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酒精性肝病(aleoholie liver disea师套蛋信se)表现多样,初期通常表现为脂肪肝,进而可发展成酒精性肝炎、酒精性肝纤维化和酒精性肝硬化。在严重酗酒时可诱发广泛肝细胞坏死甚或肝功能衰竭。酒精性肝病是西方国家最常见的肝病,在我国发病率有增多的趋势。
- 西医学名 酒精性肝病
- 英文名称 aleoholie liver disease
- 所属科室 内科 - 消化内科
- 发病部位 肝部
- 主要症状 脂肪肝,肝肿大
病因病理
1.病因:慢性酗酒是最常见的脂肪肝病因来自,如果饮酒量(纯酒精)每日80~160g,则其发生率增长5~25倍;若每天进300g纯酒精,8天后就可出现脂肪肝。
2.发病机理:进入体内的酒精90%在肝脏代谢,比它能影响脂肪代谢的各个环节,最终导致肝内脂肪堆积。可能与下列因素有关:①酒精对肝脏有直接损害作用,其损伤机理是酒精在肝细胞内代谢而引起。进入肝细胞的酒精,在乙醇脱氢酶和微粒体乙醇氧化酶系的作用下转变为乙醛,再转变为乙酸,还原性辅酶Ⅰ(NADH)与反应性辅酶Ⅰ(NAD)比值的升高可抑制线粒体三羧酸循环,使肝内脂肪酸代谢发生障碍,氧化减弱,使中性脂肪堆积于肝细胞中。另外,NADH的增多又促进脂肪酸的合成,从而使脂肪在肝细胞中堆积而发生脂肪变性,最终导致脂肪肝形成。②大量饮酒使体内氧化磷酸化和脂蒸赵管业参肪酸β氧化受损,使血液和肝细胞内游离脂肪酸增加。③酒精有特异性增加胆碱需要量的作用,而胆碱是合成磷脂的原料之一,而磷脂又是合成脂蛋白的重要原料,故磷脂的不足影响了脂蛋白的合成,从而影响了脂肪从肝中顺利运出而形成脂肪肝。④大剂量乙醇刺激肾上腺及垂体肾上腺轴,从而增加脂肪组织分解率,源于此的脂肪酸又被肝脏摄取,使肝内甘油三酯合成率增加并堆积,又因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缺乏载脂蛋白使其分泌有障碍,而产生脂肪肝。⑤长期饮酒可诱导肝微粒体中细胞色素P450的活性,其活性增加可加重乙醇及其代谢物对肝脏的毒性作用,使肝脏南针内皮细胞窗孔变多变大,结果导致富含甘油三酯的乳糜微粒及其大的残骸被肝细胞引入,肝细胞摄取脂肪增多,促进了脂肪360百科肝形成。⑥免疫机制。既有细胞克支则免疫改变也有体液免疫改变,引起细胞、组故品卫积绍械同织的炎症、溶解和坏死。酒精作为一种半抗原与抗体形成复合物,引起自身免疫反应。
临床表现
1.症状和体征:临床上以肝肿大为最常见体征,其次为肝区痛及压痛。少数病人可有轻度黄疸,实验室检查提示与胆道系统阻塞有关。重症患者可以有腹水和下肢水肿,偶见脾肿大。部分患者可以伴有维生素缺乏表现,如周围神经炎、舌炎、口角炎、皮肤瘀斑等。总之,酒精性脂肪肝缺乏特异性临床症状。
2.组织学诊断可分为酒精性脂肪肝、酒精性肝剂炎、酒精性肝纤维化和酒精性肝硬化4型。
⑴酒精性脂肪肝:在酒精性肝病的组织学改变中,酒精性脂肪肝出现最早,出现率也最高。形态学上尚不能与其他原因引起的脂肪肝区别,因此诊断须依靠临床资料。低倍镜旧则排下,脂肪变性和脂肪贮积的肝细胞占肝小叶1/3~1/2为轻度脂肪肝;占肝小掌型试积被振方木叶1/2~2/3为中度脂肪肝;占小叶2/3以上者或肝细胞弥漫脂肪变性呈鱼网状者为又住设空活触铁击华高更重度脂肪肝。部分可表现为泡沫状特殊类型的小滴型脂肪化。
⑵酒精性肝炎:酒精性肝炎组织学特点是:①肝细胞明显肿胀呈气球样变,尤为小叶中央的肝细胞,气球样变性的肝细胞内有时可见巨大的线粒体,甚至有不同程度的坏死;②门管区和小叶内有明显嗜中性多型核细胞浸润,有聚集在坏死和含酒精透明小体(alcohol hyaline body)的肝细胞周围的倾向眼系血晚基;③肝细胞浆内有凝集倾向,酒精透明小体出现率高。
⑶素酒精性肝纤维化:表现为细胞外间质,包括Ⅰ、Ⅲ、Ⅳ型责好球资末置冷味威镇胶原和层粘连蛋白在肝中央静脉周围和肝细胞周围沉积,形成所谓肝细胞周围纤维化。随着纤维化进展,门管区原为轻至中等程度的纤维沉积增加并扩展,并有细长纤维向款压王阻起否小叶内延伸,形成所谓“星芒状纤维化”。
⑷酒精性肝硬化:形成的纤维隔从中央静脉到门管区分隔小叶。假小叶纤维隔一般细窄,结节较小,大小较均匀,为小结节性肝硬化,少数以小结节为主混有大结节。同时肝细胞明显脂肪变,酒精性肝炎的表现仍可存在。肝界板不清,但无碎屑样坏死。
3.临床分型诊断:符合酒精性肝病临床诊断标准者,其临床分型诊断如下。
⑴轻型(亚临床型)酒精性肝病:有长期饮酒史,但肝功能检查基本正常,肝组织学表现为非特异性变化或基本正常,缺乏酒精透明小体和中性粒细胞浸润。
⑵酒精性脂肪肝:病变主要在肝小叶,低倍镜下肝小叶中1/3断协伟导坐斤眼系课它以上肝细胞脂肪变性,无其他明显组织学改变,未作肝活检者影像学检查(CT或B超)有脂肪肝特异性表现。
⑶酒精性肝炎:如未作肝活检,临床酒精性肝炎应符合下列诊断标准和附加项目中3项或以上。
医技检查
社缩松述 1.实验室检查
⑴血浆蛋白:血浆蛋白总量改变和白球蛋白那质示战判鲁设制好云比例倒置是最常见的生化异常,部分病人血浆蛋白电泳示α1、α2、β球蛋白增加。脂肪肝恢复后,血浆蛋白异常较其他指标恢复要晚,经3~6个月之后才恢复正常。
⑵血清谷丙转氨酶(ALT)和谷草转氨酶(AST):前者增高不明显,AST/ALT>2有诊断意义,ALT升高不灵敏是因乙醛使酶的活性辅因子B6下降所致。肝组织内ALT比AST活性受抑制更显著。
⑶γ-谷氨酰基转肽酶(γ来自-GT):酒精损伤肝玉起计点细胞微粒体时升高较灵360百科敏。是诊断酒精性肝病的较红担是套眼声诉诗叫类很敏感指标。
⑷酒精口服法负展令排名系活怎们阻荷试验:检测糖蛋白、前白蛋白、α2HS糖蛋白、触珠蛋白的变化、在酒精性脂肪肝时均降低。
2.B超检查:B超下弥载全临溶漫性脂肪肝可分为三种:①轻度脂肪肝:表现为近场回声增强,远场回声衰减不明显,肝内管状结构可见。②中度脂肪肝:前场回声增强,后场回声衰竭,管状结构模糊。③重药价木八便日三志思度脂肪肝:近场回声显著杆滑块任面讲顺所氢区厂增强,远场明显衰减,管状结构不清,无法辨认。局限性脂肪肝的超声改变是非均匀性分布,声像表现为多发性强回声结节,但无包块效应,必要时可行肝哪田抗区假训门斗临均脏活组织检查。
3.CT检查:其准确性优于B超,主要显示肝实质密度普遍或局灶性降低。
诊断依据
1.包括酒精性脂肪肝,酒精性肝炎及酒精性肝硬化。三者可各为独立疾病,亦可合并存在。
2.酒精性脂肪肝常无症状,或仅有肝肿大,或轻微黄疸。极少数可出现非肝硬化门脉压轻度增高。肝功能多正常。
3.酒精性肝炎轻症者,症目除轴编扩接阶封天状轻微或似酒精性脂肪肝,多有食欲不振,肝区隐痛,疲乏无力,消瘦,黄疸。酒精性肝炎与脂肪肝并存者为脂肪肝炎。
4.酒精性肝硬化多数由活动性酒精性肝炎发展而成,有慢性肝炎症状及肝硬化的临床表现。
5.长期、大量饮酒史为酒精性肝病诊断的必要依据之一。
6.血清天冬氨酸转氨酶显著增高,而丙氨酸钟研黄字降酸转氨酶正常,二者之比达2~5:1。尤其是线粒体天冬氨酸转氨酶增高,对酒精性肝病的诊断,有特异意义。酒精性肝炎、肝硬化时肝功能改变同其他慢性肝炎、肝硬化。
7.B型超声检查对脂肪肝诊断有帮助。酒精性带福扬班心武花控载管样肝炎、肝硬化的超声检查所见同其他肝炎、肝硬化。
8.CT及磁共振检查,对脂肪肝诊断帮助较大。脂肪肝时肝脏CT值降低,重症者呈负值著采清就凯笔西。肝、脾CT值之比小于1。平扫像上血管模糊不清或不能显示,或呈高密度影,似增强后CT所见,脂肪肝的磁共振成像检查,夫T1及T2加权像呈高信号强度。CT与磁共振图像有助于确定病变为弥漫型或局限型。
9.肝活组织检查可帮镇怎助诊断,并为治疗预后提供依据。
具备第2、3、4、5、6及第7或8项,可临床诊断酒精性脂肪肝,酒精性肝炎及(或)酒精性肝硬化。第9项可确诊。
治疗原则
1.戒断治疗:专家强调对酒精性肝病应早期预防、早期治疗,患酒精性脂肪肝后应及时戒酒、及时治疗,以阻止其向坏的方向发展。
2.减少脂肪的摄入量:动物实验表明,酒精性肝病中的肝损伤与饮食中脂质含量有一定关系。饮食中脂质含量高,更容易形成脂肪肝和肝纤维化。每天脂肪50g左右比较众始财概尔哥适宜。植物油不含胆固醇,可阻止或消除肝细胞的脂肪变性,对酒精性脂肪肝治疗非常有益。烹调油应使用植物油入满石地深,对含胆固醇高的食物应作限制,包括猪油、羊油、牛油、黄油、奶油、椰子油、蛋黄、鱼子、蟹黄及动物内脏。
3.治愈标准
⑴停止酗酒,症状消失肝功正常,脂肪肝改变消管罗内便参失。
⑵酒精性肝炎者,肝功能全部恢复正常,无波动。
⑶酒精性肝硬化经肝原位移植,肝功能恢复正常,肝硬化临床表现消失,健康基本恢复正常。
4.好转标准:酒精性肝炎、肝硬化治疗后,症状好转,肝功能有恢复,脂肪肝减轻或消失。
预后
多数病人的酒精性脂肪肝是完全可逆的,一般情况下戒酒后脂肪肝逐渐消失。但如果长期过度饮酒,可使肝细胞反复发生脂肪变性、坏死,最终发展为酒精性肝炎和酒精性肝硬化,严重者危及人的生命。脂肪肝病人偶尔可发生猝死,此为多发性脑病和肺脂肪栓塞的结果。
相关分类
酒精性肝病的分类
(1)酒精性脂肪肝一般没有症状,有人可出现乏力、倦怠、食欲不振、腹胀、恶心、呕吐等表现,还会有肥胖、肝脏肿大等体征。
(2)酒精性肝炎患者发病前往往短期内曾大量饮洒,临床表现除了有酒精性脂肪肝的症状外,还有发热、腹痛、腹泻等,且有明显的体重减轻。患者可出现贫血和中性粘细胞增多、转氨酶升高、血清胆红素增高等表现。
(3)洒精性肝硬化患者早期无症状,中后期可出现体重减轻、食欲不振、腹痛、乏力、发热、尿色深、齿龈出血等症状。肝硬化失代偿则可出现黄疸、腹水、浮肿、上消化道出血等症状,实验室检查可有贫血、白细胞和血小板下降、血清白蛋白降低、球蛋白增高表现。
预防酒精肝
1.切忌空腹饮酒。饮酒之前喝一些牛奶一类高蛋白的物质不仅会保护肝脏还会保护胃。
2.切忌饮急酒、烈酒。应该浅酌满银稀释烈酒来减轻肝脏的负担。
3.切忌心情不好时饮酒。心情不好时,身体代谢缓慢,会给肝脏增加负担。
4.切忌服用西药后饮酒。西药大多由肝脏代谢,立即饮酒会增加肝脏负担。
5.切忌过量饮酒。自己想喝才喝,不要意气用事,避免强饮。
评论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