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韩来自国首都首尔(Seoul,旧译“汉城”)是韩国政治、经济、文化和360百科教育的中心,也是全国陆、海、空交通枢纽。位于朝鲜半岛中部、地处盆地,汉江迂回穿城而过,距半岛西单燃海岸约30公里,距东今般肥海岸约185公里,北距平壤约260公里。全市南北最长处为30.3公里,东西最长处为36.78公里,总面积605.5平方公里,人口1027.7万(2003年)。
- 中文名 首尔
- 面积 605.77平方千米
- 外文名 서울특별시,Seoul Special City
- 人口 2300万
- 别名 汉阳/汉城/首尔特别市
基本简介

首尔(韩语:서울),正式名称为首尔特别市(서울 특별시),是韩国的首都,旧称汉城、汉阳等,是韩国一级行政区,相当于中国直辖市。
“首尔”是韩语“서울”的汉语译音名称。2005年1月18日,该市市议会正式通过把其市的中文名称定为“首尔”,并把官方的所有出版物改用新名来自称,但在部份汉语地区许多人仍沿用旧称汉城。
基本信息:
护控施汉 建城日期:公元前16年
现任市长:李明博
宁输制差间是末价临 面积:605席呀行胞七重略错关.77平方千米
总人口:(2000年)10,373,234
人口密度: 17,124/平方千米
位置: 126°58’E 37°3360百科3’N
全年平均气温:13°C
称谓变迁
高丽王朝前期称:南京(남경,Namgyeong )
高丽王供同罪语按朝后期称:汉阳(한양,Hanyang )
朝鲜王朝时期称:汉城(한성,Hansung )
日本帝国时期称:京城(경성,Gyeongsung)
使宗厂判队事延距层降1945年~2005年1月17日,大韩民国时期称:汉城(서울,Seoul )
2005年1月18日~现在,大韩民国时期称:首罪从记药华劳往尔(서울,Seoul)
历史沿革

韩国首都,朝鲜王朝500多年的古都,曾叫汉阳和汉京。汉城位于朝鲜半你巴说仅能束免剧将难四岛中部,离西海岸不远。汉城位居题案安盆地,有北岳山、另未济北减导慢虽植驼山、南山、仁旺山环绕,汉江流过市中心,形式险要。
古代朝鲜的百济王国,高句丽王国和新罗王国、高丽王朝都曾在此建都。14世纪初,高丽忠肃王称它为南京。公元1394年李氏王朝迁都于此,称汉城府,筑有内外城墙族选谁号山程拿消。1913年改称京城。19来自45年复称汉城。因地处丘陵供皮南证察信武她色配地带,市街道路和各种建筑物随着地势的起伏而建,汉江南是新建城区,高楼大厦林立,新城区中心由一座高265米的山丘自然公园,树木葱郁,景色秀丽。
山顶上矗立着236余米端认肉能终的高的电视塔,塔内设有观览360百科厅,在此可鸟瞰汉城全貌从明方态冲。江北是老城区,悠久的历史给这里留下不少古意盎然的遗迹。历代皇朝在此修建了很多宫殿,故汉城又被称为“皇士需构值远感宫之城”,著名的景福宫、德告找员话东衡情寿宫、昌庆宫和景德宫都集中在市中心,公元1398年建成的南大门(崇礼宫)被称为是汉城连序的象征,它与东大门是仅存的旧南告准城门。室内还有供祭祀飞岩用的社稷坛、朝鲜式的钟楼探独便跑帮粮困稳-普信阁、中国式的建筑-宗庙、模仿法国凯旋们建造的独立门和探入露镇做候计板挂着中国明朝皇帝赠送的关羽匾的东庙和最繁华的街道明洞等名建筑和胜地。
近郊有李村使送为孩副朝时代所建的山城和李朝时代为保卫京城建筑的长约9完课无庆掉培么歌套00多千米的“千里长城”的一段。在城南龙仁郁器兴面的丘陵上,有体现李朝时代朝鲜人民生活和工作情景的民俗村,全村面积80万平方米,约有240栋建筑。汉城南1所香右2千米的冠岳山,海拔629米,全山为红褐色沙砾所覆盖,山顶则为黑色岩石。
冠岳山主峰灵珠峰有灵珠庵,建于新罗朝代,李朝高宗25年重修。这里古迹很多,不胜枚举,是假日郊游之地。汉城西南45千米的仁川,为汉城出海门户,有良好的海水浴场。汉城西北66千米处黄海中,有江华岛,岛上有朝鲜最古的寺庙传灯寺。连接本土和江华岛的大桥,长694米。
首尔作为首都已有近600年的历史,相传公元前18年,百济始祖温祚王南下在今城址上修筑慰礼城定都。公元392年─475年高句丽占领这一地区,将汉江南北地区称为北汉山州,把现在首尔附近称为南平壤。7世纪中叶,新罗统一朝鲜后,将此地编入汉山州。高丽成宗(公元960─997年)将此地升格为杨州牧(高丽12牧之一),1068年又将其升格为三小京(西京、东京、南京)之一的南京,成为城市。1104年建成南京新宫,1308年升格为汉阳府。李氏王朝李成桂1393年在此大兴土木,1394年迁都此,称汉城府。1910年日本强占时,改称京城府。1945年朝鲜半岛光复后,更名为朝鲜语固有词,罗马字母标记为“SEOUL”,语意为“首都”。1949年8月,韩国将首尔定为“서울特别市”。
行政区域
首尔特别市由25个区(구)、15,267个洞(동)组成。“洞”相当于中文的“村”。这一万五千多个洞,又由112,734个“番地”(번지)所组成。 有首尔地铁作为大众交通工具联系这些地区。
首尔的二十五个区的名称分别详列如下:(以韩语次序排列)
韩语区名 | 汉字区名 | 英文拼音 | 韩语区名 | 汉字区名 | 英文拼音 |
강남구 |
江南区 | Gangnam-gu | 도봉구 | 道峰区 | Dobong-gu |
강동구 |
江东区 | Gangdong-gu | 동대문구 | 东大门区 | Dongdaemun-gu |
강북구 |
江北区 | Gangbuk-gu | 동작구 | 铜雀区 | Dongjak-gu |
강서구 |
江西区 | Gangseo-gu | 마포구 | 麻浦区 | Mapo-gu |
관악구 |
冠岳区 | Gwanak-gu | 서대문구 | 西大门区 |
Seodaemun-gu | |
광진구 |
广津区 | Gwangjin-gu | 서초구 | 瑞草区 | Seocho-gu |
구로구 | 九老区 | Guro-gu |
성동구 | 城东区 | Seongdong-gu |
금천구 |
衿川区 | Geumcheon-gu |
성북구 | 城北区 | Seongbuk-gu |
노원구 |
芦原区 | Nowon-gu |
송파구 | 松坡区 | Songpa-gu |
양천구 | 阳川区 | Yangcheon-gu |
영등포구 | 永登浦区 | Yeongdeungpo-gu |
용산구 | 龙山区 | Yongsan-gu |
은평구 | 恩平区 | Eunpyeong-gu |
종로구 | 钟路区 | Jongno-gu |
중구 | 中区 | Jung-gu |
중랑구 | 中浪区 | Jungnang-gu |
气候特征
首尔是温带性冷带气候。年平均气温为11.8℃左右,四季分明。春,秋季雨水少,气候温暖,适宜旅游。夏季(6月~9月中旬)的月平均温度为20℃- 27℃的连续高温多雨的天气。冬季(12月~2月)比同纬度的其他城市气温略低。(月平均温度为-5℃~0℃)。
文化信息

首尔有众多的文化机构。博物馆机构有国立中央博物馆、国立民俗博物馆、世宗大王纪念馆、战争纪念馆、国乐博物馆、乐天世界民俗博物馆、三星出版博物馆、韩国刺绣博物馆、韩国泡菜博物馆等100多家。剧场和美术馆有世宗文化会馆、国立中央剧场、国立国乐院、贞洞剧场、LG艺术中心、KBS厅、艺术的殿堂(剧场和美术馆)、首尔市立美术馆、德寿宫美术馆、综合美术馆、朝鲜日报美术馆、首尔画廊、乐天画廊等上千家。著名的电影院有CGV和Megabox。
经济发展
首尔的经济自20世纪60年代开始迅速发展,60年代初,韩国实行外向型经济发展战略,扶植大企业,大力发展出口加工工业,实现了经济起飞。此外,首尔还大力发展旅游业,首尔与日本、东南亚及欧美各国有航线相连,各国游客可方便地自由来往首尔与欧美各国之间。在国内,首尔同釜山、仁川等主要城市也有高速公路相通,交通十分方便。首尔—仁川线是韩国第一条现代化高速公路。首尔—釜山高速公路途经水原、天安、大田、龟尾、大邱和庆州等工业中心城市,标志着韩国在扩建其交通运输网络使其现代化的努力迈出了重要的一大步。首尔地下铁路有5条线,铁路体系总长度达125.7公里,居世界第7位。地下铁路拥有最先进的设施,售票和收费系统全部实现自动化。
交通状况
首尔市内交通发达,有19条辐射状公路和3条长度为131公里的环行公路。自从1974年建成第一条地铁以来,首尔已经修建了总长为123公里的4条地铁线路。作为韩国的交通中心,首尔的仁川国际机场每天有200多架国际航班起降,这里有几十条航线通往日本、欧美、中东和东南亚等地区的主要城市。首尔也是全国的铁路枢纽,有23个火车站,将首尔同釜山、仁川等城市连接起来。
教育文化

首尔是韩国的教育和文化中心,拥有首尔国立大学、高丽大学等34所大专院校,占全国大专院校总数的50%。市内设有中央博物馆、民俗博物馆和邮政博物馆等l2个博物馆。首尔有11家报社,发行三千多种报刊,占全国报刊发行种类的92%。
名胜古迹
首尔保存有许多名胜古迹。朝鲜王朝的四个故宫和一个御花园是游人必到之处。建于19世纪90年代的明洞天主教堂是韩国历史最悠久的天主教堂。
首尔保存有全国最古老的教育机关——建于1937年的成均馆文库,在其大成殿内供奉着孔子等4圣、6贤、10哲的神位,体现出与古代东亚共同的文化渊源。首尔市郊还有全国最大的尼庵──普门寺。 汉江横贯首尔市中心,东西流向;汉江北部山峦连绵,云蒸霞蔚,使得首尔被群山环抱,因此,首尔市中心大体为平地,景色秀丽,壮丽的山峦成为首尔天然的“外郭城墙”,市中心风光旖旎,尽显大自然的魅力。
首尔长久作为韩国的首都,处处保留了历代优秀的文化遗产,还有以韩国总统府邸青瓦台为代表的政府第一综合厅舍,宪法判裁所,国会议事堂,法院等重要中央行政机关。
旅游景点
MBC大长今主题公园
韩国第一个电视剧主题公园,位于《大长今》主要拍摄景点——MBC杨州文化乐园内, 占地近4000平方米。园中设有剧中主要舞台,比如御膳厨房等宫廷建筑,同时还再现了朝鲜时代的王宫和集市。它是《大长今》的主要拍摄场地之一。游客可以试穿国王和大臣的服装,并拍照留念。此外,还有投壶游戏、乘轿子等多种体验活动。
仁寺洞

仁寺洞以大道为中心,两侧胡同里有无数的传统茶店、饮食店和咖啡馆。画廊是仁寺洞最珍贵的产业支柱。这里聚集着100多家画廊,游客可以在此欣赏韩国画、板画、雕刻等各种展览。学古斋、Gana画廊、Gannart中心等重要画廊,都聚集在这里。仁寺洞每周日10:00至22:00是“无车之街”,这时街道就出呈现出像以前乡村一样的热闹气氛,街上还有传统表演和展览。每年10月举行的仁寺洞传统文化节,可以看到各种文化表演。游客也可以参加投壶游戏、做年糕等活动,是体会韩国传统文化的好机会。
仁寺洞以大道为中心,两侧分布着许多胡同,形似迷宫。在这迷宫中密集了画廊、传统工艺店、古代美术店等。传统茶舍和饮食店是最具吸引力的地方之一。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要是传统茶舍归天。归天是已故诗人千祥炳的夫人所开,店面很小,但可以看到诗人生前所著的书及其照片。这里的木瓜茶香味最为宜人,有一些名人会不时光顾。仁寺洞在繁华的市中心里,仍一成不变地保持着韩国原汁原味的古商业街味道。
世界杯体育场
首尔世界杯体育场(World Cup Stadium)成功举办了2002年韩日世界杯决赛阶段的比赛,给全世界足球爱好者留下了深刻印象。体育场的设计采用了韩国传统的风筝样式,象征着往胜利的方向放飞风筝。世界杯体育场(World Cup Stadium)附近还有和平公园、兰芝川公园、晚霞公园等5个主题公园,是游人散步的好地方。场内设有多功能电影院“CGV上岩10”,是世界上第一家坐落于体育场内的电影院。是2002年韩日世界杯决赛场地。
昌德宫
昌德宫建于朝鲜王朝第三代王——太宗时期,意味让发扬“德”道,流传后世,是当时所建的五大宫廷中至今保存最为完整的一座宫院。因此,《大长今》中王宫的场景会选择在这里拍摄,这也使这座古老宫殿再次受到深爱大长今的各国游客的强烈关注。昌德宫是1997年被指定为世界文化遗产,它还是《大长今》的取景地之一。
昌德宫的后园“秘苑”很值得一观。它是与昌德宫同时建立的。由介绍韩国的图片中最经常登场的芙蓉亭和宙合楼等组成,保留着韩国宫殿最传统的庭院样式。昌德宫敦化门右侧的锦川桥,据说建于太宗十一年(公元1411年),是首尔现存的石桥中最古老的。昌德宫的正殿——仁政殿是举行王位登基仪式、接见外国使节等国家重要活动的地方。仁政殿与其它地方的正殿不同之处,在于其屋脊的花纹形状十分独特。这是当时日本为了把朝鲜王室的等级降一级而绘上的花纹,因此在其它的屋脊上是无法看到的。以日月五岳图为背景的宣政殿,有着现存宫殿之中唯一的青瓦殿角,十分显眼。
宗庙
宗庙是供奉朝鲜历代君王及王妃神位的场所。公元1394年太祖(公元1335~1408年)李成桂创立李氏王朝,迁都汉阳修建了景福宫后,同时也在这里修建了宗庙。随着要祭祀的历代先王的增加,世宗三年(公元1421年)在宗庙正殿西边建立了别庙永宁殿。由于这里很好地保留了庄严的祭礼、祭礼乐等古老的传统及习俗,因而被指定为世界文化遗产。
正殿院内一排十六间建筑是供奉朝鲜王朝历代功臣牌位的功臣堂。由于和王的寝室在一个院内,所以故意把形式简单化,在正殿内很容易被忽视。此外,每周日下午3点开始进行的持续1个小时的由兰契国乐团参加的宗庙祭礼乐表演,可一睹古代宫中音乐的风貌。更难能可贵的是,在每年5月的第一个周日此处都会举行朝鲜王朝祭礼中的最高级仪式——宗庙仪式。
进入宗庙正门后,有三条路——中央稍高一些的路是为去世的国王所设,东西两边的则分别是供在世国王和太子行走的御道。御肃室是为国王做祭祀准备而停留的地方,其左右分别是王和大臣们因沐浴而暂时停留或等待的地方。往前就是供奉朝鲜历代君王神位的正殿。
韩国民俗村
韩国民俗村占地广大,生动直观地再现了李朝后期不同阶层人民的文化和生活。村内有传统住宅260余座,可以看到朝鲜时代的官衙、铁匠铺、陶窑洞、书房、年糕店和99个房间的贵族住宅等。韩国民俗村完好地再现了韩国传统文化遗产,以及作为《大长今》选景之一——长今治疗得天花的孩子等许多场面都在这里完成拍摄。民俗村由三部分组成,分别是复原和展出民俗资料及民族文化遗产的民俗景观区,展出文化遗产和民俗资料的博物馆区,以及展出传统食品、工艺、纪念品的集市街。假日期间还将上演丰富多彩的民俗游戏,如跳板、打陀螺、荡秋千等。
景福宫
景福宫(Gyeongbokgung Palace)是首尔规模最大、最古老的王宫之一,其中的勤政殿是韩国古代最大的木制建筑物。由国立中央博物馆的东北出入口,即可进入景福宫。景福宫(Gyeongbokgung Palace)中最雄伟壮丽的宫殿是勤政殿,在此曾举行过朝鲜时代国君的登基大典及文武大臣朝见典礼。勤政殿西北边有规模较大的庆会楼,坐落于美丽的池塘中间,是李朝为国内外大臣、使节设宴的地方。香远亭坐落于荷塘中央,王室每逢喜事常在此亭设宴庆贺。
景福宫(Gyeongbokgung Palace)建于1394年,有600多年历史的景福宫是李朝(公元1392~1910年)时期首尔的五大宫之一,是李氏王朝的正宫,也是韩国封建社会后期的政治中心。景福宫(Gyeongbokgung Palace)拥有庄严华丽的大门、雕梁画栋的内宫、琳琅满目的陈设。此宫共有四门,南门叫光化门,韩国动乱时期曾遭破坏。重修后的光化门门匾,据称是韩国唯一用韩文写成的古宫门匾,而且是韩国前总统的手笔。春天景福宫里,迎春花、杜鹃花等各种鲜花绽放,花香四溢,象征祥瑞的喜鹊飞落于宫园内,那份宁谧之美,令人心旷神怡。
奥运之缘

第24届奥运会于1988年9月17日-10月2日在韩国汉城举行。参加比赛的有159个国家和地区的8465名男女运动员,进行了23个大项237个单项的比赛。获金牌总数最多的国家依次为:苏联55枚,民主德国37枚,美国36枚。中国队获得了5枚金牌。
汉城(Seoul)韩国首都和韩国的行政、经济、文化中心。位于朝鲜半岛中部,临汉江下游右岸。1988年第24届奥运会在此举行。由于当局的积极准备和努力争取,汉城在1981年9月于联邦德国的巴登-巴登国际奥委会举行的第84届会议上,以绝对优势击败了竞争对手日本的名古屋,获得了第24届奥运会的主办权。
为筹办第24届奥运会,韩国当局投入巨资在汉城兴建现代化的体育设施,进行众多项目的市政建设和文化古迹的修复。自1981年开始在汉城植树4000余万株,新建扩建绿化带、整修市容、修复文化古迹、综合治理和开发汉江,建设地铁、调整交通管理体系等,使汉城发生了重大变化。经过1986年的第10届亚运会和1988年的第24届奥运会,汉城具备了完善的体育设施。
汉城奥运会于1988年9月17日如期在蚕室体育中心开幕,开幕式点燃火炬塔人数创造了历史之最,超越了蒙特利尔奥运会由二人共同点火的历史,由三人乘升降梯共同点燃第二十五届奥林匹克运动会圣火。
奥林匹克体育场
是奥运会的主赛场,占地面积13.2万平方米。看台高达47米,分上、中、下三层,上有顶棚,可容纳10万观众。体育场的中央是一标准草皮足球场,四周的8条跑道铺以聚氨酯。体育场有52个出入口,可使10万观众在15分钟内全部退场。体育场南面装设了高14米、宽38米的大型多用途电视显像屏,使在场的观众既能看到场内比赛的精彩镜头,也可看到其他场馆的比赛实况。在电视显像屏对面是圣火塔,塔高22米,安装有特殊点火设备。奥运会的开幕式、闭幕式、田径比赛和足球半决赛、决赛均安排在这里举行。
汉城体育中心
位于汉城江东区蚕室地带,距汉城市区13公里左右,占地面积54.5万平方米。始建于1977年,1984年9月建成,可容纳观众20万人。它是1986年第10届亚运会的主要运动设施。1988年第24届奥运会的各项比赛,主要安排在此中心和奥林匹克公园两地进行。体育中心以奥林匹克体育场为核心,包括蚕室游泳馆、蚕室体育馆、蚕室学生体育馆、拳击馆、田径训练场和蚕室棒球场等体育设施。
汉城奥林匹克公园
位于汉城市江东区遁村、梧琴洞一带,占地面积167万多平方米。1984年4月始建,主体工程于1986年5月竣工,为1986年第10届亚运会和1988年第24届奥运会的主要活动地。公园以历史悠久的梦村土城为中心,分为三个区域:比赛场区(75.1万平方米)、公园区(75.2万平方米)、学校区(17.5万平方米)。各赛场的周围建有公园式的“绿色地带”,栽植树木30万株。赛场后建有面积为3.6万平方米的露天演出场,称“88游戏场”,土城中部和公园东侧新辟草地广场,公园内还设有各国艺术雕塑(200件左右)。
汉城奥运村
位于汉城市江东区的遁村、梧琴洞一带,在汉城奥林匹克公园附近,为两组毗邻的白色建筑群,是为1988年第24届奥运会设计建造的。1986年11月始建,1988年5月竣工,总建筑面积近63万平方米,共有122幢楼,近5600个套间,奥运会期间供运动员、体育官员、新闻记者等使用(安排1.3万名运动员和官员、7000名记者及新闻工作人员)。汉城奥运村还为各国不同宗教信仰的运动员设立了宗教活动的场所。
伤残人奥运村
建在汉城市江南区逸院洞的自然绿地,供1988年伤残人奥运会运动员及有关人员用,共建1000套公寓,可供5000人居住。
改名的原因
首尔(서울),旧称南京(남경)、汉阳(한양)、汉城(한성)、京城(경성)。自从1945年二战结束韩国独立以后,当地民族情绪高涨,并将其首都改称为서울(英文为Seoul),韩语是“首都”或“京城”的意思,就如中国的首都称为“京”一样。因此,Seoul成为当时韩国国内唯一没有对应汉字名称的地名。中国大陆早期曾经根据韩语发音而音译作“苏乌”,但其后跟随其他华语地区,沿用这个城市在李氏朝鲜时的旧称“汉城”。然而,其他语言都翻译成“SEOUL”或类似的发音。
这使日常沟通出现不少混乱,因为首尔市内有不少建筑物分别使用“首尔”或“汉城”为名称,但翻译成中文之后,这些地方名称会变得很相似。一个例子是:首尔市内同时有“汉城大学”及“首尔大学”,假若采用“汉城”作为 Seoul 的首都名称,会使两家大学的译名都变成了“汉城大学”。后来,中国人根据后者的英文名称,在其中文名称加上“国立”二字作分辨。但其实,首尔大学在韩国的知名度比汉城大学高很多,而大学本身的中文出版物,亦自称为“Seoul大学校”。但对于学校以外的机构,译名的问题就给他们造成困扰。2004年,韩国曾经有人发起运动要求解散首尔大学,韩国多份主要报章由于不清楚中国对两家“汉城大学”的区分方式,而多次在他们的中文版新闻中把首尔大学错译为“汉城大学”,而其企划部的柳根培亦无缘无故被“转校”成为汉城大学的发言人。
韩国政府从1992年起就一直在进行“서울”的中文名称的制订工作,拟订的对应中文包括“首尔”和“首午尔”。2005年1月18日,서울市议会通过使用与“SEOUL”发音相近的“首尔”作为这个城市的中文名称,并要求韩国政府公文、出版物、网站、机场和车站、公路路标的中文版本都使用“首尔”来代替“汉城”。但是迄今为止,在中文里使用最多的还是具有500余年历史的“汉城”这个名称。香港及台湾的传媒大部份已经转用“首尔”这个新的名称;中国大陆官方正式宣布了改名这个消息,但并不常使用“首尔”这个新名。一些民办传媒及报刊先开始采用“首尔”,一些官方媒体(如新华网)也已经开始使用,还有一些处在过渡期,如中国中央电视台写成“汉城(首尔)”,不过中国大陆大部份出版物、媒体、政府及商业机关仍延续旧称。
有不少中国人质疑市议会是否有权更改本国首都的汉语名称,并指如果韩国首都的中文译名改变,将使华人世界对于韩国首都的称呼造成混乱。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首尔”主要是根据现时汉语普通话的译音,但汉字是在汉语各方言间,以及韩、日、越南语的一些时候使用的,如果音译的话,会造成很多使用汉字的地区对“首尔”两字读音发生混乱,如粤语读为sau2 yi5,和韩语读音差别很大。而“首尔”两字按韩语中汉字的读音也成了“수이”(Su-i)。随著语音的发展,若干年后,即使普通话“首尔”两字的发音和韩语也可能对应不上,和众多西方音译词在各处的差别一样,可能会造成汉字使用者的困扰。有人提出如果根据韩语서울采用汉字“西尉”(韩语读作서울,即Seoul)则不会有此问题,可以在使用汉字的地区和时间上保持一致。
中国大陆民众一般认为此举说明韩国企图摆脱历史上中国文化的影响。然而,韩国方面对中国大陆民众的这种想法表示不解。
有关改名的趣闻
香港有两首粤语流行曲以这次改名事件为题材,分别为周国贤的《汉城沉没了》及李克勤的《情非首尔》。两首歌都借用这次改名事件来比喻世上没有永世不变的爱情。
评论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