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玲

资料百科

陈玲,女,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念满副教授,清华大来自学博士。

  • 中文名称 陈玲
  • 出生地 浙江龙游
  • 职业 教师
  • 性别 女

个人简介

 来自 陈玲,浙江衢州人。1998年毕业于清华大学中文系,获学士学位;2001年于清华大学人文学院获法学硕士学位,2005年于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获博士学位。2005-2008年在清华大学21世纪发展研究院担任博士后研究员,200360百科8年留校任教。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教授。她先后在日本筑波大学,东京大突临抓季元两稳学取得艺术学硕士和建筑学博士学周植倍位。之后作为日本文部省示剧南兴若搞主冷学术振兴协会的特别研究员,法国博物馆研究与修复中心的研究员,哈佛大学设计学院的访问教授等致总斤按至买家简力于新媒体艺术理论研究,文化遗案财械米装密预磁产虚拟展示的理论和实践活动。她的论文和新媒体艺术作品曾在许多国际会议和展览上获奖。

教学

  本 科:交互媒体Workshop 视觉艺术欣赏

  研究生:新媒体艺术研究 文化遗产数字化研究 视觉传播

获奖

  革绝月夜备使粮燃病轻较1 Best Pap来自er Award a省破离秋t the 10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for Virtual Systems Multi-Media (VSMM) Gifu. Japan Nov. 2004

  2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清华大学合作方案获宁波科技馆概念设计一等奖,中国宁波市,2003年7月

  3 The Case Study Awar绍改d at EVA 2002360百科, Florence Italy,Mar.2002

  4 Best Art Paper Award and President's Award at the 7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for Virtual Systems Multi- Media 统好歌氧口鱼(VSMM),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Berkeley. Nov. 2001

  5 第14届国际多媒体大赛第14"新才能部"最优秀奖"金翅奖",2000,日本

特邀演讲

  题目:古代丝绸之路地图数字化的可能性

  邀请机构:联合国教投海晶夫书稳科文组织/日本国立信息学院

  时间/地点:2002年1月/东京

  题目:数字技术在无形文化遗产保护方面的应用

  邀请单位:欧盟委员会"欧洲研究大会"

  时间/地点:2002年11月/布鲁塞尔欧洲总部

  题目:文化遗产信息建

  邀请单位:哈佛设计学院信息设计中心

  时间/地点:2004年3月/波士顿

  题目:基于网络平台的中国文化遗产传播

  邀请单位:加拿大遗产部"遗产信息网络"

  时间/地点:2积一村沙兵指信帝005年6月/日本依足转然爱知世博会加拿大馆

  题目:视练团系相记继载天很求觉世界中的传统文化-一种新仅太载量唱型跨文化传播模式

  邀请单位;韩国国会/ 面向和谐文明的韩中日国际研讨会

  时间/地点:2钟副航蒸混觉容来且茶常006年11月,韩国首尔

  题目:新媒体艺术中的"中国式思维"

  邀请单位;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文化部,2006新媒体艺术主任/院长论坛--学科建设角数东景方节与人才培养研讨会

  时间/地点:2006年12月,河北香河天下属比花取弦升行沿第一城

学术研究

  专著:

  《新媒体艺术史纲-走向整合的旅程》(车口联急时温消市院度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翻译:

  《虚拟艺术露收间由美息模期术儿事-从沉浸到幻觉》(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费草为甲快早护采续社(原著:奥利弗·格劳,MIT出版社,20待脚就听积亮直03)

  主要论文:

  1双至十河垂) 视觉世界中的传统文化--一种新型跨文化传播模式

  面向和谐文明的韩中日国际研讨会论文集,2006年11月,韩国首尔

  2) Database,Communication and Creation,Lecture Notes in Computer Science (LNCS),Springer,Oct 18-20. 2006

  3) Research on Cultural Heritage--Based Communication and Creation Models,Proceeding of the 7th EC conference Safeguarded Cultural Heritage. Understanding & Viability for the Enlarged Europe,Prague,Czech Republic,May 31,2006

  4) 重构与整合-文化遗产数字化研究与对策,《中国传媒报告》,2006年第2期

  5) Concerning the Design for a Web-Based Olympic Museum in Beijing -- The difference between Asia and Europe as it appears in traditional sports,Proceeding of Electronic Imaging Visual Arts/ EVA 2005 Florence,Florence,Italy,March 14-18,2005

  6) Holographic Model and Media Art -- The Idea of - "Wholeness",Proceeding of the 6th International Research Conference. Consciousness Reframed -art and consciousness in the post-biological,Beijing,China,Nov. 24-26,2004

  7) A Representation of Ancient Chinese Ritual Culture in the Sport of Archery -- A Prototype for the Virtual Olympic Museum in Beijing,Proceedings of the 10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Virtual Systems and Multimedia,Gifu,Japan,Nov 18-20,2004

  8) 开拓传播的空间与维度,《媒介与社会二十五讲》,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年

  9)"数字文艺复兴"时代的人机关系,《微电脑世界》,2002年

标签: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

评论留言

我要留言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