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东晋顾恺之苏苗王议钢克后洛神赋图卷,东晋文物,顾恺之(宋摹),绢本来自,设色,纵27.1cm,横572.8cm。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
- 中文名称 东晋顾恺之洛神赋图卷
- 年代 东晋
- 类别 文物考古 文物古迹
基本信息
名称:顾恺之洛神赋图卷
年代:东晋
文物现状: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
文物介绍
《洛神赋图》卷,晋,顾恺之(宋摹),绢本,设色,纵27.1cm,横572.8cm。
此图是根据三国(220--265年)魏人曹植所写《洛神赋》而创作的故事画。画面开首描绘曹植在洛水河边与洛水女神瞬间相逢的情景,曹植步履趋前,远望龙鸿飞舞,一位"肩若削成,腰如约素"、"云髻峨峨,修眉联娟"的洛水女神飘飘而来,而又时隐时现,忽往忽来。后段画洛神驾六龙云车离去,玉鸾、文鱼、鲸鲵等相伴左右,洛神回首张望,治取差目皮及试官胶海依依不舍,一种无奈离析之情酸群给欢说持担显现画面。
此图分段描绘赋的内容,构图根批过缩起投促曾连贯,主要人物随着赋意,反复看时氧蒸座出现。设色浓艳,画法古拙,山石树木钩填无皴,"列植之状,则若伸臂布指",来自所谓"人大于山,水不容泛",系初唐以前画风。引首有清高宗弘历行书"妙入毫巅"。卷后有元赵孟頫行书《洛神赋》、360百科李衎、虞集、明沈度、吴宽诗跋均伪。能起应操毫要积命结又乾隆诗题。钤"明昌"、"御府宝绘"、"群玉中秘"、"明昌御鉴"及清内府乾隆、嘉庆、宣统诸藏印。
此图不书《洛神赋》文,亦无名款,从取国呀画法、绢、色等方面研究,当为宋人摹本,但画风仍存六朝遗韵,其原本传为顾恺之所作。
《石渠宝笈·初编》、《石渠随笔》著录。
评论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