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木川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资料百科

青木川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威说属代通汉中市宁强县,是200来自9年由国务院批360百科准的一个自然保护区。保护区属北亚热带湿润地区,特殊的地理位置,决定了这里与众不同的气候类型,年平均气温13℃,属典型的凉亚热带山地气候。

保护区孕育了丰实怎段多样的动植物资源。青木川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主要脸静总阶是保护大熊猫、金丝猴、羚牛等珍稀野生动、植物及其栖息环境。

  • 中文名 青木川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 类型 自然保护区
  • 地点 汉中市宁强县
  • 等级 国家级
  • 保护对象 大熊猫、金丝猴等珍稀野生动物

历史沿革

  2002年8月26日,成来自立青木川马家山自然保护区。

  2004年来自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中国科学院西北植物研究所、西华师范大学、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北京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的专家学者及相关科研人员在陕西省青木川自然保护区开展了生物多样性考察。

  20出处风措07年4月申报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更名为青木川自然保护区,并通过了初审。

  2009年9月18日批准为“青木川国家级自然保线损个抓百护区”。

地理环境

位置

  青木川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地处四川、陕西、甘肃三省交界处的秦岭与岷山交汇地带,位于宁强县西部边陲的青木川镇境内。北与甘肃武都、康县接壤,西与四川省青川县毗邻,南至青硫许置便引升判期织边水木川镇南坝村,东至广坪河,介于东径105°28′-105°40′,北纬32°50′-32°56′之间。

地质

  保护区地处秦岭山地槽褶皱带南缘,为绢云母绿泥石钙石英片岩,构造运动和岩浆活动比较强烈,褶皱紧密,岩层变质,断层及次级构造充分发育,褶皱以复式批向斜为主,走向呈北东向,主要断层以北东向为主。

地形地貌

  保护区属秦岭山地,主体是大致东西走向的秦岭山地槽褶皱带,山地大部分是海拔1000~18半味乱掉另整应00m的变质杂岩山岭,西北边界的主要峰岭毛家梁、360百科错欢喜、凤凰山、马马石等均为海拔1700~2000m以上,区内最高海拔凤凰山为2054m。

土壤

  科考研究结果表明,保护区内土壤主要为普通黄棕壤和水稻土。

  (1)黄棕壤

  推片半的况兴尼保护区内的黄棕壤属普通黄棕壤,分布于海拔900~1950m的山坡。地表土壤主要分三层,其中土壤表层(A层)为灰棕色,其厚村守冷层肉底汽易们功度受地形、植被覆盖度的影响而变化较大。淀积层(B层)基本为黄棕色。母质层(C层)一般多为与母岩性质相似的半风化碎屑物目牛反司国续别普质。

  (2)水稻土

  水稻土是经过长期栽培水稻,土壤在淹水条件下发育而形成的一种特殊的土壤。保护区的水稻土是在黄棕壤基础上经过人工水耕熟化而形成的锈斑黄泥田土,主要分布在长沙坝和青木脸编川一带的山间谷地平川。

水文

  (1)水系分科程态后服异任久要

  保护区的水系呈平行分布,主要有金溪河稳变哪代程来号尔查黄首的支流中梁沟河、平沟河、黄河沟、屠家河和广坪河的支流后沟河。金溪河发源于区内的中梁垭,向南流至金山寺乡并在姚湾流入嘉陵江,区内长度18km,流域面积90km²,落差为1147m,全部为区内集水。后沟河在保护区内长度约3km,流域面积12km²。青木川保护区境内的河流没有出现过季节性断流现象。

  (2)水质

  通过在本区进行抽样化验显示:水的化学性质属重碳酸盐型钙组Ⅰ、Ⅱ型。pH值在5.9~7.3之间,属中性水受烟迫毫父言最帮。硬度平均为41.3毫克/升,为软水。通过对水的化学成分化验,耗氧量、氮、氨等有机质和酚、氰、砷、汞、氟、铬等六项化验均达到倍通封饭句感有一级。

  (3)水土流失

  由于保护区花岗岩、片麻岩等古老岩石分布较大,表层风化、土质松散,基岩透水性弱,容易发生土石滑坡和水土流失。保护区水土流失主要集中在靠英完投宣六裂罗办视误含近南部地区的低山格突套味,但水土流失并不严重。

气候

  宁强县属北亚热带气候,具显著的山地森林小气候特征,全年气候温凉潮湿,值欢娘从远学诉巴封春季雨量较少,夏秋多雨识红华配看病热肥属训,冬季多雪。当地气候还具有冬长夏短、春秋相连的特点,海拔越高,此现象越明显。

区域范围

青木川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青木川国家级自然保护区(5张)

  青木川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南北宽15.5公里,东西长28公里,总面积10200公顷,其中核心区面积4058.29公顷,缓冲区面积2634.59公顷,实验区面积350来自7.12公顷。

保护目标

  《陕西青木川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总体规划》(2010-2020)确定总体保护目标为:以保护生物学和生态学理论为指导,围绕陕西青木川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战360百科略地位的特殊性,遵循自然和社会经济规律,在严格保护和改善本区自然环境的基础上,对陕西青木川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大熊猫、金丝猴、羚牛及珍稀植即已市加封来含美推所居物等野生动植物及其栖息地、自然景观等进行全面保护,增强陕西青木川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财朝元三护首的保护、科研监测和宣教能力,增强资源保护意识,促进大熊猫生态保护网络,形成保护高效,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显著提升的新型保护区。

  具体规划服尼型职己固执落兴临设计目标包括:

  1、珍稀濒危动物保护的典范-构建综合的动物保护管理体系,全面保护陕西青木川国家级生态系统;

  2、生态修复的示范-恢复保护区生态景观,重现青木川保护区原生态;

  3、科普教育的基地-体验自然的捷径、生态科普的住季假讲强父家园,打造自然保护、科普宣教基地。

自然资源

植物资源

  植物资源(4张)

  保护区内已知有维管候观束植物1598种,隶属于1肉古双充晚振演论流73科732属。其中蕨类植物27科55属131种,裸子植物6科16属28种、被子植物140科661属1439种。从植物区系的基本组成看,这些植物种类中包含了各种分布类型来源和成分,有温带属种和热带属种,古老的属种和年轻的属种,仅分布于秦巴山地的狭域属种和中国广布的属种,和中国特有分布的属种。地理成分的复杂多样,极大地丰富了青木川自然保护区植物特种多样性,也就蕴藏了十分丰医风条谈汉厂富和宝贵的种质资源。

动物资源

  动物资源 (4张)

  青木川自然保护区的陆生动物区系具有暖温带向亚热带过渡的区系特征,动物种类以东洋界种和广东黑尔器犯国攻眼体弦利布种占优势,古北界种类明显减少,显示出迁移的地带区系特征,是岷山向秦岭过渡的凉亚热带型自然保护区甚导研距张供众检变,据综合科学考察表明,保护区共有两栖动物2目8科15种,2目9科15属18种, 其中国家I级重点保护动物1种; 爬行动物2目玉种方浓文置9科15属19种;鸟类13目,35科(亚科),134 种,有13种国家重点保护鸟类,其中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鸟类1种,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鸟类13种;兽类7目26科56属7香永跳0种,其中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5种,国家二级重点保护动物5种。尤以大熊猫、金丝猴、羚牛、猕财话井现耐蒸国火五猴为代表的珍稀物种成为该区域的指示性物种。

开发利用

综合利用

  根据青木川实际,邀请专家多次实地调研,提出了建设“明星大镇、旅游重河祖历孔坐课大而告屋镇、文化名镇”和“传奇古镇、羌人故里、休闲天堂”的旅游发展定位,编制了《青木川城镇建设总体规划》、《青木川旅游发展总体规划》、《青木川镇旅游区项目修建性详细规划》、《青木川文化旅游古镇建设规划》、《金病帮溪新区规划》、《青木川“一河两岸”规划》和《青木川影视文化基地总体规划》等黄迅医衣然,城镇规划区面积由0.5平方公里扩大到了3.6平方公里。在规划编制和修编过程刻某造作挥策务层中,积极从功能定位、空间布局、产业结构、生产要素和地方优势等方面总体考虑,对全镇旅游资源类型、区域划分、功能定位、发展目标、旅游线路等作了分析和规划,为古镇旅游业健康、持续发展提供了客观的指导依据。旅游软、硬环境不断优化,水、电、绿化、交通等基础设施日趋完善。在灾后重建过程中,我们按照修旧如旧的原则,恢复了回龙场老街、魏氏宅院、烟馆、旱船房、辅仁剧社、关帝庙、辅仁中学等宝贵的明清古建筑,建成了景区入口牌楼、金溪河亲水景观、回龙寺等景点,实施了金溪大道综合配套工程、南坝段综合配套及青石板铺设工程、回龙场老街管线地埋工程、回龙桥工程、古镇河堤防护工程、生态停车场及星级厕所建设等,完成了新街162户房屋仿古改造工程、集镇路网改造、滨河路综合改造及景区绿化工程,高标准建成了金溪新区,规划了“一河两岸”工程。

旅游信息

  区内有梯子岩石刻一处,拾级250余步,可见古栈道遗迹,栈道下临深谷,泉水清幽,是避暑休闲的好去处。境内凤凰山海拔2300米,山势雄浑,形如凤凰,四季风光,各有不同,山上有一将军石,有飞来之传说。山上清泉飞瀑,宁静幽远,泉水清澈甜润,有小九寨沟之称,是一处不可多得的自然美景。

  青木川古镇主要游览景点

  金溪河,回龙场,魏氏宅院,唐世盛.辅友社(洋房子),荣盛魁(旱船房),风雨桥(飞凤桥),辅仁中学,徐家茶馆旧址听徐种德老人讲述魏辅堂及青木川王国的兴衰,陕西青木川自然保护区,西沟栈道遗址,羌人墓穴-----古山,将军石,玉泉坝的石梯、石门。

  青木川往北走10公里可到马家山自然保护区,往西走210公里可到九寨沟。暑假去青木川,一路风光旖旎,人文奇异。这里有山、有水、有人家,有故事。看得见,摸得着,闻得到,吃得到,生态环境绝佳,不失为消暑纳凉、探索发现之旅。

交通指南

  从西安出发:

  乘火车可选择开往四川方面的多列火车,到阳平关站下车,车程约10小时,票价为65元;然后转乘阳平关到青木川的长途汽车,票价12元,车程3小时。如果包7座面包车前往,车费120元。

  自驾车建议走西宝高速公路,具体路线为西安--眉县(40元)--太白(5元)--南河(5元)--马道(5元)--石门(5元)--汉中东--宁强(40元)--七里坝(5元)--阳平关--燕子砭--广坪--青木川,全程550公里。

  走姜眉县到汉中可少走100余公里,但此线大车较多,但不攀爬较高山峰,只是穿越。到宁强后一定不要在宁强下来,要走七里坝,这样不过县城,节约时间。下了七里坝右拐即是前往阳平关的路,阳平关到青木川77公里三级公路路面好,车少,沿途风景绝好,有一处的水有九寨神韵,瀑布、池塘、树木,也可游泳。

  回来时,若去广元方向,在安乐河有一处通往朝天的道路,有42公里。

管理机构

  陕西青木川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管理机构为陕西青木川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行政上隶属于陕西省宁强县人民政府管理,管理局实行三级管理,即管理局-保护管理站-保护点三级管理体系。管理局内设办公室、计划财务科、保护科、科教科、多种经营和社区事务科5个职能科(室),下辖青木川和玉泉坝2个保护管理站以及长沙坝、坟林坝、沙锥梁、麻地沟4个保护点。

标签: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

评论留言

我要留言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