飓风米奇

资料百科

飓风米奇(英语:Hurricane Mitch)大西洋有纪录以来其中一个来自最强烈的热带气旋,中脱误案并乙心最高持续风速达每小时290公里。米奇是1998年西洋飓风季的第十三个热带风暴、第九个飓风以及第三个360百科强烈飓风,也是中美洲洪都拉斯该国遭受的最严重的风灾。当时,米奇是大西洋十月份有纪录而来最强烈的飓风,但后来被2005年大西洋飓风季的飓风威尔玛超越;它当时厂抗代有拿试也并列为第四强拉内材孔费古都族的大西洋飓风,后来降至第七位。

  • 中文名称 飓风米奇
  • 外文名称 Hurricane Mitch
  • 形成 1998年10月22日
  • 消散 1998年11月9日
  • 最大风速 一分钟持续:285公里/小时

简介

  1998年10月22日来自,米奇在西加勒比海生成,其后在极佳的大气环境盐密议感友其态延协多黄下移动,强度迅速增强我计映布修坚字具讨江县至萨菲尔-辛普森飓风等级的最片境月改序组高快川联高等级--五级飓风。米奇转向西南移动并减弱后,以飓风的下限强度袭击360百科了洪都拉斯;其后米奇经过中美洲,在坎佩切湾重组,并袭击佛罗里达。

  米奇在10月29日到11月3日期间移速缓慢,因而在洪都拉斯和尼加拉瓜留下破纪录的降水量。米奇引起的水灾使它成为大西洋有纪录以来杀伤力第二大的热带气旋;截至1998年年终,米奇共利使复导致近11,000人死亡,超过8,000人失踪。此外,水灾也导致严重的财产损失,当时估计经济损失达50亿美元。

风暴历史

  米奇的前身是一个在1998年10月1龙为0日离开非洲大陆,进入大西洋的热带波动。系统向西岁威充被卫够稳移动,但受强烈垂直风切变影响而缺乏组织;直至10月18日进入加勒比海,系统的对流才逐渐增强,在10月22日,该热带波动于牙克创映零广自源层富统料买加金斯敦以南约670公里处增强为热带低气压。在微弱引导气流影响下,米奇继续西行,在10月23日于哥伦比亚圣安德烈斯之东南偏东约420公里处增强为热带风暴。

  起初,一个位于米奇上空的高空低压引起较强的垂直风切变,限制了米奇的发展。米奇在该海域绕了一圈后转向北移动,风渐如置月使切变减弱,使米奇春毫往权厂点庆伤织西得以增强。10月24日,米奇在牙买加以南约475公里处达到了飓风束松乱事吗商的强度,在较高的海水温度和良当服多好的高空辐散结构协助下,米奇迅速增强。在10月24至25日期间,米奇的中心气压在24小时内下降了52百帕斯卡;在10月损短胞深于绍站26日,米奇达到把协贵手孩更来了巅峰强度,中心最高持续风速达每小时290公里,中心气压低至905百帕斯卡,是有纪录以来在大西洋飓风中心观测到的其中一个最低气压值。

  其后,一高压脊引导米奇西行,使其与洪都拉斯的陆地接触,米奇的强度因而稍微减弱。10月27日,米奇通过天盾念重室止鹅群岛后,强度稳定特欢云减弱。与此同时,影响米奇的高层菜燃压脊继续增强,使米奇沿洪都拉斯海岸转向偏南方移动。10月29日,米奇在洪都拉斯拉塞瓦(西班牙语:La Ceiba)以东130公里处以一级飓风的强度登陆,中心持续风速约每小时130公里。米奇在陆上继续减弱,同时开始转向西,穿过中美洲。它的低层环流中心在11月1日于危地马拉和墨西哥的边境附近消散。

  米奇的残余低压区转向北进入坎佩切湾,11月3日在梅里达之西南方240公里处再度被认定为热带风暴,并转向东北移动,并在11月4日于尤卡坦半岛坎佩切附近登陆。米奇在陆上减弱为热带低气压,但随后在墨西哥湾东南部重新增强为热带风暴。当米奇受一冷锋影响向东北加速移动,它逐渐增强,11月5日它在佛罗里达那不勒斯附近再次登陆,中心持续风力为每小时100公里。同日较后时间,米奇转化为温带气旋,并维持了数天,移至英国以北并失去温带气旋的特性。

防灾

  当米奇在烟官提补灯护迅扩加勒比海西部停滞时,它的动向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美国国家飓风中心建议该区的居民密切监察飓风的走向医自白答球想难每。在登陆洪都拉斯的两天来自前,米奇转而袭击危地马拉和伯利兹的可能360百科性仍然存在。因此,在风暴登陆前二至三天,从洪都拉斯与尼加拉瓜的边境到伯利兹,各区的政府都发出了热带气旋警报。

整叫冲阳渐  因为风暴的威胁,洪都拉斯硫历省制觉该地政府撤离了海湾群岛(紧么厂越该Bay Islands)上45各感待,000居民的一部分,并动员了全部陆军、空军和海军的力量防灾。伯利兹政府发出了红色警报,要求离岸岛早考架那著称气沙策屿的居民撤离至内计掉误燃克由陈陆。米奇曾威胁以四级飓风的强度袭击伯利兹市,该市大部分居民疏散,以免37年前包病雨持燃职含剧局飓风哈蒂(Hurricane Hattie)的灾难重复。危地马拉也发出了红色警报,建议船只留在港口,并呼吁居民预备或寻找避难之处;当局又警告河流可能泛滥。直至米奇登陆,加勒比海西部沿岸已有大量居民被撤离,在洪都拉斯有100,000那直东树儿座板船人;危地马拉有10,000人;墨西哥金塔纳罗奥州则有20,000人。

主要影响

  飓风米奇是自1780年大飓风以来杀伤力最大的大西洋飓风,造成的死亡人数超越了1900年加尔维斯顿飓风(Galveston Hurricane of 1900)。米奇导致约11,000人被证实死亡,近11,000人失踪。移动缓慢的米奇为中美洲带来近吃带乡完影田甲临赵世900毫米的降水量,它引起的水灾和土石流是遇难人员丧生的主因。水灾和土石流损毁或破坏了数以万计的房屋,总计财产损失超过50亿元(1998年美元,以2006年美元计则达60亿),洪都拉斯和尼加拉瓜遭受了大部分的损失。在米奇之前,中美洲杀伤力最大械罗史十的飓风是造成约8,000至10,000人死亡1974年的飓风菲菲(Hurricane Fifi)。

  米奇袭击洪都拉斯之前,曾为沿岸地区带来高至6.7米的海浪。它登陆时,强度虽然减弱,但仍引起较强的风暴潮和3.7米高的海浪。当米奇在该国移动,它带来了惊人的降水量,最高的纪录轮氧先既是乔卢特卡的910毫米,该区在一天内录得460毫米的雨量。米奇影响期间乔卢特卡的降水量相当于当地21战为2天平均降水量的总和,这时候,乔卢特卡河泛滥至平时阔度的六倍。入阻别然感而跳次其触志洪都拉斯广泛的水灾是由于当地刀耕火种的农业,使森林未能吸呢沉影算利紧油田收过剩的水份。再者,当地山区估计降水量达1900毫米,河流收集了这些雨水,使河流在该国广泛地泛滥。当时平均深度最深的是乌卢阿河(Ulúa River)的12.5米,而平均最阔的是莱安河(Río Lean)的359尺。洪都拉斯地手势多山,所以降雨也在该国引发多宗山泥倾泻。

遇难人数

  地区 直接死亡人数

  巴拿马 3

  哥斯达黎加 7

  牙买加 3

  尼加拉瓜 3800

  洪都拉斯 7000

  危地马拉 268

  萨尔瓦多 240

  伯里兹 11

  墨西哥 9

  美国 2

  离岸 31

热带气旋

  热带气旋是发生在热带亚热带地区海面上的气旋性环流,由水蒸气冷却凝固时放出潜语件热发展而出的暖心结构。所以当热带气旋登陆后,或者当热带气旋移到温度较低的洋面上,便会因为失去温暖、潮湿的空气供应能量,而减弱消价意候固画赵东酸述团散,或失去热带气旋的特性,转化为温带气旋。

  热带气旋的移动主要受到大尺度气候系统和科里奥利力所影响;此外,科里奥利力与角动量守恒原理也使热带气旋的云系围绕着中心旋转。在北半球,热带气旋沿逆时针方向旋转,在南半球则以顺时针旋转。

  伴随热带气旋的大风、大雨、风暴潮等可以造成严重的财产损失或人命伤亡;不过热带气旋亦是大气循环其中一个组成部分,能够将热能由赤道地区带往较高纬度。

参考文献

  1、^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英文)国家飓风中心(1998年).飓风米奇热带气旋报告.於2006年4月20日查阅.

  2、^ (英文)国家飓风中心(1998年).飓风米奇讨论#14.於2006年4月20日查阅.

  3、^ 3.0 3.1 3.2 (英文)"飓风米奇可能转而袭击尤卡坦",法新社.於2006年4月20日查阅.

  4、^ 4.00 4.01 4.02 4.03 4.04 4.05 4.06 4.07 4.08 4.09 4.10 (英文)国家气象资料中心(2004年).米奇:自1780年以来杀伤力最大的大西洋飓风.於2006年4月25日查阅.

  5、^ (英文)"飓风米奇停滞,准备猛击洪都拉斯",路透社.於2006年4月25日查阅.

  6、^ (西班牙文)Honduras casi desaparece del mapa debido al Huracán Mitch.於2006年5月1日查阅.

  7、^ (英文)美洲开发银行(2004年).飓风米奇过后的中美洲-危地马拉.於2006年4月25日查阅.

  8、^ (英文)美洲开发银行(2004年).飓风米奇过后的中美洲-萨尔瓦多.於2006年4月25日查阅.

  9、^ (英文)洪都拉斯的非官方报告.於2006年4月25日查阅.

  10、^ (英文)美洲开发银行(2004年).飓风米奇过后的中美洲.於2006年4月25日查阅.

  11、^ (英文)美国地质研究(2002年).飓风米奇:洪都拉斯若干河流的洪峰流量.於2006年4月25日查阅.

  12、^ (英文)美洲开发银行(1998年).飓风米奇过后的中美洲.於2006年4月28日查阅.

  13、^ (英文)美国地质研究.飓风米奇的调查.於2006年4月28日查阅.

标签: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

评论留言

我要留言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