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后生还者》(The Last o来自f Us)是由著名360百科工作室顽皮狗第二团队秘密开发两年的作品,讲述了人类因丧尸而面临绝种危机,当环境从废墟的都市再度自然化时,幸存的人类为了生存而自相残杀的故事。
但是和以往的同交引类题材游戏有着很大的温不同,两名主角个性鲜明,在探索困境下人类的心里波动,突出放大主角们的心里活动。
游戏在还未正式发售时,就已经提前征服了各大游戏媒体,截止到2013年6月它已经获得了共计30个媒体的满分。这些给出满分评价的网站媒体中包括IGN、Eurogamer、CVG、Edge等一干著名媒体, 并在2013年大部分游戏媒体中享有极高的评价。
- 中文名 最后的生还者(索尼官方译名)
- 主要角色 乔尔,艾莉
- 原版名称 The Last of Us
- 游戏类型 动作冒险
- 游戏评级 18+岁
故事介绍
在历尽艰辛的旅程中产生的羁绊:“爱”、“诚实”和“赎罪”的故事。
故事发生在"波士顿隔离区",20年前这里曾发生过一次"真菌爆发",毁灭了所有的现代文明,政府迅速封闭了整个城市以防真菌传播到外界,不过依然有幸存者在其中继续生活。后来,由于这种真菌的泄露和扩散,这种隔离失去了意义,整个美国人口密集的城市均遭真菌感染。



玩家扮演着中年男性乔尔(Joel),为了完成“火萤”组织首领玛琳的托付而带着14岁少女艾莉(Ellie)一同踏出由军队保护的疫情隔离区,穿越化为废墟丛林的大都会。面对病毒感染变种人类与其他幸存者集团威胁,展开了一场改变两人一生的深刻旅程。
主要角色
乔尔/Joel(配音:特洛伊·贝克/Troy Baker) 瘟疫夺去了挚爱的家人,摒弃人性,为了存活不制精文现并惜污染双手,冷酷无情地活下去的男人,唯一可以相信的只有结伴上路的那位少女艾莉。 带着艾莉的乔尔行动,会令艾莉的行动实时产生变化。她在其后所到的地方协助乔尔,有时甚至会在战斗中大显身手。二人在旅程中渐渐互相了解,建立起了来自生死信赖的关系。 | ![]() |
艾莉/Ellie(配音:艾什莉·约翰逊/Ashle360百科y Johnson) 这个小女孩则是游戏的另外一名主角,在灾难的时代中出生。不知家庭温暖下长大的14岁少女,行动力高。内心坚强,对于末日前的世界十分好奇。特征是一头红色的头发,游戏有半章左右时间为可控。在《最后生还者:遗落》中作为主要人物出现。 | ![]() |
泰丝/Tess(配音:安妮·沃斯奇/Ann周司织分销找植田ie Wersching) 乔尔的搭档,住在隔离区域,性格冷淡的生存者。说散越款映业批民盾措声在发布了戒严令的城市船利田问仅段住算里经营黑市,生活在同一个冷酷的犯罪世界,这是她与乔尔相识的契机。泰丝生存能力很强、很有自信,是个经验丰富的战略家和交涉者,特别是在做交易时,为了得到所需的走私品而制定相应的周密计划的能功木吸急外氢力无人能及。 泰丝和乔尔都把利己主义当成行动准则,他们为了活下来一回进斤怀斤滑病容科源很直在做着别人做不到或是不想做的事情。 | ![]() |
比尔/Bill(配音火:W·厄尔·布朗/吧品英序益吧英丰月宣院W. Earl Brown) 比测力杨机加练脱尔是末日后的另一个幸存者,表面粗鲁实际上很友好。因在过去的一次未知事件中,比尔欠了乔尔一个人情。所以乔尔让比尔帮他拼装一部汽车来偿还这个人情。比尔是一个面冷心热的人。 | ![]() |
特色系统
来自聆听系统
玩家只需在单人流程中任意情况下按R2键,即可启动聆听模式。此模式发动后动作会缓慢,主角也会自动蹲下,最明显的变化是此刻画面是黑白色调的。在聆听模式下,主角可透过物体看到附近的敌人,然后该能力受到距离限制,太远的敌人同样是检测不到的。后期会出现一种360百科无法聆听到的敌人,因此,熟练运用好该系统可以用其定位敌人并暗杀,亦或绕过不必要的小规模战斗。
利用聆听达成暗杀
玩家只需在不被发现的情况下摸到敌人的附近,按△键即可将其处决。这样又不浪费子弹,也不会引来更多的敌人。一旦迎来遭遇战,先检查下还有什么道具,然后尽量用聆听能力知晓每个派略古血局阿敌人的动向,然后再利用上述的暗杀技巧逐一击破。
技能装备
人物技能
主角可通过技能选项提高能力,提升技能的唯一途径是在游戏中搜寻到”维他命“,数量稀少,决定天赋时候需深思熟虑。技能内容有如提升仅地别民试标头台算司血槽上限、延长聆听能力深钢好已着绝加策庆点金距离、减少武器晃动等。如学统村掌养习“弹簧刀大师”技能,装备后需消识华能使玩家存活几率大大提升。
手电筒
只需按下R3键即可开启手电筒,虽然手电筒本身不具备任何杀伤力,但进入黑暗的地段探险非常实用,由于手电存在质量问题,所以偶尔玩家电筒接触不良时,需要将手柄向右摇动可改善。
武器改造
所有的改造都要在工作台上进行,只要是主角已经入手的枪械均可在此改造、附加能力。改造内容有上弹速度、弹夹容量、射程,精准度等。改弱激既国亲另研造必须要使用零件,零件可以在游戏进程中找到。改造出一把性价比高的武器,攻关过程会更轻松。
遗落神物
属于收集要素血仅改死测异占(奖杯),和实际游戏内容无关联,遗落神物分三类:一般物如字条、地宽团乱原既纸州图、车钥匙等;其次是军牌,最后一种是训练手册。节铁还华首用重触控临但收集是不给明显提示的,只能玩许求营经代很院族笑要表家闷头去找。
怪物系统
风 人类(Humans):无论是强盗,还是军队,还是其他的人,他们都一样。导金语入区别就是有些穿防弹衣有些没穿,没穿装的话基本上来说很容易打死,穿了的话要多打一枪。



奔跑者(Runners):初阶的感染者,依然保有眼睛的部分。 追寻者的肉体较弱,没什么特点,就是奔跑速度快,因此只要在不被发现的状况下从背后接近,并按下△钮就可以将之勒毙。
潜行者(Stalkers):第二阶段感染者微频钢许城始将祖移字,拥有强大的攻击欲望,但是喜欢躲藏在视野盲区进行偷八今解标已孔袭,很难用潜伏的方式杀死潜行者,建议正面对战。同时潜行者如果躲起来无法用聆听模式发现。
循声者(Clickers传约赵则钱话胶):第三阶段感染者,循声者则是感染较为严重,丧失了眼睛的部分,仅剩听力而已,但拥有比追寻者更强写混歌微良将促可谓消切大的蛮力。 算是比较难缠的怪物,主要就是几乎不可能与它近战搏斗,被咬一下就死,同时暗杀的话还只能用弹簧刀,游戏里弹簧刀是十分宝贵的虽推升称探。
巨无霸(Bloaters):游戏里出现的次数不多,可以远程攻击,最好的办法就是绕着打。另外,除了第一次出现体育场的和冬天在工厂里的那个之外,其他几处都是不用非要打死的,可以绕道避开。 特征:怕火,可用燃烧弹和喷火武器解决。
区别 :人类敌人视力很强,但听力较差,感染者则反之。BUG点:杀穿防弹的人类,如用弓箭打脚(没有防护地方)可以秒杀。
多人模式
多人游戏模式叙述了2大阵营“猎人”(The Hunter)与“火萤”(Fireflies)的生存者彼此抗争的故事,最多可展开4对4的团队对战。身为生还者的玩家,必须活用匿踪潜行与道具制作等技能来击败敌对生还者,在这个险恶诡谲的世界中争夺物资延续生命。该模式以12周共84天为1个循环,1场对战就算是1天,期间玩家将挑战各种不同情境的任务关卡。
- 多人模式支持功能:
- 群体标记——增加一个标记 周围的全部敌人也被标记
- 潜行——移动发出很小的声音
- 连击——发起一次快速连击
- 治疗队友——用医疗器具治疗周围的队友
- 连击时刻——延长连击时间窗口
- 混战治疗——混战中每打中一次 回?
- 意识标记——通过侦听模式标记隔墙的敌人
音乐原声
《最后生还者》的音乐作曲家古斯塔沃·桑塔欧拉拉(Gustavo Santaolalla)是一位具有多重身份的音乐人:电影配乐、专辑制作、组建另类电音摇滚探戈乐队Bajofondo等;并曾两度问鼎奥斯卡最佳电影配乐奖与金球奖最佳配乐奖。游戏原声音乐CD于2013年6月10日,由索尼音乐娱乐公司在中国进行数字发行(付费下载)。
1.The Quarantine Zone(20 Years Later) | 2.The Hour | ||
3.The Last of Us | 4.Forgotten Memories | ||
5.The Outbreak | 6.Vanishing Grace | ||
7.The Hunters | 8.All Gone | ||
9.Vanishing Grace(Innocence) | 10. By Any Means | ||
11.The Choice | 12.Smugglers | ||
13.The Last of Us (Never Again) | 14.The Last of Us(Goodnight) | ||
15.I Know What You Are | 16.Home | ||
17.Infected | 18.All Gone (Aftermath) | ||
19.The Last of Us (A New Dawn) | 20.All Gone (No Escape) | ||
21.Vanishing Grace (Childhood) | 22.The Path | ||
23.All Gone (Alone) | 24.Blackout | ||
25.The Way It Was | 26.Breathless | ||
27.The Last of Us(You and Me) | 28.All Gone(The Outside) | ||
29.The Path (A New Beginning) | 30.Returning |
游戏制作
职务分工 | 名单 | 职务分工 | 名单 |
---|---|---|---|
游戏总监 | Bruce Straley | 创意总监 | Neil Druckmann |
艺术总监 | Erick Pangilinan | 技术美工 | Michel Hatfield |
主程序员 | Ravis Mcintosh;Jason Gregory | 游戏动画师 | Mike Yosh |
场景设计 | Christian Nakata | 首席设计师 | Jacob Minkoff |
视觉设计 | Eben Cook | 游戏编程 | Ryan M James |
音频设计 | Phil Kovats | 角色设计 | Michael Knowland |
光影制作 | Vivin Ding | 多人模式系统设计 | Erin Daly |
主美术 | Nate Wells |
灵感来源
游戏原画(20张)
游戏制作人 Eric Monacelli 表示整个游戏的开发灵感,是来自于各种电影和书籍。最核心的开发概念是来自于《险路勿近》这部电影,可以说是如何呈现角色对于各种事件和场景反应的完美教材,还有像是电影《人类之子》、漫画《阴尸路》和小说《窃盗城市》以及纪录片《没有我们的世界》,也是制作团队的灵感来源。
制作转变
在原著(这里只是指初期的剧情设计)中泰丝不但是一个满口脏话的古惑女,还为了复仇全国追杀乔尔与艾莉,但是游戏中,情节变了,泰丝成了一个踏实的伙伴。因为顽皮狗团队认为,如果缺少了泰丝的鼓励,乔尔无法振作起来完成艰巨的任务。
原著的结局是,乔尔和艾莉逃往旧金山,在那个和平之地,度过余生。相对于游戏,这是一个大团圆式的结局。但是,制作组人员认为这样一个情节有些虎头蛇尾,张力不够。便做了改动, 就有了游戏里相对开放性的结局。
所获荣誉
年份 | 颂布方 | 类别 | 结果 |
---|---|---|---|
2013年 | 金摇杆奖 | 年度最佳游戏 | 提名 |
最佳的视觉设计 | |||
最佳游戏时刻(“乔尔的失败”) | |||
最佳新作 | 获奖 | ||
最佳故事剧情 | |||
最佳游戏工作室(顽皮狗) | 获奖 | ||
2013年 | Good Game奖 (澳大利亚广播公司的游戏脱口秀) | 最佳游戏 | 获奖 |
最难忘的时刻(“长颈鹿”场景) | 提名 | ||
2013年 | 2014 Games of the Year and Other 奖 (美国游戏杂志) | 最佳动作游戏 | 获奖 |
2013年 | PlayStation奖(索尼) | 玩家最爱大奖 | 获奖 |
年度最佳PS3游戏(白金奖) | 获奖 | ||
2013年 | Inside Gaming奖(美国游戏媒体) | 年度最佳游戏 | 提名 |
最佳故事剧情 | |||
玩家选择奖 | |||
最佳音效 | 获奖 | ||
最佳配音 | |||
2013年 | Cheat Code Central Annual Cody 奖 (美国著名游戏作弊代码网站) | 年度最佳游戏 | 冠军 |
最佳音效 | 亚军 | ||
最佳画面 | 提名 | ||
最佳动作/冒险游戏 | |||
最佳男性角色 (乔尔) | 冠军 | ||
最佳女性角色 (艾莉) | |||
2013年 | Spike VGX 游戏大奖 (美国斯派克视频游戏大奖) | 年度最佳游戏 | 提名 |
最佳动作冒险游戏 | |||
最佳原声音乐 | |||
最佳工作室 (顽皮狗) | 获奖 | ||
最佳 PlayStation 游戏 | |||
最佳配音女演员 (艾什莉·约翰逊/艾莉) | |||
最佳配音演员 ( 特洛伊·贝克/乔尔) | |||
2013年 | GamesRadar (美英共同运行的电子游戏网站) | 年度最佳游戏 | 获奖 |
最佳动作冒险游戏 | |||
年度最佳艾伦·佩姬-艾莉(铂杯奖) 指得是游戏角色诠释了明星的气质 | 冠军 | ||
我们不会去遗忘(铂杯奖) (指得是乔尔与原女儿在一起的场景) | |||
2013年 | Kotaku 奖 (以电子游戏为主的博客) | 年度最佳手柄游戏(玩家投票) | 冠军 |
年度最佳游戏(玩家投票) | |||
年度最让人惊讶的游戏(玩家投票) | 亚军 | ||
2013年 | GameSpot 注:此网站评比获得的亚军有很多位, 但冠军只有一个。 | 年度最佳游戏 | 亚军 |
年度最佳PS3游戏 | 冠军 | ||
2013年 | Destructoid (美国旧金山电玩游戏) | 年度最佳游戏 | 获奖 |
大众选择奖 | |||
年度最佳手柄游戏 | |||
最佳视觉效果 | 提名 | ||
最佳故事剧情 | |||
最佳动作游戏 | |||
2013年 | Hardcore Gamer (美国电玩杂志) | 年度最佳游戏 | 获奖 |
年度最佳PS3游戏 | |||
最佳动作游戏 | |||
最佳开发团队(顽皮狗) | |||
最佳新人(艾莉) | |||
2013年 | 151名日本游戏制作人共同评选 | 年度最佳游戏 | 冠军 |
2014年 | IGN's Best of 2013 | 年度最佳游戏 | 冠军 |
最佳动作冒险游戏 | 冠军 | ||
最佳图形技术 | 冠军 | ||
最佳原声音乐 | 提名 | ||
最佳音效 | 冠军 | ||
最佳故事剧情 | 提名 | ||
2014年 | 安妮奖(动画界的奥斯卡之称) | 最佳动画视频游戏 | 获奖 |
2014年 | 第17届DICE游戏大赏 (美国D.I.C.E.Awards) | 年度最佳游戏奖(2013) | 提名 |
最佳游戏导演奖 | 提名 | ||
最佳游戏创意奖 | 提名 | ||
年度最佳冒险游戏(2013) | 提名 | ||
年度最佳在线游戏奖(2013) | 提名 |
发行信息
《最后生还者》(中英文合版)的多款限量同捆收藏组,于2013年6月14日在全球与其他版本同步发售。限量组合包括“铁盒珍藏版”、“迷你插画集特典版”及“情景模型典藏版”三款限定套装,内含极具收藏价值的特制游戏铁盒、DUALSHOCK 3无线控制器专用贴纸、漫画、插画集及主角模型等限定精品。
作品仅到7月3日全球销量就超过340万,由此《最后生还者》成为PS3平台至2013年7月为止最快销量的游戏,以及2013年销售速度最快的PS3作品, 并在英国还达成了一周游戏销售榜的六连冠。 因在初期发行商索尼大推下载版,顽皮狗做出市场分析后,决定首批出货仅250万套。但如此销量远超出顽皮狗的预期,在亚洲、北美、印度及西亚等地区都出现实体版缺货的现象。
游戏评测
评分
媒体 | 评分 | 媒体 | 评分 |
---|---|---|---|
IGN总评 | 10/10 杰作 | 官方PlayStation杂志 | 10/10 |
Eurogamer | 10/10 | CVG(Computer and Video Games) | 10/10 |
Kotaku | Yes | TheSixthAxis | 10/10 |
destructoid | 10/10 | NowGamer | 8.5/10 |
Videogamer | 10/10 | Polygon | 7.5/10 |
Digital Spy | 5/5 | Edge | 10/10 |
Gamespot | 8/10 | GodIsAGeek | 10/10 |
Push Square | 10/10 | New Game Network | 83/100 |
GamingBolt | 10/10 | GiantBomb | 5/5 |
评价
IGN(主编评论)
科林·莫里亚蒂(Colin Moriarty)称赞:《最后生还者》近乎完美诠释了美国作家科马克·麦卡锡的小说《路》(电影《末日危途》原著),同样是末世背景和一老一幼两个人物,除了绝望无助之外什么都没有。像小说一样,游戏的关注度并不在为何世界会崩溃,末日只是基调。故事核心全都集中在人物,他们在事件漩涡的中心。《最后生还者》与小说的魅力不同之处在于完全的互动性,以及游戏内在赋予的持续不安感和未知。
PS3中有众多的独占游戏很闻名,但《最后生还者》不仅加入了《神秘海域》《杀戮地带》《战神》这一级别,而且还超越了他们。它的出现重新定义了游戏呈现的上限,结合剧情,配音和游戏体验毫无悬念的成为了2013年度最佳游戏。
网易游戏(作者:LV6) 综合评分:9.5/10
- 优点:令人称赞的视听效果,最大限度利用PS3的机能。出色的气氛渲染和角色刻画,故事情节引人入胜。极其丰富的互动和细节,将求生主题发挥到淋漓尽致。
- 缺点:一部分场景缺乏明确指引,物理碰撞偶尔有BUG出现。
负面之声
游戏媒体CVG的编辑Tamoor认为:并不喜欢它的战斗和潜行系统,一击必杀设置不太合理。顽皮狗虽在处理剧情和人物关系上很不错,但在某些方面《行尸走肉》会更出色一些。另一位编辑Chris则表示基本赞同Tamoor的观点,并称虽然喜欢《最后的生还者》,但也认为它并不会是本世代(主机)最棒的游戏。
扩展作品
前传漫画
漫画是以“最后生还者”为主题的四部系列迷你漫画,名字为《最后生还者:美国梦》。 在《最后生还者》游戏正式发布之前,以《最后生还者》为蓝本的漫画就已经面世。漫画由同名游戏的编剧兼导演Neil Druckmann亲自操刀,同时美国漫画家蕾切尔·罗森博格/Faith Erin Hicks也加入该阵营。
在剧情上本作是同名游戏的前传,讲述了在大灾难的前一年,传染病肆意环境下13岁的小女孩,艾莉的生活环境悄然发生了改变。她开始就读军事学校,在这个压抑的环境,身材娇小的艾莉备受欺负。直到有一天艾莉遇见了自己的小伙伴Riley Abel,二人便开始了共同冒险的故事。
卷数 | 作者 | 封面译计 | 绘画 | 出版时间 |
---|---|---|---|---|
1部 | Faith Erin Hicks; Neil Druckmann | Julian Totino | 蕾切尔·罗森博格 (Faith Erin Hicks) | 2013年4月3日 |
2部 | 2013年5月29日 | |||
3部 | 2013年6月26日 | |||
4部 | 2013年7月31日 |
下载章节(DLC)
2014 年初推出游戏《最後生还者》的首波单人剧情模式下载章节《最后生还者:遗落(Left Behind)》, 《最后生还者:遗落》背景设定在《最后生还者》本篇之前。描述女主角艾莉(Ellie)尚未遇见男主角乔尔(Joel)时发生的故事。艾莉将与改编漫画版《最后生还者:美国梦(American Dreams)》登场的挚友莱莉(Reliy)一同冒险。如同《最后生还者》聚焦在艾莉与乔尔之间的羁绊一般,《最后生还者:遗落》将透过一连串足以改变两人一生的事件,来深入探索艾莉与莱莉之间的羁绊。
艾什莉·约翰逊(Ashley Johnson)继续担任女主角艾莉的演出,新登场角色莱莉则是请到非裔女演员亚妮‧金(Yaani King)饰演,透过演出截取动作捕捉(Performance Capture)技术将之呈现。
评论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