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资料百科

学院成立于2006年3月,源于20多年前现类的纳米材料研究所,现有材料科学与工程博士后流动站,材料科学与工程一来自级学科博士点,材料衡战结温随科学与工程(一级点)、工业催化、无机化学、材料工程4个硕士点,以及材料物理、材料化学、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真吗误课持迫由银程、金属材料工程和新能源材料与器件(实验班)5个本科专业,与中国科学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联办"菁训永回英班"1个。 

  • 中文名称 青岛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 外文名称 College of Material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 创办时间 2006年3月
  • 办学性质 公立大学
  • 专职院士数 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

学院 

  青岛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少磁工程学院是在青岛科技大学让曲被北品张含没极纳米材料研究所(成立于1989年)的基础上经过二十年发展起来的,前身为青岛化工学院材料科学技术系(成立于1996年)和青岛科技大学材料与环境科学学院(成立于2001年)

  学院拥有山东省纳米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994)、山东省纳米材料工程技术重点实验室(1997,2001,2006)、青岛市纳米材料行业中心(2000)、青岛市纳米技术重点实验室(2001)、全国纳米行业检测中心 (2004),以及山东省强化建设重点学科-材料物理与化学学科(2006)。

  学院现有教职工94人,其中讲座教授1人、泰山学者科图电4人、青年泰山1人,"山东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4人,山东省教学名师1人、校级教学名师1人,博士生导师12人,硕士生导师49人。教授、副教授58人,具有博士学岁溶守冷分位的教师70人,有3人享受国务院津贴。本科生就业率、考研率位居学校前列。学院设有"纳米奖学金"对优秀学生进行奖励,鼓励学生德、智、体全面发聚术土古慢宪总甲一导钱展。

  学院注重基础研究,特别是以纳米材料的制备及其应用基础研究为重点,承担并完成了国家八五重点科技攻关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863计划项目、国防科工委及总装备部项目、山东省重点基金项目、山东省优秀中青年科学家基金及教育部留学基金等多项科研课题,多项来自科研成果在国际、国内处于领先水平,已获国家发明专利20余项,其中"高熔点纳米金属催化剂的制备方法" 获 1997 年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合360百科成骨粉及其制瓷(骨质瓷)技术的研究"获 1999 年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手征吸收媒质的研究"获2004年国防科学技术二等奖。目前已形成了多个稳定的学科研究方向,在纳米材料制备及应用、功能无机非金属材料、材料表面改性强化和薄膜物理、材料化学及应用、光电信息材料等方向形成了自己吃距的优势和特色,特别是在纳米材料的研究方面,处于国内前列。目前在研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4项,近三年发表SCI/EI收录环范节论文200余篇,其中影响因和额子大于3.0的20余篇。

  学院现有材料测试中心、实验中心,仪器设备总值近2500万元,其中 50 万元以上 8 台, 20 万元以上 10 台,包括带能谱的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JSM-6700F,日本电子公司) ,以及场发射透射电子显微镜(JEM-20则皇合00EX,日本电子公司); X-射线能谱仪(INCA Energy,英国牛津仪器公司);综合热分析仪(STA449C/3/F 型,德国耐茨公司);隧道扫描电子显微镜(STM/AFM,瑞士 Nanosurf 公司);四极气相质谱仪(HPR-20,衣附朝万矿祖存则概英国 Hiden 分析公司);紫外-可见光-近红外分光光度计(Cary500,美国瓦里安公司); PicoForce扫描探针显微镜(美国Vecco公司);磁性担某雨板问云凯互正的能测量系统(MPMS XL-5,美国Quantum Design公司);X射线粉末衍射仪(D/max-2500/PC,日本理学)。

  学院有广泛的国内外脚胞销百看出效学术交流,采取 "请进来、送出去" 的人才培养战略,积极与国外教育、科研接轨,努力打造一支掌握高新知识、教学科研复合型的教师分秋突越待族队伍,以科研促教学,以教学助科研。目前全院教师正以饱满的始指频紧否调燃写跟热情,为培养 21 世纪具有创新能力的复合型人才开拓进取、努力工作

本科专业设置

材料化学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系统掌握材料化学的基本理论与技术,具备材料化评川降车学相关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运用化学和材料科学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实验技能在材料科学与化学及其相关的领域从事研究、教学、科技开发及相关管理工作的具有开拓型、前瞻性、复合型的高级人才。

  就业深造:

  本学科专业具有硕士、博士学位授予权,设有博士后流动站。学生可以选择进一步深造。近几年考研率均超过40%。本专业培养的学生基础知识扎实、创新能力较强、综合素质较高。毕业生择业面宽,可在与材料与化学及其相关的领域从事研究、教学、科技开发、贸易销售及管理工作。本专业学生社会需求量大,就业情况良好,近几年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0%以上。

材料物理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备扎实的现代材料科学与技术方面的知识和较强的实践能力,能在新能源、信息、生物、冶金、机械、化工、石油化工、军事等行业领域从事新材料的科学研究、设计、开发与制造、材料的性能测试、管理等方面工作的高级专业人才。

  就业深造:

  本学科专业拥有学士、硕士、博士学位授予权,设有博士后流动站。本科毕业生可选择在该校进一步深造。近10年来,本专业毕业生的考研率一直稳定在40%左右。

  本专业毕业生可从事新能源、信息、生物、冶金、机械、化工、石油化工、军事等行业领域新材料的科学研究、新材料设计与开发、新技术的研究与应用、新材料的性能测试以及生产、技术管理工作等。本专业毕业生社会需求量大,就业情况良好。

金属材料工程

  培养目标:

  本专业的学生主要理解掌握金属材料工程方面的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知识,了解材料科学与工程领域的相关知识,掌握金属材料的成分、组织结构、制备和加工工艺与材料性能之间关系的基本规律,具备合理选择材料和加工工艺的能力,通过综合性材料设计和工艺设计来提高材料的质量、性能和使用寿命,并具有研发新材料及新工艺的能力。

  就业深造:

  本学科专业设有硕士、博士学位,还有博士后流动站。学生可以根据自身需要进行深造选择。

  毕业生可在钢铁生产企业、有色金属包括铝镁生产企业、金属材料加工和机械等相关行业从事生产技术、应用开发和设计以及经营管理工作,也可在科研院所、高等学校从事相关专业的科研和教学工作。与本专业相关的企业较多,就业前景良好。

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备无机非金属材料及其复合材料科学与工程方面的知识,能在无机非金属材料结构研究与分析、材料的制备、材料成型与加工等领域从事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工艺和设备设计、生产及经营管理等方面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就业深造:

  本学科专业具有硕士、博士学位授予权和材料学博士后流动站。学生可以根据自身需要进行深造选择。毕业生可在材料、化工、能源等工业领域从事新材料、新工艺、新产品的研究和开发,技术和行政管理工作。也可在科研院所、高等学校从事相关专业的科研和教学工作。与本专业相关的企业较多,就业前景良好。

现任领导

  名誉院长

  雷清泉

  党委书记

  杜芳林

  副院长、党委副书

  高继宏

  副秋官结州院长

  李桂村

  副处级组织员

  赵兴国

  工会主席

  于薛刚

  团委书记、学工办主任

  李国梁

标签: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

评论留言

我要留言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