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病来自畜体检马传染性胸膜肺炎(Contagious equine pleuropneumonia点甲思蒸承形杀展)又名马胸疫,是一种病毒引起的传染病。以纤维素性肺炎或胸膜360百科肺炎为特征。
- 中文名 马传染性胸膜肺炎
- 外文名 Contagiousequinepleuropneumonia
- 别名 马胸疫
- 类型 急性传染病
基本信息

马传染性胸膜肺炎(Contagiouse来自quinepleuropneumonia)又名京绿者云战掌末马胸疫,是马属动物的一种急性传染病。典型病例享现为纤维素性肺炎或纤维素性胸膜肺炎,并偶有伴发皮下禾腿鞘的浆液性浸润。
法委热宪乐本病散布于世界各地,流行于欧美各国,非360百科洲也有发生。我国曾由蒙古人民共和国进口马匹时带人本病,引起地方性流行、国内西北、西刘重松诉距坏南、华北及内蒙古等地都曾有发生,目前只有个别地区散在发生。但近30年的文献中已很少报道。
病原
本病的病原迄今未能阐明。在卫生状况不良,通风不好,消毒不充分时,病原可能于污染的厩舍内生存相当长的时间。
诊断要点
流行特点
病马和带毒马是主要的传染源各种年龄的马属动物均有易感性,但主要发生于4-10岁的壮龄动物,1岁以下呀领树深系只愿蒸奏围的幼驹极少发生。重型马的易感性似乎较强,病情也较严重。
别让岁火刘一华扬节居上病原主要存在存于患马的肺组织、支气管分泌物及胸腔渗出物中,来自血液和其他组织中不含病原。病马在咳嗽时喷出气溶胶,可由健康马匹直接吸人到呼吸道黏膜而感染。
污染的360百科饲料及饮水也是一种传播途径但由于这种病原的抵抗力微弱,这种传播只有短时间的可能性。有时可见到跳跃式传播,可能是由潜伏感染所致。个别病例病愈后6个月仍可排毒。
病的发生无明显季节性但多见于秋冬及早春的舍饲期间。常呈地方性流行,传播缓慢。厩舍中个别马发病后,多经数天或数十天后,同群马中才陆续出现新病例,呈不规则的点状散发。厩舍里马匹拥挤、潮湿、通风不帮觉单测格良、卫生条件差,长途运输及受凉复维粒映害常算始松缩尼感冒等,都能促进本沉回一却架病的发生。
临床症状
本病潜伏期长短不一,一般为10-60天。临床表现可分为2种类型。
典型胸疫患马多无前驱症状,突然出现体温升高(40C^-410C),呈稽留热,持续6-9天或更长,以后迅速接须第极谓年英回或逐渐降至常温。患马在发热的同时,表现精神沉郁,心跳加快,食欲不振或废绝。结膜潮红、水肿,呈污红色。全身震颤,四肢无力。呼吸数增加,呈腹式呼吸。病初流少量浆液性鼻液,至中后期流脓性红黄色或铁锈色鼻液。听诊时,初期出现肺泡音粗厉和锣音,继而肺泡音减弱或消失,出现支气管呼吸音,后期可听到湿性哆音及捻发音。当发生胸膜炎时,患马表现胸廓疼痛,呈短浅的腹式呼吸,以后呈胸、腹式呼吸。听诊有摩擦音,在有大量渗出液时,摩擦音即消失。叩诊时,则出现水平浊音区。
典型胸疫的血液学检查初期表现为白细胞总数无大变化,而淋巴细胞数增多,嗜中性粒细胞减少。至中后期出现白细胞总数增多,其中嗜中性粒细胞显著增多,淋巴细胞减少。病情好转后,白细胞总数及血相恢复正常。
非典型胸疫非典型胸疫中的一部分病例呈顿血历乙高挫型经过,患马体温突然升高并呈现全身症状,经过2-3天后,体温迅速降至常温一右民记述看,其他全身症状也随之校镇宗赵设消失,恢复健康。这种康复马匹,即使置于严重患马之间也不再感染本病。另一音分病例,既不取典型胸疫的经过,也不表现为顿挫型经过。.马呈现不规则热型,先出现稽留热,后则多次反复发振热,症习表现也较复杂。这往往是由于患马继发并发症(肺化脓、肺期疽、胃肠炎等)的结果。
这种病的转归因病型、有无并发症及护理情况而不同典型胸疫多经8-1额4天后完全康复。继发并发症的病例,八滑害露我八多预后不良。一般在良好的饲养管理条件下,病死率为5%-15%假色混架治。
病理变化
典型胸疫病变主要可见纤维素性肺炎或纤维素性胸膜肺炎。肺脏常有错过映除空杨消相当大的硬度,切下其组织幼可沉于水中。肺切面表现各期肝变(红色、灰白色)的特征,值质变厚增宽,呈白色索状。各期肝变互相交错,呈大理石样。继发感染的病例,肺组织内有大小不等的坏死灶或化脓灶,或形成空洞。肺坏疽时,病灶内充满污秽绿褐色具有恶臭味的粥样物。发生胸膜炎时,胸腔内积有大量淡黄色渗出液,并棍有纤维素距减鲁凝固块和附着于胸膜、隔及心包上的絮状或与腼相粘连。此外,心脏、肝脏及肾脏常可见到变性,胃肠戮膜及浆膜出血,脾脏及淋巴结呈中度急性肿胀。
实验室诊断
本病没有可靠的实验室诊断方去青茶脱雨培法,只有根据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及病理剖检变化进行综合诊断。如果在流行病学上多发生于秋冬及早春季节,传播缓慢,有时呈跳跃式传播,常限于某些马群发病;在临床上见有纤维素性肺炎病例;在病理剖检上发现肺脏具有较大面积不同时期的肝变区,呈大理石样变化,即可确诊有本病的发生。也可采用治疗性诊断,即对可疑病例,早期试用新肿凡纳明4-4.5克的注射液静脉注射,如在用药后2-4天内,体温降至常温,其他全身症状完全消失,即可诊断为本病。
防治措施
治疗
第一,新肿凡纳明的剂量按0.015克/千克体重计算,一般用4-4.5克。临用前将药物溶解于微温的5%一10%葡萄糖溶液50^-100毫升中,问操切讲站早践圆误征缓慢静脉注射o-;注射后,大多数病例的高温于2-4天内降至正常。有些于体温升高后即进行用药的困声举杆额息北凯距笔病例,往往于注射后24小时内恢复正常。倘若应用时间过晚,即不可能取得预期疗效。
第二,为了预防继发性细菌感染,可选用青霉素(肌内注射:0.5万~1万单位/千克体重)、链霉素、土霉素(肌内注射:5-10毫克/千克体重)、卡那霉素(肌内注射:10^-15毫克/千克体重)等抗生素或磺胺类药物进行治疗。此外,还应根据患马的不同病情进行适当的对症疗法。对并发消化障碍的病例,及时内服缓泻剂,以清理胃肠。发生胸膜炎时,可采用强心剂、利尿剂及钙制剂。必要时进行穿胸术,分次排出胸水.如有大量纤维素凝块沉积时,可向胸腔内注人胰蛋白酶及青霉素(200万~500万单位,用30毫升蒸馏水稀释,再加人氢化可的松100-200毫克),以促进其溶解吸收,并达到抗菌消炎的目的。
第三,中药治疗可用清瘟败毒散:石膏120克,水牛角3C克,黄连18克,桔梗24克,淡竹叶60克,甘草9克,生地、山桅、丹皮、黄芬、赤芍、元参、知母、连翘各30克,水煎1次灌服。
第四,对重症马应设专人护理,安静休息,给予易消化的饲料。在治疗期间,少喂食盐,对初愈病马应加强饲养管理,逐渐复壮,防止扩大传播。
预防
平时应加强马匹的何养管理,严格执行兽医卫生防疫措施,提高马匹的抵抗力。当马群中发生本病时,应立即隔离患马及疑似患马,限定同群马匹的活动范围,避免与其他马群接触。每日早晚各测温1次,以便及时检出患马及疑似患马。污染的马厩、运动场及用具等可用20o-40o氢氧化钠溶液或3%来苏儿溶液消毒.对发病的马群,只有在最后1个病例痊愈6周后,经过彻底消毒,才可视为无病马群。在本病流行期间,对新购进的马匹,必须经过2个月以上的检疫方能与健马混群。
对本病目前尚无有效的疫苗,只能采取综合性防治措施。必要时,可采用新肿凡纳明2^-3克静脉注射,以达到药物预防的目的。
处方
处方1
5%葡萄糖生理盐水500ml
用法:新肿凡纳明充分溶解于葡萄糖生理盐水后,一次静脉注射,每3一5天1次,共注射2一3次。
说明:
(1)注射时切忌漏到血管外,以免引起炎症,甚至坏死。
(2)为防止注射时个别马骡发生虚脱现象,应在用药前使用强』合剂,以改善心脏功能。
处方2
青霉素钠200万一400万IU
注射用链霉素200万一300万IU
注射用水10一3oml
用法:分别一次或分别肌肉注射,每天2次。
处方3
5%葡萄糖生理盐水500ml
用法:一次静脉注射,每天2次,直至痊愈。
处方4
用法:一次静脉注射,每天1次,直至痊愈。
处方5
大黄末50g
碳酸氢钠50g
常水5000ml
用法:混合后一次灌服。
说明:当病马出现消化机能障碍时,用此方清理肠道。
处方6
金银花45g连翘45g薄荷30g
荆芥穗25g桔梗25g淡豆豉30g
牛芬子30g生甘草25g淡竹叶20g
芦根25g
用法:共为细末,开水冲调,一次灌服。
说明:适用于发病初期。
处方7
苇茎250g慧芭仁
120g桃仁30g
冬瓜仁90g
用法:酌加金银花、连翘、鱼腥草、败酱草、桔梗、草劳子。热重者加黄荃、桅子、知母、石膏,咳嗽重者加杳仁、百部,痰多者加桑白皮、贝母,大便干者加瓜萎、蜂蜜。共为末,开水冲服或煎汤饮服。
说明:适用于中后期肺部成脓者。
评论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