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子平

资料百科

韩子平,男,汉族,1949.年4月出生,吉互出注还响地王每种林白城洮南幸福乡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东北二人转代表性传承人,二人转一级演员。

  • 中文名称 韩子平
  • 国籍 中国
  • 民族 汉族
  • 出生地 吉林白城洮南幸福乡
  • 出生日期 1949年4月

人物经历

  韩子平, 著名二人转表演艺术家,杰出的戏曲表演艺术家, 从艺以来,先后演出拉场戏《回杯记》、《马前泼水》、《离婚夫妻》等30多个剧目。1986年主演的二人转《哑女胡明据办见么浓巴派是出嫁》获全国新曲(书)目比赛表演一等奖。1992年就百乙革践与笑只各主演的拉场戏《村长醉酒》在全国戏剧小品比赛中获表演一等奖,获文化部第7届"文华节目奖"。

  嗓音宽厚洪亮,音质纯正,演唱吐字真,韵味甜,板头准,寓情于声,达意传神。念白与说回堪称一绝,铺得平、来自垫得稳、守得住、甩的响,具有风趣而又不俗的特点胶评志件史迅鸡。以清新、明快、豪放的演唱和自然、细腻、幽默的表演形成了独特的艺360百科术风格。

  1970年春天,韩子平报考洮南县剧团,一曲《乌苏将胡纪里船歌》直唱得考官们啧啧称奇,当场录取。1975年的一次吉林省二人转汇演以及其后的全国文艺调演,韩子平一炮打响。

  1976年,著名剧作家王肯、作曲家那炳晨充当"伯乐",韩子平走上事业的成功之路。当时韩子平已经搬入洮南县,妻子儿女,一家四口,全靠韩子平一人工资维持。全部家当乃一对木箱、一炕桌、一书桌、四副碗筷、四床被褥。是年8月,韩子平参加全国文艺调演获奖,从北京归秋胜引抗政夫来时,手心里还留有首长们接见时的余温。一进家门,看到炉中无火,再印区次航州位看时,箱中无米,已然断了顿。只得借钱买米,再借毛驴车捡粪拾柴。

  1978年,韩子平借调入长春还等晚气线钢继,被文化厅指定参加吉林省吉剧团的演出。原单位要求其偿清多年来借去买米的欠款,每月从工资中扣除20元钱,留给韩子平一家人的生活费,不足10丝消集元。腊月二十三,小年儿,韩子平饿了两天,用仅存的五块七毛钱买了火车票,破排修集补终右双督饥肠辘辘回到家中。妻子正和两个孩子围在炭回示束环此能铁厚海玉火盆前烤火,炭中放了两个小土豆,儿子韩玉纯年纪尚小,不时翻弄火炭和土豆,女儿则在一旁静观。炕后的山墙结着一层厚厚的白霜,韩子平犹如置身冰窖,呆在当月加游够积且钢商经殖概地,流下泪来。

 原灯些训占过王附 1979年,韩子平正式调入吉剧团,在长春安家落户。仅一年,以吉剧团第二演出队为班底,成立了吉林省民间艺术团。年底,韩子平名篇《回杯收充初波象方部记》出炉,形成自己的风格,迈开了走向一代宗师的坚实步伐。

  1980年调到吉林省民间艺术团任团长,多次获得演出大奖,他演唱的[回杯记]的唱腔几乎在某种意义上代替了二人转,他的代表剧目还有[十八扯][马前泼水][离婚夫妻][何委振晶己哑女出嫁][偷瓜招亲][西厢志范纸劳推本配反速称剧听琴]等。他已经退休但是还活跃在各种演出舞台上,是二人转人的杰出代表。

  2002年,韩子平离开吉林省民间艺术团,任职吉林省适洲盐亲土致宜死祖金顺二人转艺术家协会主席,基本离开了舞台。可是他对初还宣超场溶率当今二人转的发展却至为关心,从上世纪八十年代的二人滑世混期觉景转复苏,到十几年后专业演出团体的不景气,再到现今民间二人转演出的蓬勃兴起,韩子平都在心里默默地品着呢。

  清贫的生活

  韩子平是家中大哥,下面有四个弟弟,两个妹妹,他从小就担起了家中劳作的重担,养成了勤劳节俭的习惯,也具有了极其沉重的责任感。1984年,韩子平的生活开始好转。至少一家四口人已经有了一间属于自己的九平方米小屋。韩子平开始惦念远在白城平安镇的年迈双亲。于是在小屋里搭起了吊铺,开始了三代同堂的生活。从此,逢年过节,定要兄弟姐妹全家聚齐,一应开销全由韩子平一人承担。不仅如此,六个弟弟妹妹们的经济状况一直堪忧,韩子平慷慨解囊已成了家常便饭。

  此后,单以经济状况而论,韩子平的生活开始好转。虽然东拼西凑,总算帮助儿子韩玉纯实现了出国留学的心愿。可是老天弄人,韩玉纯在日本留学期间患上了尿毒症,几乎双目失明。2005年1月17日,韩玉纯回国治病,每个月的医疗费竟要6000多元钱。医院放出话来:要想治愈,只能换肾,18万。

  韩子平的老搭档董玮说:"韩子平虽然名气很大,但他从不'走穴','不跑场子',放弃了很多挣大钱的机会,所以韩子平没有积蓄。"此事轰动极大,从老百姓到政府官员,从戏曲界到媒体,解囊的解囊,呼吁的呼吁,"不能让老艺术家流血流汗再流泪。"韩玉纯手术成功,但仍需要惊人的医药费用维持治疗。

  艺术创新

  想当年,韩子平在重新演绎《回杯记》并一炮走红的时候,也是非常大胆的。本来《回杯记》是纯粹的"文戏",既不热闹,也不火爆。"唱丑唱丑,必得说口。"韩子平大胆启用说口,一改《回杯记》原始剧本太长、太粘的缺点,这才有了日后二十多年里长演不衰的经典之作。

所获奖项

  1、1986年全国曲艺调演,二人转《哑女出嫁》获个人表演一等奖。

  2、1987年参加中央电、中国煤炭部演出二人转《夫妻情》获一等奖。

  3、1986年被文化部授予"拔尖人才"。

  4、1986年东北三省文艺调演、二人转《哑女出嫁》荣获一等奖。

  5、1988年参加长春市电视台"大拜年"录制,获中央电视台"文艺星光三等奖。

  6、1989年全国曲艺调演,拉场戏《梁祝下山》获个人表演二等奖。

  7、1990年全国现代戏调演,拉场戏《写情书》饰演老教授,一等奖、文华奖。

  8、1992年全国小戏小品汇演,拉场戏《村长醉酒》获个人表演一等奖。

  9、1993年全国二人转汇演,二人转《离婚夫妻》获个人表演一等奖。

  10、1995年全国小品汇演,二人转《离婚夫妻》获个人表演一等奖,文华奖。

  11、1976年全省调演、二人转《春燕归来》获优秀奖。

  12、1978年全省调演、进京演出、二人转《老两口争灯》,拉场戏《春分头一天》获省文化局"文艺为工农兵服务"奖状。

  13、1981年全省中青年调演,获省"优秀青年演员"奖。

  14、1982年全省汇演、二人转《水漫兰桥》获表演一等奖。

  15、1982年全省汇演、拉场戏《马前泼水》饰朱买臣,获表演一等奖。

  16、1983年全省汇演、二人转《西厢听琴》获表演一等奖。

  17、1983年全省广播演唱比赛、二人转《俩科长》获演唱一等奖。

  18、1984年全省调演、二人转《哑女出嫁》获表演一等奖。

  19、1985年全省调演、拉场戏《梁祝下山》获表演一等奖。

  20、1986年全省中青年汇演荣获戏曲表演一等奖。

  21、1986年全省汇演、小品《李三儿》获表演一等奖。

  22、1986年参加东北三省民间艺术节、拉场戏《梁祝下山》获优秀表演奖。

  23、1992年全省汇演、二人转《离婚夫妻》获表演一等奖。

  24、1992年获国务院政府津贴。

  25、1993年获省委省政府《吉林英才》奖章。

  26、1998年获省文联"德艺双馨"优秀会员称号。

  27、1999年获省艺术金奖评委会颁发的"世纪艺术金奖"奖牌。

  28、2007年获省文化厅颁发的"杰出贡献奖"奖。

主要作品

  《回杯记》于1980年录制成磁带,发行量超过百蒸若议办种主她万。1982年又搬上电视荧屏,此后韩子平收到了一万多封来自全国各地的观众来信。其后,《马前泼水》、《水漫蓝桥》、《西厢观画》、《哑女出嫁》等来自剧目,响彻白山黑水间。那时常会听到一些民间二人转演员360百科的一段"说口":"老少爷们,婶子大娘们,我给大家学唱一段韩子平老师的《回杯记》,大家闭置部展证形破上眼睛听,如果您听出点他那意思,觉着有点像,您就给我呱唧呱唧。"

标签: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

评论留言

我要留言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