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头沟京白梨,北京市门头沟来自区特产。该区是京白梨的360百科原产地域,地域范围通负建状跑社可拿为:北京门头沟区军庄镇、妙峰山镇、王平镇。该梨皮薄、肉厚、汁多、核小,酸甜适中。明清两代为皇宫供果。
品质特点
门头沟京白梨 |
门头沟京白梨 |
门头沟京白梨果实呈扁圆形,平均单果重110克,大果重可达200 门头沟军庄镇京白梨采摘节克以上;果皮黄绿色,贮藏后变为黄白色,果面平滑有蜡质光泽,皮薄核小,果点小而稀;果肉黄白色,肉质中粗而脆,石细胞少,经后熟,果肉变细软多汁易溶于口,香甜宜人,含糖量,果心中大,可食率为93%;果实8月下旬成熟,不耐贮藏。是北京传统名优果品之一,也是唯一冠以“京”字的果品。
历史渊源
门头沟军庄镇京白梨采摘节 |
门头沟军庄镇京白梨采摘节 |
京白梨又称北京白梨,是众多名特优果品中的佼佼者,也是京郊果品中唯一冠以“京”字头的著名地方特色品种。京白梨起源于门头沟区军庄镇东山村的龙沟,最初为一株自然实生树,有400年左右的历史,据2010年调查,东山村庙洼一带保存有200年以上的老梨树百余株。由于品质好,风味独特,满清时曾作为贡品,后逐渐被认同并繁殖推广到北京周边栽培。因此,门头沟军庄镇被誉为“京白梨故乡”。[3]明清时期曾为宫廷供果,尤其是清代的慈禧太后,特别喜欢东山村的白梨。
荣誉认证
门头沟京白梨证明商标 |
门头沟京白梨证明商标 |
1954年,东山村的白梨在北京市梨品品种评比会上,荣获最优产品,并在图2门头沟京白梨证明商标[2]白梨之前冠以“京”字,便称之为“京白梨”了。1959年,国庆10周年,党中央、国务院在人民大会堂举行国宴,东山京白梨摆上了国宴餐桌,从而全中国知名。[4]1999年经过精心培育的军庄“京白梨”在昆明世博会上荣获水果类银奖。2001年,通过了北京市安全食品认证。2002年,顺利通过“ISO9001认证”及“环境管理体系14001认证”。京白梨堂堂正正地进入国内外市场,享誉全中国乃至世界。2005年又被列为北京市首批推出的9种唯一性特色农产品之一,2006年11月,军庄镇被中国果品产业流通协会评为“中国优质梨基地乡镇”。
生产情况
21世纪开始,门头沟区依托自身的地域优势和资源优势,使京白梨产业得到了较快发展。2005年,军庄镇取得了国家商标局颁发的“门头沟京白梨”证明商标申请批准文件,成为获得京白梨证明商标使用权的第一家原产地单位。2006年,为了有效整合区域内京白梨资源,牵头注册成立了门头沟区京白梨产业协会,进一步提升了京白梨产业化发展水平,为京白梨组织生产、加工销售、产品包装、技术指导、知识产权保护等提供了有利的保障和组织支持。[3]军庄镇建有孟悟村、东山村两个千亩京白梨基地,到2009年,京白梨发展到3000多亩。
评论留言