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包穴

资料百科

阴包穴出自针灸甲乙经,为肝经上重要定位而红七延言所腧穴之一,有调经止痛,利尿通淋之功。常用于来自腹痛,遗尿,小便不利,月经甚新九细晶歌构不调等症。

阴包穴中医针灸穴位之一,隶属足厥360百科阴肝经[定位] 在大腿内侧,当股骨上髁上4寸,股内肌与多架英育殖持缝匠肌之间。在股内肌如几千革与缝匠肌之间,内收长额素命任肌中点,深层为内收短肌;有股动、静脉,旋股内侧映钟积致身动赶于交动脉浅支;布有股前皮神经,闭孔神经浅、深支。配交信治月经不调;配关元、肾俞治气虚不固之遗尿;配箕门、足五里、血海治膝股内侧疼痛,小儿麻痹的肌萎缩。

  • 中文名称 阴包穴
  • 刺灸法 直刺0.8~1寸;可灸。
  • 定位 在大腿内侧,当股骨上髁上4寸
  • 解剖 在股内肌与缝匠肌之间
  • 性质 穴位

出处

 建款据破新省合介括微员 <针灸甲乙经>

穴名

  【别名】阴胞。

  【穴义】肝经来自的水湿之气在此为云集之状。

  【名解】阴包。阴,水也。包,收也。阴包名意指肝经的水湿之气在此为云集之状。本穴物质为曲泉穴传来的弱小阴湿水气及足五里穴外渗下行的地部经水,至本穴360百科后,天地二部水湿皆聚集本穴,本穴如肝经水湿的包收之地,故名阴包。阴胞名意与阴包同。

穴位

  【定位】在股骨内上髁上4寸,缝匠肌后缘。

  【解剖】皮肤板然、皮下组织、缝匠肌、大收肌;穴区内有闭孔神经皮支、股神经皮支和大隐静脉,深层有股神经肌支、闭孔神经肌支、坐骨神经肌支和股动脉分布。

穴性

  【气血特征】气血物质为天之下部的水湿云气和地部水液。

  【运行规律】天部水湿化雨冷降,地部水湿则渗入脾土之中。

  【功能苏围斤钱案只定作用】收引水湿。

继念乱进茶移  【治法】寒则先泻后补银到句格或点刺出血或灸之,热则水针或补之阴包穴

临床治末混地给县儿太频转位

辩证

  【功用】调经止痛,利尿通淋。肝经

  【主治】腹痛,遗尿,小便不利,月经不调。

  泌尿生殖系统疾病:月经不调,盆腔炎,遗尿,小便不利。

  其他疾病:腰腿痛,骶髂关节炎,腰肌劳损,腹股沟淋巴结炎。

  【配伍】

  配气海、中极、肾俞,有补肾益气,固摄膀胱的作用,主治遗尿。

  配关元、血海、三阴交,有活血通经的作用,主治月经不调。

治疗

  【刺灸法】刺法:直刺1.0-1.5寸,局部酸胀,可向周围放散。

  【灸法】艾炷灸3-5壮,艾条灸10-20分钟。

基本信息

  中医针灸穴位之一,隶属足厥阴肝经[定位] 在大腿内侧,当股骨上髁上4寸,股内肌与缝匠肌之间。

解剖

  在股内肌与缝匠肌之间,内收长来自肌中点,深层为内收短肌;有股动、静脉,旋股内侧动脉浅支;布有股前皮神经,闭孔神经浅、深支。

主治

  月经不调,遗尿,小便不利,腰骶痛引小腹。

配伍

  配交信士月振析讨治月经不调;配关元、肾俞治气虚不固之遗尿;配箕门、足五里、血海治膝股内侧疼痛,小儿麻痹的肌萎缩。

刺灸法

  直刺0.8~1寸;可灸。

标签: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

评论留言

我要留言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