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战国饕餮纹半瓦当, 陶土, 高9.8厘米,径19.8厘米,该战国瓦当一般呈半圆形,上面有印模印的装饰花纹。
- 中文名称 战国饕餮纹半瓦当
- 所属年代 战国
- 出土地点 河北易县燕下都遗址
- 材质 陶土
基本简介
饕餮纹半瓦当

制造搞来得正示亮盟念属速年代: 战国
材料: 陶土
规格: 高9.8厘米,径19.8厘米
介绍
战国瓦当一般呈半圆形,上面有印模印的装饰花纹。主要有涡状纹、对鸟兽纹、树木纹、几何纹、星云纹、饕餮纹等。其中以河南洛阳、河北易县燕下都、山东齐临淄所出最有代表性。这块半瓦当生娘行料合发初水英委出土于河北易县燕下都遗址。燕下都是燕昭王时期修建的,是燕国通往齐、赵等国的咽喉要地,也是燕国南部的政治、经济、军事重镇。燕下都自1930年调查发掘以来,发现大大小小许多建筑遗存,都属于宫殿建筑群,其中有兽形陶离才老宣领块孙水管印,印有华美纹饰的瓦当、半瓦当等,瓦当的花纹,多达30余种。还发现有一种巨型印花瓦当,长达1米,

直径达36CM的特大型双龙背项饕餮纹垂脊瓦当
在山形中间饰有蝉纹,是来自这里最突出的作品。这些瓦当为研究燕国城市建设的规模、布局和360百科建筑艺术提供了第一手的脱季居音缺概号操特资料。图中燕国饕餮纹半瓦当中的纹样借用了英许右散束两商周青铜器上的图形。饕餮是一种传说中的动物,相传它"有首无身,食入未咽,害交载频口随乐及己身"。因此,器物上出现的这种怪兽均只有头部形象,战国又飞针使王争属半瓦当市场上偶也可以见到佳品,具有较高的收藏价值。
目前发现最大的燕国饕餮纹瓦当是出土于河北燕下都宫殿遗址区的:双龙背项饕餮纹垂脊瓦当(见左图)。
该瓦当最大直径可达36CM,瓦当上方有可以插"山字形"垂脊的凹槽,为饕餮纹瓦当中等级最高的瓦当,用于燕国主宫积目跟杀掌殿建筑或者祭祀区建筑等重要的燕王室建筑物上。
评论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