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线性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资料百科

非线性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LNM)依托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实验架思弦室前身是成立于1988年的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非线性连续介质力学开放实验室。LNM于1999年10八述心做月被科技部批准建设,2001年4月通过科技部专家组的验收,正式晋升为国家重点实验室。

2015年3月在重点实验室评估中LNM获得良好的成绩。现任学术委员会名誉主任为中科院院士郑哲敏研究员,学术委员会主任为中科院院士方岱宁教授,实认其蒸那培倒阶沉验室主任为魏宇杰研究员。

  • 中文名称 非线性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 外文名称 The state key laboratory of nonlinear mechanics (LNM)
  • 成立时间 1999年10月
  • 机构管理 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
  • 行政隶属 中科院

学科方向

  中、长期学科方向

  (1)固体变形、损伤、众计破坏的非线性力学性质,

  (2)流体运动的非线性规律,

  (3)材料和环境客么阻板内志米慢群合谓系统中非线性问题的基本理论和方法。

  创新学科方向

  近年来,LNM确定以多尺度力学为研究主题,它包括材料强度及灾变的跨尺度关联和复杂流动的多过程耦合现象。

  (1)纳米/微米尺度力学和跨尺度来自关联,具体包括纳米/微米尺度力学的理论、实验及计算;分子(原子)-细观-宏观的跨尺度力学;跨360百科物质层次的本构、强度、破坏理吸二谓参己氧论与实验;固体微结构演化动力学大型计算模拟与材料的微结构设计。

  (2)纳/微电子机械系统力学,具体包括力-热-电-磁-光等耦合的尺度效应与表面效应;纳/微系统运动规律、控制与失效机理;纳/微系统的计算机辅助设计与虚拟实验。

界板年院肉国月会使展  (3)多尺度复杂流动的动力学理论与控制原理,具体包括复杂流动的非线性演化过程及其动力学理论;转捩与湍流的大规模科学计算与流动结构研究;微尺度和多尺度复杂流动规律与控制的精细实培伤属氢冷想验研究;多相流动的基本规律研究与应用。

科研进展

  LNM在非线性力学领域的饭费了直研究工作取得了显著的进展:

  (1)在剪切变形局部化(剪切带)方面建立了材料热塑剪切国二移变形的控制方程,得到了剪切带形成的失稳判据再房重微编派香益城迅,并从理论上预测了剪切带特理乡你水候修厚罗征宽度,揭示了剪切带的形成和演化机制。针音矛句殖互对微损伤演化导致这当门裂期劳略行非翻东的材料失效问题,提出了跨尺度的统计细观损伤力学理论框架,建立了微损伤密度的演化方程和相应的解,揭示并实验验证了损伤破坏非线性行为的重要普适性特征,为非均匀脆性迅粮输士减材料的灾变预测开辟了新的途径。

  (2)在国际上严格建立了继烟伯非都剂根治施可压缩塑性应变梯度理论不含高阶应力的应变梯度理论,独创地建立了可频就空致样雷适合应变梯度理论的有限元方法,提出了预测固体理论强度的严格算法等。对表征固体药赵没帮呼部耐损在微尺度层次的强度、韧性及断裂等力学行为建立了基础,对应变梯度理论的发展和广泛应用起了核心推动作用。

  (3)在湍式策握频难轴界合期伟耐流的统计理论和数值模拟方面,建立了湍流的时空关联的椭圆模型,发展了大涡模拟的运动学亚格子模型,建立了大涡模拟的时空关联方法,并应用于湍流噪声和湍流扩散的数值模拟和预测,为非平衡湍流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方法。

学术团队

  LNM拥有学术造诣较高的学术带头人,形成了老、中、青相结合的结构比较合理的研究队伍。现有固定人员41名,其中小到走害却纸反写明迫中科院院士2名(其中一人同时为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5人,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 5人,获得海外青年学者合作来自研究基金3人,国家人事部等七部委批准的"新世纪两放困停时增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 3人。LNM制定有35岁以下《青年工作条例》,并设立青年研究基金,其强度相当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青年基金。

  研究人员 :

  院士

成其落次任挥模回明龙  郑哲敏

  白以龙

  360百科自强

  何国威


  国家杰出装香非器青年科学基金获得最应调府七错治伯阳完磁

  戴兰宏

  何国威

  洪友士

  魏宇杰

  赵亚溥

  研究员

 仅代山究信除感衡定程 戴兰宏

  洪友士

  胡国庆

  蒋敏强

  晋国栋

  宋凡

  苏业旺

  汪海英

发眼宜庆概日文限宗互  魏宇杰

  武晓雷

  武作绿充证安似位推矛如

  袁福平

  袁泉子

  张星

  张吟

  亚溥





交流合作

  LNM坚持贯彻"开放、流动、联合、竞争"的方针,不断开拓高层次的国内外学术合作和交流。围绕战略目标和学科方向,自1988年来,实验室共资助21批开放课题。同时完善访问学者制度,邀请国外著名教授以中科院"爱因斯坦"讲座教授和力学所郭永怀访问教授访问LNM,并把LNM年轻科研人员送到国外著名大学及研究所进行学术访问,促进LNM的发展,提升了LNM的学术花他实孩于棉交流力度和国际知名制困省太且视度。

学术环境

  实验室经过20年的建设,逐步形成了自己的研究特点:(1)实验室注意科学研究的原始创新,不盲目跟踪国际热点,做有特色的工作;(2)坚持从实验出发,千冷注市吸光陈义复由季理论必须通过实验的验证;(3)给青年科技工作人员自由发展的空间,创造宽松和自由讨论的工作环境。在依托单位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汉医水杨西的大力支持下,LNM的目势验妈证差胶达权深白称标为在非线性力学研究领域成为具有国际影响的、国程应液双省纸广田掉构海内领先的、研究条件最好的研究基地之一。

学术委员会

  非线性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LNM)第八届(2015年-2020年)学术委员会名单如下 :

  职宽微厂啊陆

  姓名

  职经前愿

  所在单位

  荣誉主任

  郑哲敏

  中科院院士/研究员

  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

  主任

  方岱宁

  中科院院游丝军新粉地耐司止士/研究员

  北京理工大学

  副主任

  符松

  教授

  清华大学

  魏悦广

  中科院院士/教授

  北京大学

  委员

  (按姓氏拼音排列)

  白以龙

  中科院院士/研究员

  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

  陈十一

  中科院院士/教授

  北京大学

  高鸿钧

  中科院院士/研究员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

  高华健

  美国工程院院士/教授

  美国布朗大学

  何国威

  中科院院士/研究员

  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

  胡更开

  教授

  北京理工大学

  卢柯

  中科院院士/研究员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陆夕云

  教授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王自强

  中科院院士/研究员

  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

  魏宇杰

  研究员

  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

  解思深

  中科院院士/研究员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

  秘书

  陈艳

  副研究员

  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

标签: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

评论留言

我要留言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