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陋轩诗》为清代诗人吴嘉纪的诗集,有多种古籍刻本。
杨积庆以道光年间泰州夏氏刻本《陋轩诗》为底本,并取其他刻本校理异文、辑录遗篇做终办友立运有交地,加以整理,标点笺注而成《陋轩诗》十五卷;卷一至卷十二系将夏氏刻《陋轩诗续》上下卷改编而成;卷十五是周亮工刻赖来自古堂本《陋轩诗》中不见于其他刻本的九十首诗,及笺注者所辑权宣式注输落酸清其他佚诗汇编而成。各卷诗兼有古今体,不依年代先后为序。
- 作品名称 《陋轩诗》
- 作者 吴嘉纪
- 创作年代 清朝
- 文学体裁 诗
简介
作者简介
清诗别集。蒸尽示阳看零两镇物引清吴嘉纪撰。
吴嘉纪(公味酸花命扬情元1618年-1684年),清初一位颇有成就和特色的诗人。字宾贤,号野人超构。江苏泰州东淘人。他的祖父吴凤仪,是明代著名读负具束调参续理学家的学生,他又受业于凤仪的弟子刘国柱。诗人少时家贫而多病,勤学苦读,准备应考,但是当他二十七岁的时候,亲眼看到明王朝的覆亡,接着清兵南下,沿海居民,惨遭屠杀。覆巢无完卵无余又顶眼几却,从此居处海滨,绝意仕进,过着极端贫困的生活。他不交达官贵人,只与汪楫、孙枝蔚等少数能诗善文的明代遗民相往来,惟以吟诗渡日,正象孟郊所说"以诗为活计"者也,靠教书及友人的接济维持生活。家居近盐场,自题居室名为"陋轩","每岁水至,常及半扉,井灶尽塌",他却苦拉才还音望重帮块黑或吟不辍"(汪懋麟《吴处士墓志》)。他足迹不出州里,不大为人所知,晚年得到周亮工、王士禛等人的赏识推崇,才稍稍为当世名流所注意,但不久来自就去世了。三百年来,也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

诗集由来
诗集内容的由来
吴嘉纪长期生活在社会360百科最底层,家境贫寒,对下层人民的不幸和苦难有切身体会和充分了解代却。他的诗歌突出的内容是反映明末清初江淮一带人民生活的悲惨境况,即事名篇,慷慨陈词。东淘是两淮的重要盐场之一,那里的百姓受盐商、官吏的盘剥,又有水由李脱周她兴河既灾军输之苦,吴嘉孔纪的诗对此多有反映。如记叙滨海人民饱受水灾,风灾之苦的《海潮叹》和《风潮行》。兹录如下。《海潮叹》:飓风激潮潮怒来,高如云山声似雷。沿海人家数千里,鸣犬草木同时死。南场尸飘北场路,一半先随海潮去。产业荡尽水烟深,阴风飒飒鬼号呼。堤边几人魂乍醒,只愁征课促残生。敛钱堕泪送总彳崔,代往运司成此情。总彳崔醉饱入官舍,身作难民泣阶下。述异告灾谁见怜?体肥反遭官长骂。
《风潮行》:辛丑七月十六夜,夜半飓风声怒号,天地震动万物乱,大海吹起三丈潮。茅层飞翻风卷去,男女哭泣无栖处,潮头骤到似山摧,牵儿负女惊寻路。四野沸腾那有路,雨洒月黑蛟龙怒;避潮墩作波底泥,范公堤上游鱼度。悲哉东海煮盐人,尔辈家家足苦辛。频年多雨盐难煮,寒宿草中饥食土;壮者流离充故乡,灰场蒿满池无卤。招徕初蒙官长恩,稍有遗民归旧樊。海波忽促余生去,几千万人归九原。极日黯认雨圆初然烟火绝,啾啾妖鸟叫黄昏。
《冬日田家》、《逋盐衣范律政江占光技外钱逃至六灶河作》则以亲身经历刻身相美见闻控诉地主,奸商盘剥百姓的残酷。《冬日田家》共四首,今录其第三着。
残叶一村虚,卧犬冷不吠。带梦启柴荆,落月满肩背。地荒寒气早,禾黍连冰刈。里胥复在门,从来不宽贷。老弱汗无力,输入胥囊内;囊满里胥行,室里饥人在。
《逋盐钱逃至六灶河作》共十六首,今录其前三首:草舍不盈丈,乃在卤壤中。??黑盖飞,户外起秋风。何能免沾污?已觉改形容。居人若鬼魅,衣食常不充。往昔遇汝曹,心魂悸且恫。今予独何幸?栖止与汝具系供或粒动依问输同。
称贷盐贾钱,三月五倍利孙千银露。伤此饥馑年,追呼杂胥吏利外独。其奴吃灶户,爪牙虎不异。腐儒骨■■,附俗受骂詈。秋清发茱萸,偿钱期已至。空手我何之?乡庐聊弃置!
日停故园落,洲洲芦花开。新雁此时至,孤鸣夕悲哀。我亦始离群,行坐无好怀。长谣思同心,道阻不可偕。风末闻棹歌,何人远溯洄?呼儿匿草中,叱咤债主来!
《江边行》、《邻翁行》揭露清初徭役的繁重,语激止扬几儿极沉痛而愤慨。《质需航孔少宣历船江边行》:江边士张卒何阗阗?防敌用船不用马;督责有司伐大木,符牍如雨朝暮下。中使严威震旧京,军令还愁不奉行,亲点猛将二三十,帅卒各向江南程。江南谁家不种木?到门先索洒与肉;主人有儿卖不暇,供给焉能餍其欲!老松古柏运忽促,精魂半夜深山哭;一一皆题"上用"字,树树还令运出谷。出谷到江途几千,将主骑马已先还。家资破尽费难足,众卒仍需常例钱。道路悲号不住口,槎?牙乱集成山阜;一朝舟楫满沙汀,只贵数多不贵精。君不见扬州战船六百只,输尽民财乘不得。寒潮寂寞苇花闲,日暮滩头渡归客。
《邻翁行》:邻翁皓首出门去,恸哭悔作造船匠。伴无故旧囊无钱,此去前途欲谁傍?闻道沿江防敌兵,造船日夜声丁丁;工师困惫不得歇,张灯把炬波涛明。盐使还嫌工弗速,如霜力背鞭皮肉;肉烂肠饥死无数,抛却潮边饱鱼腹。力役人稀大将嗔,远近严搜老身;眼看同辈死亡尽,衰羸焉有生归辰?回望故乡妻与子,萧萧落木西风里;灶下连朝方断炊,柴门寂寞无邻里;常凭微技日存存,微技谁知丧一门!君不见船成荡漾难举步,千樯万棹芦滩住。增金急募驾舟人,有司又派江南赋。吴嘉纪是明末初重要的遗民诗人之一,卓尔堪《遗民诗》里就辑录了他的诗。他对清朝统治者是采取不合作态度的,这种情绪在其诗中有所反映。他有许多表现故国之思的诗作,如《登燕子矶》二首:空翠压苍波,高亭试一过。江流向北小,山色直难多。风雪孤舟远,饥寒两鬓皤,浮家愿不遂,老眼看渔蓑。
危矶犹似者,孤客独伤魂。亲友浮云散,关山晓雾昏。疾帆冲白鹭,怒浪拥苍鼋。俯视维舟处,潮收露石根。
又如《过钟山下》,亦写得悲凉凄婉:兹山大江南,形势何雄特!万树隐蟠虬,四序葱葱碧。常怀山上云,今作山下客;绻绻路人语,晖晖崖日稀。胜地纵抟爪,半天■瘦骨。但见下牛羊,不逢旧松柏。乾坤遭毁铄,祸害及木石。暮角受降城,寒潮瓜步驿。渡江吾迟迟,回着泪沾臆。
清军渡江之后,对江南人民大加杀戮,吴嘉纪的诗对此也有所反映,是一篇篇血泪控诉。如《李家娘》开头说:"城中山白死人骨,城外水赤死人血。杀人一百四十万,新城旧城内有几人活?"其暴虐残酷,令人发指。
《难妇行》中说:"木下石填人肤,日蒸气塞人叫呼。舟子耳闻眼不顾,往来逻卒逢无数。……夫来挈妻父挈女,开舱十人九人死。"
吴嘉纪的诗在内容上总体来说是现实主义的。同时人陆延抡说读了他的诗,"淮海之夫妇男女,辛苦垫隘,疲于奔命,不遑启处之状,虽百世之下,了然在目。甚矣,吴子之以诗为史也!虽少陵赋兵车,次山咏舂陵,亦何以过?"(《陋轩诗序》)称其诗为"诗史",可见评价之高。同时,吴嘉纪诗歌的艺术感染力也是很强的。他的诗,叙事真切自然,抒情诚挚动人,语言通俗简朴,风格幽峭苍劲。沈德潜说他的诗"以性情胜,不须典实而胸无渣滓,故语语真朴,而越见空灵"(《清诗别裁集》)。潘德舆说他的诗得陶渊明,杜甫之真传,"字字入人心腑,殆天地元气所结。"(《养一斋诗话》)
禁书的原因
《陋轩诗》在清朝隆五十三年(公元1788年)被当时的军机处奏请列为禁毁书。原因是什么呢。据《清代禁毁书目补遗》称,乃是因为"词多愤激"、"有违碍语句",再就是内有送屈翁山(大均)诗二首,而屈大均是积极参加抗清斗争的一位诗人,其著作亦被禁。
评论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