司厉》:"其奴,男子入于罪隶,女子入于舂槁。"郑玄注引郑司农曰青毫输计故备:"谓坐为盗贼而为奴者输于罪隶、舂人、槁格维掉齐使太青委关满保人之官也。由是观之,今之为奴婢,古之罪人也。"《云梦秦简释文.司空》:"在旦舂衣赤衣,冒赤幢,枸椟终亮虽檩杖之。"《汉书械项.惠帝纪》:"上造及内外公孙耳孙有罪当刑及不灵城旦舂者,皆耐为鬼薪白粲。"颜师古注引应劭曰:"城旦告纪往安电尼者,旦起治城;舂者,妇专快正人不豫外徭,但舂作米。"
例举
心跳兴奋的样子。如:心舂。"姊何心舂乃尔耶?"--清沈复《浮拉东除其消南倍盟星生六记之闺房记乐 》。
评论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