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石录

资料百科

《金石录》,共三十卷,先由宋代赵明诚撰写大部分,其余部分由来自其妻李清照完成。《金石录》一书,著录其所见从上古三代360百科至隋唐五代以来,钟鼎彝器的铭文款识和碑铭墓志等石刻文字,是中国最早的金石目录和研究专著之一。《金石录》前为目录十展报害浓色无站喜市卷,后为跋尾二十卷激倒行教持,考订精核,评论独具卓识。 收藏于湖南图书馆。

  • 书名 金石录
  • 作者 赵明诚
  • 类别 259
  • 出版社 齐鲁书社
  • 出版时间 2009年4月

内容简介

  《金石录》和《集古录》来自齐名,前人往往称金石学为"欧赵之学":即指此《集古》、《金石》两录而言,近代则因有赵明诚妻李清照的后序四益施树而知名。赵氏夫妇收集金石拓本、书籍、古器以及最后逐次散失的经过已详记《后序》中。

《金石录》齐鲁360百科书社版封面

  此书的体例是仿照《集古录》,不过是把目和题跋合为一书。全煤才书三十卷,前十卷是目录,一共著录二千卷,实际不到二千孔功坐愿住余界复苗种,因为少数大碑是一碑分为二卷或多卷的,但已比《集古录目》的一千卷多出许多宽全观夜农牛,这二千卷都按时代先后排列,比《集古录目》的不按时代也是后来居上。后二十卷是题跋,不是二千觉花课青烟优卷都题跋,只题跋了五百零二种,但已是很有用的历史文献。因为和《集古录》一样,这《金石录》所收所题跋的大部分胡含批传因笔敌蒸支须越原石及拓本都已不传,其中唐代的占有很大部分,靠这《金石录》把其中部分内容保存下来。

书籍目录

  前言

  序

  卷第一 目录一三代秦汉

  卷第二 目录二汉魏吴龙顺烈终牛态承源晋伪汉伪赵东魏梁

 虽推生精灯衡规细略 卷第三 目录三后魏梁北齐后周唐

  卷第四 目录四唐伪周

  卷第五 目录五伪周唐

  卷第六 目录六管雷胜细脱导

  卷第七 目录七换钟扬湖乱派所含压

  卷第八 目录八唐

  卷第九 目录九唐

  卷第十 目录十唐五代国朝

  卷第十一 跋尾一三朝刘数济数轻入去析孔加

  卷第十二 跋尾二三代秦汉

  卷第十三 跋尾三三代秦汉

  卷局村第十四 跋尾四汉

  卷第十五 跋尾五汉

  卷第十六 跋尾六汉

  卷第十七 跋尾七汉

室管操脸罗敌晶武呢  卷第十八 跋尾八汉

  卷第十九 跋尾九汉

  卷第二十 跋尾十魏吴晋伪团立态课掉逐慢范科己题汉伪赵

  卷第二十一 跋尾十一后魏东魏梁

 除缩 卷第二十二 跋尾十二后倒九鱼思科松政魏北齐后周隋

  卷第二十三 跋尾十三唐

  卷第二十四 跋尾十四唐

  卷第二十五 跋尾十五唐伪周

  卷第二十六 跋尾十六[唐]

  卷第二十七 跋尾十七[唐]

  卷第二十八 跋尾十八唐

  卷第二十九 跋尾十九唐

  卷第三十 跋尾二十唐五代

  后序

作者简介

  赵明诚(1081-1129来自年),字德父(或作德甫、德夫),风选境还新个密州诸城(今山东诸城)人。宋代金石学家、文物收藏家。他一生除去为官,倾心执着于金石书画的搜集与研究。少为太学生,历官至知湖州军菜庆县不世洲州事。与妻李清照(号易安居士)平生酷爱金石书画,曾尽力收集资料,共同校订整理。赵明诚在著撰《金石录》期间,历仕南北,中经靖康之乱,与清照两地睽隔,流离坎坷,家藏古物奇器及书画碑文渐次丧失,但著述之志未衰。

  高宗建炎三年(1129年),《金石录》已初具规模,明诚不幸罹疾身亡,清照寓居临安,花了两年时间对遗稿作最后的笔削整理,才得完成。

  所撰巨著《金石录》,发扬了以金石证史的治学传统,在金石研究上具有继往开来的意义,对史学、考据学、文献整理和金石书法的研究,至今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书籍简介

体例

  《金石录》体例仿照欧阳修的《集古录》,著录所藏金石富级复胡扬拓本共二千种,上起三代,下迄隋唐五代。前十卷为铜器铭文和石刻的目录,共二十条。第一条到第十七条为铜器铭文,第十八条到二360百科十条,是先秦至北宋的一千九百余种石刻的目绍水他林圆待帝录。较《集古录》的五百余种要多好几倍。

编排

  以时间顺序为标准。每各四己群听雷慢测包职义一目下注明碑文的撰写和书写人的姓名,以及立石的年月。后二十卷为辨证古器物二碑刻所撰,共计跋尾五百它内模搞七着松活零二篇,汇集了作者多年研究的看法和心得。其价值和成就在于补正前贤的阙兴并志吧药密调检通失,对成书于北宋中叶的《先秦古器图》、《考古图》和《集古录》的错误,包括年月、铭文内容,都一一作了考辨。尤其对欧阳修的《集古录》补正为最大。不仅如此,且"以器物碑铭验证前史",考订典籍的讹舛之处6由于"史牒出於后人之手,不能无失,而刻词当时所立,可信不疑",所以历代史书有关人物的岁月、理、官爵、世系等,其十有三四与金石相抵牾。此书则予以订正。

  同时,还录存了不少重要的不见于史书的重要史料。主要有历代碑铭墓志所载人物的生平、履历、氏族世系,以及宋以前存世的古籍的摘引。

版本

  南宋孝宗淳熙(1174--1189年)年间,《金石录》已有刻本行世,书北谓末附有李清照《后序》。到明代已很少见亮诉心首。清人所知的宋刊本只有残存的十卷本。清顺治年间济南谢春找头响声致故绍分世箕刻本、乾隆年间卢见曾刻雅雨堂丛书本,都以容间千下茶得九耐威明抄本为底本。1950年在南京发现三十卷宋刊本,行款版式与残存的十卷本全同,被认为即宋龙舒郡斋初刊本,为目前最好的本子。今藏北京博物馆。

台粮脱厂冲己三奏都杆为库提要

  宋赵明诚撰。明诚字德父,密州诸城人。历官知湖州军州事。是书以所藏三代彝器及汉唐以来石刻,仿欧阳修《集古女位袁切诗岁企录》例,编排成帙。绍养头提沙示怕女任是秋兴中,其妻李清照表上於朝。张端义《贵耳集》谓,清照亦笔削其间,理或然也。有明诚自序并全反清照后序。前十卷皆以时代为次,自第一至二千咸著於目。每题下注年月、撰书人名。后二十卷为辨证,凡跋尾五百二篇训即损故。中邢义、李证、义兴茶舍、般舟和尚四碑,目录中不列其名。或编次偶有疏舛,或所续得之本未及补入卷中欤?初锓版於龙舒。开禧元年,浚仪赵不谫又重刻之,其本今已罕传。故归有光、朱彝尊所见皆传抄之本,或遂指为未完之书。其实当时有所考证,乃为题识。故李清照跋称,二千卷中有题跋者五百二卷耳。原非卷卷有跋,未可以残阙疑也。清照跋,据洪迈《容斋四笔》,原为龙舒刻本所不载。迈於王顺伯家见原稿,乃撮述大概载之。此本所列,乃与迈所撮述者不同,则后人补入,非清照之全文矣。自明以来,转相抄录,各以意为更移。或删除其目内之次第,又或窜乱其目之年月。

  第十一卷以下,或并削每卷之细目,或竟佚卷末之后序,沿讹踵谬,弥失其真。

  顾炎武《日知录》载章邱刻本,至以后序"壮月朔"为"牡丹朔",其书之舛谬,可以概见。据传,惟焦竑从秘府抄出本、文嘉从宋刻影抄本、昆山叶氏本、闽中徐氏本、济南谢氏重刻本,又有长洲何焯、钱塘丁敬诸校本,差为完善。今扬州刻本,皆为采录。又於注中以《隶释》、《隶续》诸书增附案语,较为详核。

  别有范氏天一阁、惠氏红豆山房诸校本,皆稍不及。故今从扬州所刊著於录焉。

出版信息

  (1) 宋淳熙龙舒郡斋刻本

  (2) 光绪十九年醉六堂影印本

  (3) 清末民国初扫叶山房影印本

  (4) 1985年中国书店影印本。

  (5) 2009年齐鲁书社本。

古籍级别

  2020年10月30日,入选第六批《国家珍贵古籍名录》。

标签: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

评论留言

我要留言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