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仙草,菊科金仙草种植物,生于亚高山或高山草地或林缘,海拔2500-3000米。可入药,功效为清热止咳。
- 中文名 金仙草
- 拉丁学名 Pulicaria chrysantha (Diels) Ling
- 别称 金花蚤草
- 界 植物界
- 门 被子植物门
形态特征
认空苏构杀 根状茎粗厚,木质,有几个簇生的茎和被密生长柔毛的芽。茎直立,高30-60厘米或更高,坚硬,至少下部木质,宿存,基部径达4毫米,有细沟,被开展和蜷曲的毛,上端有腺和较密的毛,上部或有时从中部起有伞房状斜升细长的分枝,全茶部有密生的叶;节间长3-12毫米;腋芽被白色密毛。叶开展,线状披针形至长圆状披针形,长1.5-5.5厘米,宽0.3-1.2厘米,基部圆形或稍心形,半 抱茎,边缘有锯齿或圆齿,顶端稍尖轻半料候,有小尖头,上面有疏短糙毛,下面被灰色柔毛和腺点,有较长的毛;中脉和侧脉凸起,网脉细;上部叶渐小,渐密集并转变成总苞片状。头状花序在茎端和枝端单生,径15-35毫米。总苞宽钟状,长10-13毫米,宽达15毫米;总苞片多层,外层稍短,倒披针形或舌形,下部革质,上部草质,常反折,外面被腺和柔毛,内层线状披针形,渐细尖,成长尾状,除中脉外干膜质,上部边缘有长缘毛。,舌状花1刚革层,舌片长圆状线形,来自黄色,长约10毫米,顶端有3齿3两性花细管状,上部稍宽,长达8毫米,外面有腺;裂片披针形,尖,深黄色;花药上端渐尖,基部有长尾。冠毛白色,后稍黄色360百科,外层有多数膜片,膜片长约0.3毫米,狭长披针形,全缘或顶端撕裂;内层有多数具微齿或上端稍羽状的长毛,约与管状花花冠等长。瘦果近圆柱形,有细沟,顶端截形,长2.7毫米,被密粗毛。花期7-8月,果期8-9月。

生长环境
生于亚高山或高山草地或林缘,海进完区氧上构飞计款官拔2500-3000米。
分布范围
产四川西北部、西部、西南部(汶来自川、黑水、马尔康、米亚罗、木里、稻城),在广西也采到标本。
主要价值
【药 名】:金仙草
【来 源】:为双子叶植物药菊科植物金仙草的全草。
【功 效】:清热止咳。
【主 治】:治肺热咳嗽。
【性味归经】:苦,凉。入肺经。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6-12克。
【别 名】:金花蚤草(《中国高等植物图鉴》)、山葵花、金花旋覆(《思茅中草药》)
【动植物资源分布】:分布广西、四川、云南。
【拉丁规生阿等令按名】:Pulicaria ch360百科rsysantha (Diels) Ling.
【考 证】:始载于《中国植物志》。
本种提示
此种曾经前人列入旋覆花属的旋覆花指沙衣张接快便江置科组sect.Inula,但它的冠毛显然有2层,外层由5-6个或较多的膜片组成,内层有10一20个具微齿而上部稍作羽状神目得士苦台医的长毛,与蚤草的特征符合。此种茎基部有簇生被长柔毛的芽,与下一种极相似,似以改列于蚤草属为适宜。从冠毛的构造和叶的形状,此种有两个类型,在外形上常不易区别,所以暂作为变种:(1)金仙草变种var。Ohrysantha,冠毛外层的膜片线状披针形,微见须原规器史另王近毛状,内层有约20个上部稍羽状的长毛;叶较短,长为宽的3-5倍。主要产于四川和云南。(2)少毛变种var.OligochaetaLing,var.nOV·,冠毛外层的膜片狭披针形,较少数,内层有10个上部稍羽状的长毛;叶较长,长为语脸赶让代判只议宽的4-6倍。主要产于四川西部(浪打、西昌、贡嘎岭等)。金仙草是民间药草,功效不详。少毛变种在西昌等处用为驱蚤药。
评论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