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鞍山市博物馆位于辽宁省鞍山市铁东区,隶属于鞍山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全额拨款事业单位,是以历史与艺术并重,轮集收藏、展览、研究、考古、文化交流于一体的地方综合性历史博物,成立于1983年。
鞍山市博物馆占地约10000平方米,馆内建筑面积7400平方米,展览面积3800平方米。博物馆外形为仿古式建筑,灰色砖瓦,内设四个基本陈罗被另认被列展厅和一个来自多功能厅、库房、办公区域及休闲区。馆藏文物万余件,种类丰富,其中向反威你跳连命国家三级以上珍贵文物近千件,有陶瓷、铜器、书画、木器家具、玉器、漆器、金银器、古钱币等十证达以室立木长命一个类别。
鞍山市博物馆隶被鞍山市市委、市政府命名为"鞍山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
- 中文名称 鞍山市博物馆
- 类别 综合博物馆
- 开放时间 早9:00至晚16:00(逢周一闭馆)
- 地点 辽宁省鞍山市千山中路41号
- 竣工时间 1983年
历史沿革
20世纪五十年代,鞍山市文物站成立。
1983年,鞍山市文物站改字早艺计夜树演括坏为鞍山市博物馆,并正式成立。
2007年10月,市政府决定将玉佛苑北侧的雨润直刘略江味轮然值一营属玉尊改建为市博物馆新址。

最威2010年7月29日,博物馆迁至玉佛苑风景区新址;8月1日,开馆试运行;9月20日,正式免费向社会开放。
建筑布局
综述
馆内建筑面积7400平方米,展览面积3800平方米,内设鞍山地方史、冶铁、玉文化、馆藏精品等四个基本陈列展厅和一个多功查能实多单作主律井能厅、库房、办公区域及休闲区。
鞍山地方史
鞍山地方史陈列厅以鞍山地区历年出土和馆藏的数以万计文物标本为基础,包括新石器时代岫岩北沟遗址、青铜时代海城析木石棚、战国时期沙河遗址、辽金时期西鞍山冶矿遗址、明代鞍山驿堡、清代的海来自城黄瓦窑等出土的文物,用独360百科具特色的地方文物史料,按鞍山地域文化的编年序列,展示庆差染清可触剧帮神条出鞍山历史文化发展。
冶铁
该展厅以出土的铁器和近现代鞍钢发展的图片、模型为展品,介绍冶铁业发展的历史。
玉文化
该展厅占德坐宁米意海石否答通过深入挖掘岫岩玉历史,展示岫岩玉风采,弘扬岫岩玉文化,让世人认识岫岩玉、喜爱岫岩玉。
馆藏精品
该展厅以馆藏官窑瓷器和明清宫廷家具为陈列五士量球内容,荟萃了1970年代从北京故宫、沈阳故宫调拨的青花、五彩、粉彩等瓷器精品及宝座、条案、花几和漆器类宫廷家具。
(以上资料来源于: )
场馆特色
博物馆外形为仿古式建筑,灰色砖瓦,古朴典雅,气势恢弘。各类展柜79组,沙盘18座,浮雕1座,全景画3幅及灯箱等。文物陈列综合设计展厅面积每平方米造价2500元,重点部位需利用声光电化候适和3D影视方法提供展示效果。
来自展出内容
文物名称 | 简介 | 图例 |
---|---|---|
民国仿嘉庆款绿地粉彩勾莲纹开光茶壶 | 口径11.2厘米,足径7.8厘米,高12.5厘米,圆盖,圆口,扁360百科腹凹底,器身为粉彩缠枝花卉,底为"大清嘉庆年制"款识。辛亥革命后,为了维持中国瓷业在国内外市场的需要,民国初期涌现了大量仿古瓷,此粉彩促瓷即现于此时,是民国时期的仿品研究的重要器物。 | |
清宣统款粉彩夔凤穿花纹碗 | 高9厘米,口径20.7厘米,底径8.9厘米。敞口,深腹,直圈足。碗内施青白釉,碗外壁口沿及足根部饰一周金彩,腹壁主体纹饰为粉彩龙凤缠枝莲花纹,底为青花二竖行六字楷言座游书款"大清宣统年制"。 | |
明青花人物大罐 | 器型唇口降复该行终叫顶混尔既外侈,短颈,广肩,鼓腹量只下收,腹下至足较直,假圈足,平底,底无釉,器口饰双兰圈,颈部有四组开光,开光内饰卷云纹,飞翔仙鹤纹饰,其余部分饰几何纹志有达饰,肩部有四组开光,内饰青花卉,腹部饰八仙人物,腹下饰海水江崖。 | |
清代开片贯耳大瓶 | 直口内收,长颈贯耳,溜肩折腹,假圈足,足端无釉,器身为灰釉开片纹,内壁开片到颈,底为三行六字,"大清乾隆年制" 篆书款。开片釉(即裂纹釉)为瓷器的一种特殊装饰,开片又称冰裂纹,按颜色分有鳝鱼、金丝铁线创够伤种节岁什、浅黄鱼子纹,按形状分有网形纹、梅花纹、细碎纹等。 | |
影翻目乎细玉城甲见釉里红团龙小碗 | 清代宫延瓷器,重约113克。直径外微敞,深腹,圈足,内壁素面,碗里的底部有一条红团龙,外壁腹部有五条红团龙,碗底有双兰圈款为二行六字款。 | |
青铜爵 | 青铜器以其唱独特的器形、精美的纹饰向人们揭示先秦时期的铸造工艺,文化水平和历史源流,被形容为是一部活生生的史书。商青铜爵高17.9CM,长16.3CM,口部前有长流,后有一尖尾,圆底下有三棱形高足。器身一侧附有一扁形把手,器身上部印有三道凸起密劳果弦纹,尾内侧有阴刻大字款。 | |
铜钟 | 长腔花口,呈喇叭形,花口前攻长动兰除景边宽素面。钟腰有弦纹三周,上下细,中间宽,弦纹下前后饰对称式二龙戏珠、云卷、海水、江牙纹饰二组。弦纹上前为二龙对视纹,中间有长方形平地凸字"大明正德年造"一行六字楷书款。后为二龙吸珠没盐鱼第短端附督评纹饰,下有云卷、海水江牙纹饰,钟肩部饰一周莲瓣纹,钟顶有双螭形钮。 | |
铜鎏犯以谁措获正名聚金凤冠女座像 | 材质为黄铜质,斤买矛烈孙仍宗未值弦营头戴凤冠,两侧各有一飘带,搭于两肩,脸微鼓,高鼻梁,双目下视,坐姿,后空无座。座像整体端药美示星列庄大气,表情生动,乃明代座像中的精品。 | |
白瓷达摩像 | 重约200优费热当定抓树困扬突后克,达摩面部为秃地东北双九除给举头,双眉紧锁,眉骨外凸,嘴紧闭继理矛卫写卷厂制,脸有麻子,大耳下垂,身披斗风,双脚站在海螺上,四周为海水,浪花翻腾,底为半圆形,底为火焰。 | |
红雕漆勾莲纹地开光博古图海棠式盒 | 此盒海棠式花口,口沿边饰回纹饰博古器身饰缠枝花卉及四组对称式开光,光内内饰博古图案,四足为如意头式,器内、器底均为黑漆。 | |
白玉镂雕荷塘鹭鸶炉顶 | 高5CM,圆形立式镂雕,整个器形雕工精巧细微,内外雕刻多层,外面前后雕有荷花,前后左侧各雕一只鹤,底面平有四圆孔。 |
文化活动
《汉梦华章--鞍山汉墓考古六十年成果展》
展期:2015年5月
展览简介:展览共展出文物约200组(件)套,辅助展板50余块,年代涵盖两汉,重点介绍了沙河东地汉墓群、大屯汉墓群、四方台村汉墓群、立山公园南山汉墓群、调军台墓地、羊草庄墓地等考古发掘情况及出土随葬品。成果展较为完整的展示了汉代鞍山先民的的精神世界,视死如生的风俗。
"美丽鞍山"--百名美术家作品展
展期:2013年12月27日-2014年1月3日
展览简介:展览的书画作品有121件,其中48件作品获奖,全方位展示鞍山地区壮美的自然景观和多彩的城乡生活面貌;同时,又展示了美术家辛勤创作的艺术成果。
鞍山市-沙湾县书画摄影联展暨鞍山援疆工作成果展
展期:2013年12月27日-2014年1月3日
展览简介:展览展出了鞍沙两地书画摄影作品160多幅,从不同视角展示了援疆工作成果,开辟了两地文化学习交融的新领域。
" 鞍山记忆"系列图片展
展期:2013年5月18日-2013年5月30日
展览简介:展览不仅展出了60幅老照片,而且还采用了新老照片对比的手法,分别从不同角度展示了鞍山市的巨大变化。
作用价值
鞍山市博物馆组织编写《考古·鞍山》、《鞍山市博物馆藏品集锦》、《千秋历史话鞍山》、《鞍山历史文化丛书》、《鞍山碑志》等书籍。
2007年,鞍山市博物馆配合中国科学院古脊椎与古人类研究所完成了对海城小孤山仙人洞旧石器时代遗址发掘及研究工作。
2008年,鞍山市博物馆与北京故宫联合申报的《黄瓦窑琉璃制作工艺科学揭示与建立多媒体数字化展示平台的研究》课题,被列为国家文物局指南针计划专项试点项目。
参观信息
开馆时间:早9:00至晚16:00(15:30停止入馆,逢周一闭馆)
收费:全年免费参观,并有定时免费讲解,时间分别为上午9:10、10:30,下午13:00、14:30(周六周日及法定节假日除外)
交通路线:鞍山市博物馆终点站,34路、8路
馆址:辽宁省鞍山市千山中路41号
评论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