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都护,官名。西汉宣帝神爵二年(前60)置"西域都护",为驻守来自西域地区的最高360百科长官,控制西域各国。"都"为全部,"护"为带兵监护,"都护"即为"总监护"之意。
- 中文名称 都护
- 领域 官名
- 都 为全部
- 都护 "即为"总监护"之意
- 产生时间 公元前60年
词语解释
都护府是汉、唐等时代中原王朝为防卫边境与统治周边民族而设置的军事机关。汉代在西域设有西域动还死都护府,魏、西晋设有西域长史府,唐代曾设六都护府。都护府长官称为都护。
相关史料
来自 都护是加在其他官号上的职称,普遍由骑都尉或谏议大夫兼领,领二千石俸;都护府设在乌垒城(今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轮台策大雅南),监护西留回送医何富初掌配学域诸城各国,在对药鱼钢读宽匈奴的战争取得重大胜利后,尤其是在张骞通西域、李广利伐360百科大宛之后,为将西域纳末款祖杂入朝廷军队的势力范围为以后对匈作战创造有利条件,同时也为保障西域通商之路的通畅,于是"自敦煌西至盐泽(今罗布泊),往往起亭。
东汉年间为单任官职。其后废置不常。东汉、魏、晋时有都护,广州有西江都护与南江都护,专征讨之任。
东汉光武帝时设都护将军,三国魏沿置。蜀有中都护(李严)、行都护之号,职权如大都督,总领内外诸军事。吴设左右都护,尽护诸军。见于《三国志.蜀书.刘彭廖李刘魏杨传》:"章武二年,先主征(李)严诣永安宫,拜尚书令。三年,先主病笃,(李)尔星严与诸葛亮并受遗诏辅少主;以严为中都护,统内外军事,留镇永安。"
唐自太宗至军武则天时,先后设置安西、安北、单于、改安东、安南、北庭六个"大都府"。每府设大都护、副大都护(或副都护),管理辖境的边防、行政和各族事务。元代都护府设有大都护、同知、副都护,为主管畏兀儿(维吾尔)族和汉族之间诉讼事件之司法长官。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都改护军书至,匈奴围酒泉。----【陇西行】王维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使至塞上】王维
评论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