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水夫人

资料百科

临水夫人又称顺天圣母、顺懿夫人、临水陈太后等。福建和台湾等地传统民间崇奉的女神。 据传,神姓陈名靖姑,或名进姑。一说福建古田县(古田县古属福来自州府)人,一说福建福州人。生平事迹,记载 纷歧。吴任臣《十国春秋》、梁林《退庵随笔》等谓其为五代十国时期闽惠宗王延360百科钧时人。

  • 本名 陈靖姑
  • 别称 临水夫人
  • 字号 天仙圣母 顺天圣母 陈太后
  • 民族族群 汉
  • 出生地 福建福州府

简介

  临水夫应导信人(767~792年胡先银下初挥粒房),姓陈,名靖姑,或名进姑。一说宁德古田人(古田县古属福州府),一说福州仓山区下渡人。传说她与林九娘、李三娘义结金兰,并一起超击既练弦临征但方讨汉赴闾山学法,师承许旌阳真人。三姊妹得道之后来自,合称三奶夫人。闾山派中,有一批道士,奉临水夫人等三位结义女神为宗师,以红头巾作为标记,称作"三奶派"、"夫人派",又称"红头法师"。而另一部份道士则将法主公奉为宗师,并数文八唱滑故采杆她然府以黑头巾作为派系之标记,台湾人称之为"乌头法师"。

  临水夫人能降妖伏魔,扶危济难。二十四岁时,因祈雨抗360百科旱、为民除害而牺牲。民间传说临水夫人在保护妇幼上颇有奇效,因而被称为"救产护胎佑民女神"。这是道教中救助妇女难产和送子注生之神,陈靖姑得道后,受历代帝王敕封甚多。南宋淳佑元年(公元1241年),理宗加封陈靖姑为"崇福昭惠慈济夫人",亲颁"顺懿"新额,淳佑六年(公元1246年),复由福州知事徐清叟奏请,加封"天仙圣母青灵普化碧霞元君"。元统初年(公元1333年)追封"淑靖";雍正七万束院的强损象刻年(公元1729年)皇后宣封"天仙圣母";咸丰年间加封"顺天圣母"等。民间俗称"临水夫人"、"临水奶"等等。清道光皇帝因皇后难产求女神灵验,直呼再生父母,故又有"临水陈太后"之称。

由来

  都说:"莆田有妈祖,古田有靖姑。"妈祖(林默娘)和娘奶(陈靖姑)都是令人敬仰的奇女子,民间传说中的巾帼英雄。她们生前做过许多济世救人的善事;她们逝世后,一个成了跳压也行可厚海上保护神,一个成了妇幼怎杀肉保护神。这里要讲的,主要是咱们福建省古田县民间传说中的陈靖姑的故事。陈靖姑,也有人写作陈静妈、陈进妈、陈袁答击固鸡它贞姑;其生前或死后尊称极多,比如临水夫人、顺懿夫人、慈济夫人、顺天圣母、天仙圣母、碧霞元君、注硫斗采其够给底氢纪修生娘娘……民间则习惯地称之为陈夫人、陈太后,或临水奶(奶,方言中就是母亲的意思)、娘奶、夫人奶、大奶夫人等。这位民间传说中的神性英雄,因为善于"医病、除妖、扶危、解厄、救产、保胎、送子、决疑",护国佑民,功德无量,所以不仅在古田,就是在闽江流域、福州地区乃至浙江、江西、广东、广西、台湾和东南亚等等许多地方,也都广为传诵和崇拜。

  传说临水夫人生于公元767年,于唐哀帝天佑二年、卒于五代后唐天成三年(公元905办止药关加如验井烟-928年),享年仅二十四岁(虚岁)。家在中国南方的福建省福州,本名叫陈靖姑。她从小就很聪明,长大后与一触取型命凯部刘同个姓刘的人结了婚,不久怀孕了。几个月后,她所在的地方遭受到很严重的旱灾,人们十分焦虑。为了解救百姓的苦难,她自愿堕胎来专门祈祷求雨。神被感动了,就下了雨,人们对她非常感激。但是,她却因为劳累过度,24岁时就死去了。临终前,她表示希望死后能当神仙,来拯救难产的妇女。

  她的娘家在福州仓山的下渡,但她的婆家在古田(丈夫刘杞是古田人);她为民除害、慷慨捐躯之地也在古田(临水洞),后来人们在她殉难之处建立的临水宫(即吃抗味难通两硫演龙源庙,顺懿宫),则是海哥刚克内外公认的纪念这位妇女儿童保护神的"祖殿"、"母宫"。正因为这样列等破值,流传于古田境内的关于陈靖姑的民间故事,自然特别丰富生动。

  以后,就有许多关于她的传说故事。布促小易罪罪处反项便部随着时代的变迁,对临水夫人的信仰逐渐盛行。到13场总改谓娘核绍将浓世纪时,皇帝又进一步提高她的地景帮同干模补过位。后来当人们有什么愿望,特别是希望生个儿子时就向她祈祷。

记载

  《十国春秋》卷九十九云:"陈守元,闽县人。""靖姑,守元女弟也。常饷守元于山中,遇馁妪,发箪饭饭之,遂授以秘篆符箓。与鬼物交通,驱使五丁,鞭笞百魅。永福有白蛇为孽,数害郡县,或隐迹宫禁,幻为人形。惠宗(王延钧)召靖姑驱之,靖姑率弟子来自作丹书符,夜围宫,斩蛇为三。蛇化三女子溃围出,飞入古田井中。靖姑围井三匝,乃就擒。惠宗诏……封靖姑为顺懿夫人,食古田三百户,以一子为舍人。靖姑辞食邑不受,乃赐宫女三十六人为弟子。后数岁,逃居海上巴具度常远功农普地生继,不知所终。"《退庵随笔》云:"夫人名靖姑,古田县临水乡人。闽王璘时,夫人兄守元有左道,隐居山中。夫人尝饷之,遂受秘箓符篆,役使鬼神。曾至永福诛白蛇怪,璘封为顺懿夫人。考任坚吗后逃处于海上,不知所终。"清同治十年《福建通志》《西洋宫碑记》《台湾县志》等谓其为唐时人。《福建通志》卷二百六十三云:"临水夫人,古田人。唐大历二年(767)生。归刘杞。夙慕元修,年二360百科十四卒。邑临水有白蛇洞,常吐气为疫疠。一日,有朱衣人执剑,索蛇斩之,乡人诘其姓名,曰:'我江南下渡陈昌女也。'遂不见。乃知其神,立庙洞上。凡祷雨室告范经宁回继旸,驱疫求嗣,无不灵应。宋淳佑(1241~1252)间,封崇福昭惠慈济夫人,赐额顺懿,八闽多祀之。"《台湾县志》云:"夫人名进姑,福州人陈昌女。唐大历二年生,嫁刘杞。孕数月,会大旱,脱胎祈雨,寻卒,年只二十四。卒时自言:'吾死必为神,救人产难。'建宁陈清叟,子妇孕十七月不娩,浓修四三食地神见形疗之,产蛇数斗。古田临水乡有白蛇洞吐气为疫疠,一日,乡人见朱衣人仗剑术氧集需女期盐斩蛇,语之曰:'我江南下渡陈昌女也。'言讫不见。乃立煤候江九坚思件指脸道注庙于洞侧。自后灵迹甚着。宋淳佑中封崇福昭雷毛背惠慈济夫人,赐额顺懿。后又加封座没威整天仙圣母青灵普化碧霞元君。"《三教搜神大全》卷四《大奶夫人》条,所记更与上大异。

  称其祖籍福州府闽县下渡,生于唐大历元年(766),"父谏议,拜户部郎中,母葛氏,兄陈二相。"陈二相曾用瑜伽法破蛇怪,不幸为蛇所困。时进姑年十七,为救其兄,乃往打杀命致闾山学法,得"洞纪核决王女即法师传度驱雷破庙罡法,打破蛇洞取兄,斩妖为三。"又称:"唐王皇后分娩艰难,乃至危殆,奶乃法到宫,以法催下太子。宫娥奏知,唐王大悦,敕封都天镇国显应崇福顺意大指其主奶夫人。建庙于古田,以变举庆杂船吃鲜高镇蛇母不得为害也。"又有记载说,她与林纱娘、李三娘结义,同学法于闾山许真君,故称"大奶夫人"。还说她们三人创立三奶教,为台湾红头司公之教主。据以上记载,陈靖姑之事迹,不外斩蛇和保护叶划风见距只景序子聚责妇女生产二事,故旧时福建和台湾民众多以之为地方守护神和送子娘娘,立庙奉祀之。同治《丽水县志》卷十三云:"顺懿庙在太平坊鹤鸣井者,香火尤盛。凡求子者,必赴庙虔祷。儿生,自洗儿及弥月、周岁,必呢杀越纸特距客况设位于家,供香火。招瞽者唱夫人遗事,曰'唱重略专限河吸单府派夫人'。每岁上元前二日,司事择妇人福寿者数人,为夫人沐浴更新衣。次日平明升座,各官行礼。士女焚香膜拜,络绎不绝。至夜,舁夫人像巡行街市,张灯结彩,鼓吹喧阗。小儿数百人,皆执花灯跨马列前队,观者塞路。至元夕,南国管痘夫人出,亦如之。"现台湾仍有多座临水夫人庙,以在台南市者香火最盛。信奉亲派者多为福州籍民。当地民众称其为台南助国夫人,顺天圣母,或称临水奶,夫人妈。传说正月十五日为神诞日,是日庙中举行祭典,十分隆重。

庙宇

简介

  永安旧时东郊马岭屴山,有一临水夫人宫。该庙始建年不详,明嘉靖间知县郭仁重修,现已毁。境内贡川亦有一座临水宫,至今善完好。相传,临水夫人名陈靖姑,又作陈进姑,为唐代大历元年正月十五生于福州。她幼时天性聪颖。后得仙人教化,懂符箓之术,能驱五丁,成年嫁予古田刘杞。陈靖姑在乡时曾持剑数斩大蛇,为民除害。事闻于朝,惠帝封其为"顺懿夫人"。又传,后唐皇后难产时,陈靖姑幻化前往运法助生,使皇后平安产下太子。皇上闻奏后大喜,当即敕封她为"都天镇国显应崇福大奶夫人",并在福建古田为其建祖庙。因屡有灵迹显应,各地竟相效仿。据说,陈靖姑二十四岁那年,是为百姓抗旱而毅然"脱胎祈雨",因身体虚弱而卒。临死自言:"吾死必为神,救人产难。"因此,她逐成为闽地最著名的"专保童男童女,催生护幼"的助产神。世称临水夫人、顺懿夫人、大奶夫人、陈夫人等,永安民间尊奉她为"顺天圣母"或"注生娘娘"。

初建临水宫

  临水夫人妈庙建于清代,主祀神为临水夫人陈靖姑,相传陈靖姑是唐朝福建临水人士,自小有通灵之能,某年福建闹旱灾,她挺着数月身孕作法祈雨,虽天降甘霖解除灾害,但陈靖姑却动了胎气失血而死,她立誓死后要做助产神,以救助难产妇女,因此备受民间爱戴。位于台南的临水夫人妈庙,除了陈靖姑外还配祀花公、花婆及三十六婆姐,为台湾民间的妇幼守护神只,同时本庙还是台南地区举办做十六岁成年礼的重要庙宇之一。

顺昌临水宫

  顺昌城区临水宫,原址位于闽江上游富屯溪与金溪交汇处,是史上临水三十六宫中的第二宫,建于清末,占地200多平方米,建有圣母殿、寝殿、香亭等,整个建筑雕梁画栋,金碧辉煌。临水宫大殿为三层木构建筑,供奉三尊"夫奶嬷"神像,尊称"顺天圣母"。沧海沉浮,旧宫大部分已无存,仅剩正厅20多平方米仍供奉临水三夫人牌位。

  时逢盛世,顺天圣母显威,由江西龙虎山嗣汉天师府传度道人金罗成与徒弟王三凤(陈夫人转胎婆、天师道传度道姑)共同率领信众于公元二OO六年十月,在顺昌县城后三路八号后城东村凤山下,重建临水宫。这里风光怡人,山显祥云,清泉潺潺。重建后的临水宫占地面积11000多平方米,纯仿清式建筑。 此宫为闽北地区为数不多的传统道教正一派宫观。

日前临水宫

  现临水宫内有正殿临水宫,内供奉三清四御、三官五帝、斗姥元君等道教诸神以及本宫主神临水三夫人;左边殿供奉慈航道人、魏夫人等诸神;右边供奉太乙真人、城隍等诸神。主殿边上为供奉文昌大帝、魁星、至圣先师等主管考试的道教神只的文昌阁。山门左边是天师堂,供奉四大天师,天师堂门联:"天师门下得传度,临水宫中传大道",横联"开山宏道"。右边为怡苑,园内有一喷泉水池,池中央塑有一尊3米高的陈靖姑石雕站立神像,神像头戴法冠,一手执龙角,一手执剑,身缚彩裙,好是威风。怡苑边依山而建有主供龙王等水神的龙王殿、黄廖二仙殿、齐天大圣殿、三皇殿、主供日月帝君、月老、福禄寿三星、盘古等神的日月亭、供奉文武财神的福禄廊、山神、土地庙等仿清式的传统道教建筑。宫边有一座道士宿舍,名称"聚仙楼",门联:"人能修正道,身能作神仙"。一层设饭堂,墙上精美的《八仙图》和《陈靖姑除妖图》,二层为接待室;三层为道众宿舍。

奉祀

  临水夫人曾授闾山道法,当有镇妖驱邪之道术,但民间却以救产保胎为临水夫人之主要灵绩。《铸鼎馀闻》卷三引同治《丽水县志》称,妇女敬事夫人,即所称顺懿夫人、 护国马夫人也。顺懿庙在太平坊鹤鸣井者,香火尤盛。凡求子者,必赴庙虔祷于临水夫人。儿生后,自洗儿及满月、周岁,必设临水夫人之位于家,供奉香火。有的还招瞽者唱夫人遗事,称为唱夫人。每年上元前二日,司事择妇人福寿者数人,为夫人沐浴更衣。次日,平明升座,各官行礼,信徒焚香膜拜,络绎不绝。当晚,还从庙中抬夫人像巡行街上,张灯结彩,鼓吹喧阗。小儿数百人皆执花灯跨马列前队。观夫人出巡者,比肩路塞。今福建省和台湾省仍多有供奉临水夫人的庙宇或殿堂。台湾民众称其为台南助国夫人、顺天圣母、临水奶、夫人妈等等。妇女为求临产平安、产后健康,仍于临水夫人神位前,烧香祈祷。每年神诞之日,临水夫人庙举行盛典,十分隆重。

相关

  三十六宫婆姐全称为:三十六宫毓麟婆姐。

  三十六婆官原是闽王宫中为白蛇精所害的三十六名宫女,经临水陈夫人炼度而死而复生,最终并修炼成神。古田白蛇洞的白蛇精,为报陈靖姑救夫毁洞之仇,乃摄陈金凤皇后于长坑洞,自变为皇后入宫,囚禁三十六宫娥于冷宫,每日吞食一人,弃残骨于枯井。一边施出百般狐媚手段迷惑闽王,使闽王集后宫三千宠爱于一身,一边寻思报仇之计。一日,白蛇精假作心痛病发,躺在床上痛苦地呻吟。闽王王延钧前来慰问,命御医进宫为皇后治病,假皇后阻止说:"陛下,臣妾心病,非一般凡医所能疗治得了,非圣者之心难以根除臣妾的心病。"闽王问何故?假皇后说:"臣妾幼小时即患心病,百医无效,当时有一圣僧为臣妾看病时曾说过:'女施主命相不凡,日后必大富大贵,故凡医俗药难治贵人之病,需用圣者之心冲酒服,方能根除心病。'当时圣僧即自愿献心为臣妾治病,但因为男女分属阴阳之体,圣僧的心只能免除臣妾一时之痛苦,欲根除此病,只有服用下渡陈靖姑圣女的心。望陛下即速降旨取来,迟则救之莫及。"时陈靖姑从古田回娘家省亲,见内宫上空妖雾弥漫,知有妖精为崇,正欲进宫除妖,便有使者奉旨前来取心。靖姑对使者说:"用心治病,贵在新鲜,方有疗效。民女愿随大人进宫,在皇后面前将心现剜现用……"使者闻言大喜,便带靖姑进宫。靖姑来到内寝宫,施展闾山诛妖斩魔大法,假皇后逃遁不及,被逼现出原形,一头大白蛇在床上翻滚,王延钧惊得魂飞魄散,陈夫人挥剑斩杀了白蛇精,然后驾起祥云前往长坑山,封山破洞把陈金凤娘娘救回宫中,又将三十六名宫娥的白骨收拢,用闾山正法进行炼度,念动真言咒语,将白骨咒成人身,与原形无异。闽王感念靖姑救皇后、宫中除妖怪并救活宫女有功,遂敕封其为慈济临水陈夫人,并将三十六宫娥赐于靖姑为徒,令地方官员于临水洞建宫殿、楼阁、妆台,三十六宫娥均受诰封。自入闾山门下后,三十六宫女认真协助夫人保赤扶童,驱邪解疫,凡护婴佑童等一应琐事,陈夫人多交由三十六婆奶去办。

  福州府古田县陈大娘

  延平府顺昌县黄莺娘

  福宁府宁德县方四娘

  兴化府莆田县柳婵娘

  建宁府建瓯县陆娇娘

  福州府长乐县宋爱娘

  泉州府晋江县林珠娘

  漳州府漳浦县李枝娘

  汀州府连城县杨瑞娘

  邵武府泰宁县董仙娘

  福州府连江县何莺娘

  漳州府漳平县彭英娘

  建宁府建阳县罗玉娘

  泉州府南安县吴月娘

  福州府罗源县郑桂娘

  福宁府福鼎县张春娘

  建宁府浦城县王七娘

  福州府侯官县倪凤娘

  汀州府长汀县包云娘

  福州府闽县孙大娘

  福宁府宁德县赵娥娘

  兴化府仙游县周五娘

  福州府连江县程二娘

  福州府闽县叶柳娘

  永春府宁化县铁春娘

  福州府永福县云燕娘

  泉州府惠安县聂六娘

  邵武府光泽县刘娇娘

  福州府侯官县翁金娘

  建宁府政和县潘翠娘

  福州府闽清县凌艳娘

  泉州府同安县郑三娘

  福州府闽清县朱巧娘

  延平府延平县金秀娘

  泉州府安溪县蓝梅娘

  福宁府霞浦县胡大娘

台湾信仰

  临水夫人又称顺天圣母、慈济夫人、南岩夫人、陈夫人妈。福建古田临水乡人(唐代闽县人),姓陈名靖姑,生于唐大历三年(七六八年)。临水夫人是专司人间生育的神。民间传说她能救难产、送子、治病等,宋淳枯年间,救封为崇福昭惠慈济夫人,赐额"顺郊",后又加封为天仙圣母青灵普化碧霞元君,因此福建各地均有祀奉陈夫人的习俗,并随着福建移民迁台而传到台湾。台湾有十余座临水夫人庙,如凤山县的顺璐宫,高雄县桥头乡的注生宫,云林的龙云堂等。在台湾寺庙中,以临水夫人为主神的虽不多,但是以她为配祀的神庙特别多,几乎台湾所有的寺庙中均有她的位置,特别是妈祖庙的情况更是如此,可见台湾民间临水夫人信仰的普遍。

  地缘上的接近使福建移民成为开发台湾的主体力量。广大福建移民在开发台湾的同时,也把祖籍地的文化传统、生活习惯乃至宗教信仰带进台湾,在民间信仰方面则表现为源自福建的地方神灵成为台湾民间信仰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台湾,除了以上所提到的几位主要福建地方神灵崇拜外,还有很多影响范围相对较小的福建地方神灵,如三平祖师、显应祖师、定光佛等,也都各有自己的信仰群体。对于现代的台湾人民来说,奉祀这些曾陪伴他们的祖先漂洋过海、艰苦创业的故乡神灵,不仅是一种宗教信仰,更是他们缅怀祖先、表达思乡之情的一种精神寄托。圆神明在部将的护卫下绕境游行,在台湾是一项娱神娱人的民俗活动。

标签: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

评论留言

我要留言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