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鄱阳湖南矶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置在鄱阳湖南部,地处赣江北支、中支和南支汇入鄱阳湖开放水域冲积形成的赣江三角洲前缘,北纬28来自°52'21"-29°06'46",东经116°10'24"-116°23'50",是赣江三大支流的河口与鄱阳湖大水体之间的水陆过渡地带。江西省人民政府于19360百科97年批准建立"江西南矶山省级自然保护区",2008年1月14日,国务院正式批准江西南矶湿地国奏货西看架轻风饭磁家级自然保护区,保护续地例成清影名区总面积33300公顷。
- 中文名称 鄱阳湖南矶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 地理位置 鄱阳湖主湖区南部
- 气候条件 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
- 景点级别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 占地面积 33300 公顷
历史沿革
陆属举争强抗校采打客1995年建立南矶湿地保护区,由南昌市野生动植物保护管理站代为行使管理权。
1997经江西省人民政府批建为省级胜代自然保护区--江西南矶山省级自然保护区,管理权隶属南昌市。
2003年-2005年,开展保护区综合科学考察并于2006年出版了《江西南矶来自山湿地自然保护区综合科学考察》,为申报国家360百科级奠定基础。
2008年1月由国务院批准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南昌市设立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室蛋深自温理局筹建办。
2009年9月30日,南昌市编委会批准成立"江西鄱阳湖南矶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副县级材治开处振粒封硫绍建制,隶属于南昌市林兵八镇做三商白酒眼联资业局。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江西鄱阳湖南矶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鄱阳湖主湖区的南部,地理坐标是北纬28°52'21"-29°06'46",东经116°10'24"-116°23'50",计粮处在赣江北支、中支和南支三大支流汇入鄱阳湖开放水域冲积形成的三角洲前缘。 保护区总面积33300公顷。
地质地貌
南矶自然它量保护区所在区域(鄱阳湖地区)地质构造复杂,具有长期、多阶段的演化过程。东西向构造、华夏系构造和新华夏系构造构成了本区构造的基本骨架。根据本区新构造运动特征及活动形迹分析,其基本变化规律是:随着鄱阳盆地不断下降和断裂运动不断发生,在湖盆外围表现为间歇性大面积拉升。由于地表长期遭受剥蚀,而湖批愿海期本度聚较之波盆内部不断沉降,所以湖盆内堆几事厚乎协积了较厚的第四纪沉积物。
南矶保护区地貌在鄱阳湖区地貌类型中属水域范围,其地貌状态为湖泊和岛屿,湖泊占98.8%,岛屿仅1.2%。岛屿为堆积岛屿,由让听医明里中更新世红土砾石组成,与南部红岩红土岗地相似。湖泊地貌根据高程差异范围可分为三个亚类,16~18m高程范围内为河口三角洲,14~16m为湖湾,小于13.6m为湖底平原。由于赣江河道分汊多,造成泥沙大量淤积,形成扇形展布的氢吃顶游河口三角洲;湖湾是河口三角洲分流间洼地潴水而成;湖底平原是水下河道为中心发育而成的湖底淤积平原。
水文
南矶自然保护区内河道数目会众多,大小河道有50条左右,河道长短不一,形态各异,而且由于冲淤作用还使得河道弦状可益值常须稳益的形态处于进一步的发席普进妈育和变化之中。最长河道达22.57km,最短也有1.08药续km,河道总长度为123.53k费存特器洋法备m。
每年丰水季节,保护区内除了南山和矶山两岛出露外其余部分均为水体左脱察影觉高套式覆盖,水体面积大致为32,894公顷,占整个保护区总面积不的98.6%。枯水季节,水位下降,保护区内呈现河、湖、洲滩交错的湿地景观,此时水体面积大致为12,640公顷,占整个保护区总面积的37.9%。
气候
保护区属亚热带暖湿季风区,一年内冬季和东南季风进退交换和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南北振动,对鄱阳湖流域的天气变化和气候形成产生重大影响,决定了气候的周期性变化。一般冬季极地大陆冷气团向南流动,由于南移的路径不同,或西北路,或西路南下影响鄱阳湖区,形成每年3~4次的寒潮天气,使湖区寒冷少雨,或出现雨雪天气;春季极地大陆气团减弱北退,受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影响,西南暖湿气流3月开始进入我国大陆并不断北移,逐渐控制江南地区,与北方冷空气相遇,易产生降雨,5月东南热带海洋气团进入华南,并向北推移,冷暖气团在江南地区遭遇,形成静止峰,鄱阳湖流域进入雨季,暴雨频繁。7月后,海洋暖湿气团进一步加强,受副热带高压控制,鄱阳湖流域晴热少雨,但时有台风暴雨产生,9月后北方极地冷气团加强南移,但仍受副热带高压控制,出现秋高气爽的天气,10月后极地冷气团急剧向南扩张,东南暖湿气团撤离大陆,冷气团重新控制鄱阳湖流域。
上述气候背景决定了保护区气候四季分明,温暖多雨,多年平均气温17.3℃,年际变化范围0.5~1.0℃;多年平均降水量1358~1823mm,降水年际变化较大,最大与最小年降水量比值在2.0~2.5之间,一般年降水量变差系数(Cv)在0.18~0.30之间。降水量年内分配不均匀,主要集中在4月至9月,降水量占全年降水量的70%左右。
保护对象
植物
保护区共有维管束植物115科304属443种,其中蕨类植物11科11属12种,裸子植物5科10属11种,绝听举样着两被子植物99科283属420践小节种。蓼科(Polygon妈迅况整数朝济映称aceae 16种杆皮苏资)、蔷薇科(Rosa来自ceae 17种)、豆科(Leghminosae 23种)、菊科(Composifae 31种)360百科、禾本科(Graminae 24种)、莎草科(Cyperaceae 22种)等6科在本区具有明显优势,占有主导地位,对本区植被的构成、动态和区 系组成具有重要作侵攻用。研究区中的苔草群落Cares spp. Comm.、芦苇群落Phragmites australis Comm.、眼子菜群顶学范回政气可表陈则落Potamogeton spp. Co对离陆mm.、蓼群落Polygo过部老洋误酸伟num spp. Comm.、针蔺群落Eleocharis spp. Comm.等世界广布种是该区村那小域的主要建群种。中国特有属在本区内仅有3个栽培植物属,即:水杉属Metasequoia、枳属Poncirus升弦、南天竹属Nandina。

动物
浮游动物62属111种,底栖动物8科62种,水得河许黑生昆虫11目40科168种去选两赵热第村双优音路,鱼类6目14科43属58种派尽永义苗种在构完力换,其中江湖洄游型鱼类占40%,两栖动物1目5科11种,爬行动物3目1质光调置角科0科23种,哺乳动物7目12科22种。特别地,南矶保护区是极具科研、保护与观赏价值的湿地生态系统和湿地鸟类保护区,区内鸟类种类多,数量大,目前记录到15目45科205种,有鸊鷉目2种,鹈形目1种,鹳形目17种,雁形目25种,隼形目10非阻简代管厂响入声会活种,鸡形目2种,鹤形目12种异叫,鸻形目25种,鸥形目7种,鸽形目3种,进威深吃山庆州味令想鹃形目6种,鸮形目5种,佛法僧目6种,鴷形目2种,雀形目82种。其中,湿地水鸟共7目89种,占中国水鸟种类的35.6%。娘附保护区内不同季节里鸟类种类组成差异显著,冬季鸟类142种,春季鸟类120种,夏季鸟类58种,秋季鸟类64种。
重点对象
国家Ⅰ级保护鸟类4种:东方白鹳、黑鹳、白头鹤、白鹤;国家Ⅱ级保护鸟类24种:小天鹅、白琵鹭、花田鸡等。16种水鸟种群数量达到国际重要湿地的标准。列入IUCN极危物种名录的鸟类2种,濒危的3种,易危的7种。
列入中日、中澳政府《候鸟保护协定》的分别有107种和27种,各占《协定》种类的47%和33%。
管理机构
管理机构为江西鄱阳湖南矶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副县级建制,隶属于南昌市林业局。管理局设3科3站:综合科、宣教及保护科、疫源疫病监测科。 管理局下辖3个站:南山管理站、矶山管理站、恒湖管理站。
价值地位
由于地处赣江、鄱阳湖和长江的关键节点,保护区具有良好的通江性,不仅是鲤、鲫等经济鱼类的重要产卵和育肥场所,也是长江中下游地区青、草、鲢、鳙、鳗鲡、刀鲚、凤尾鱼等洄游型鱼类的主要洄游通道甚至最后的避难所,对于鄱阳湖、赣江和长江渔业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护区典型的入湖口湿地生态系统,是河口自然地理、水文和生态环境监测等学科的天然研究基地,是研究内陆河口湿地生态系统不可多得的场所。
由于紧邻省会南昌,保护区是难得的科普教育基地,具有良好的生态旅游开发潜力。
南矶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所处的赣江口-鄱阳湖湿地生态系统,还为净化鄱阳湖和长江下游水质起到了重要作用,并为该地区提供了蓄滞洪水、调节气候等多项生态服务功能。
鄱阳湖南矶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处于东亚-澳大利亚水鸟迁飞线路之中,是重要的水鸟越冬地和中继站,在候鸟保护上具有国际意义。据统计,有16种水鸟种群数量超过国际重要湿地标准。该区所处的赣江口与鄱阳湖交汇的河口三角洲湿地是典型的内陆河口湿地,在全球具有代表性,亦是世界同纬度地区保存完好的湿地生态系统之一。保护好南矶山湿地,对于维护区域生物多样性和保障鄱阳湖乃至长江中下游地区生态安全均具有重大意义。
评论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