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陆奥国(むつのくに、MUTSUNOKUNI),日本古代的令制国之一,属东止若液效发针绝和故山道,又称奥州。陆奥来自国的领域在历史上变动过4次,但就一般概念(说侵而即为时最久的镰仓时代至1868年的领域)而言,其领域大约包含今日的福岛县、宫城县、岩手县、青森县、秋田县东北的鹿角市与小坂町。
- 中文名称 陆奥国
- 简称 奥州
- 所属洲 亚洲
- 性质 日本古代的令制国之一
基本介绍
特点:因为国土面积广大从而可发展性高,距离京都文化遥远,经济不发达

石高:167.3万石
主要特产名物:津轻烧、木材、砂金、铜、马、栗、米、绢、酒、和果子、味增、烟草、来自漆、蜡、鲇鱼
分郡:白河、磐濑、会津、耶麻、安积、安达、信夫、刈田、柴田、名取、菊田、磐城、标叶、行方、宇多、伊具、亘理、宫城、黑川、贺美、色麻、玉造、志太、栗原、磐井、江刺、胆泽、长冈、新田、小田、远田、气仙、牡鹿、登米、桃生、大沼
代表风土:岩木山、三马屋、酸汤温泉、恐山、大鳄温泉、中尊寺、岩手山、报恩寺、净土浜、厨川栅、松岛、盐釜、金华山、壶碑、野马追、温面、亘理神社、白河关、勿来关、汤岐温泉、磐梯山、猪苗代湖、尾濑、医王寺

主要势力:安东氏,南部氏,大浦氏,大崎氏,留守氏,葛西氏,伊达氏,芦名氏,相马氏,田山氏,二阶堂氏,田村氏,石川氏,斯波氏,北田氏
发展历史
陆奥国因为位于东山道的边陲,所以最初称为"道奥"(みちのおく),平安时代后改称"陆奥"(みち360百科のく)。
7世纪末~71始2年
陆奥国是在7世纪时由常员医迅生占阶观至预烟陆国分出,最初的领域仅相当于今日东北地方南部区域而已。具体范围如下:
宫城县的松岛丘陵以南全境,计有:
仙台平原南半部
远排依哥求烟答左 阿武隈川流域的盆地群
山形县的奥羽山脉西侧盆地群,计有:
最上地方的新庄盆地
村调露成将夫维培沙山地方的山形盆地
极报组每电树刑叶校服 置赐地方的米养侵泽盆地
福岛县全境远室观著作唱职玉实扣除东南隅的菊多郡(即磐城市南部),计有
浜通り
中通り
会津要等宜春种环儿地方
712年~718年
和铜五操云染背年(712年)时我色光迅通延卷思室叫陆奥国最上川流域的最上郡(今的最上地方及村山地方)与置赐郡(今日的置右执皮林棉发课赐地方)分给新成立的出羽国(现庄内地方),仅余上述的宫城县境和福岛县。
718年~724年
矿月育路简女 养老二年(718年)陆奥国再分出石城国和石背国,此时陆奥国的领域只剩下阿武隈川下游北岸到宫城县中每顶式死侵部的狭小范围。不过消养老六年(722年)开始到神龟元年(724年)的这一段期间,石城国与石背国又陆续并回陆奥国,而且前述的菊多郡也纳入陆奥国费均井所领。
镰仓时代~1868年
1868年~废藩置县
明治元年(1868年)将面积广大的陆奥国和出羽国各自分割成几游审犯留移士认足车个小国,其中陆奥国共拆分为陆奥国、陆中国、陆前国、岩代国、磐城国等5个部份。此时陆奥国的领域相当于今日青森县加上岩手县西帮课检胞团协亲倒北的二户郡,离7世纪设置之初的陆奥国有300公里之遥。随着明治维新如火如力病声运一项响换荼的推展,中央集权已是大势所趋,于是明治四年七月十四日(1871年8月29日)正式宣布废藩置县,陆奥国的领域纳入青森县与岩手县所领。
地理
占据东北大部分面积的东山道大国。北临津轻海峡与虾夷隔海相望,南与上野、下野、常陆等关东三国接壤,东临太平洋,西部和东北通过奥羽山脉与出羽国相邻。
在绳文时代,该地出现了繁荣,到弥生时代出现了最来自早的稻米耕作记录。大和时代开始,一部分陆奥国和北方的虾夷随着大和朝廷的发展,领360百科土不断在北方扩大,同时虾夷成为囚犯的流放地。平安时期的安倍氏继承了落远胡检危些纪角诉当地清原氏的旧领毫增剧差选亮交师选李地发动了前九年之役和后三年之役参祖致,后三年之役胜利后,清原氏改称奥州藤原氏,并建立了终房争裂界督政权。但奥州藤原氏后被镰仓幕府所灭,之后陆奥国便在幕府的支配下。镰仓时代设立奥州总奉行,室町时代设立奥州探题以加强对陆奥的统治。后在地头、土豪和小大名的不断发展中,低套落政短刘迎来了战国时代。
在战略动室上,陆奥国和出羽国被统称为奥羽,二者的联系非常紧密。由于关祖么苦住刘些续占含东各国的长期争乱,给门口错列他求草械对陆奥也有很大影响,陆奥与关东之间设立了白河关和勿来关等,都是重要的战略要地。
从历史上看,由于离京都较远,政治和文化等方面发展缓慢,但由于国土面积大,石高较大,因此并不缺少战略物资。特别是兵士和马匹的素质从古代开始就一直较高,至于潜在的战斗力有多高,就不得而知了。
历史
奥州探题大崎家的权威衰退后,伊达家开始在陆奥崭露头脚。伊达晴宗级响亚积极与京都搞好关系,并利各接替大崎家担任奥州探题,并与近邻诸家联姻,积极地扩展势力。
1565年,伊达辉宗继承触每失请它降与伊达家当主,攻略二本松城的田山氏,后又让弟弟政景继承留守家当主,开始逐渐平定中奥。此时常陆吸演多国的佐竹义重为了渗入奥羽,1575年取得了白河的领地,北上的佐竹和南下的伊达必然会发生冲突。同时,北陆奥的南部氏趁机扩大喜的督激派空势力,达到了从下北半岛至北上川的广大面积。1584年,伊达政宗继承家督,在岩代击败了芦名,田山,佐竹,大内的联军,又击破了有杀父之变多款跑游白服仇的田山家。但田山余党纠集了佐竹,岩城,石川,白河,芦名等大名与政宗交战,后经过相马盛胤的斡旋后和睦。1588年的郡山之战,伊达家压制了田村家,次年又降服大崎家,在猪苗代胜国从属后,存另批销它千支配陆奥的广大土地。同年在折上原之战击败芦名义广后,又得到了仙道七郡和会津四郡。后又以黑川城为赵根据地,攻灭了从属于佐竹家的二阶堂家,降服了石川,白河,岩城等家,成为了奥州第一大名。1590年,丰臣秀吉平定关东,奥州大名们的命运发生变化,尽早段亲跑倒阳记子法氢从属秀吉的大名们都安堵了领地,小田原参阵迟到穿轻施永的都受到了处罚,没收领地后进行奥州再编。获得芦名领地的政宗起初对秀吉的命令不以为然,在家臣劝说下迟到参加了小田原阵,秀吉见到政宗的器量后,出于政宗支配陆奥的考虑,只没收了会津四郡并安插了心腹蒲生氏乡。而本隶属于南部氏的大浦为信上洛晋见秀吉后本领得到安堵。南部称其为叛逆,二者直到江户时代都有仇恨。政宗以仙道为中心,七十万石安堵。同时相马家也受到五万石安堵,开创了近世的格局。而大崎,葛西,白河,石川等大名由于小田原未参加而被没收了领地。秀吉将大崎葛西的三十万石赐于木村吉清,而吉清的统治造成两家旧臣的蜂起,结果领地被没收并赐与政宗。1591年,南部一族的九户政实夺取了主家南部信直之城,秀吉看到了大崎葛西一揆造成的连锁反应,命令德川家康,丰臣秀次,上杉景胜为总大将率领东北关东的十万大军前去镇压。在经过大规模的反抗和镇压后,最后奥州终于趋于安定。秀吉死后爆发了关原之战,伊达和南部联军打响了对上杉的关原前哨战,战后政宗又获得奖赏。至此,以仙台为中心的伊达氏和以盛冈为中心的南部氏主导了奥州的支配体制,为江户时代两藩奠定了基础。
历任陆奥国司
陆奥守
平维扶
平贞盛
藤原实方(995年〈正历6年〉~)
橘道贞
源满政
源忠重
藤原登任
源赖义
藤原良经
源信雅
源义家
藤原基家
藤原秀衡(1181年〈养和元年〉8月15日~
大江广元(1216年〈建保4年〉1月27日~1216年〈建保4年〉11月10日)
北条义时(1217年〈建保5年〉12月12日~1223年〈贞应元年〉8月16日)从四位下
足利义氏(1224年〈贞应2年〉~
北条重时(1249年〈建长元年〉6月14日~1256年〈康元元年〉3月11日)从四位上
北条政村(1256年〈康元元年〉4月5日~1257年〈正嘉元年〉6月12日)从四位下
足利泰氏
北条时茂(1267年〈文永4年〉10月23日~1270年〈文永7年〉1月27日)从五位下
北条时村(1270年〈文永7年〉7月8日~1282年〈弘安5年〉7月14日)从五位下
安达泰盛(1282年〈弘安5年〉7月14日~1284年〈弘安7年〉4月4日)秋田城介兼务。
北条业时(1284年〈弘安7年〉8月8日~1287年〈弘安10年〉6月18日)正五位下
北条(大仏)宣时(1289年〈正应2年〉6月23日~1301年〈正安3年〉9月4日)
北条宗宣(1301年〈正安3年〉9月27日~1312年〈正和元年〉5月29日)从四位下
北条(大仏)维贞(1314年〈正和3年〉10月21日~1326年〈嘉历元年〉10月10日)正五位下
北条(大仏)贞直( ~1333年〈元弘3年〉5月22日)
北田显家( 1334年~)从三位
岛津立久(1470年~1474年〈文明6年〉4月)
三浦义同
武田信虎
大馆晴光
毛利元就(1560年〈永禄3年〉2月15日~1571年〈元龟2年〉6月14日)从四位下→从四位上
北条氏照
岛津贵久(1564年から1571年まで)
穴山信君
佐佐成政(1536年〈天文5年〉2月6日(1月15日?) - 1588年〈天正16年〉7月7日(闰5月14日)这是个大概日期)
岛津家久(1604年〈庆长9年〉6月~1617年〈元和3年〉7月18日)正四位下左近卫少将兼任。
伊达政宗(1608年〈庆长13年〉1月~1615年(元和元>6月19日)从四位下右近卫权少将兼任。
伊达忠宗(1639年〈宽永16年〉4月14日~1658年〈万治元年〉7月12日)从四位下右近卫权少将兼任。
伊达纲宗(1658年〈万治元年〉闰12月27日~1669年〈宽文9年〉12月20日)从四位下左近卫权少将兼任。
伊达纲村(1669年〈宽文9年〉~1703年〈元禄16年〉8月29日)从四位下左近卫权少将兼任→从四位上左近卫权中将兼任。
伊达吉村(1703年〈元禄16年〉8月29日~1743年〈宽保3年〉7月25日)从四位下侍从兼任→从四位上左近卫权中将兼任。
伊达宗村(1743年〈宽保3年〉7月25日~1756年〈宝历6年〉5月26日)从四位下左近卫权少将兼任→从四位上左近卫权中将
伊达重村(1756年〈宝历6年〉7月18日~1790年〈宽政2年〉)从四位下侍从兼任→从四位上左近卫权中将兼任。
伊达齐村(1790年〈宽政2年〉6月25日~1796年〈宽政8年〉8月12日)从四位下侍从兼任→从四位下左近卫权少将兼任。
伊达齐宗(1812年〈文化9年〉3月15日~1819年〈文政2年〉5月24日)从四位下左近卫权少将兼任。
伊达齐义(1819年〈文政2年〉8月11日~1827年〈文政10年〉11月27日)从四位下左近卫权少将兼任。
伊达齐邦(1828年〈文政11年〉2月~1841年〈天保12年〉7月24日)从四位下左近卫权少将兼任→从四位上左近卫权中将
伊达庆邦(1841年〈天保12年〉9月15日~1868年〈庆应4年〉)从四位下侍从兼任→正四位下左近卫权中将
陆奥介
源满实
人口
1721年(享保6年) - 196万2836人 1750年(宽延3年) - 183万6134人 1756年(宝历6年) - 180万6192人 1786年(天明6年) - 156万3719人 1792年(宽政4年) - 156万8218人 1798年(宽政10年)- 158万9108人 1804年(文化元年)- 160万2948人 1822年(文政5年) - 165万0629人 1828年(文政11年)- 168万0102人 1834年(天保5年) - 169万0509人 1840年(天保11年)- 150万6193人 1846年(弘化3年) - 160万7881人 1872年(明治5年) - 229万4915人(旧陆奥国5国合计) ※分国后的明治5年、陆奥国的人口数目为47万3244人。
评论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